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開篇即是六個字:「人之初,性本善。」
王小波說:「我自己當然希望變得更善良,但這種善良應該是我變得更聰明造成的,而不是相反。」善良值得稱讚,但一定不要過度善良。
1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之後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
我們都知道,孫儷早年資助過一個學生,答應每個月給他生活費,幫助他上大學。
但是後來這個學生把幫助當救命稻草,不僅不知道感恩,還變本加厲地要錢,揮霍無度,孫儷看他心術不正這件事發生後,決定放棄對他的資助,但是他卻聯繫了媒體,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字的長文「曝光」孫儷。向媒體曝光孫儷,還說孫儷沒心沒肺。
這篇看似感謝,實則暗諷孫儷矯情偽善的一篇文章,將孫儷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形象大損。
孫儷很受傷,還曾在採訪中哭泣,但是自始至終,她都沒有說那位學生的一句壞話,反而是他倒打一耙。
事後,韓寒在社交平臺上為孫儷抱不平:「普通老百姓在市內連個大型犬都不允許養,憑什麼孫儷就可以在上海養狼?」
你的善良,養不熟白眼狼。人性最大的惡,不是不知感恩,而是恩將仇報。
現實生活中,辜負他人的善良,甚至將別人的伸手幫忙看作理所應當,不但不思感激,反而不斷索取的例子,比比皆是。
2
電影《芳華》裡的劉峰,他一直用真心和熱情,去對待身邊每一個人。
食堂煮破沒人吃的餃子,他總是主動打來吃;
南方的女戰友,不喜歡吃餃子,他就煮掛麵給她吃;
戰友的名表壞了,太名貴了別人不敢修,他苦心研究給修好了;
好兄弟結婚沒錢,他夜以繼日,自己買材料做了對沙發送給他們;
唯一一個軍校名額,有人更需要,他便拱手相讓。
他竭盡全力地幫助所有人,大家也熱情地叫他活雷鋒。
然而,他被誣衊後,那些他曾無私幫助過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下放之前,來送他的,也只有何小萍一人。
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對我們的善良投桃報李。
人心複雜,無論是親人、朋友還是同事之間,無底線地對他人太好,沒人會珍惜,甚至有時候你「強塞」過去的好,會變成牢籠,致使怨憤橫生。
只有善良的人,才能真正識別善良。他們不會因為對方地位和境遇的高低轉換,而改變真誠的態度。
3
熱心,要交給同樣善良的人,不要等到寒了心,才發現付錯了真心。
還記得那起令人髮指的杭州保姆縱火案嗎?
嗜賭成性的保姆莫煥晶,欠下一屁股債後,為了向僱主借錢,打算在主人家縱火後再滅火以此來邀功借錢。
這場火災最終導致媽媽和三個可愛的孩子全部死亡,無一倖免。其中最大的孩子只有11歲,最小的只有5歲。一場大火一夜之間,讓林先生家破人亡。
林先生的太太會經常給保姆買書。保姆說老家要蓋房子,林太太就拿了10萬元給她,後來才知道是還賭債而已。
警方更是在保姆的住處搜到一些金銀細軟和名貴手錶,據林先生指證,都是自己家的。而保姆也對這些偷盜行為供認不諱。
可惜,好人在承受哀莫大於心死,壞人至多一死了之。
你的善良,需要帶點鋒芒;你的愛,需要帶些理智。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配擁有它們。
希望你身披鎧甲,心懷善良。
4
魯迅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我想,真正的善良,是深深經歷過人性的黑暗和醜惡之後,依然保持一顆憐憫之心,不去做一個壞人。
一個感動中國的名字──白方禮,1913年出生,祖輩貧寒,他從小沒讀過書,13歲就給人打短工,後來逃難到天津,靠起早貪黑蹬三輪餬口度日,經常挨打受罵,被人欺負,加上苛捐雜稅,終日食不果腹,受盡了世間的薄涼。
退休後,白方禮回老家準備頤養天年,看到一群因為貧困而上不起學的孩子,白方禮好幾天睡不著覺,他吃過沒讀書的苦:「莊稼人要是沒知識,只能一代代窮下去,不成!」
他將僅有的5000元積蓄全部捐了出去,重操舊業,蹬三輪資助貧困學生,那年,他74歲。而後近二十年的時光裡,他靠著一腳一腳蹬三輪,掙下35萬元,圓了300多名學生的上學夢。
可白方禮自己卻節儉得近乎苛刻,每一個見過他的人,都會心酸。一個饅頭,一碗白水,就是一頓,有時往水裡倒點醬油,他就覺得很美味了。全身上下的穿戴,是他從街邊路旁或垃圾堆裡撿來的,他卻挺開心:「省下這幾十塊錢,可以供十來個苦孩子一天的飯錢呢!」
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年近90的白方禮蹬著三輪來到天津耀華中學。他的頭髮鬍子已花白,身上被雪打溼。他向老師遞上一個飯盒,飯盒裡1毛、2毛、1元、2元的錢疊得整整齊齊,一共500元。
他說:「我幹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最後一筆錢......"老師們全哭了。
羅曼羅蘭說:「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看清了現實的殘酷和人性的黑暗,仍然願意堅持善良,即使再平凡的人,也能成為一束光,溫暖他人,照亮世界。
「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已遠矣」,善良,是人這一生中最大的底氣和福氣。
5
電影《教父》中有句臺詞:「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善良若是失去了尺度,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反倒偏離了行善的本意。
我們須得記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以善相待;不是所有事,都值得你一再退讓。
生而為人,請你善良,這仍是我至今奉為真理的一句話。
可我更相信,你寶貴的善良,應該給予更需要的人。
如董卿所說: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沒有鋒芒、沒有稜角的人,是很難在這個粗鄙的世界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