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頭共同開發混凝土3D列印超高風力發電塔

2021-01-08 中國混凝土展

三位業界巨頭為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使用進行了歷史性的多年合作

風力發電塔通常是用鋼材或預製混凝土建造 ,高度被限制在100米以下

使用混凝土3D列印技術直接現場列印,將使建造更大和更節約成本的混合塔成為可能,最高可達200米

更高的機塔可以吸收更強的風,從而以更低的成本產生更多的風力

第一臺樣機於2019年10月成功列印

通用電氣可再生能源(GE Renewable Energy)、科博特3D列印(COBOD)和拉法基豪瑞(LafargeHolcim)宣布,他們將合作開發使用優化的混凝土3D列印基座的風力發電塔,其高度將達到創紀錄的200米。三方將開展多年合作,開發這一創新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在提高風能的同時可降低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並優化建設成本。第一個原型是一個10米高的塔座,已經於2019年10月在哥本哈根成功列印出來。通過探索以經濟方式發展能夠捕捉強風的高塔,三個合作夥伴的目標是每颱風機產生更多的新能源。

「混凝土3D列印對我們來說是一項非常有發展前景的新型技術,因為它令人嘆服的設計靈活性拓展了建築領域的無限可能性,不僅提高效率還可以促進能源的可再生。作為清潔能源的使用者和推動者,我們非常高興可以將我們的混凝土材料和設計專業知識在這個開創性的項目中得到運用,促進風機低成本建設和加快進入新能源的領域」, 拉法基豪瑞研發部主任Edelio Bermejo解釋說。

科博特3D列印創始人Henrik Lund-Nielsen補充說:「我們為與通用電氣可再生能源和拉法基豪瑞這樣的世界一流公司合作感到非常自豪。相信憑藉我們突破性的混凝土3D列印技術以及合作夥伴的超強能力和豐富資源,相信風機行業內的這一顛覆性創新將有助於降低成本和縮短生產時間,從而使客戶受益並降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的足跡。」

「3D列印是通用電氣可再生能源非常看重的新技術,我們相信這樣的創新製造將為風能產業帶來顛覆性的潛力。在過去五年中,混凝土3D列印取得了顯著進步,我們相信,混凝土3D列印將在工業領域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我們將充分利用該技術的靈活性特點以及在如此龐大的組件上實現的邏輯簡化的特性來製造新能源。」 通用電氣可再生能源高級製造技術負責人Matteo Bellucci說到。

傳統上風力發電塔用鋼材或預製混凝土建造,由於公路運輸的限制使塔架的寬度不能超過4.5米直徑,風力發電塔通常也限於100米以下的高度。通過運用混凝土3D列印技術直接在現場列印高度可變的基座,可以建造高達150至200米的塔樓。例如:通常一臺5 兆瓦風機在80米的高度每年發電15.1 兆瓦時;如果提升到160米高的同一颱風機就可產生20.2 兆瓦時電力,這樣增加了33%的額外功率。

文章來源:拉法基豪瑞網站

CCPA黃凌 翻譯

相關焦點

  • 奧地利開發3D列印超磁體用於清潔能源設備
    這樣的組件可以潛在地用於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機內的磁性開關系統和傳感器。 「通過增材製造技術,可以生產出具有更複雜設計的零件;然而,獲得功能材料的印刷工藝仍然是研發的主題,」發表的研究介紹說,「在LPBF中,[NdFeB]粉末被完全熔化,導致形成了一種新的微觀結構,從而起到了矯頑作用,增加磁場強度。」
  • 達州風力發電基礎鋼模板價格
    達州風力發電基礎鋼模板價格保定恆勇模具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模具生產廠家,本公司有研發技術人員,是一家能自主開發模具的大型企業。我們堅持"以科技為動力、以質量為基石,追求卓越品質,持續不斷改進,超越客戶期望"的方針,致力於市政工程、路政工程、高鐵路基、橋梁護欄、河道護坡等領域的模具廠家。
  • 混凝土3D列印圖書屋現身上海!正在列印中!
    你見過3D列印的圖書屋嗎?上海首個混凝土3D列印圖書屋正在建設中。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上海市寶山區薀川路6號的智慧灣科創園,探訪這座在建的3D列印圖書屋。從材料測試、地面基礎、主體列印到電安裝、內裝,書屋建造時間大約為一個月。
  • 科學家正研發可列印大型混凝土結構的CONPrint3D技術
    的建築3D列印技術,該技術能夠在一個相當大的尺度上有效地3D列印混凝土。這個研究團隊由該校教授Günter Kunze帶領,其最終目標是使用一種特殊控制的機械臂來3D列印出大尺度的混凝土結構。而Kunze團隊開發CONPrint3D技術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要消除這些建築垃圾,降低成本。研究人員們希望能夠通過增材製造直接將混凝土用到建築工地上,而且不需要模板。
  • 甘南州風力發電基礎模板價格
    甘南州風力發電基礎模板價格 宜昌市風力發電基礎底座鋼模具拆模步驟 歡迎來廠指導參觀, 昱砼豐模具製造有限公司yutongfenuju 宜州風力發電基礎模具廠家-【恆勇模具】 所述頂座,中支撐座和底座均為鋼筋混凝土預製件,且頂座,中支撐座和底座上均預埋有吊環。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製裝配型箱變基礎,其特徵在於:所述頂座,中支撐座和底座均為鋼筋混凝土預製件,且頂座,中支撐座和底座上均預埋有吊環。
  • 【應用熱點】3D列印微型風力渦輪機——低成本的家用發電機
  • 終於徹底搞懂了風力發電原理!
    風力發電是把風的動能轉為電能。目前已被廣泛應用,可是你真的知道風力發電機內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嗎?,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透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依據目前的風車技術,大約是每秒三公尺的微風速度(微風的程度),便可以開始發電。風力發電在芬蘭、丹麥等國家很流行;我國也在西部地區大力提倡。小型風力發電系統效率很高,但它不是只由一個發電機頭組成的,而是一個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小系統:風力發電機+充電器+數字逆變器。
  • 圖說中世紀城堡3d列印建築全過程
    有沒有見過3d列印建築的魅力,近幾年3d列印技術在世界建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3d列印地圖、3d列印建築等等... 有沒有見過3D列印建築的魅力,近幾年3D列印技術在世界建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3D列印地圖、3D列印建築等等,3D列印技術在建築行業展現了很好的能力及潛力,就在幾天前,3D列印10幢建築落戶上海,當時引來廣大的關注,在質疑聲的同時,很多都呈現了對3D列印技術的讚嘆。下面組圖呈現了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個人承包商Andrey Rudenko用3D印表機列印中世紀城堡的過程。
  • 風力發電前景廣闊
    被稱為「藍天白煤」的風力資源,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不會產生任何汙染的可再生能源。   人類早在遠古時代便開始利用風力,但直到19世紀末,丹麥才建成全球第一個風力發電裝置。
  • 圖集:3D列印藝術裝置「風的形狀」
    首爾實驗室SWNA 最近創作了作品「『the curtained wall(幕牆)」,該作品完全通過3d列印而完成的。該作品和之前白令三維所報導的3D列印建築的相關案例採用的工藝大致相同,都是以大型3D印表機採用快速混凝土的方式進行列印。
  • 【材料】Nature:來自未來的科技——超高解析度3D列印技術
    1986年,美國科學家Charles Hull開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商業3D立體印表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在逐步發展,其應用範圍也在迅速擴大,包括文物修復,運動鞋部件、牙科陶瓷、貴重飾品和航空航天部件的大規模生產,以及微流體、醫療設備和人工器官的製造等等,但這一技術目前仍然有諸多缺陷,例如非列印區域也會呈現固體,列印速度慢、解析度普遍較低。
  • 風力發電的特點和優勢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風電>風力發電的特點和優勢 風力發電的特點和優勢 發布日期:2020-04-22 04:19:17 新聞歸檔風能利用的最主要形式就是風力發電,風力發電環境友好、技術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且規模效益顯著,是發展最快的新型能源。風是風力發電的原動力,它是由於太陽照射到地球表面各處受熱不同,產生溫差引起大氣運動形成的。據理論計算全球大氣中風能總的能量是1017kw,而且是可再生的,估計大約有3.5*1012kw的蘊藏風能可以被開發利用,這個價值至少比世界上可利用的水能大10倍。
  • 超高層神器、3D列印……上海建工展示2018年12項科技成果
    通過研究提出了系列適應於不同結構類型和施工環境的3D列印裝備,建立了列印設備功能性能統計表,為大型建築3D列印裝備設計提供新思路。研發了集成數控、三軸運動、混凝土列印頭於一體的貨櫃式建築3D列印裝置,為建築工程現代化建造提供全新型試驗裝備。技術研究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發表論文4篇。
  • [舟山]風力發電潮汐發電 舟山利用海洋資源向大海要能源
    [舟山]風力發電潮汐發電 舟山利用海洋資源向大海要能源 2009年10月06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ORNL研究人員開發出3D列印的二氧化碳吸收裝置
    中國3D列印網8月25日訊,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3D列印設備,該設備能加從燃燒化石燃料中捕獲的二氧化碳量。利用3D列印技術研究人員能夠將熱交換器和質量交換接觸器結合在一起,成為多功能的CO2吸收裝置。鋁製設備的原位冷卻能力使更多的二氧化碳從氣體轉移到液態,從而提高了碳的保留率。
  • 風力發電對電網運行的影響及對策
    摘要:隨著我國風電超常規的迅猛發展,分析了我國風力發電對電網運行的影響,並作出我國風力發電與電網運行協調發展的解決措施。這些措施實施後,降低了風力發電對電網安全穩定性的影響,確保了風力發電和電網企業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0876.htm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石油能源的日益匱乏,加上日本地震帶來的核電警示,加快包括風電在內的安全性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
  • 風力發電原理動態圖
    把風的動能轉變成機械動能,再把機械能轉化為電力動能,這就是風力發電。風力發電的原理,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透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依據目前的風車技術,大約是每秒三米的微風速度(微風的程度),便可以開始發電。 風力發電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熱潮,因為風力發電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會產生輻射或空氣汙染。
  •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湖南率先探索「3D列印+精準醫療」
    增材製造行業的院士、專家,還有航空航天、裝備、材料、檢測等龍頭企業的代表,共同探討了增材製造技術的前景及發展趨勢。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圍繞「3D列印+」作主題發言。盧秉恆在接受星辰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做好「3D列印+」這篇文章後,增材製造將為湖南乃至全國的智能製造業發展,帶來更強大的助力。(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右]在大會新聞中心接受採訪。)
  • 戴森設計大獎全球冠軍揭曉,城市風力發電裝置奪冠
    來自智利的 Nicolas Orellana 和來自肯亞的 Yaseen Noorani 代表著一眾新時代的人才,攜手共同開發能夠解決社會共同問題的新技術。攻讀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國際創新碩士學位的這兩位年輕發明家嘗試通過一種新型風力發電裝置來捕捉並利用城市風能。這項發明在全球數千參賽作品中突出重圍,最終獲得2018年戴森設計大獎國際冠軍的殊榮。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2020年7月27日,白令三維從外國媒體獲悉,受這種樂高玩具的啟發,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類似樂高木製玩具的生物支持,能夠更好地修復骨折和修復受損的器官組織。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研究人員擁有3d的微型樂高式「骨磚」,可以治癒骨折。 研究人員的微型空心磚只有跳蚤的大小,可以用作支架,硬和軟組織都可以再次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