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研究學者預測300餘種職業前景,你會被機器所代替嗎

2020-12-01 騰訊網

人工智慧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任何事物的存在有利必有弊; 人工智慧的誕生是為了提高社會效率,但同一時間也會代替人類的工作,人類社會不再是人與人的競爭而已,要參與機器的競爭;而這一切來得如此的快,人們的焦慮正在不斷的增加。

未來在大街的畫面,可能正如《紐約客》雜誌上面的描述的一樣,人類坐地行乞,機器人則扮演了施予者的角色。人類未來成為了社會的弱者,根本無法與機器人在工作上做競爭,而這一切的工作都給機器人者剝奪走了。

機器人會代替人類嗎?在過去很多人認為不可能,到難說,現在我看來這一切是必然的。我們不再面對機器人是如何誕生的了,而是真實面對,他正搶我們的飯碗。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什麼工作,最容易被機器人所代替;記住是最容易,並不是說一些工作不可以代替。好了開始了,你要看看你是否在這些行業之中,特別是排前面的。 BBC基於劍橋大學研究學者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數據體系進行了分析, 365 個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大家可以看下面的表。

被代替率超過50%的就有16個職業,而這些職業是最常見也是所需勞動力最多的,分別是電話推銷員、打字員、會計、保險業務員、銀行職員、政府職員、接線員、前臺、客服、人事、保安、地產經紀人、廚師、IT工程師,圖書館管理員,還有攝影師。在中國可能廚師比較難代替,因為中國菜非常多樣,並不像外國菜就那幾樣。

這些職業為什麼會被代替呢?Bbc也做出了相應的解釋。

電話推銷員代替率接近了100%:

BBC認為電話推銷員是一種枯燥且重複性很高的工作,且效率並不高, 即使沒有機器人的出現,電話推銷員都最終消失。

打字員代替率僅在電話推銷員之後,高達98.5%。

其實這個更不用講了,我們現在很多的打字都不需要打字,直接語音識別就好了,我現在自己寫文章也是用語音識別的,個人認為現在是已經直接代替。

會計被取代概率97.6%

我覺得最驚訝的也就是會計,它被代替率達到了97.6%,排名第三,意外吧,它和上面的不同,過去我們一直認為會計是非常專業的一個領域,要求也非常高.但大家忘記了,會計是遵守一定的原則,去將數據整理的一份工作。而整理和尋找數據卻就是人工智慧或者未來的機器人最擅長的工作。也就是會計碰上了機器人的釘子,事實上早在2017年,全球四大會計律師事務所都已經推出了財務智慧機器人方案,現在只是等普及而已了。

保險業務員被取代概率97.0%

保險行業最有名的千萬大軍,在我們身邊做保險或者代理保險的多得很,而這些工作早已經被網絡所淘汰了一部分,但這個速度正在加劇,保險行業走向人工智慧化已經不是一兩天了,2016年包括平安、康泰、太平洋保險、康弘保險,安邦保險等多家險企已將智能科技引入到公司業務上,只不過現階段主要是在售後的領域。

不過有人預測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將代替銷售人員,成為個人保險的智能管家。

在2017年1月,日本國富生命保險就用IBM人工智慧平臺 Watson Explorer 取代了原有的 34 名人類員工,執行保險理賠分析工作,而這34個保險業務員就成為了先驅者。

銀行職員被取代概率:96.8%

銀行職員所做的工作其實就是上面的1~4項的工作的綜合,所以它的代替率也非常之高,排名第五,他所做的工作正是機器人最擅長的工作。

現階段我們去銀行辦業務,大多數都已經在機器上完成的了,從這一方面也看得出BBC或者英國劍橋學者的滯後,中國已經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

不能再舉例子了,再舉例子大家可能受不了,未來大部分的工作都會被機器人所代替,只不過是時間而已。有什麼工作是比較安全的呢?它們有什麼特性呢?總的來說有兩個方面,現階段機器人比較難處理的,第一方面是有感情的,第二方面涉及主觀創意的,比如藝術家,科學家,作家,心理醫生和老師。

擔心嗎?其實對很多人來講都是擔心的,因為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沒有工作可做。但大家忘了一樣東西,人類所有的進步都是為了釋放人類,過去,人類為溫飽而掙扎,今天我們為活得更好而努力。機器人的出現,完成了人類本來要完成的工作,我們的溫飽,我們的生活已不存在問題,接下來是人類精神上的享受和發揮智慧的時候。

個人認為不需要擔心的,那時候我們的工作時間可能會很短,或者不需要工作。在八九十年代那時候,在工廠上班的時候一般都要12個鐘,一個月只能休一天,但後來出現了一個星期休一天,再到後來一個星期休兩天,網絡上還出現某些地方,討論一個禮拜休三天的。同時我們的工作時間也變短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並沒有降低, 反而變得越來越高了。這就是科學進步給人類帶來的好處,從個人來講根本不需要擔心,我們只需要跟隨社會的進步就好了,而把握今天才是我們應該要做的。

相關焦點

  • BBC分析了365個職業被機器淘汰的概率...結論我真的一點都不怕!
    最近有一篇BBC 基於劍橋大學的數據體系分析 365 種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的稿子火了。 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從BBC得出的這些概率中,電話推銷員、打字員、會計、保險業務員以及銀行職員成了最容易被淘汰的職業。
  • BBC分析了365個職業,發現最不可能被機器淘汰的居然是……
    《人工智慧時代的未來職業報告》中指出,技術革新的浪潮首先將會波及的是一批符合「五秒鐘準則」的勞動者。「五秒鐘準則」指的是,一項工作如果人可以在5秒鐘以內對工作中需要思考和決策的問題作出相應決定,那麼,這項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慧技術全部或部分取代。也就是說,這些職業通常是低技能,可以「熟能生巧」的職業。 人類會被機器人取代嗎?難說。
  • 人工智慧能代替我們寫作嗎?
    這是《第二個機器時代》合著作者埃裡克·布林喬福森(Erik Brynjolfsson)和安德魯·麥卡菲(Andrew McAfee),兩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學者,在去年發布的新書中所提出的質疑。兩人的觀點也被英國廣播公司在《智能機器》專題中所引用。英國人之所以關心這個話題,主要原因就是在英國社會,人工智慧扮演的角色越來越接近人類。
  • 馬雲發出預測,20年後這10種工作將「消失」,願你不在其中
    馬雲預判在未來科技網際網路社會當中,這十種職業將會面臨著「名存實亡」,在發展迅速的新興行業當中,不再具備著競爭力,即將面對著被人工智慧和科技所取代的現實,看看這十種職業有你從事的嗎?第一種職業就是我們我們的電話銷售行業,傳統的電話銷售主要依靠人工進行溝通和銷售這一過程,主要是依靠著網際網路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流。
  • 明知故問 | 2020熱門職業——數據分析師前景如何?
    其二,需要對自身所在行業有深刻的商業理解,不能僅局限於數據本身做出分析,當然這部分的要求針對數據科學家而言會更高一些,在數據分析的過程中,需要精準把握異常數據及數據所體現的趨勢,結合公司業務及市場行情做出問題診斷及趨勢預測。其三,無論是數據分析師還是數據科學家,都必然需要呈現他們的數據分析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呈現的方式就尤為重要了。
  • 《劍橋中國文學史》本月底出版 作者清一色為美國學者
    《劍橋中國文學史》是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系列國別文學史之一,該系列以1375年為界分為上、下兩卷,各五十萬字,分別由宇文所安、孫康宜主編,作者涵括十幾位美國漢學界的著名學者,如柯馬丁、康達維、田曉菲、宇文所安、艾朗諾、傅君勱、林順夫、奚如谷(上卷);孫康宜、呂立亭、李惠儀、商偉、伊維德、王德威、奚密(下卷)等等。
  • 此地乃啟蒙之所和智慧之源——劍橋大學介紹
    of Cambridge),坐落於英國劍橋,是一所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它是英語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學,前身是一個成立於 1209 年的學者協會。與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並稱「G5 超級精英大學」。 劍橋大學在眾多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錄取標準極高,競爭極其激烈,常年在「超難申」大學榜單佔有一席之地。
  • ...訪英國劍橋大學藥理系血管新生與天然藥物研究室主任樊臺平
    近日,在我市舉辦的血管新生及中醫藥產業落地研討會上,英國劍橋大學藥理系血管新生與天然藥物研究室主任樊臺平教授圍繞血管新生及中醫藥現代化為我市業內人士作了相關學術報告,並探討如何讓洛陽中醫藥產品更好地走進國際市場。  他表示,目前已有75種中藥材被納入歐洲藥典,在安全性、質量、療效等方面有了歐洲認可的標準規範,牡丹作為中草藥名列其中。
  • 你害怕了嗎!未來即將受到機器人威脅的八種職業
    就業壓力大吧,很快,你可能就得和機器人競爭一個崗位了。  機器人究竟什麼時候會造成威脅,經濟學家並沒有一致的意見。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威脅已迫在眉睫,而另一些則認為如果非要有威脅的話,直到本世紀末威脅才會出現。
  • 劍橋大學到底怎樣?值得去嗎?
    英國劍橋大學歷史悠久。大學的前身是一所在1209年建立的學者協會,協會的創辦者是一批為躲避與當地居民發生進一步衝突而從牛津大學逃離出來的學者。後來,國王亨利三世於1231年向有關機構頒發了獻令,賦予其教導機構成員的權利,故正式確立了其作為大學的地位。
  • 全球4000餘所大學參評,這所大學排名中國第4,兩個學科世界百強
    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此次排名的對象為全球4000餘所大學,共有來自90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餘所高校最終出現在各個學科的榜單上。中國內地共有253所高校上榜,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榜學科數榜單中,西南大學表現亮眼,共計18個學科上榜,其中,儀器科學、生物工程學科2個學科進入世界百強,學校與河海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暨南大學並列全國第4名。西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農業農村部、重慶市共建的重點綜合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
  • 上海高校國際青年學者論壇-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分論壇...
    他介紹了上海市人才攬蓄工程對於優秀青年人才引育的大力支持政策,希望與會學者以此為契機,加強與國內學者合作交流,共同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與會學者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報告吸引了120餘名師生前來聆聽交流。
  • Nature首次「博士後」前景調查:計算機、數學學者最樂觀
    德國海德堡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的職業發展顧問Rachel Coulthard-Graf表示:在EMBL尋求職業服務的大多數博士後研究人員都是女性,這表明現實中確實有很多女性對前景擔憂。在具體學科上,天文學、生物醫學等學科都表現出來了對前景的焦慮情緒,天文學有27%的人對職業前景持極端消極的態度。而計算機科學、數學研究人員有11%的人「非常樂觀」,這是所有領域中比例最高的。
  • 2010年多尺度材料計算模擬國際會議在金屬所召開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計算材料學分會幹事長、復旦大學龔新高教授和德國夫琅和費學會材料力學研究所所長Peter Gumbsch分别致辭,代表國內外同行熱烈祝賀本次會議的召開。瀋陽市科技局有關領導出席了會議開幕式。
  • 人工智慧時代即將來臨,未來哪些職業將會被取代?
    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自從2016年第一個人工智慧圍棋機器人AlphaGo以全勝戰績擊敗所有圍棋高手後,人們開始意識到人工智慧的威力所在。
  • 【劍橋大學錄取數據揭秘】亞洲與中東研究
    MPhil in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by Research 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 研究型碩士 系所介紹 牛津大學全球與區域研究學院(OSGA
  • 中國女碩士無雅思成績 申請劍橋大學被破格錄取
    在讀研期間,周同學在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院建築與城市設計研究所實習,負責並參與工程項目10餘項。由於本科有建築學的背景,周同學能將許多政策研究和專題研究更準確地落實到空間規劃中,推進項目的開展和研究結論的應用,深得導師的喜歡。  研究生畢業後,周同學正式進入廣東省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所,從事規劃研究工作。
  • 「博士後」前景調查:計算機、數學學者最樂觀,63%的人想繼續留在學界
    而最近,Nature就關注到了博士後研究人員這一群體並展開了調查,共有全球93個國家和地區、7670位博士後研究人員參與進來。值得一提的是,這是Nature首次對這一群體的關注,然後得出了如下結果:近三分之二的學者將選擇在學術界任職。僅1/4學者對前景抱有積極態度,其中計算機學科、數學學科最樂觀。
  • 劍橋大學公開霍金博士論文,朝聖粉絲擠垮網站
    現在,你可以直接獲得答案——不過前提是,你能順利打開劍橋大學的網頁。2008年,霍金在劍橋。10月23日,劍橋大學首次公開了霍金在1966年發表的博士論文,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閱讀。這對於物理迷來說無疑是個重大的好消息,論文公開不到24小時,就得到了超過6萬次下載。而副作用是,劍橋大學資源庫網頁因此一度癱瘓而無法訪問。
  • 300餘AI學者在虛擬世界裡開了一場沉浸式會議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林)穿越到宋代,參加一場國際人工智慧學術大會是種什麼體驗?10月24-27日,第二屆國際分布式人工智慧學術會議就實現了這個效果。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John E. Hopcroft教授等300餘位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學者「穿越」到古色古香的虛擬世界中,沉浸式暢談前沿AI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