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名孔雀魚的超級發燒友,孔雀魚對小編的吸引力還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的。今天,小編將從孔雀魚品種多樣的角度和大家一起分享孔雀魚的魅力。更多信息關注圖片水印~


孔雀魚的品系分類
一、按花色分為紋理系和素色系。
1、紋理系包括:草尾、馬賽克、蛇王、蕾絲、煙火、古老這些品種。
2、素色系包括:單色和禮服。
二、按公魚身體發色分:有金屬,白金,黃金,珊瑚紅。這些只在公魚身上發色的基因品種在和上面的紋理系和素色系組合,就形成了更多的品種品系。比較有代表的比如白金和蕾絲組合的美杜莎,珊瑚紅和紅尾組合的全紅,金屬和蛇王組合的金屬蛇,白金和黃禮服組合的純白金都是非常漂亮的衍生體。

三、孔雀魚的其他基因
根據孔雀魚身體的色澤,可分為: 野生型、黃化型、白化型、白子型、白化白子型、真紅眼白子型、虎紋型、藍化型、粉紅型、莫斯科藍。以上的體色,也可能出現兩者並存的現象,例如黃化粉紅(Golden Pink)等等,即是人工改良而同時具備不同體色的特徵。
根據孔雀魚尾巴的型態可分為:三角尾、燕尾、琴尾、劍尾、底劍尾、雙劍尾、旗尾、 火焰尾、針尾、圓尾、矛尾等十一種。
根據孔雀魚鰭的型態可分為:小緞帶、緞帶、大緞帶、C型大緞帶、蝶翼、國旗背、延長背、大帆背、冠尾。
這些體色基因和尾型、鰭型與上面的紋理系,素色系,公魚系組合能組合出幾千個品種。但我們並不需要為孔雀魚的命名及品系傷神,因為只要秉持上列命名的原則,您必定能以最正確的方式將您所見到的每一隻魚正確的命名及分類!
另外還有一些是依據產地、人名或是人為命名的,例如:安德拉斯、委內瑞拉、馬特利、黑金剛、維也納綠寶石、莫斯科藍(紅)、美國全紅……等等就更多了。
四、孔雀魚的新近流行品種
1、馬晶塔。這種在發色是就是橘紅色的小精靈是在野生的魚群中發現的。這種是在孔雀魚顏色中又補全了一種顏色哦。

2、安哥拉斯。這個是在野生孔雀魚原產地發現的品種,綠色加橙色與黑色斑點的完美組合,這就是自然配色的魅力。

3、玻璃體。這是一種體色基因,這種基因很早以前就有了,不過都把它當成一種退化的狀態而淘汰了。就像白子一開始出來也是一樣。由於視力不好,體型尾型較小,體力不好,容易早衰等等這些都是問題。不過近幾年經過改良,純化,變異等等,再加上身體透明能看到內臟和魚卵這個獨特的品種得以存活和發展。

4、鴻運當頭。紅頭基因也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但同樣的沒有被純化,再加上對基因認識上的不足,這個基因很難被保留下來。不過這幾年通過純化和自交等等也越來越多了,不過由於自交嚴重,尾型還沒做到大尾型,這也是定向選擇的結果。

孔雀魚在遺傳學上的貢獻

孔雀魚和人的染色體在數目上相同都是46個既23對,由於孔雀魚的生理周期短,所以近代很多科研學者和研究室把孔雀魚作為生物實驗的主要研究對象.這些早期實驗室中的孔雀魚才是目前觀賞孔雀魚的前身.目前市面上可以見到不同顏色和鰭形的孔雀魚,並且演化出黃化體和白化體.這些都是近代的玩家在利用孔雀魚本身的隱性基因在短時間內利用自交和雜交的方式經過人工培育而成.由於培育時間短,所以各品系的孔雀魚在基因上還很不穩定,所以一個品系在經過幾代未被特殊挑選培育的魚,普遍會出現退化的情況.

孔雀魚之美在於不斷的培養出新的品種,並且維持發揚光大.這才是我們大家為孔雀魚所做的最大貢獻。這也是為什麼說養魚始也孔雀魚,終也孔雀魚。孔雀魚最好玩的地方就是玩基因啊。這也是孔雀魚魅力這一系列的最後一篇了,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