香港一線|蔡冠深:香港發展前景很好,前提是要擁抱祖國

2021-01-11 直新聞

文/秦玥

【編者按】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於5月21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本屆兩會的召開時間較往年有所推遲,會期也相對縮減,但這並不意味著兩會的重要性、信息量就比往年遜色。

相反,在疫情防控成為常態的時期,中國如何在亂局叢生的世界中穩住發展腳步逆勢而上,更值得所有人的關注。每年兩會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參與都是外界格外關注的,今年也不例外。

在經歷2019年「修例風波」以及今年的新冠疫情之後,香港的發展似乎陷入了泥潭。如何撥開社會紛擾的烏雲,如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大潮,如何擁抱民族復興的歷史道路,這些也都是港區代表們正在思考的。

今天的《香港一線》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秦玥專訪到了港區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

蔡冠深還有許多閃亮的身份,諸如愛國商人、慈善家、教育家。蔡先生長期關注下一代的培養,一直傾囊資助內地與香港的教育事業。作為一個地道的廣東人,他對粵港澳大灣區有著獨到的見解,作為一個資深港人,他對香港社會面臨的一些問題也有著自己的思考。

聊聊您今年的兩會提案?

我的提案早前已經用電子的方式報上去了,疫情的關係提前報上去了,我一共遞交了七個提案,覆蓋的面很廣。首先我會爭取香港加入RCEP這個自貿區組織,大家都知道,香港加入東協自貿區也是不容易的過程,我都做了很多的工作(香港)終於加入了。東協自貿區是十個國家要都同意,你才可以加入,現在要推動加入的RCEP,10+6,中日韓、東協十國、印度、澳洲和紐西蘭。如果16個國家已經成形了,香港想再加入,就需要大量的時間。所以我們要爭取早點加入,希望國家支持我們加入這個自貿區組織。加入這個自貿區組織,香港絕對能發揮獨特的作用,這是我的第一個提案。

第二個提案,內地很多自貿區都已經成立了,我覺得西南的雲南自貿區,上年我也有提案推動這件事,也批了,我們很高興。做了這個自貿區之後,包括哪些內容呢?很重要,因為就雲南來說,國家將其定位為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有三千多公裡的邊界,同寮國、越南、緬甸等地方接壤,可以做很多的工作。所以我覺得香港可以在雲南發揮作用,所以今年我們的提案就想推動「滇港合作示範區」,香港和雲南合作,這個示範區可以面對南亞、東南亞。

第三件事我一路都在做的,大灣區建設,大灣區是我一直在推動的,希望推動科技合作,希望成立一個科技委員會,粵港澳一起三地政府就政策和措施等,做好無縫對接。還有一個我想再推動一次,就是河套。河套地區很重要,深圳和香港的合作,能夠成立一個河套管理局,讓香港和深圳的科技人員可以暢通的對接。這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這些是再次遞交的提案,以前提過的意見。

第四個我覺得是「「一帶一路」」裡面,很多國家都歡迎我們,但是疫情時候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看法,大家的關係怎麼才能做好一點,這就需要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只是靠國家去做,不是不好,而是怕不夠全面,如何發揮民間團體的作用?譬如商會、僑團、社團、同鄉會等等,其實全世界都有很多網絡,比如我們中華總商會,就是世界華商大會的創始召集人之一,華商在全世界都有關係網,如何除了商業之外,教育、文化、醫療、旅遊、藝術等等這些用不同的方式去推動民心相通,大家能有一個互相認識、互相支持的作用。比如大灣區有很多特色,嶺南文化、珠江文化、孫中山文化,還有客家、僑屬 等等,都有很多的特色,推動這些社團的時候,其實就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動一個民心相通的作用。

保育很重要,為什麼會有疫情,為什麼氣溫轉變,關係到人和大自然的關係。如何能做好一點?廣州海珠區有一個很好的溼地公園,在市中心。我們推動看看能否建一個國際級的溼地館。這個不是賺錢的,是對國家、全世界都是好事,我們希望通過推動環保做些貢獻。

我們代表香港,也要提一些專業的服務,包括法律、保險,這兩個業界如何做到專業化和國際化。以上就是我的提案中關注的點。

您提案中第一個提到了推動香港加入RCEP,您覺得如果中小企業、比如中華總商會的成員去東南亞發展會有哪些好處?

我覺得香港在「一帶一路」裡面,首選的優勢對象是東協十國。為什麼呢,東協十國裡華人華僑特別多,三個世界華商大會的發起人,就是新加坡、香港和泰國的中華總商會,其實我們之間的合作有幾十年了,這些華僑誰沒來過香港?哪位和香港沒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呢,所以要推動「一帶一路」,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9+2中的中心城市,有一個引領的作用。

以我的理解,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就是「一帶一路」的支撐點。我們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優點,一起走出去,走到東協就絕對是優勢。作為中華總商會,歷年我們都會訪問東協國家,全世界都有,但東協是首選。比如去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等,都去過,推動合作。合作的過程裡面要這麼看,雖然方向性很好,但是東協是十個國家,十種不同的文化、社會制度,如果真的要投資做生意,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優點和強項在哪裡,選定國家再去,而不是以東協為一個國家、各個地方都要去投資的概念。比如這麼多國家來看,增長的比較快的是越南。上年越南的GDP增長超過了7%,今年不行了,但明年IMF估計越南的GDP增長將回升到7%,這是一個很高的評估。但去了越南一定賺錢?未必,和越南的人脈關係,法律文化這些能不能對接呢?越南增長的快不等於投資就賺錢的嘛。所以這些要企業想清楚自己的強項在哪裡,再做決定會比較好。

說回粵港澳大灣區,我們一直都說鼓勵香港企業走出去,其實國家一直在給粵港澳大灣區釋放機遇和利好,前幾天還提出了了30條關於金融支持的《意見》。疫情過了以後,就港企來說,去大灣區發展的空間有多大?

就香港來說,最大的商機還是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9+2,香港是大灣區的一部分,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是第一批投資者、推動者,也是得益者。可以說我們對大灣區非常的熟悉。因為大灣區的前身就是珠三角,珠三角最大的投資者就是香港,現在提升成大灣區的概念和新的規劃,香港這邊一定會加大投資的,這是我們的商機。

但是問題出現在哪裡呢?第一個,疫情的問題。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但三個月了我們都去不了大灣區。但我相信疫情過了以後會好一些。

第二個,我們一直在說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如何能夠暢通無阻。我們知道特別是深圳非常開放,現在國家提出了16個措施,給我們香港人買樓又可以,教育、醫療,樣樣都好。其實這只是一部分,我們需要更多的措施、以全面開放。比如說負面清單就簡單多了,這裡面的不能做、其他都能做。而不是說這16項可以,其餘的都不行。這是兩件事。

所以怎樣才能再做好點、做到無縫對接呢?首先是疫情,疫情是特殊情況,疫情過後,如何能真正讓香港和大灣區全面融合呢?是我們要面對的事,除了人流之外,資金的自由進出、信息流的進出也需要解決。年輕人到了大灣區,說whatsapp也用不了,twitter也不能用,很難搞。類似這樣的事情,要慢慢理順。

如果講人流往來將來更為簡化的話,您有什麼建議嗎?

以前來看我覺得已經很方便的了,但現在來說,高鐵我覺得是最方便的,我差不多每天都坐高鐵,疫情特殊,現在沒的坐了,坐不了。如果恢復正常的話,我就特別希望讓科技人員(往來更方便),大灣區的發展不能只是靠哪個城市,要靠全球的精英。全球的精英很多都是外邊的人,所以能不能做到大灣區綠卡這樣?可以自由出入。

稅務也是一個問題,希望能夠解決,港人港稅,澳人澳稅,如果不是的話,每天來來往往,算一算數目,太貴的話覺得承受不了,包括外國人可能都無法承受。香港稅制是16.5,如果去內地發展,要再給內地稅的話,可能承受不了。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要面對的。

之前有人大代表建議在大灣區的城市建飛地,比如香港城,您贊成嗎?

我贊成。現在你看肇慶,特首都在推廣,肇慶新區那裡有個別的發展商配合建一個很大的香港城。高鐵一個半小時就去到肇慶了,現在說有一條新的高鐵只需要50分鐘就到肇慶了,如果算算時間,如果可以做到,是不是可以解決很多香港人的居住問題?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內地起香港城我是支持的。因為這樣先是真正的讓香港和大灣區融為一體的。將來一小時優質生活圈,如何能做到呢?我們要無縫對接,我們的生活條件要好,相對的成本要便宜,這就是一小時優質生活圈。

不過內地有聲音批評香港的土地房屋政策很難發展了,比如大嶼山填海蓋樓也難推動,發展遇到瓶頸了所以才想到去其他的城市。

香港出現的一系列事情很多都是和居住有關係的,為什麼呢,香港地少人多,大家希望改善生活、有自己居住的地方。但香港的樓越來越貴,引致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土地的供應,有的土地又不能釋放出來作為蓋樓的用途,面積來看,房子少了,年輕人口多了,買不起樓,這不全是政府的問題,政府做了很多了,但要立法會通過才行。不給政府通過,又說政府沒做,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悖論。所以我們希望社會能有個共識,知道政府在努力。

說到年輕人,我們都知道您在教育方面盡心盡力,上年給中大捐贈了5000萬蓋新宿舍和文化中心,最近香港歷史課目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您怎麼看這個題目的設置還有教育界出現的問題?

我們的未來就是年輕人,首先怎麼樣能讓他們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鼓勵他們學術自由,營造好的生活環境,讓他們多一些創意,為香港做的更好一些。不幸的是現在出現社會事件,大學都受到破壞和衝擊。但我們不能因為這些事情,就對青年人就停止支持。畢竟他們是下一代,是香港的未來。所以對年輕人來說,要多給他們一些機會。

首先第一件事可以說,教育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一些?年輕人需要有正確的觀念,國家觀念,正確的正能量等等,當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好的,很多事情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教育要多做一些,不能因為個別事件就停止對教育的支持。要積極一些,讓他們更加理解現在社會的發展,更加理解我們國家的發展。所以教育方面我會繼續支持的。

我想教育改革都是要從政府開始,因為教育政策是政府、教育局制定的,該如何調整,現在正當時。教育局最近發表的聲明,我們理解他們都關注這件事,要積極去處理。只有灌輸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一個正確的國家觀念,學生才知道怎麼做。

香港賴以成功,全靠「一國兩制」。沒有「一國兩制」就沒有今天的香港。無論回歸前還是回歸後,我們港商如果不是在內地投資設廠做生意,香港哪有今天?香港只是一個750萬人的小城市,我們不具備很多發展的東西。有「一國兩制」,有一個穩定的社會才會發展成今天的香港,我們要珍惜這件事。我們要告訴年輕人,為何有今天的香港?不光是自己做出來的,而是靠「一國兩制」。

一國底下,我們是國家的一部分,國家全力支持我們;兩制底下,我們是全世界裡面,有同一個遊戲規則,大家認可我們,香港和紐約、倫敦金融中心齊名的,所以兩邊好的東西我們都有,要珍惜,有「一國兩制」才有今天的香港,要珍惜,不要用所謂的不同意見、不同方式將香港搞差。這是我的一個看法。

您做為一個教育家,向學校做了很多捐贈支持年輕人,作為一個企業家,您請人的時候,比如招聘年輕人會不會仔細斟酌考慮他的背景?

我們絕對不能用政治的眼光去看這件事。如果這樣做,就會把年輕人逼到對立面去了。我的看法,我的公司請人,是看他的才能,看他方方面面的反應,不和他談政治。

我們的企業,中總更加不用說,一定是愛國愛港的。等他們年輕人慢慢感受,比如派出的工作,我們的說話,讓他們慢慢分析,慢慢學習來調整。因為現在的年輕人,你一味說教、給他們貼標籤是不行的,還有香港是一個多元的社會,不能夠歧視他們,不能因為某個原因就排斥他、不讓他工作,這是不對的。所以要讓他們自己感受。比如在我們企業工作,派他去內地,發現有大把機會,我派他去東南亞,又有發展這樣。如果不給他機會,他又沒事情做,有可能就把他推向社會,出現社會事件,這對香港有什麼好處呢?

為什麼香港會出現社會事件,除了教育之外,民生也出現了問題,比如居住問題、機會少了,大家覺得得不到他們想要的,就產生了民怨。有民怨就會有反對的聲音,所以要搞清楚源頭在哪裡?一個是教育,另一個是民生問題產生的民怨,所以我們要理解這當中問題的重心。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的宣言裡也是說要給年輕人機會,大灣區裡有什麼特別的給年輕人的機遇嗎?

大灣區給年輕人的機遇也很多。第一是保就業,不裁員是企業責任。第二年輕人,說教、標籤是沒有用的,讓他們多看多想,給他們機會到大灣區,深圳、廣州,哇原來這麼好,他們自己會思考的。不用多說,他們自己會知道,會判斷的。

相關焦點

  • 蔡冠深:立足香港順勢而為 | 昔日海產大王 如今坐擁百億企業
    「隱形富豪」、「民間外交家」、香港的「超級聯繫人」……一貫低調的蔡冠深對這些稱謂看得很淡。擔任包括全國政協委員在內的30多個社會公職,從父親手中接管香港新華集團35年,從海產業擴展成擁有七大產業的百億元跨國企業,蔡冠深有著他的「中國夢」。7月,蔡冠深將迎來他的60歲生日。香港回歸二十年來,他更加感受到香港和祖國命運的緊密聯繫。
  • 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香港出路在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自去年以來,香港經濟衰退跡象不斷顯現,今年一季度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大幅收縮8.9%,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季跌幅。香港經濟未來走向何方備受各界關注。24日,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接受採訪時強調,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香港出路在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蔡冠深主持印尼-香港商界交流會 印總統蒞臨
    維多多、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蒞臨,一起交流印尼及香港的營商與投資狀況,並探討雙方以至整個東亞地區的經貿合作前景。蔡冠深、印尼工商會館總主席羅善(Rosan P Roeslani)分别致辭,並聯同多間工商機構及團體籤署合作備忘錄和啟動合作項目。
  • 省政府與香港新華集團舉行工作會談 王予波蔡冠深出席
    1月4日下午,省政府與香港新華集團在昆明舉行工作會談。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予波和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新華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冠深出席並講話。 王予波對蔡冠深一行來滇推動深化合作表示歡迎。他說,立足新發展階段,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資源優勢、開放優勢,雲南在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前景廣闊。香港新華集團是多元化的跨國集團,實力雄厚,區域影響力大。希望雙方在農業、文旅、金融、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等方面實現更深層次更廣領域共贏發展。
  • 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內地可借鑑香港經驗完善保險業發展模式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處獲悉,今年兩會蔡冠深共提交七份提案,其中包括《借鑑香港經驗完善國家保險業發展模式》。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 受訪者供圖蔡冠深表示,中國內地保險業自1980年恢復以來,從基礎薄弱的落後行業不斷壯大發展,但目前仍面臨不少挑戰。比如,內地保險資本無法實現全球資產配置,保險行業與醫療機構亦未能形成普遍認可的持續發展模式。
  •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香港的繁榮穩定得來不易 政府應處理好...
    「香港仍然是最自由的經濟體,在這些衝突平息之後,香港的活動和動力還在,能夠繼續保持,」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獨家專訪時表示。在他看來,「目前香港的首要任務是止暴治亂,恢復秩序,平靜之後還是要解決問題,要解決根本性問題,包括年輕人向上流動。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創造更多的機會,美好的前途。
  • 專訪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國安法猶如「定海神針」,助「東方...
    祖籍廣東中山、出生於澳門、成長於香港、留學於日本,蔡冠深在25歲時就接棒家族企業新華集團的管理,並將其成功發展成為多元化的跨國企業,亦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的業務布局。縱橫商界近40載,蔡冠深深諳「穩定」和「機遇」的重要性。他表示,社會要先穩定,才有經濟發展。而香港未來的出路,就在於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區領導會見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一行
    8月22日,區委書記顧海東會見了來訪相城的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一行,雙方就深化合作進行了友好交談。香港新華集團執行董事蔡雋思,江蘇產業投資公司總裁鄒攀;區領導盛夢龍、王執晴出席活動。集團主席蔡冠深是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同時身兼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內地-香港「一帶一路」工商專業委員會港方主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商貿諮詢理事會中國香港代表等多重身份。會見中,顧海東誠摯歡迎香港新華集團來相城發展,並重點向蔡冠深一行介紹了相城贏得的「四大戰略優勢」。
  • 熊曉梅會見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
    9月15日下午,校黨委書記熊曉梅在蔡冠深文化中心會見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會長、東北大學校董會副主席、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一行,並與蔡冠深共同會見中山市華僑中學代表團。  熊曉梅向蔡冠深一行訪問東北大學表示歡迎,並介紹了學校一流大學建設進展情況,希望東北大學與新華集團在更廣泛領域開展合作。蔡冠深介紹了香港新華集團近期在港澳及內地開展業務的情況。
  • 封面 | 蔡冠深:愛港報國的多面人生
    蔡冠深自我總結說,30多年來的發展,靠的是自我提升、不斷學習和保持創業之初的艱苦奮鬥精神。此外更重要的,是追隨國家的發展戰略,把新華的發展,融合到國家民族振興的巨流之中。他謙虛地表示,為了能夠彌補自己在正規商業和管理教育上的欠缺,自己一直保持著學習的習慣。「第一是要自我提升,第二是要終身學習,第三點,我學習的人要比自己強。
  • 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向奧地利捐贈防疫物資
    香港新華集團代表向奧地利聯邦商會及施蒂裡亞醫院協會捐贈防疫物資近日,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捐贈給奧地利聯邦商會及奧地利施蒂裡亞醫院協會的防疫物資於近日抵達奧地利。奧地利聯邦商會主席特別代表、農業貿易委員會主席Dietmar Schweiggl,施蒂裡亞醫院協會負責人Werner Sailer等代表上述機構進行了接收,並對蔡冠深在當地防疫物資依舊緊張之際的捐贈致以衷心的感謝。此外,奧地利聯邦商會還專門通報奧地利駐華大使館,並致信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表示感謝。
  •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率隊訪問北京鳳凰中心
    11:49:31 來源: 翻閱 舉報   9月10日下午,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
  • 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向韓國大邱市捐贈抗疫物資
    身兼韓國對外投資推廣大使的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近日通過韓國中華總商會,向大邱市政府捐贈12000個口罩。蔡冠深強調,希望藉此次捐贈,向疫情嚴重的韓國百姓傳遞中韓兩國守望相助,共同抵抗新冠病毒的正能量。他說,疫情暴發之初,中國疫情最嚴重之際,韓國政府和人民對中國伸出援手,香港地區不少進口的口罩也來自韓國,中國人不會忘記韓國百姓對自己的援助。他在獲悉韓國疫情傳播嚴重後,決定將原已購買的口罩轉贈予大邱市,協助韓國戰勝疫情。
  • 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捐贈防疫物資 1萬件防疫物資運抵天津
    &nbsp&nbsp&nbsp&nbsp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昨天上午,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博士捐贈採購自海外的
  • 香港新華集團再捐50億越南盾 助越南抗疫
    香港新華集團越南董事蔡卓思(左四)與越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兼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主席陳清敏(左五)及越南外交部副部長鄧明魁(左六)。4月 28 日,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向越南政府捐贈50億越南盾,用以協助越南對新冠肺炎的抗疫工作。據悉,捐贈儀式在越南祖國陣線河內辦事處舉行。
  • 謝鋒特派員會見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
    謝鋒特派員會見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 微信公眾號「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 2020-10-22 11:25 微信公眾號「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10月22日消息,2020
  • ...董事長斯澤夫,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出席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6月6日,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新華集團在哈電集團江北科研基地籤署戰略合作協議。6月6日,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哈電集團」)與香港新華集團(簡稱「新華集團」)在哈電集團江北科研基地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雲南省政府與香港新華集團舉行工作會談
    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予波和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新華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冠深出席並講話。記者 周燦 攝1月4日下午,雲南省政府與香港新華集團在昆明舉行工作會談。雲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予波和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新華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冠深出席並講話。
  • 江西一受捐助小學師生代表獻禮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
    5月19日,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主席一行在完成企業訪談和項目調研後
  • 在香港,多維度感受GDP增長
    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師薛俊升表示,內需是當前香港經濟增長的重要帶動力,尤其是私人消費,同比增速已經連續5個季度加速,三季度更是顯著提升6.7%。  與此同時,作為香港支柱行業之一的金融業,今年市場也甚為繁榮。香港另一支柱產業貿易及物流業,今年表現也很突出。香港貿發局的數據顯示,香港貨物出口今年前三季度同比上升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