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天才女數學家 | 手算阿波羅 11 號登月軌道 太空人等她點頭才上天

2021-01-21 Camelia山茶花

最近這段時間,來自 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重磅消息有點多。



1

先是轟動國內外網友的 #NASA 立掃把挑戰# 


From WFAA

2 月 11 號,網傳 NASA 說:今天是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是唯一一天可以讓掃把獨自站立的日子。


From WFAA


無奈 NASA 只好請來科學家,特意在第二天拍攝掃把仍可以立起來的視頻,澄清謠言:


It's just physics. 只不過是物理學原理而已。🤷‍♀️(其實每天都可以)

From NASA



這事兒沒過幾天,兩周前,#NASA 全社會公開招聘太空人# 的熱搜便出現在排行榜上,掛了一整天。


Ins:nasa


NASA 正式向全社會發出「招聘」,為接下來的 Artemis阿爾特彌斯 登月計劃和火星登陸計劃尋求太空人,報名時間截止到 3 月底。

Ins:nasa


但是,這都不是最令人驚喜和期待的。


真正興奮的是,NASA 這次表示,「希望在 2024 年首次將女性太空人送到月球上」。

Ins:astro_christina

畢竟,現成的優秀 NASA 女航天員——克裡斯蒂娜·科赫 Christina Koch 剛剛創下女性史上最長單次航天飛行記錄:她在國際空間站 ISS 上工作了 328 天。這個月初(2 月 7 號)剛返回地球。Christina 繞地球軌道飛行了 5248 圈,繞行了 1.39 億英裡。在太空站的 11 個月中,她進行了 6 次太空行走。


Ins:nasa

這其中,還包括 1 次有開創性意義的,史上第一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Ins:astro_christina

安妮·麥克萊恩 和 克裡斯蒂娜·科赫


▼NASA 讓太空人 安妮·麥克萊恩 乘坐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奔赴空間站配合 Christina(為空間站更換新電池,升級電力系統)

Ins:alawagirlsstate

同時,地面任務控制中心的兩名女性:首席飛行主管 瑪麗·勞倫斯 和太空行走飛行控制員 傑傑基·卡吉 提供支持,指引兩人完成每一個步驟。


NASA 官方發言人 Stefani Silholz 說,

Christina 所在的 2013 年太空人培訓班,女性比例達到了 50%。在最近的飛行主管培訓班,女性的比例同樣達到 50%。


而且,這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也並非刻意而為之。


只是鑑於 NASA 新一批太空人隊伍及載人航天部門的人員構成、調動,未來可能有更多全女性太空行走。

Ins:astro_christina

女性在探索宇宙這項宏大而艱巨的任務中,發揮這樣不容忽視的力量,早就不是第一次。時間拉回 1969 年,距今 51 年前的北京時間:超過 5 億人在電視上看到美國太空人 尼爾·阿姆斯特朗,扶著阿波羅 11 號登月艙的階梯,踏上月球,成為第一位在月球上行走的人。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阿波羅 11 號登月」

歷史性的一刻,非常有紀念意義的片段


當你們穿越「靜海」與我們交談時,這激勵我們加倍努力,為地球帶來和平與寧靜。在這樣一個無價的時刻,在人類的整個歷史上,地球上的所有人真正融為一體。穹宇在那一刻真正成為了人類世界的一部分。但是,我們本不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甚至可以說,這一切的激動人心都離不開一位女士:凱薩琳·詹森。


From NASA Langley Research Center


凱薩琳 是 NASA 背後的天才數學家、最強大腦、穿裙子的人肉計算機。


阿波羅 11 號的登月軌道,是她「手算」......出來的

Ins:nasa

美國首位太空人 Alan Shepard 的飛行軌跡也是她「手動計算」出來。

▲當時正處在最緊張的美蘇冷戰時期,甘迺迪總統還在白宮親自為 Alan 頒發「美國航空航天局傑出服務獎章」


▲從左至右:Alan Shepard、Alan 妻子、傑奎琳·甘迺迪、甘迺迪總統、副總統詹森

(第一夫人甜美愛慕的眼神看著英雄歸來的 Alan,當時還著實讓媒體熱炒了一番)

緊接著,1961年,有 Alan Shepard 參與的美國第一個載人航天計劃「水星計劃」的發射窗口和故障導航圖,也是 凱薩琳 繪製的。

1962年,更重要的 NASA 首次繞地飛行計劃,第一次用了計算機去計算軌道,航天員 John Glenn 信不過,點名要求必須是 凱薩琳 驗算之後才肯上天:


「如果她說沒問題,那我就準備好了。」

▲以 凱薩琳 為原型的電影「隱藏人物」


再後來,阿波羅 13 號登月失敗,返回地球的路線也得由 凱薩琳 計算設置。


那時候,NASA 只要遇到什麼困難,人們總會習慣地說:「找凱薩琳問問吧!」

Ins:nasa




凱薩琳曾說:I counted everything. I counted the steps to the road, the steps up to church, the number of dishes and silverware I washed… anything that could be counted, I did.我數過通往馬路的臺階,通往教堂的臺階,我洗過的碗碟刀叉的數量……任何能數的東西我都會去數。

From nasa

一個人的天分與愛好或許真是與生俱來。


凱薩琳的父親是一位非裔農民,據說「看一眼木材就知道能切多少塊木板」。


1918 年,凱薩琳出生在西維吉尼亞州的一個小鎮,便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數學天賦。

▲以 凱薩琳 為原型的電影「隱藏人物」

她 14 歲就完成了高中課程。


15 歲就拿到了全額獎學金,進入西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攻讀數學學位。


▼大學期間,凱薩琳一口氣讀完所有課程後覺得:太無聊🤷‍♀️,又去修了法語。期間因為教授惜才,還單獨「開小灶」為她講解「解析幾何」......

18 歲,拿著雙學位以最優等級畢業,凱薩琳嫁給了第一任先生。


接著,做了一陣高中教師,又考上了西維吉尼亞的研究生院。成為學校歷史上第一位讀研的黑人女性。(你可能會問:凱薩琳為什麼皮膚並不黑,卻會作為黑人受到歧視呢?

From NASA

這是因為美國當時奉行「一滴血規定」 (one drop rule),為了保持白人血統的純淨。只要當事人的祖先有任何非洲裔的血統,哪怕只有十二分之一,州政府在劃分區別民眾族裔時,即可據此法判定其為非洲裔。後來,雖然聯邦最高法院 1967 年判決一滴血規定違憲,但這個觀念仍然深植在一部分美國人心中。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實行種族隔離制度時期,北卡羅萊納州的衛生設施




Is there a law that says women can't attend meetings?


雖然沾政策的光,成為第一批非裔女研究生,但凱薩琳一直不斷遭到導師和同學來自「種族和性別」的雙重歧視。

From glbnews.com


1940 年,研究生沒讀完,凱薩琳剛好懷孕,她決定休學,專心照顧家庭。


一來就是十幾年。


當以為人生已然止步於此時,美蘇之間的「太空競賽」正式拉開大幕。


From 電影「隱藏人物」

NASA 專為有色人種設立的計算室


凱薩琳當然心動,在先生的支持下,1953 年,35 歲的凱薩琳應聘進入了 NASA 蘭利研究中心制導與導航部門,成為一名「計算員」。



不過,凱薩琳在「有色人種計算室」呆了兩周,就憑出色的計算能力和大學時候「開小灶」學的解析幾何脫穎而出。


被「借」到了一個都是白人的飛行小組中。

之後,凱薩琳令常人望塵莫及的計算能力就讓同事不捨得再把她「還」回去了。


即便是在 NASA ,也仍舊免不了承受同事的嫌棄和白眼。

From NASA

電影「隱藏人物」裡,她每天要穿高跟鞋跑半英裡(大概八百米)才能上廁所:

無論颳風還是下雨。



辦公室的咖啡壺也是白人專用:

NASA 付給黑人女性的薪資少,但著裝配飾要求又嚴格。


在一次忍無可忍的爆發之後,凱薩琳開始無視,大方使用白人專用的洗手間,並且據理力爭。

▲以 凱薩琳 為原型的電影「隱藏人物」


屬於她的研究報告或計算成果,經常被署上別人的名字。即便如此,凱薩琳每次也堅持署上自己的名字。


當時,NASA 的重要會議從來沒有女性參加,只有凱薩琳勇敢地站出來問:


Is there a law that says women can't attend meetings?


最後,她成功爭取到了列席重要會議的資格,成為會議室裡唯一的女性。

From NASA LaRC

凱薩琳最終憑藉自己的能力獲得了同事的尊重,並迅速成為了小組的核心,還與人一起撰寫了航天類教科書。


為一次又一次航天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From SanDiego Union-Trjbane

凱薩琳在  NASA 工作了 33 年,完成了無數常人難以想像的、精密複雜的計算。


影片將一切濃縮到了  2 小時,事實上,像凱薩琳一樣的黑人女性在當時受到這樣不公平對待長達近 20 年。


▼直到 2015  年,歐巴馬授予凱薩琳「總統自由勳章」

她和她的黑人同事們對太空事業的貢獻才被眾人知曉。

From douban.com


2016 年,凱薩琳被 BBC 選為「全世界 100 名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之一。

同年,NASA 以她的名字命名了新建的計算中心(IV&V)。

From People


2017 年,以凱薩琳為原型的電影「隱藏人物」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凱薩琳和電影「隱藏人物」的幾位主演,在奧斯卡頒獎禮舞臺上


98 歲的凱薩琳出席了頒獎禮,語速緩慢,著裝舉止優雅、得體。


2018 年,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 美泰Mattel,也就是芭比娃娃的玩具製造商推出了 19 款新芭比娃娃,讚揚全世界的女性典範,以此來慶祝 3 月 8 日「國際婦女節」。


其中一位的芭比原型,就是凱薩琳·詹森。身上還帶著 NASA 的徽章。

Ins:barbie

芭比公司高級副總裁及總經理 麗莎·麥克奈特 說:我們始終激勵女孩探索她們無止境的潛力,也非常期待為女孩們「提供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偶像」,並告訴她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這個系列,還包括了墨西哥女畫家弗裡達

Ins:barbie

凱薩琳在  NASA 工作了 33 年,1986 年退休,回憶一生,她說自己深深熱愛在那裡工作的每一天。


I do the best I can.


接受採訪時,面對晚年突如其來的關注,凱薩琳表示不解與無奈,我不過是盡我最大所能,完成分配給我的工作。♥️


凱薩琳說:

我很喜歡我的工作。

我也非常喜歡那些星星,還有太陽系。

這份工作於我而言,是莫大的享受。



2020 年 2 月 24 日,凱薩琳·詹森 走完了她燦爛又輝煌的一生,享年 101 歲。


👩‍🚀


而此時,女航天員 Christina Koch 返回地球後不足半月,已經又開始了日復一日的訓練......

她說自己已經做好迎接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準備,為人類繼續逗留太空做出自己的奉獻。


【多說幾句】


也再次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隱藏人物」。


影片講述的是三位黑人女性真實的故事,除凱薩琳外,她們分別是:


NASA 第一位黑人主管,在 NASA 剛引進計算機時立刻決定自學編程的 Dorothy Vaughan(左);

NASA 第一位黑人女性工程師 Mary Jackson(右);

在當時美蘇冷戰,美國種族隔離政策盛行,黑人階級備受歧視的社會背景下,


不需要情緒對立,沒有恐慌或者迷茫,有的是對自己能力的堅信。

三位女性用自己的智慧、勞動、勇敢,贏得尊重與地位。


在幾十年後的今天,在未來,在任何時候,這樣的堅韌進取依然是王道。這是真正的女性主義。



凱薩琳·詹森

1918.8.26 - 2020.2.24

♥️


From NASA



相關焦點

  • 曾手算軌道送太空人成功登月,這位黑人女數學家走完傳奇人生
    在電子計算機發明之前,航天航空的大量數據需要人工完成和核對,算錯數據則可能意味著機毀人亡。這個異常繁瑣又極其關鍵的工作崗位就被稱為計算師。上世紀五十年代,非裔女性在職場受到了雙重歧視。凱薩琳和其他黑人被編入西區計算中心,從辦公室到衛生間到餐廳,處處都要和白人分開。而作為女性,她也無法和白人男性工程師一道開會。
  • 阿波羅11號登月49周年
    日20時17分40秒(UTC),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7月21日2時56分(UTC),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這是他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為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49周年,NASA TV將同步(49周年後)播放一段全新的視頻,請做好準備,直播地址:https://www.nasa.gov/multimedia/nasatv/#publicAstroReality 製作了重溫月球之旅的頁面,回顧了人類月球任務的歷史,最後定格於阿波羅11號著陸點,網址:https://  www.astroreality.com
  • NASA再次公布大批阿波羅號登月點高清照片、視頻
    為了真實再現當年的阿波羅登月壯舉、澄清某些流言蜚語,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曾在2009年7月底公布一組照片,首次近距離展示了阿波羅11/14/15/16/17號登月點附近的情況。今天,NASA再次奉上大禮,又公布了阿波羅12/14/17號(13號未成功)登月點的多張清晰度空前的高清照片,以及一部高清視頻。
  • 101歲黑人女數學家去世,美國登月幕後功臣手算登月軌道
    【新智元導讀】NASA數學家Katherine Johnson去世,享年101歲,曾是美國登月計劃幕後功臣。她是NASA及其前身的許多黑人女性數學家之一。她算出了精確的軌跡,使得阿波羅在1969年降落在月球上,讓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創造了歷史性的月球漫步之後,讓它回到了地球。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紀念,人類為什麼自此不再登月了?
    2019年7月20是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日。50年前的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 「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從美國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的登月徵程。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乘坐宇宙飛船飛越了38萬公裡徵程。最終於7月20日踏上了月球表面。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三):終於邁出"全人類的一大步」
    四天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將阿波羅11號登月艙「鷹」號降落在月球上的靜海,成為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50周年,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特別推出「你不知道的登月秘密」系列文章,一起回顧人類探月進程中那些鮮為人知卻值得紀念的瞬間。
  • 人類登月40年「阿波羅11號」登月八大內幕(組圖)
    日前,英國媒體披露了更多「阿波羅11號」的登月內幕,以及英國400年前的「載人登月計劃」。  內幕一  登月美國國旗化為灰燼  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中插在月球表面的那面美國國旗,一直是「月球陰謀論」中飽受質疑的主角,陰謀論者質疑稱,月球上沒有空氣,可太空人插在月球表面的美國國旗卻能迎風飄揚,這一漏洞顯示太空人仍然身處地球。
  • 登月50年|阿波羅11號險墜毀!是她的代碼讓人類成功登月
    而另一邊甘迺迪也在1961年發起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這就成了瑪格麗特人生重要的轉折點。那時的她也加入到了阿波羅計劃,為登月飛船寫程序。在阿波羅計劃的最初,好像並沒有「軟體」什麼事。就連在原始檔案列出的阿波羅任務的各項需求中,竟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軟體這個詞,更別提預算什麼的。之後隨著阿波羅項目逐漸啟動,NASA才意識到軟體的重要,逐漸把軟體團隊擴大到400人。
  • 阿波羅11號是如何把太空人帶回地球的?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美國進行了7次載人登月,其中阿波羅13號登月失敗了。共成功了六次把十二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並且安全帶回。這幾天是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50周年紀念活動,在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發射成功,7月20號成功登陸月球表面。月錶停留時間大約是21小時,月面行走時間大約2個小時,最終安全返回。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回顧阿波羅號探月計劃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50周年紀念日臨近,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阿波羅號計劃的探月歷史。隨著繞月旅行的結束,美國宇航局開始認真計劃太空人登陸月球,下一步是阿波羅9號任務,這是首個攜帶登月艙進入地球軌道。
  • 阿波羅11號:超越競爭的奇蹟
    這標誌著美國乃至全世界登月徵程的開端,也開啟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新時代。 登月之旅 儘管歷經波折,阿波羅計劃仍然一步步挺進月球,最終由阿波羅11號首先抵達了人類夢寐了數千年的終點。
  • 美國阿波羅登月為什麼11號才開始的?前十次都在幹嘛?
    眾所周知,1969年阿波羅11號開始了人類首次登月,阿姆斯特朗也成為了登上月球的第一人。有網友表示,為什麼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從11號開始的?前10次都在幹嘛?最佳表示巴布羅計劃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開始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前面的計劃都是在為登月成功做出充足的準備。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一):原來他並非登月的最佳人選
    阿波羅1號的三名太空人在火災中不幸喪生。此外,NASA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運載火箭土星5號仍存在嚴重問題,而登月艙的製造也面臨延誤。隨著蘇聯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自己的登月計劃,阿波羅11號想要在這場太空競賽中拔得頭籌,需要不止一次的巨大飛躍。好在隨後的一切進展順利。到阿波羅11號登月前7個月,阿波羅8號在1968年末順利完成繞月航行,創造了歷史。
  • 阿波羅1號突發大火,三名太空人葬身火海!美國登月的挫敗與希望
    人們只記得阿波羅11號,因為這是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象徵。沒幾個人記得阿波羅12到17號的登月任務。更有人鮮知阿波羅11號之前的探月鋪墊。我們的故事就從登月之前的阿波羅8號計劃開始!在阿波羅計劃之前,人類雖然已經上過太空,但只是在地球軌道上活動。
  • 美國登月悲劇:阿波羅1號突發大火,三名太空人葬身火海
    一直以來,人們只記得美國的阿波羅11號,因為是這次任務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夢想。但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阿波羅11號之前,美國宇航局進行的準備工作至少有十幾次,包括曾經的雙子座計劃。這些對於人類登月的艱苦鋪墊,已經被遺忘在了歷史的塵埃裡。
  • 人類登月50年|阿波羅11號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編者按: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紀念日。值此之際,詳細記述人類登月全過程的新書《登月使命》出版。在這本書裡,讀者能看到探月史上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斯普特尼克1號升空、小狗萊卡進入太空、阿波羅11號登月、阿波羅13號脫險、太空人謝潑德在月球上打高爾夫球……《登月使命》的作者為羅德·派爾,他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美國國家太空協會會員,美國作家協會會員,美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航天歷史學者,航天雜誌《Ad Astra》主編,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和詹森太空研究中心長期合作撰稿人。
  • 多圖預警:阿波羅11號登月的那些事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4天後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乘坐登月艙在寧靜海登陸,同行的太空人麥可柯林斯留在繞月軌道。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時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阿波羅11號的主要目標: 「執行載人登月並安全返回」
    NASA阿波羅11號任務主要目標官方文件雖然上述目標聽起來很簡單,但要實現它遠非易事。阿波羅11號任務當然還有一些次要目標,比如了解太空飛行器和太空衣的性能,以及太空人本身所需執行的登月任務,在月球表面進行實驗,並帶回月球巖石和土壤樣本供科學家進行分析。
  • 耗時三年,14萬行,50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的全部代碼都能在GitHub找到了!
    大數據文摘出品作者:易琬玉50年前的今天,美國太空人尼爾森·阿姆斯特朗從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艙走出,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登月的第一個腳印。AR應用「JFKmoonshot」模擬的從Apollo11太空艙走出的視頻美國總統甘迺迪1961年就設定了登月目標。阿波羅計劃歷時9年,經歷了10次失敗,Apollo11號才終於將人類的蹤跡帶到了月球。
  • 巨星隕落,NASA 數學家凱薩琳·詹森辭世
    這些計算機已經按照軌道方程編程,可以控制「友誼」艙從發射到著陸的軌跡。 但是負責此次任務的太空人約翰·格倫(John Glenn)表示,他擔心將自己的生命交到機器手中很容易出錯。當需要有人來驗證計算時,格倫和航天局的其他成員則轉向了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