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詩來,人們對其可謂是又愛又恨,但也不得不承認,古詩中真的有好多地方很難理解,因為古代的一些東西的叫法與我們現代不一樣,還有可能是因為在傳抄的過程中導致的錯別字,但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要傳承古詩的,那今天十裡就跟大家談談古詩中的讓人們難理解的含義吧。
《靜夜思》是李白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但對於其中詩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到底是指什麼,後世爭論不休,相信大家也對其充滿好奇,今天十裡就給大家揭開「床前明月光」中「床」的秘密。
對於這個「床」的解釋,人們有好多種爭論,但其中最主要的觀點主要有三種,其一,是認為這個「床」就是我們現在睡覺或者是古人的榻,其二,是認為這個「床」其實是一個錯別字,真實的詩句其實是「窗前明月光」,其三,是認為這個「床」其實是欄杆的意思。
為什麼會有這三種看法呢,請聽十裡細細道來。
「床」為「榻」
其實看到「床」,人們的第一印象便是我們現代睡覺的床,或者是古人睡覺、休憩所用的榻,但其實細細想來,這個想法邏輯並不通,詩句中說「床前明月光」,但如果真是我們睡覺用的床,「明月光」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床」在屋內,「明月光」又怎麼能過照到屋裡呢,即便是「床」靠著窗子,又如何「舉頭望明月」呢,如果非說是「床」靠著窗子,那也有可能解釋通,但未免也太牽強。
「床」為「窗」
也有很多人認為「床」其實是一個錯別字,真實的字應該是「窗」,如果是用「窗」來解釋的話,也未嘗不能解釋不通,但如果細細想來還是有些不通,難道是月光照到了窗前,李白正好坐在窗邊,看到灑在窗前的月光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靜夜思》麼,如果這麼說也倒不是不可以,倒還是有些不通,這種說法是被人們比較能接受的一種。
「床」為「井欄」
除了有大多數人認為「床」是「窗」,還有一種被大多數人認可的說法,那就是認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其實是「井欄」,「井欄」是在水井四壁用「井」字形木架從下而上壘成,用來保護井壁,使其不塌陷,這凸出地表來的便是井欄。
「井欄」又稱為「銀床」,可見「井欄」與「床」是有關係的,井欄最早被稱為床是在《樂府詩集 舞曲歌辭三 淮南王篇》:「後園鑿井銀作床,金瓶蘇綆汲寒漿」,在唐朝時人們更喜歡把床與井欄相提並論,「唐人謂井欄為銀床」,《全唐詩 卷392》李賀《後園鑿井》也說「井上軲轆床上轉」,這也說明「井欄」與「床」的用途相似,李白《洗腳亭》中「前有吳時井,下有五丈床」說的「床」,其實也是井欄,由此看來,「床前明月光」中的「床」解釋為「井欄」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也是為什麼將「床」解釋為「井欄」能有很多人認同了。
以上就是關於「床前明月光」中「床」的說法,其實我們也不知道「床」到底該如何解釋,這些看法也不過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如果你們有什麼別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中說出來一起討論哦。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