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1月29日電(劉鵬)記者29日從河南省焦作市博物館獲悉,該館近日收藏了一通青石材質英文墓碑。經研究推測,此墓碑或系100多年前海外一家跨國公司佔有、掠奪焦作當地礦產資源的歷史鑑證。
近日,焦作市博物館從焦作七四四七車輛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七四四七)院內拉回一通英文墓碑。這是焦作市發現的第一通青石材質英文墓碑,高150釐米,寬81釐米,厚32釐米,文字清晰,前些年還完好矗立,近幾年倒下後為鋪路石,從中間裂開,且非原位置,完全無保護。
相傳,逝者是100多年前進駐焦作的「英福公司」一位工程師的兒子,但無從考證。該墓碑距原「英福公司」有一公裡多的距離。目前墓葬有待勘探發掘論證。
據焦作市博物館介紹,「英福公司」成立於1897年,由英國授意義大利人康門鬥多·恩其羅·羅沙在英國倫敦組織成立英意聯合公司,註冊地為英國,註冊資金2萬英鎊,註冊名為「福公司」,公司地址為英倫敦堪農街110號。英國之所以成立這個專業性的跨國公司,其目的就是開展對中國礦產資源和煤炭資源的佔有和開採。「英福公司」成立後,首先在中國天津設立「福公司」辦事處,任命英國駐上海總領事哲美森為總董,開展對中國採礦權的爭取工作。
其後,「英福公司」在山西、河南等地以借款名義參與開採煤、鐵礦等業務活動。在山西,因紳民反對,所開展的業務未能成功,不得以退出山西。在河南,「英福公司」以不正當手段和反覆的交涉,最終取得在修武縣一帶採礦的權力。從1898年起,「英福公司」在焦作進行了長達四十多年的機械化採煤礦井建設和煤炭開採業務。
自1898年進入焦作至1939年退出焦作,「英福公司」先後在焦作開鑿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十四、李封礦井和王封礦井等現代機械化採煤礦井,修建了道清運煤鐵路(河南滑縣道口鎮――河內縣清化鎮)、道清鐵路局等相關設施,興建了大批的生活區和相關設施,形成了以福中大街、東、西馬市街為主要城市街道的焦作早期城市化格局。1939年,日本人侵佔焦作後,福公司因遭日軍所操縱親日商人的圍攻、騷擾,經營困難,撤離焦作,返回英國,結束了在焦作四十多年經營活動。
29日,焦作市博物館辦公室負責人劉風仙告訴記者,據推測墓碑逝者是「英福」公司一位工程師的兒子。因為100多年前交通閉塞,只有「英福公司」一家外國公司進駐焦作。
對於這通英文墓碑,劉風仙表示,從另一種方面來說,也是對100多年前「英福公司」掠奪礦產資源罪證的一種實物的見證。「對文物收藏很有價值,可以見證當時歷史的存在。」
據介紹,該英文墓碑譯文為:「神聖的,為了紀念詹姆斯·麥克唐納,30歲,逝於1913年7月30日在生命之中,我們同樣置身死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