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影視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詭異的鳥頭面具。它深邃的配色,尖銳的鳥嘴,搭配長袍看起來說不出的詭異,在影視作品中是很多反派、邪教徒鍾愛的面具。然而現實中卻並非如此,邪魅的鳥頭面具不僅不邪惡,反而是天使的標誌,到底怎麼回事呢?
這一切都要從中世紀說起,當時黑死病(即鼠疫)橫行歐洲,霍亂人間,受限於落後的醫療條件,始終沒有很好的治療手段。然而醫生們並不想放棄患者,堅持挽救患者生命,但黑死病傳染性極強,醫生們也損失慘重。
直到1619年,法國皇室的首席醫師查爾斯·德·洛莫發明了一個狀如鳥嘴的面具,他在這個面具的鳥嘴處開洞用以呼吸,並在裡面填充棉花、藥草等據說能阻隔感染的東西,眼睛由透明的玻璃護著,這樣一個既能呼吸又能阻隔病菌的面具誕生了,再配上防油布製成的長袍、禮帽、手套和一根探病的手杖,一套低成本的防護服誕生了。
這套防護服推出後,所有醫生們紛紛效仿,一時間歐洲到處是「鳥嘴醫生」。然而黑死病依舊無法治療,這套裝備實際也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醫生們更多的還是希望怪異的面具能夠嚇走病魔,有些迷信的成分在。
黑死病結束後,人們也意識到這種面具的防護並沒什麼用,於是捨棄了風靡一時的鳥頭面具,再加上後來口罩、防護服的發明,「鳥嘴醫生」漸漸成為了歷史。不過13世紀時,鳥頭面具已經出現在威尼斯,人們覺得這誇張又滑稽的面具很適合在狂歡節上佩戴,像鳥嘴也像巨大的男性生殖器,所以作為潮流符號傳承了下來。又因為戴上這種面具後很像象徵不詳的烏鴉和死神,也令人聯想起14世紀的黑死病,所以很多影視作品中將它作為反派的面具。
如今,鳥頭面具已經徹底成為一個流行符號了,不過我們仍舊應當向當時奮力抗擊瘟疫的「鳥嘴醫生」們致敬,是他們用生命推動了醫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