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亞娜公司使用織女星運載火箭從法國庫魯航天發射場進行了一次衛星發射,此次運載火箭搭載的是來自西班牙SEOSAT-Ingenio的地球觀測衛星和法國TARANIS衛星,不過在衛星發射的過程中卻發生了意外,據悉火箭在升空8分鐘之後,第4級發動機第一次啟動時偏離了預定軌道,導致此次衛星發射屬於失敗狀態,由於未能準確進入軌道,西班牙和法國的衛星也白費功夫,不過按照外媒的說法,導致此次火箭發射失敗的重要原因就是烏克蘭火箭發動機惹的禍。
織女星運載火箭是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太空署聯合研製的一款運載火箭,該型火箭計劃始於1998年,直到2008年才完成首次發射,該型火箭的第1級發動機是一臺P-80固態火箭發動機,第2級是一枚Zefiro23固態火箭發動機,第3級是一枚Zefiro9固態火箭發動機,第4級為烏克蘭製造的RD-843火箭發動機,該型火箭發動機使用四氧化二氮作為主要推進劑,目前歐洲方面還在調查第4級火箭發動機發生故障的原因。
而RD-843火箭發動機是一款誕生於蘇聯時期的火箭發動機,不過時至今日,這款發動機一直保持著非常先進的水平,其與俄羅斯的RD-180都成為如今航天市場上極其搶手的火箭發動機,根據有關數據顯示,這款火箭發動機裝備有二軸矢量噴口,目前也是織女星火箭上的專用發動機之一,此前烏克蘭方面曾有意圖將該型發動機出口至中國並與中國進行合作,儘管目前我國航天事業正在飛速發展,但對於火箭發動機的先進技術來看,我國還是迫切需要外源的幫助的。
早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就展開了一場龐大的星球大戰,這場星球大戰也直接影響到了歐洲,儘管歐美國家長期以來對蘇聯報以敵視的態度,但是就算蘇聯解體已經多年,歐美國家在航天探索領域似乎還離不開一些蘇聯時代的產物,除了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火箭發動機以外,歐洲航天員想要往返於太空和地球,那麼就必須使用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
一直以來歐洲方面也在炫耀自己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已經實力不俗,但按照外媒的說法來看,在兩年的時間中,這已經是織女星火箭的第2次事故了,上一次事故發生在2019年7月11日。文/王京十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