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加火箭發射又失敗,法國和西班牙各損失一顆地球觀測衛星

2021-01-09 黑技公社

進入太空後,無法達到正確的軌跡

一枚載有兩顆衛星的「阿麗亞娜太空」(Arianespace)Vega火箭昨天在發射八分鐘後發生災難性故障後未能到達軌道,火箭的損失歸因於「一系列人為錯誤」。

阿麗亞娜太空公司(Arianespace)的維加(Vega)火箭在一夜之間發射升空後失敗,使法國和西班牙損失了一顆地球觀測衛星。這次失敗是維加在其服務的頭六年中建立起一塵不染的記錄之後的第二年。

Vega轉為相對較小的衛星而設計,通常可以處理大約1000公斤的總重量,儘管它可以將較重的物體提升到較低的軌道上,也可以將較輕的軌道提升到更高的軌道上。太空之旅由三級固體火箭彈堆疊提供動力;一旦進入太空,可燃液體燃料火箭就可以進行多次燃燒,將有效載荷帶到特定的軌道。

Vega的發射記錄完美無缺,在開始服役的前六年平均每年兩次,直到穩固的助推器故障導致2019年首次損失。在對該故障進行調查後,火箭已經恢復服役了僅兩年幾個月前成功推出。

昨晚的飛行中,實心火箭的表現完美無缺,將頂級舞臺和人造衛星從大西洋上空帶向極地軌道。從那裡開始,高層應該接管將兩顆衛星放置在不同的軌道上。兩者中較大的是西班牙的SEOSAT-Ingenio,這是一顆具有廣域彩色攝像機的地球成像衛星,能夠分辨低至10米的特徵。第二顆是法國衛星,名為TARANIS,旨在收集雷暴期間發生的某些極端事件的數據。

液體燃料載物臺達到200公裡以上的高度後出了點問題。用Arianespace執行長斯特凡·伊斯拉爾(StéphaneIsral)的話說,雖然當時還不清楚失敗的原因,但速度不再是正常的了。這導致上層舞臺和衛星偏離了計劃的軌跡,隨後Arianespace失去了對車輛的控制。太空飛行器返回到地球上層預計將在完全無人居住的區域墜落的附近。

失敗發生在發射階段,Arianespace能夠從北美的跟蹤站獲取詳細的遙測數據。如果一旦火箭越過極點而發生故障,該公司將不得不等待上級和有效載荷進入澳大利亞跟蹤站的範圍之內,然後才能收集更多細節。

該公司的最初調查側重於液體燃料第四階段的發動機,特別是與第四階段AVUM噴嘴激活系統集成有關的問題,這是發射器失去控制的最可能原因。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已經任命了一位歐洲航天局官員來負責對該失敗的調查,該官員將著重研究為什麼在發射之前沒有發現並糾正問題。

然而,他說,上火臺點火後立即消失,該車開始失控跌落。這種失控是永久性的,會引起重大的翻滾行為,然後軌跡開始迅速偏離標稱軌跡,從而導致任務喪失。」通過對任務遙測的分析以及車輛生產的數據,他們得出結論,到兩個推力矢量控制執行器的電纜是倒置的。打算傳遞給一個執行器的命令改為傳遞給另一個執行器,從而導致失去控制。

最後想說,一般涉及航天人為錯誤的事件很少見,但確實會發生。一些臭名昭著的例子包括,由於工程團隊未能將英制尺寸轉換為公制尺寸,導致1999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氣候軌道器」(Mars Climate Orbiter)損失,以及由於做工不佳(或可能遭到破壞)而 導致國際空間站最近發生漏氣。

相關焦點

  • 織女星火箭發射失敗 兩顆衛星丟失
    中國日報網11月17日電(妮思娜) 據法新社報導,17日,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在發射幾分鐘後發生故障,攜帶的兩顆衛星丟失。火箭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大約8分鐘後發生故障,該火箭原計劃要將西班牙的第一顆衛星送入軌道。負責火箭升空的阿麗亞娜太空公司(Arianespace)表示,火箭在當地時間晚上11點起飛後才遇到未知「異常」。
  • 這隻眼保住了:阿聯第二顆偵察衛星由聯盟號發射
    【綜合消息】由阿里安航天公司經營的俄制聯盟STA/「弗雷蓋特」M型火箭12月1日在法屬蓋亞那庫魯發射了由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和泰雷茲
  • 織女星火箭發射再出故障,西班牙法國衛星白費功夫,外媒:烏克蘭發動機惹的禍
    北京時間11月17日早上9點52分,阿麗亞娜公司使用織女星運載火箭從法國庫魯航天發射場進行了一次衛星發射,此次運載火箭搭載的是來自西班牙SEOSAT-Ingenio的地球觀測衛星和法國TARANIS衛星,不過在衛星發射的過程中卻發生了意外,據悉火箭在升空8分鐘之後,第4級發動機第一次啟動時偏離了預定軌道,導致此次衛星發射屬於失敗狀態,由於未能準確進入軌道,西班牙和法國的衛星也白費功夫,不過按照外媒的說法
  • 織女星火箭發射再出故障,西班牙法國衛星白費功夫,外媒:烏克蘭發動機惹的禍
    阿麗亞娜公司使用織女星運載火箭從法國庫魯航天發射場進行了一次衛星發射,此次運載火箭搭載的是來自西班牙SEOSAT-Ingenio的地球觀測衛星和法國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中國日報網11月17日電(妮思娜) 據法新社報導,17日,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在發射幾分鐘後發生故障,攜帶的兩顆衛星丟失。火箭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大約8分鐘後發生故障,該火箭原計劃要將西班牙的第一顆衛星送入軌道。負責火箭升空的阿麗亞娜太空公司(Arianespace)表示,火箭在當地時間晚上11點起飛後才遇到未知「異常」。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兩顆衛星不知去向
    歐洲大陸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計劃通過該火箭運載完成的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據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公布的報告,阿麗亞娜航天公司正在分析遙測數據,以確定上述火箭究竟發生了什麼故障。
  • 阿麗亞娜「織女星」火箭在發射後不久發生故障 致使兩顆衛星丟失
    據外媒Neowin報導,歐洲衛星發射公司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的 「織女星 」(Vega)火箭在發射後不久就丟失了。這枚由法國和義大利聯合研製的四級 "織女星 "火箭於美國東部時間16日晚上8點52分(格林尼治時間11月17日01點52分)從法屬蓋亞那庫魯的蓋亞那航天中心升空,火箭上載有兩顆衛星——一顆是法國衛星,另一顆是西班牙衛星。
  • 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2顆衛星失蹤!長徵五號即將發射嫦娥5號
    對於運載火箭來說,顯然是人類探索太空的最能夠指望的工具之一,畢竟不管是發射各種衛星還是各種飛船,都要通過運載火箭來達到這一目的,但是對於每一次發射來說,顯然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成功,一旦發射失敗,那麼帶來的損失無疑是巨大的,畢竟每一次運載火箭的發射,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發射失敗可能帶來的不僅僅是火箭墜落或者爆炸,
  • 打丟兩顆衛星!歐洲阿麗亞娜「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敗
    綜合外媒消息,11月16日,歐洲阿麗亞娜空間公司宣布,當天從法屬蓋亞那庫魯的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升空後偏離軌道導致任務失敗,搭載的兩顆衛星全部丟失。8分鐘後,火箭的上面級(第四級)首次點火,發現了偏離預定軌道的情況,導致任務失敗。」
  • 「織女星」發射失敗
    歐洲大陸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計劃通過該火箭運載完成的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
  • 法國航天發射場傳來壞消息,火箭第四級偏離軌道,外媒:兩年內第二次失敗
    根據法新社報導的消息顯示,11月17日上午9點,阿麗亞娜公司正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進行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的發射,此次發射任務中搭載有兩顆衛星分別來自西班牙的地球觀測衛星和法國衛星,不過此次發射卻再一次出現了意外,起初火箭的點火和升空都表現的非常正常,然而在發射進行到第8分鐘時,第4級火箭的點火出現了意外事故,這也導致火箭直接偏離了軌道,其搭載的兩顆衛星是無法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的,按照外媒的說法
  • 火箭實驗室歸來:成功發射一顆100千克重的衛星
    火箭實驗室在7月4日發射的火箭,由於電子設備出現故障,導致火箭發射失敗,運載的7顆衛星毀於一旦。在發射失敗後,火箭實驗室快速啟動調查,很快查明了事故原因,並且表示電路問題將在後續的發射中重點排查,避免再次出現類似的事故。
  • 控制系統電纜裝反,「人為錯誤」致歐洲織女星火箭發射失敗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或因控制系統電纜裝反導致火箭上面級失去控制。庫魯當地時間11月16日22時52分,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但火箭發射8分鐘後偏離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失敗。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原因初步確定
    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17日表示初步確定了當天早些時候「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的原因。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在當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後,初步確定很有可能是第四級火箭噴嘴激活系統集成相關故障導致運載火箭失去控制。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敗
    新華社巴黎11月17日電(記者陳晨)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16日發布的新聞公報說,該公司16日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起飛8分鐘後出現偏離航道跡象,導致發射任務失敗。公報表示,此次發射失敗的原因目前尚未查明,阿麗亞娜航天公司正在分析遙測數據,以確定上述火箭究竟發生了什麼故障。據悉,該火箭原計劃把歐洲航天局和西班牙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的SEOSAT-Ingenio地球觀測衛星和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的TARANIS科研衛星送入軌道。
  • 中星18衛星搶救失敗,15.1億人民幣打水漂?這次由外國人買單
    三個月前代表我國現階段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最高技術水準的中星18通信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整個發射階段金牌火箭長三乙發揮正常,順利將中星18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然而在星箭成功分離後衛星遭遇太陽能翻板無法展開故障。
  • 西班牙首個觀測衛星在發射8分鐘後偏離軌道
    西班牙當地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運載火箭Vega VV17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
  • 日本將於12月發射地球觀測衛星和低空衛星
    據日媒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27日宣布,將於12月23日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有助於全球變暖預測的觀測衛星「Shikisai(色彩)」和在低空飛行的試驗衛星「Tsubame(燕)」。  據介紹,「Shikisai」衛星將從800公裡高空長期觀測地球全部區域內雲層及大氣中的塵埃、冰雪面積、地表植物等的狀態,力爭分析環境隨全球變暖發生的變化,提高預測精確度。  「Tsubame」則會在低於一般衛星的300公裡以下高度的軌道上飛行。軌道較低一方面能詳密觀測地球,但也需要承受在該高度輕微存在的大氣阻力,因此易於下降。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只飛了8分鐘,24.5億元打了水漂
    此次火箭發射後一切運作正常,但是到了第8分鐘就開始偏離預訂軌跡,未能將搭載的兩顆衛星送入預定的太陽同步軌道。隨後的調查確定,在義大利製造的最終發射器階段的建造過程中,「電纜倒置」導致了飛行偏差。  此次搭載的兩顆衛星主要用作觀測氣候引發的自然災害,一顆是西班牙的旗艦級遙感衛星,耗資約2.36億美元,另外一顆是法國的對地觀測衛星,耗資約1.36億美元,合計3.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5億元,此次發射失敗也意味著
  • 歐洲「一箭雙星」在發射8分鐘後偏離軌道 兩顆衛星至今不知去向
    央視網訊 歐洲大陸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計劃通過該火箭運載完成的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