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詩經·召南·鵲巢》中有句詩:「維鵲有巢,維鳩居之。」講的是斑鳩不會做巢於是便霸佔了喜鵲的巢。類似這種「鳩佔鵲巢」的行為不只是在自然界發生,在人類社會中也屢見不鮮,比如美國時裝設計師露絲·哈克尼斯就因為美國沒有大熊貓,便從中國盜走倆大熊貓回國。
01
露絲·哈克尼斯,1900年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泰特斯維爾市,是一名普通的時裝設計工作者。1932年,露絲·哈克尼斯與熱戀中的男友比爾·哈克尼斯結婚。由於露絲的丈夫比爾是個狂熱的冒險家,熱衷於在野外進行狩獵。並且在比爾的眼中,最後只能帶回獵物屍體的狩獵是十分失敗的。比起一具冰冷的屍體,捕獲活蹦亂跳的獵物更能激發他心中的成就感。久而久之,露絲·哈克尼斯也受到了丈夫的影響。
▲露絲·哈克尼斯與大熊貓合影
在與妻子露絲完婚兩周後,比爾收拾好狩獵的工具,出發前往古老而神秘的中國——此前比爾聽聞中國生活著一種名為「大熊貓」的獨特獵物,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戰利品。然而,比爾此去不僅沒有找到大熊貓的蹤跡,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於一年半後在中國上海病逝。
▲中國大熊貓照片
婚後僅僅與丈夫相處兩周的露絲,聽聞比爾的死訊自然悲慟不已,可是她卻沒有吸取自己亡夫的教訓,為了完成比爾的心願前僕後繼般地奔赴中國。1936年,跨越重洋到達中國後的露絲,向僑居在中國的美國人透露出了自己想要將大熊貓帶回美國國內的想法。出於對大熊貓的喜愛,他們紛紛對露絲表示支持。於是露絲很快便組織起了一個探險隊,並且還找來了著名華裔探險家、登山世界紀錄保持者楊帝澤擔任領隊。
02
在楊帝澤的帶領下,露絲的這支探險隊從上海啟程,沿著長江乘船航行兩個多月後進入了四川省汶川縣境內,這是資料記載中大熊貓活動最為頻繁的區域。果不其然,在野外進行了長時間的搜索後,露絲的探險隊發現了一隻成年大熊貓。然而,包括曾經追蹤過大熊貓的楊帝澤在內,所有人都毫無捕捉大熊貓的經驗。大熊貓在這群充滿敵意的人圍堵之下,順利地脫身而逃。
▲露絲·哈克尼斯與大熊貓合影
失手的隊員們並沒有因此感到沮喪,野生大熊貓的出現讓他們愈發地堅定了捕獲大熊貓的信念。誰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在發現那隻成年大熊貓出現的地點附近,探險隊員們再一次在一個枯樹洞中發現了一隻熊貓幼崽。
▲大熊貓幼崽照片
那是一隻才出生不久的大熊貓幼崽,它如同人類嬰孩一般的啼哭聲引來了露絲等人。露絲小心翼翼地將其抱起,幾經辨認確定了是一隻雌性大熊貓,便為它取名為「蘇琳」——楊帝澤妻子的名字。此後露絲在美國方面的幫助之下,當時的中國政府被迫頒發了「動物出境許可證」,她將這隻被偽裝成「形狀奇特的哈巴狗」大熊貓幼崽裝進柳條筐中帶上「麥金萊總統」號客輪,返回了美國。
▲芝加哥動物園照片
03
大熊貓「蘇琳」的入境在美國國內引起來廣泛的關注,對這種中國獨有的國寶,美國民眾早就嚮往不已。許多動物園都向露絲傳達了購買「蘇琳」的想法,最終由出價最高的芝加哥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以8750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這隻大熊貓,並公開展出。隨後全國各地的人都慕名而去觀賞「蘇琳」,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也趕來摸了摸這隻來自遙遠東方的,被傳得神乎其神的生物。
▲露絲·哈克尼斯與大熊貓合影
然而,因為大熊貓本身並不適應美國的氣候,水土不服的「蘇琳」時常生病。為了使「蘇琳」能夠繁衍後代,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再次找到露絲,請求她再次前往中國,為其尋找伴侶。於是露絲再次啟程,到達上海後聯繫到了楊帝澤的弟弟楊昆廷,並在他的幫助下抓捕了一隻被取名為「美美」的大熊貓。
▲大熊貓照片
令露絲頗感可惜的是這隻「美美」也是雌性,但還是將其以相同的手段帶回了美國。可是由於水土不服加之美國國內飼養大熊貓的技術十分簡陋,「蘇琳」和「美美」都因餵養不力死亡了。在對這兩隻大熊貓進行解剖後,人們才發現此前被露絲誤以為是雌性的它們都是雄性大熊貓。1947年,露絲在即將迎來自己的47歲生日之前,於匹茲堡的一家旅館中去世,此前她曾將自己與大熊貓之間的故事寫作成《夫人和熊貓》一書並出版,露絲自此憑藉偷走倆大熊貓走紅美國。
結語
被美國民眾稱為「熊貓夫人」的露絲·哈克尼斯兩次偷盜大熊貓的舉動雖然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但是對於中國人民而言,這位所謂的「熊貓夫人」無異於強盜小偷,如同北宋文學家李格非在《書洛陽名園記後》中所講的:「放乎一己之私」。
參考資料:
《詩經·召南·鵲巢》
《書洛陽名園記後》
《夫人和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