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葉草 攝影 李臻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張劍虹):5月,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四川農業大學、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進行「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及「《四姑娘山野生藥用植物》編研」外業調查活動,在四姑娘山自然保護區雙橋溝發現一處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獨葉草種群分布。
此次發現獨葉草的區域位於四姑娘山自然保護區雙橋溝,紅杉、雲杉混交林中,海拔3700餘米,其種群分布面積近200平方米,種群數量達數千株。
相關科研人員對獨葉草生長環境進行調查 攝影 李臻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
四川農業大學藥用植物專業博士侯凱介紹,獨葉草是我國特有的孑遺植物,僅分布於四川、甘肅、雲南及陝西,反映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以前的古老植物區系分布情況。其獨特的一花一葉的結構,對研究被子植物進化具有很高的價值和科學意義。侯凱表示,在當前條件下,應儘量減少人為幹擾,保護獨葉草生存的環境,特別要注重對牛皮樺、巴山冷杉和太白紅杉群落的保護,為獨葉草種群生存與擴展創造條件。
獨葉草,星葉草科獨葉草屬植物,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花葉孤單,結構獨特而原始;葉有與銀杏相似的開放的二叉狀分枝的葉脈,對研究被子植物的進化和毛茛科的系統發育有著重要的科學意義;以無性繁殖為主,天然更新能力差,加之森林的破壞採挖,植株數量逐漸減少,自然分布日益縮減,近年已很難見到。
這種起源於6700萬年前的珍稀植物對生存環境要求近乎苛刻,被認為是優異生態環境的「天然指示器」,1999年被列為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在四姑娘山發現獨葉草的種群分布,也標誌著四姑娘山的生態環境得到很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