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張老照片中的熊貓名叫蘇琳,它的經歷可不簡單。剛剛出生10天的它被美國一伙人從四川偷走,化妝成哈巴狗通過海關,並乘坐遊輪前往美國,在那裡經歷了它短暫又輝煌的一生。
時間回到84年前,那時候,沒有一個美國人看見過活的大熊貓。而美國服裝設計師露絲的丈夫威廉是一名動物學家,他新婚兩周後,就就急忙前往中國尋找大熊貓,不料病逝於上海。
剛剛失去丈夫的露絲決定遵循威廉生前的遺願:去中國找到大熊貓。1936年4月17日,她僱傭了在美國出生的中國獵人楊昆廷和他的妻子蘇琳離開紐約。
9月下旬,她和楊昆廷、蘇琳從上海乘船,沿著長江遊了2400多公裡後,登上岷江峽谷,進入四川省汶川縣的高山地帶。
為了行動順利,露絲還花錢組建了一個超過10人的團隊,進行艱難的搜尋過程。起初,露絲還能讓僱傭前來的人抬滑杆或手推車載她,後來就只能自己走路了。

2個月後,當她們一行人爬上海拔3000多米的險坡,穿越一片大雪覆蓋的竹林時,聽到從一個枯樹洞裡傳來嬰兒般的啼叫聲。沒過多久,楊昆廷從枯樹洞裡捧出了一隻溫乎乎、毛茸茸的小東西,經過大家的討論確認,確信這就是他們千辛萬苦才找到的寶貝—大熊貓。
當露絲把這個小東西摟在懷裡時,她簡直不敢相信,這個還不到三磅重,還沒睜開眼睛的小東西,竟然是西方人流傳了半個多世紀的、丈夫拼了命也要見到真容的神秘動物。那時她們以為這小東西是雌性的,便用楊昆廷太太的名字,給它取了個名字叫蘇琳。
很快,露絲帶著蘇琳飛快地回到成都,直奔上海。在許多朋友們的幫助下,露絲僅用兩美元就成功「賄賂」了海關,登上了前往紐約的「麥金萊總統號」。因為當時許多中國人從未見過大熊貓,所以當露絲把蘇琳裝進柳條筐,並稱她為形狀特別的「哈巴狗」時,她輕而易舉地騙過了海關的眾多官員,成功出國。

1937年,蘇琳被露絲送給了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短時間內就成為了芝加哥城的巨星。據當時的報刊記載:大熊貓「小姐」一天最多可接待四萬人,人們從各個方向來參觀。
蘇林的每一次滑稽行為,都成為當時報紙和廣播的頭版。很多商品在廣告中都有蘇琳的形象,甚至一款流行的雞尾酒也以蘇琳命名。
遺憾的是,蘇琳只活了一歲多,在1938年4月1日時,因肺炎去世了。經過美國人解剖研究後,發現蘇琳並非「小姐」,而是一個「公子」。隨後它的遺體被製成標本,收藏在美國芝加哥自然歷史博物館。
雖然露絲把我國的國寶大熊貓「蘇琳」帶出國門,擴大了熊貓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但她並非是通過合法途徑,而是利用類似於盜取之類的手法,這明顯是對我國人民缺乏尊重。
假如說30年代的中國在美國人眼裡看不上眼,不用談尊重,那經過天翻地覆發展後的我國,如今的美國人是否還敢如今小覷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