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太空人探索地球最深處

2020-08-27 阿羅2013


繼近十年首次從美國本土載人火箭發射之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繼續創造新的裡程碑。一名太空人歷史性地造訪了海底最深處。與此同時,NASA公布了入選本年度太空人名人堂的名單。


太空探索者並不總是在太空創造歷史 - 有時候,他們潛入深海。

6月7日,太空人兼海洋學家凱西·沙利文(Kathy Sullivan)從關島沿海潛入太平洋海水下約11公裡,到達地球的最深處。沙利文成為首位造訪位於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底部的「挑戰者深淵(Challenger Deep)」的女性。她也是既到過海底、也去過太空探索的第一人。她在推特上發了這張照片,並附上「世界海洋日」的標籤。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

在這張攝於2003的照片中, 與沙利文一同出現的太空人帕梅拉·梅爾羅伊(Pam Melroy)入選了本年度的太空人名人堂。

梅爾羅伊說:「我對評選委員會的評委、也是我之前的同事充滿敬意和欽佩。當這些我敬重和崇拜的人們以這種方式來讚揚你的時候,你當然感到開心。我的意思是,太不可思議了。」

梅爾羅伊的名字,將和沙利文及其他NASA的受獎人一起,刻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遊客中心的名人堂展廳裡。

NASA在為登月任務做準備之時,也在關注地球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加州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他們戲稱為「鼻涕宮殿」(Snot Palaces)的水下構造。這些類似蝌蚪的生物用它們的粘液在頭頂造出複雜的結構。這些粘液為它們提供保護並過濾食物。

生物工程師卡卡尼·卡提亞(Kakani Katija)解釋了這項深海研究。

卡提亞說:「我們希望,這可以開闢出更多有關這些結構如何形成的研究。我們能否自己建造出來?我們是否可以做出類似的東西?這些是不斷擴展的結構,也許是從一毫米開始,但擴展到了一米。那我們可以怎樣自己建造不斷擴展的結構呢?」

這些生物是最接近人類的無脊椎近親。他們建造的結構相當於五層樓的住房。這項研究可能有一天可以幫到那些正在研究如何在月球建造人類居所的 NASA 工程師們。

最後提一下,天文學家探測到來自太空的快速射電暴(FRB), 這是有史以來第二次。位於英國的洛弗爾望遠鏡捕捉到了這個每157天重複一次的脈衝模式。科學家還不清楚造成這個特別而令人著迷的現象的原因。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球日,與NASA一起探索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探索地球:NASA的地球科學家宅在家的時候,錄製了一系列新的短片,涉及的主題極為廣泛,介紹了自第一個地球日以來地面與空間科學探索的進展。你可以在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Science Mission Directorate)的油管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ScienceAtNASA)上找到這一系列視頻的播放列表。
  • nasa現在接受了讓阿提米斯登陸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建議
    nasa真的希望在2024年把太空人送上月球。但它需要著陸器來完成,現在航天局已經為私人公司打開了建立這些交流的大門。美國航天局在周一(9月30日)宣布,它將在其artemis計劃下,正式尋求有關商業載人著陸器的建議。
  • NASA發布阿耳忒彌斯計劃,將於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太空人登月
    18個月前,NASA接受了一項大膽的挑戰,將其探索計劃提前至少四年,並計劃在二十年代末建立可持續月球探索。這期間,NASA不斷取得新進展,向載人登月計劃不斷邁進,這將是繼1972年「阿波羅」(Apollo)登月任務後,人類首次重返月球。
  • 中國首個載人深潛器坐底海洋最深處:此前只有4人成功比登月還難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的萬米級載人深潛器「奮鬥者」號成功坐底地球海洋最深處為什麼深海探索的人數遠遠少於去過外太空的太空人呢?2019年5月,美國探險家Victor Vescovo駕駛潛水器Limiting Factor成功挑戰了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最深處。
  • NASA 天才女數學家 | 手算阿波羅 11 號登月軌道 太空人等她點頭才上天
    Ins:nasaNASA 正式向全社會發出「招聘」,為接下來的 Artemis阿爾特彌斯 登月計劃和火星登陸計劃尋求太空人,報名時間截止到 3 月底。Ins:nasa但是,這都不是最令人驚喜和期待的。這個月初(2 月 7 號)剛返回地球。Christina 繞地球軌道飛行了 5248 圈,繞行了 1.39 億英裡。在太空站的 11 個月中,她進行了 6 次太空行走。
  • NASA最受歡迎的10張照片,看看有沒有你愛的那張
    Connie Moore在NASA的工作涉及到處理公眾使用照片申請,她在Google Arts and Culture分享了她工作的30多年間最常被人申請的10張照片,並講述了這些照片背後的故事,來看看NASA最受歡迎的照片吧。
  • NASA一周新聞(2021.1.29)
    作為NASA商業太空人計劃的一部分,OFT-2是該公司向空間站發射載人任務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發展裡程碑。預演火星2020登陸2月18日,火星2020計劃的堅毅號火星車和機智號無人機將登陸火星。我們在1月27日的發布會上預演了著陸和任務。
  • NASA:一個被航天事業耽誤的設計公司
    本文已獲授權來源:施藍藝術圖片:NASA相信不少人小時候都曾幻想過,長大要當一個太空人。穿著炫酷的太空衣,駕駛著飛船漫遊在太空中,探索神秘的宇宙。阿波羅7號到17號的標誌,中間的11號徽標是最著名的。(圖源:nasa.gov)
  • 走進地球最深處,探索海底一萬米的世界
    這裡是地球的最深處,位於馬裡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最深的地方達到了一萬米以上。這裡水壓極高、完全黑暗且食物資源匱乏,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就像是地球無法癒合的傷口一般,沿著這個巨大的裂縫企圖將地球一分為二。
  • 搭載NASA太空人的「龍」飛船返回地球
    新華社北京8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路透社消息,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美國東部時間2日14時48分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海域。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的此次太空之旅歷時64天。他們是在8月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的。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九年來本土首次載人航天任務。
  • 你知道地球的最深處嗎?探索地球神秘的失落世界
    莫維萊洞4.挑戰者深淵2.越南韓松洞於1991年在越南叢林深處發現被當地人發現,2009年一個由英國和越南聯合組成的洞穴考察小組對其進行了探索,該小組宣稱這是有史以來人類發現的最大的「洞穴走廊」,長達150米,高度達200米。
  • 地球最深處--竟是地球生命誕生的地方
    不過在地球上,也並非是所有的地方都有這樣一個特徵,在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大海溝,在它的深度達到了10862米的時候,它的溫度仍然可以保持與海平面相差無幾,而且水依舊能夠是以液體的形式存在,要知道,對於人來說,當水壓過高時,人體就會無法承受,特別是在
  • 2018年地球日
    這張藍色彈珠是地球第一張全景照片,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羅17號太空人離開地球前往月球時拍攝,這也是地球之旗的主要圖案。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將NASA太空人送回地球
    當地時間下午2點48,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利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太空艙內安全返回地球,他們在國際空間站為期兩個月的歷史性任務結束了。最危險的著陸部分已經完成,這最終為載人龍飛船未來開始定期攜帶太空人進入太空鋪平了道路。SpaceX開發的載人龍飛船是NASA商業乘員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責成私人公司製造商業飛船將該機構的太空人運送到軌道上。本肯和赫利的飛行是該計劃的一部分,也是該太空艙的最後一次測試。Space計劃在今年9月和2021年分別發射載人龍飛船。
  • 外媒:搭載NASA太空人的「龍」飛船返回地球
    新華社北京8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路透社消息,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美國東部時間2日14時48分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海域。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的此次太空之旅歷時64天。
  • 外媒:搭載NASA太空人的「龍」飛船返回地球
    新華社北京8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路透社消息,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美國東部時間2日14時48分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海域。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的此次太空之旅歷時64天。他們是在8月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的。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九年來本土首次載人航天任務。
  • 「月球之門」儀器,為阿耳特彌斯太空人提供天氣預報
    地球磁場在太空中延伸約6萬英裡,保護著我們和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當月球繞地球運行時,它穿過地球長長的磁尾,這是地球磁場的一部分,地球磁場被太陽風吹回的部分就像風向袋一樣。
  • NASA資深太空人對SpaceX新太空衣給出「五星好評」
    在「龍」號發射之前,所有太空人都穿了他們所謂的「南瓜裝」,Hurley和Behnken在過去的任務中多次穿這種衣服。「南瓜」發射服的官方名稱是「高級船員逃生服」(ACES),因其亮橙色而得名,而且它比新太空衣體積更大,這限制了太空人的活動能力,給他們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
  • 科普:地球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
    隨船科考隊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趙智華介紹,西太平洋發育有全球最典型的海溝-火山弧-弧後盆地(溝-弧-盆)體系,是全球海洋地質學家研究的焦點,而馬裡亞納海溝又是焦點中的焦點。馬裡亞納海溝不僅有全球最深的斐查茲海淵(深度11034米),還有正在擴張的弧後盆地馬裡亞納海槽,以及正在活動的火山弧伊豆小笠原馬裡亞納島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