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量留學生返回就讀院校繼續攻讀學業,小尉提醒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安全防護。相比國內的學生,留學生的路途則更加遙遠。少則幾個小時,多則十幾個小時可能還要轉機。這個時候,選座就顯得尤為重要,萬一選到不舒適的座位,那十幾個小時的旅途將會無比折磨。
所以今天,貼心的小尉就來為大家整理一下,飛機上哪些位置屬於雷區,又有哪些乘坐飛機時候的注意事項呢,一起來看看吧!
選座首選
舒適度
與機翼齊平的位置最平穩
飛機中段相對比較平穩,當飛機遇到氣流的時候,兩頭的座位震蕩幅度會比機翼中間位置更大。但是同時靠近機翼的地方噪音也是最大的,長途飛行的話,小尉就不推薦機翼旁邊的位置了。
經濟艙後幾排,獨享多座爽歪歪
最後幾排的靠窗座位也是很棒的,因為經濟艙後幾排很多時候坐不滿沒有人,萬一這一排就你一人,把扶手拿上去,睡覺啦~
安靜程度
飛機發動機基本都位於機翼下方,機上廚房及衛生間也大多位於各艙段尾部,因此越靠前的座位越不容易受到飛機噪音、乘客行走聲和吵鬧聲影響,越安靜。
觀景角度
相信很多小夥伴想到選座,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靠窗!然而有些小夥伴要到了靠窗的座位,上了飛機卻驚喜的發現,所謂的靠窗竟然是這樣的......
Where is my window???
全航班靠窗座位的都有窗戶,就你沒有。
遇到這種情況,恭喜你,你湊巧「走運」了。有時一些航空公司為了擠出額外的座位,導致座位和窗戶無法完美對齊。
如果你喜歡靠窗位,選座時下面幾個座位號千萬要避開:波音737-800飛機的座位9A、空客330-200的座位39A、波音777-300ER的座位21A和21K。
選座雷區
第一排的座位並不適合長腿
很多人覺得第一排肯定是最舒服的位置,不用忍受膝蓋頂著前排坐位的痛苦,殊不知這也是選座雷區。對於大長腿來說,第一排雖然寬敞,但是腿根本伸不直的。
緊急出口也是爆冷雷區
這個位置略有爭議。它的空間確實會大一些,但是短期飛行還好,如果長期飛行就要考慮很多問題。比如沒有前排的小桌板;夜晚溫度會很低;也沒有前排座椅下面可以儲物,所有東西都要放在行李架上。如果距離比較近的旅途,這個位置當然不錯啦;如果是很遠,甚至要過夜的航班,就要慎重考慮。
Entertainment Equipment Box
有的時候會發現前排座椅下邊多出一個小盒子,據說這個盒子是用來收納小電視的信號線的。如果登機後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了這個「驚喜盒子」,那就要委屈你的腿了。
經濟艙最後一排:椅調節幅度受限
坐飛機最悲慘的莫過於坐在最後一排的中間,前排乘客還把座椅調低......飛機的最後一排和緊急出口的前一排座位,無法調節座椅幅度。如果選到這種座位,只能當做糾正駝背的訓練了。
中間座可能陷入搶把手混戰
既不靠窗、又不靠過道的中間座位,夾在兩邊的乘客中間非常不方便。既不能欣賞白雲朵朵的美景,還不能享受隨意去衛生間的方便,最重要的是,還得處在胳膊肘搶把手的大戰中。
注意事項
小心你的飲用水
飛機上的水都是儲存在水箱裡的,供水的水管和龍頭跟飛機一樣舊,多久洗一次,空乘們都不知道。外媒曾多次報導過"空姐從不喝飛機上的熱開水,只喝瓶裝礦泉水"
慎用飛機上的枕頭和毯子
很多人都覺得飛機上免費使用的枕頭和毯子,十分人性化。但你知道麼,這些東西其實是循環使用的,頻率快一點可能一周清洗一次,慢一點可能一個月清洗一次..
那麼這段時間它們被使用了多少次呢?觸碰到了多少人呢?吸納了多少細菌呢?尤其是目前處於疫情期,小尉建議大家小毯子最好是能夠自帶!
「易碎品」標籤可能沒用
即使託運行李使用了「易碎」 貼紙, 工作人員也可能會將行李亂扔。標籤在這種時候就是個擺設。大家在收拾行李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包裝!
小尉幫大家總結一下,各艙段前排座位無論在空間大小、出入便捷程度和安靜程度都有較大優勢,性價比較高。
●觀賞風景要遠離機翼座位。
●追求安全性要距離緊急出口前後5排以內。
●除了座位,還需要好的裝備:降噪耳機、U型枕、眼罩都是乘機必備。
看完是不是覺得,選個座背後居然有這麼多門道。其實飛機選座之道沒有絕對的對錯,而在於合不合適,吾之蜜糖,也許就是彼之砒霜。
沒有萬能的選座指南,不論有多少技巧,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