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擊最後警報系統:不明物進入地球撞擊軌道,與美國有關?

2020-09-11 環球科學大觀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隨著各種各樣的巖石小行星在地球周圍的空間肆意地飛來飛去,世界各地的望遠鏡都在密切注視著天空,以確保我們的星球不受到外來天體的撞擊風險。8月25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卡塔利娜天空調查系統和夏威夷大學的小行星地面撞擊最後警報系統發現了一顆小的不明太空物體,由於其軌道位於地球撞擊軌道上,引起了天文學家們的注意。

研究人員經過仔細檢查,發現飛入物並非小行星,而是美國宇航局的軌道地球物理學觀測站1(OGO-1)發射升空大約56年後,正在從天上掉下來。NASA已確認,在8月29號世界標準時間20:44,OGO-1已於太平洋南部進入大氣層,並在大氣中燃燒,最終墜毀,並未對人類形成威脅。

美國宇航局於1964年9月發射了OGO-1衛星,隨後OGO系列中的其他五顆衛星陸續升空,旨在研究地球物理性質,了解其磁層、大氣、地球與月球之間的空間以及太陽對近地空間的影響。OGO-1曾花費五年的時間來收集其任務數據,並於1969年11月進入待機模式,於1971年11月正式退役。從那時起,這顆重達487公斤的衛星就變成了毫無「生命力」的機械垃圾,一直漫無目的地繞地球旋轉。

繞地旋轉並非是一勞永逸的,因為即使在近地空間,大氣中的微粒也會與太空飛行器發生碰撞並使其減速,甚至在距離地球幾百公裡處的微小大氣阻力,都會使太空飛行器不斷減速。速度降低的同時也降低了太空飛行器的高度,直到不可避免地因重力再次進入地球大氣層。這就是退役衛星的正常終結程序,墜向地球大大降低了空間碰撞的風險,一旦發生碰撞,可能產生更小、更危險的空間碎片。

OGO-1是該系列中第一個發射卻最後一個離開太空的衛星。OGO-2至OGO-6從1972年開始安全地脫離軌道運行,OGO-5於2011年降落,均再次進入大氣層而燃燒,碎片掉入海中, OGO-1的命運也如此。NASA表示,OGO-1進入大氣層的時間比預期早25分鐘,且比預期的要遠一些,在法屬玻里尼西亞大溪地東南約160公裡的南太平洋上空燃燒。

責編/朱張航宇

信息源:The SUN

相關焦點

  • 不明物體進入地球撞擊軌道?56年前的NASA衛星終於要回來了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隨著各種各樣的巖石小行星在地球周圍的空間肆意地飛來飛去,世界各地的望遠鏡都在密切注視著天空,以確保我們的星球不受到外來天體的撞擊風險。8月25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卡塔利娜天空調查系統和夏威夷大學的小行星地面撞擊最後警報系統發現了一顆小的不明太空物體,由於其軌道位於地球撞擊軌道上,引起了天文學家們的注意。
  • 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將面臨哪些困難?
    據美國宇航局公布的資料顯示,目前至少有超過1400顆大小超過140米的小行星軌道與地球軌道非常接近,更加可怕的是,這僅僅是太空中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還有相當多的威脅並沒有被我們發現。(美國宇航局標識的已知潛在危險小行星的軌道,白色圈為地球軌道)小行星位於太陽系的三個區域內。
  • 在美國大選前一天,一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的計算,一顆小行星將進入地球大氣層並於今年11月墜毀的可能性很高,儘管這顆小行星的體積很小,不會造成大的傷害。另據歐洲航天局的一份清單,它如今天文學界名聲很響,因為它是未來100年內第二大有可能撞向地球的小行星。
  • 小行星撞擊地球,衛星恰好「全程目擊」
    ​北京時間6月23日凌晨5點25分,一顆直徑約3米的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最終在波多黎各南部的天空中爆炸,據估算,這次爆炸大約相當於3000-5000噸TNT炸藥的能量釋放。根據美國宇航局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的歷史數據,這個尺寸級別的小行星平均每年會有一顆撞擊地球。好在我們有大氣層的保護,小行星在與其摩擦碰撞的過程中會解體、焚毀,最終會有少部分到達地面,這一次不太湊巧的是,小行星的碎片都墜入了加勒比海。
  • 小行星撞擊地球進入海洋將破壞臭氧層
    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那將是一場全球的災難美國圖森市行星科學研究院的伊莉莎貝塔·皮爾洛研究小組運用計算機模擬顯示,如果一個直徑為500米到1000米的小行星撞入太平洋,將激起大量海水蒸發,蒸發出來的高鹽度海水會使臭氧保護層出現空洞,屆時,地球表面將受到有史以來最高的紫外線輻射。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上。
  •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 "禍" 與 "福"
    行星與地球的撞擊坑    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的地球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受到了諸多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潛在威脅。自然因素包括小行星撞擊地球、大面積火山爆發和強烈地震與海嘯等;人為因素中,如全球性核戰爭,人類不可持續發展的錯誤行為等。在地球演化的漫長歷史中,小行星撞擊地球是誘發地球氣候環境災變、生態系統完全崩潰和地球生物物種大滅絕的元兇。
  • 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樣的災難
    如果小行星突然撞擊地球,人類還能支撐多久在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前,並逐漸接近,月球軌道撞擊前3天,小行星成功進入了月球軌道,潮汐將發生巨大的改變,海嘯颱風等自然災害將在瞬間爆發撞擊前1天,受地球引力的影響,小行星的移動速度明顯加快,此時海嘯將變得更加劇烈,全球開始爆發劇烈的地震撞擊前1小時,小行星成功進入了地球大氣層,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能夠在家中看到此生最為壯觀的景象,在一片巨大的陰影下,它快速地掠過亞歐大陸,並最終降落在太平洋
  • 提前8年發現小行星將撞擊地球,只有一個辦法能夠拯救人類
    如果明天科學家突然發現一顆小行星已經進入撞擊地球的軌道,我們該怎麼辦?這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因為它會關係到人類的生死存亡。,NASA在2019年進行了一場模擬演練,演練內容是假設人類在2019年5月發現一枚小行星已經進入對地球的撞擊軌道,並預計在2027年4月撞擊地球。
  • 小行星如果再次撞擊地球,人類可以利用核彈撞擊嗎?
    目前對於恐龍滅絕的假說非常多,只是隕石撞擊的這一說法公認度最高而已。關於6500萬年前那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最早在1978年,美國科學家在地質勘測時發現了高濃度的銥,這種濃度超過正常含量幾百倍,所以這只可能是隕石撞擊所留下的結果。
  • 高等智慧庇護地球,免受小行星撞擊
    目前已知有可能撞上地球的小行星的數量大概有18000顆,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每年增長,我們能發現都是個頭比較大的,軌道比較固定的。比如說直徑在1公裡以上,我們現在大概知道其中90%的軌道。直徑在1公裡以下的小行星,就是直行幾百米那種的就很難發現了。那麼再小一點的,一百米都不到的這些小行星,我們就只知道1%了,還有幾百萬顆我們都不知道它們在哪。
  • 人類第一次主動迎戰小行星!後年開始撞擊,改變地球命運
    赫拉任務會對美國宇航局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進行評估。在2021年7月,獵鷹9號火箭將會承載著DART任務進入太空,在2022年10月抵達迪迪莫斯雙星系統後,探測器會開始撞擊迪迪莫恩小行星(直徑165米),迪迪莫斯小行星的直徑為775米。
  • 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上,可能帶著生命嗎?
    這個數據與許多小行星中銥含量非常的接近,於是路易斯·阿爾瓦雷茨提出了恐龍滅絕可能與小行星撞擊地球有關的假說。之後,科學家又在世界多地的K-T界線上發現了超高含量的銥,進一步的佐證了這一假說。到了2007年,美國的數位科學家在這個假說的基礎上運用計算機模擬計算出了當時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極有可能是「巴普提斯蒂娜」小行星所為。這是一顆運行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根據研究人員的推斷,這顆小行星約在距今1.6億年前被另外一顆小行星撞碎,碎片形成了巴普提斯蒂娜足小行星帶,一些碎片受爆炸的衝擊力進入了地球公轉軌道。
  •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外星人在「投石問路」嗎
    科學家推論,在不久的將來人類或將目睹並經歷小行星撞擊地球,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並不是只會發生在科幻電影當中,人類或許會有一次滅頂之災。到那時人類真的會遇到流浪地球裡的場景嗎?人類面臨小行星撞擊的威脅,目前為止對於這樣的威脅人類是束手無策的。
  • 不,小行星2007 FT3不會在10月撞擊地球
    注意,這個天體的軌道(而不是天體本身)並不會靠近地球的軌道。圖源:NASA/JPL。一個世界末日預告的頭條新聞中說小行星2007 FT3——一個約340米的太空巖石會在2019年10月3日撞擊地球。新聞中寫道:據NASA披露,毀滅性小行星(直徑在300多米左右)將在十月撞擊地球。聽起來很可怕,對吧?但是這是真的嗎?這個小行星真的是毀滅性的嗎?
  • NASA解密月球「人臉之謎」 與小行星撞擊有關
    中國網11月10日訊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11月8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困擾人類幾個世紀的「人臉之謎」的秘密,經研究發現,該「人臉」與小行星撞擊月球表面形成了非對稱分布的巨大盆地有關。
  • 科學家警告,2036年小行星會撞擊地球?
    科學家對2036年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警告,這個小明星叫阿波菲斯也叫「毀神星」,那為什麼科學家會警告呢?那是因為這個小行星可能會撞向地球,美國航空航天局曾在2004年首次發現這個小行星,並把這個小行星的名字稱為阿波非斯。
  • 宇宙中發生撞擊是常事,那麼地球會被小行星撞擊嗎?答案刷新認知
    例如1975年到1992年,美國的導航預警衛星探測到136次爆炸,發生在高層大氣層中。由中等的空氣爆炸流星造成。1到20米寬的空氣爆炸流星發生非常頻繁。那真正可怕的能摧毀整座城市,甚至人類文明的行星嗎?你或許會這麼問。舉個例子,20米寬6層樓高的小行星,每100年撞擊地球兩次,造成500千噸的爆炸量,大約是廣島原子彈的30倍。
  • 宇宙中發生撞擊是常事,那麼地球會被小行星撞擊嗎?答案刷新認知
    這似乎聳人聽聞,但這些隕石撞擊通常不被注意,因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蓋,大陸陸塊的大部分都荒無人煙,很多隕石在高層大氣層就已經爆炸了,突破大氣層的也落到了這些荒無人煙的地方。其實每年發生的一些隕石撞擊事件,人類都不曾親眼看到。例如1975年到1992年,美國的導航預警衛星探測到136次爆炸,發生在高層大氣層中。由中等的空氣爆炸流星造成。1到20米寬的空氣爆炸流星發生非常頻繁。
  • 這顆小行星距離撞擊地球僅383千米!
    Carril 隨著技術的進步,天文學家能發現的掠地小行星也越來越小。今年11月14日,天文學家利用位於夏威夷莫納羅亞山的小行星地面撞擊最終警報系統(ATLAS, 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發現了一顆新的小行星。在分析了它的運動軌跡之後,他們發現這顆小行星15小時之前就經過了近地點。
  • 2036年一顆小行星將會撞擊地球
    地球環境並不太平,人類始終在與死神搏鬥,並時常踏入滅絕的邊緣。2004年6月19日,科學家發現一顆直徑約370米的小行星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它的軌道與地球軌道交叉,這意味著它很有可能撞上地球。科學家把這顆代號99942的近地小行星稱為阿波菲斯——古埃及邪惡與毀滅之神,即「毀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