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之前讀《香奈兒的一生》這部著作時,特別喜歡香奈兒說過的一句話,「曾經認為女孩子善良就好了,直到有一天看到香奈兒的一句話: 一味的標榜內在而忽視外在 ,那也是一種膚淺 。女孩子, 應該看起來是優雅的, 聞起來是香的, 摸起來是滑的。希望你60歲走在大街上還有小流氓向你吹口哨,然後揮動你優雅的玉手告訴他, 臭小子 ,我是你奶奶 。我們經常會為其他人考慮,但是卻得不到理解,可以善良,但是必須要帶點鋒芒。
記得去年剛剛看《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這本書的時候,剛開始特別的激動,到中途的感同身受,再到最後的熱淚盈眶。這是唯一一本讓我覺得相見恨晚的書籍。記得王爾德說過一句話「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有時候適當的拒絕與靈機一動,不僅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可以更好的與他人溝通。慕言歌在文中寫道:「這個世界上,只有唯一的一個應該,就是你應該愛自己,並且因為要愛自己,所以去提升愛的能力。」如果可以學會如何去接受與表達愛,我們應該可以更好的與其他人溝通,也可以讓1+1>2。
慕言歌的文章教會了我們應該如何去愛自己,與《後來我學會了愛自己》這本書有很多的不一樣之處,前者更加偏向於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與為人處世的大道理,而後者更傾向於通過對於愛情的一次次理解,發現最應該愛的那個人還是自己本身。《萬物簡史》中有段寫的很好:我們要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的上帝。很多有益的,甚至只是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包括違法的),自己喜歡就好。「只要熱愛,就已足夠。我們可以時時刻刻為別人著想,但是一定要為自己而活。不能活在別人的世界裡,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標準與權衡利弊的方式。
女作家桃樂絲·迪克斯說:「我比誰都相信努力奮鬥的意義,甚至懂得焦慮和失望的意義。我不會傷感,不為昔日的煩惱流淚。生活的艱難,讓我徹底接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時候我們可能覺得自己老好人當習慣了,可以隨時給任何人幫忙,時間長了別人也會覺得理所當然,而你經常性的委屈自己,又不好意思拒絕,不僅僅沒有走到善良該有的目的與歸屬,而且將自己的善良付諸於流水。一定要學會適可而止。這樣才可以讓自己活的更通透。
不被別人的言行左右,才能開始真正地做自己,你不逼自己努力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不人云亦云,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標準,有自己的言語與建議,一定可以讓自己活的更精彩。女孩子一定要多讀書,在書中找到適合自己為人處世的道理與哲學,指導自己變得更加有內涵與涵養。走過若多的旅途,到最後才會發現,作為女孩子的我們,揚在眼上自信與有自己追求並喜歡的事業到底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只有這樣,你才會備受尊敬,相信你生的孩子也是有涵養的。
慕言歌在文中寫道:「人與人之間唯一的衝突是價值觀的衝突,並沒有什麼難解的結,婆媳之間尤其如此。你若是不喜歡她做的飯,少吃幾口裝裝樣子,轉身出去悄悄買點喜歡吃的塞飽肚子就好;你若是不喜歡聽她說的話,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當自己是間歇性失聰就好;你若是不喜歡她教育孩子的方式,只要想想,那到底是她的親孫子,十個保姆也未必比她更值得放心。」學會與自己和解,與其他人和解,多換位思考,必要的時候讓自己做出一點點改變,所有的事情都會得到更好的解決。
希望最後的我們可以去感恩每一個人幫助過我們的人。
感謝父母給與我們生命與養育;
感謝那些對你不離不棄的兄弟,朋友;
感謝那些陪你走過幾年讀書生涯歲月中的同窗好友;
感謝那些在路途中,帶你成長的恩師們;感謝那些在旅途中,幫助你的人們。
同樣要感恩那個陪你到老的人,因為也一定是特別的緣分與安排,讓彼此成為了一家人。
常懷感恩之心,將「謝謝」改為「謝謝你」。聰明是一種天賦,但善良是一種選擇。從明天起做一個溫柔的人,去溫柔以待這個世界上的點點滴滴。我們能以讓自己舒服的方式行走在這個世界上,這就是我們應該去追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