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箭點火8分鐘後軌跡偏離,一箭雙星以失敗告終
一聲巨響傳來,火箭點火8分鐘後軌跡偏離 此前,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計劃完成「一箭雙星」任務,但意外發生了,「嘭」一聲巨響,火箭點火8分鐘偏離軌道
-
太空壞消息傳來!點火8分鐘偏離軌道,「一箭雙星」失敗
據環球網報導,歐洲阿麗亞娜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在點火8分鐘之後偏離軌道,搭載的兩顆衛星均未能送上預定軌道,歐洲的「一箭雙星」發射計劃慘遭失敗。太空上頻頻失利的歐洲事實上,這並不是「織女星」運載火箭在近期的首次失敗,在2019年的7月11日,「織女星」運載火箭在發射阿聯的軍用鷹隼遙感衛星時,火箭在升空之後,二級火箭點火失敗,衛星和火箭全部墜入海中,價值5.5億美元的衛星煙消雲散。
-
織女星火箭發射再出故障,西班牙法國衛星白費功夫,外媒:烏克蘭發動機惹的禍
北京時間11月17日早上9點52分,阿麗亞娜公司使用織女星運載火箭從法國庫魯航天發射場進行了一次衛星發射,此次運載火箭搭載的是來自西班牙SEOSAT-Ingenio的地球觀測衛星和法國TARANIS衛星,不過在衛星發射的過程中卻發生了意外,據悉火箭在升空8分鐘之後,第4級發動機第一次啟動時偏離了預定軌道,導致此次衛星發射屬於失敗狀態,由於未能準確進入軌道,西班牙和法國的衛星也白費功夫,不過按照外媒的說法
-
織女星火箭發射再出故障,西班牙法國衛星白費功夫,外媒:烏克蘭發動機惹的禍
阿麗亞娜公司使用織女星運載火箭從法國庫魯航天發射場進行了一次衛星發射,此次運載火箭搭載的是來自西班牙SEOSAT-Ingenio的地球觀測衛星和法國
-
西北傳來一個壞消息,中國火箭今年第4次失敗,這次是顆高分衛星
圖為快舟一號火箭發射現場近日,據媒體報導,西北傳來一個壞消息,中國火箭今年第4次發射失敗,此前7月份快舟11號發射時搭載的衛星為吉林一號02E,而這次發射失利的今年以來,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內的研究不斷深入,已經進行了27次航天發射任務,但探索太空的道路並不是永遠一帆風順,截至目前,火箭發射任務已經失敗了4次,首次失利發生在3月份,新一代液體運載火箭長徵7號甲在火箭一二級分離時突然出現異常火光,最終發射任務以失敗告終,第二次失利發生在4月份,長徵3號乙發射印尼衛星時失利,第三次則發生在7月份,快舟11號發射吉林一號02E高分衛星時出現意外,最終失敗
-
西昌傳來噩耗!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在國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獲得全面勝利的當下,航天人也在克服種種困難按計劃實施著2020年度航天發射計劃。4月9日19時46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枚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負責將印尼PALAPA-N1衛星送到預定軌道。
-
阿麗亞娜「織女星」火箭在發射後不久發生故障 致使兩顆衛星丟失
據外媒Neowin報導,歐洲衛星發射公司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的 「織女星 」(Vega)火箭在發射後不久就丟失了。這枚由法國和義大利聯合研製的四級 "織女星 "火箭於美國東部時間16日晚上8點52分(格林尼治時間11月17日01點52分)從法屬蓋亞那庫魯的蓋亞那航天中心升空,火箭上載有兩顆衛星——一顆是法國衛星,另一顆是西班牙衛星。
-
歐洲傳來一聲巨響,僅8分鐘偏離軌道,網友:航天還是看中國
除此之外,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先進不僅如此,俄羅斯專家特地指出,嫦娥五號月球發射返回火箭進入預定軌道的方式,中國的方式比美蘇複雜的多。嫦娥五號從月球上返回,先在月球上發射返回火箭進入月球軌道,然後在月軌上自動操縱兩個裝置進行對接,在美俄看來,這是極具風險的技術,但中國人信心十足。與此同時,美國強烈要求我們分享探月數據,這是為什麼?
-
西北高原傳來壞消息,中國航天再遇難關
一直以來,中國航天事業都是每一位中國人關心的重點,畢竟太空領域的探索永無止境,航天事業的發展牽動著每一位中國人的心。自從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之後,如今幾十年過去了,我國發射的人造衛星已經不計其數。
-
歐洲阿麗亞娜「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敗
綜合外媒消息,11月16日,歐洲阿麗亞娜空間公司宣布,當天從法屬蓋亞那庫魯的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升空後偏離軌道導致任務失敗,搭載的兩顆衛星全部丟失。(第四級)首次點火,發現了偏離預定軌道的情況,導致任務失敗。」
-
歐洲推送兩星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偏離軌跡 任務失敗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1月17日消息 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通報稱,「織女星」運載火箭(Vega)11月17日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目前已經偏離軌跡,沒有完成任務。
-
第4163回:俄東方航天發射場,普列謝茨克發射場
在飛行497秒後,火箭第三級發動機出現問題,導致火箭墜毀。。。,俄邦最新一次火箭發射失敗暴露其航天工業接近「崩潰」,而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糟糕的消息」。此前,11月28日,俄邦航天集團從位於俄遠東地區的東方發射場發射了一枚攜有19顆衛星的「聯盟-2.1B」運載火箭,但火箭未能將這些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些衛星來自俄邦、加拿大、挪威、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其中約半數沒有航天發射保險。
-
一年時間內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經歷了什麼?俄:絕非是巧合
不過,最近,卻傳來了一個壞消息,那就是我國固體火箭發射衛星遭到失敗的命運,而這在一年內也是第4次發射失敗,有人質問,中國航天到底是怎麼了?對此,俄專家表示,這並非是一種巧合。據目擊者表示,此次在火箭升空之後就發現了有些異常,最後連這顆02C高分衛星一同發生了墜毀。不過,除了我們之後,在這一天,美國的一家私人公司進行了低軌道發射,但是沒有想到的也遭到失敗。所以俄方認為此事並非是巧合,而這些年來,中國作為航空領域的後起之秀,也取得了極大的進展,並不斷地有衛星升上空。
-
法屬蓋亞那傳來了噩耗,火箭升空8分鐘後失去聯繫,高層下令徹查
根據外媒的報導,當天織女星運載火箭是在法屬蓋亞那的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當時這枚運載火箭攜帶有2顆衛星,隨後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宣告發射任務失敗。織女星運載火箭是一款先進的四級運載火箭,其中1到3級火箭採用了固體燃料,第4級採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織女星運載火箭是一款多國聯合研製的系統,代表了歐洲航天工業的科技成果。不過在11月17日的發射中,卻遭遇了尷尬,升空8分鐘後就徹底失去了聯繫,對於這次的織女星運載火箭的發射失敗,歐空局還沒有給出具體的原因。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火箭點火8分鐘後發生偏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7日報導,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當天發布通報稱,該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11月17日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目前已經偏離軌跡,沒有完成任務。
-
點火8分鐘偏離軌道,歐洲火箭計劃宣告失敗,兩顆衛星一同丟失
據法新社報導,織女星運載火箭在發射8分鐘的時候就偏離軌道,攜帶的兩顆衛星一同丟失,隨之歐洲火箭計劃也宣告了失敗。 據報導,織女星火箭原本是計劃要將西班牙首顆衛星送入軌道,搭載的兩顆衛星是西班牙和法國共同研製,用於觀測氣候引發的自然災害的,打造衛星過程中共耗資24.5億元,也就是說該事故,令
-
質量問題導致織女星火箭在16個月內第二次失利(附失利原因)
2020年11月17日,歐洲織女星火箭執行該型號的第17次發射任務,代號VV-17,在起飛後8分鐘,AVUM(姿態微調上面模塊)上面級點火後不久,遙測數據顯示上面級搭載著兩顆衛星偏離了預定軌道
-
「一箭雙星」計劃宣布失敗,可能是人為導致?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中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的當下,有些國家卻讓24.5億打了水漂,「一箭雙星」計劃失敗,失敗原因可能是人為導致! 根據外媒報導,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研發的「織女星」運載火箭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該火箭是由歐洲航天局、西班牙國家工業技術開發署和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聯合開發,而本次發射搭載西班牙旗艦級遙感衛星、法國對地觀測衛星,合計耗資3.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5億元)。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織女星火箭點火8分鐘後發生偏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7日報導,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當天發布通報稱,該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11月17日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目前已經偏離軌跡,沒有完成任務。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偏離軌跡 或因發動機故障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當地時間17日,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通報稱,「織女星」運載火箭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隨後偏離軌跡,未完成任務。火箭航天業人士指出,此次事故可能是由於烏克蘭生產的發動機故障造成。 據報導,通報指出,「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8分鐘後,在第四級發動機第一次啟動時偏離預定軌跡,導致任務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