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 蒙頂山上的觀鳥札記

2020-12-03 中國青年網

灰胸竹雞

環頸雉

雲南楔尾綠鳩

天蓋寺

1935年,成都,戴謙和夫婦。

李明俊攝於蒙頂山。

□高富華

1916年3月,在成都華西壩的鐘樓下,美國姑娘珍·鮑爾德斯頓在這裡開始了她與鳥兒長達30多年的不解之緣。

1919年,珍·鮑爾德斯頓在華西協合大學任教,並與該校教授戴謙和(美國人,華西協合大學古物博物館奠基人,首任館長)結婚,隨夫姓取中文名為「戴珍」。此後,戴珍女士以華西壩為中心,在方圓數百公裡的區域內,仔細觀察記錄所見到的鳥類,並一直堅持到1949年離開成都為止。同時,戴珍也在雅安留下了觀鳥足跡。

 灰胸竹雞一家

1943年7月,在雅安工作的柯培德博士(美國人,曾在雅安開醫院、辦學校,至今在市區張家山上還有柯培德舊居)邀請戴謙和夫婦到雅安蒙頂山避暑觀鳥。從7月10日到達,8月2日離開,他們在蒙頂山永興寺住了20多天。在此期間,他們還「遠足」碧峰峽觀鳥。後來,戴珍撰寫了一篇長達3萬餘字的觀鳥札記《蒙頂及峨眉暑期之鳥類》發表在《華西邊疆研究會》。

戴珍夫婦住在永興寺的二樓,四面都有陽臺,是一個觀鳥的絕佳場所。戴珍寫道:「在此次鳥類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沒有收集任何鳥類的標本,我們的工作只是試著去鑑別和熟識這些在其自然棲息地的鳥類。7月18日到28日之間,一些不屬於這一地區的鳥飛到這裡來了。因此,我便產生了一個疑慮,究竟天氣和溫度狀況會對鳥類的運動產生多大的影響呢?」

讓我們看看,戴珍在蒙頂山看到了什麼鳥?

「早晨下著雨,潮溼且寒冷。我在小陽臺上,想看看能發現什麼。這時,我看到竹林中有動靜,接著就跳出了兩隻鳥。這兩隻鳥跳躍過了圍牆,橫穿過了道路,謹慎且飛快地前行,最終消失在遠處樹下的灌木叢中。到了第二天,我又看到了這兩隻鳥出現在同樣的地方,它們長得極為相似,體型和小雞一樣大,看起來又矮又豐滿,頸背和背部的上半部為紅色,身體的下半部分則呈現雜亂的棕色。後來,我們看到了一群鳥出現在我們面前,這群鳥類是由一隻看起來像是家長的鳥和四五隻幼鳥構成,它們飛躍過了前方的道路,然後就消失在下方的灌木叢之中了。」戴珍說,這種鳥是「灰胸竹雞」。

還有「環頸雉」:「它會在我們接近的時候飛起來,它的體型比竹雞長了好幾倍,其尾巴為楔形,尾巴頂部較尖。在認真比較參考資料之後,我認為它屬於環頸雉。一天清晨,一隻雉雞飛到了我的旁邊,它有著楔形狀的尾巴,頭部有一絲紅色。」

 槍聲驚走楔尾綠鳩

山斑鳩呢,戴珍寫道:「這種鳥是永興寺附近一種很常見的鴿子,它出現在華西低山丘陵地區。對於這種鳥類,人們通常是只聞其聲但卻不見其身;它們的叫聲為『Djae Djae go go』,後兩個音節從喉嚨裡出,聲音較為低沉。這種鳥特徵明顯,尾羽上有白色的帶狀條紋,我們也在野外看到過幾次這種鳥,每天都能聽見它的叫聲。」

對雲南楔尾綠鳩呢?「這種楔尾綠鳩是最有趣的發現之一。我們4人站在二樓陽臺上,聚精會神地盯著寺廟外面的一棵樹。在那棵樹上,一隻體型較大的鳥在不停地移動,看起來它像是鴿子,但是它全身顏色總體上為綠色。它在樹葉間穿行,像鸚鵡一樣。兩天後,這隻鳥又出現在了同一棵樹上。很顯然,它是在吃樹上的果實。第八天,這種鳥又出現了,不過這次來了兩隻,它們先吃了一會樹上的果實,然後飛到另一棵樹上去吃。第九天,這種鳥又來了,我們又再一次觀賞了它們。我們把這種鳥看作成我們暑期中的鄰居之一了。第九天晚上,突然從樓下冒出了一聲槍響,於是這種鳥就飛走了,而且再也沒有回來過。」

戴珍在蒙頂山觀鳥,進入她視線的鳥有很多,如「黑耳鳶黑耳鳶」「大杜鵑新疆亞種」「小杜鵑鳥」「大鷹鵑」「鷹鴞」「斑頭鵂鶹」「短嘴金絲燕」「黑枕綠啄木鳥四川亞種」「星頭啄木鳥」「斑姬啄木鳥」「灰鶺鴒」「白額燕尾中國亞種」「灰背燕尾中國亞種」「小燕尾」「褐胸噪鶥」「棕頸鉤嘴鶥」「紅頭穗鶥普通亞種」「白頭黑鵯指名亞種」「領雀嘴鵯」「綠翅短腳鵯華南亞種」「黃臀鵯華南亞種」「紅尾霸鶲」「條紋山鷦鶯」……

 杜鵑幼鳥召喚父親

戴珍共記錄了53種鳥。對這一結果,戴珍感到非常驚訝,「其實我忽略了許多種鳥類,原因是由於文章篇幅限制,而另一部分的原因則是由於數據缺乏。我希望有其他的人能夠補充我的這一個鳥類名單,從而使得人們對這地區鳥類的認識也不斷地增加。我們目前還沒有真正的有關華西鳥類的書籍,因此我們也迫切地需要製作一本。」

在戴珍的觀鳥報告中,除了嚴謹的科學描述外,還有妙趣橫生的描寫:「看見一隻又小又可憐的雄性北紅尾鴝在超負荷地工作,不停地餵食笨拙的幼年杜鵑鳥。由於當時聽到了一聲幼鳥的尖叫聲,我們在灌木叢驚訝地發現,有一隻體型較大的灰色鳥正打算著飛離出這片玉米地。這時,一隻忙著去餵食的北紅尾鴝進入我們的視線,那隻灰色的鳥是一隻杜鵑幼鳥,它現在正坐在玉米田中,發出同樣的尖叫聲,召喚它的父親快一些來給它餵食。這隻北紅尾鴝不停地來回奔波,大約每20到30秒的時間就會給杜鵑幼鳥帶來一小口食物。」

「7月23日,我們四人坐在一片樹林之下時,我們突然聽到了一陣輕輕的敲門聲,於是我們轉過頭去就發現了這一隻啄木鳥。這隻啄木鳥離我們沒有多遠,但似乎它也不怕我們,於是我們就坐在那裡繼續觀察了20多分鐘。這隻鳥的頭部是紅褐色的,其眉毛處有一條十分顯眼的線。從其背後看過去的話,它有一些綠中帶黃,但翅膀位置看上去更為偏黃色。它的喉嚨處是白色的或是純白色的,但白色之中卻伴著黑點或是黑斑紋。它的尾巴的顏色似乎是中間是白色的,而兩邊則全是黑色的。我們在成都的時候也曾看見過或是聽見過這種鳥幾次。」

峨眉山在40英裡外

戴珍不僅觀鳥,還「觀」其他。

「永興寺海拔約為3500英尺,位於西康省雅安的東北方向,距雅安直線距離4英裡。寺廟建於蒙頂山一側上某處平臺上,面朝南,四周為茂密的古樹。但由於近幾年的戰爭時期,大量人口湧入了華西地區,人們對木材和優質房屋的需求劇增,因此一些古樹最近都被砍掉了。但即使樹變少了,剩下的這些樹木也足夠成為鳥類的避難所了。寺廟的前方和下方有一片茂密樹林,樹林沿著一條小溪生長,一直延伸至了河谷處。從河谷朝下的東北方向則有一個平原,通往成都的幹道也正位於這平原之上;寺廟的南面也有個河谷,這條河谷蜿蜒曲折,一直通向雅州。」

「永興寺曾經把蒙頂山茶生意做得很火爆,它現在仍處於行業的中心位置。」不過,她遺憾地看到:「寺廟已經破敗了,來寺廟香客也很少了。我們也想知道當地的人是如何惋惜這座衰敗的寺廟,如果方便,可開展一項有趣的調查,研究四川寺廟的產業和當地人之間的關係。」

「我和丈夫居住在二樓的房間,四面都有陽臺,是一個準備功課和進行鳥類研究的絕佳場所。克魯克一家人則住在一樓的房間裡,他們的房間有一面對著美麗的寺廟花園,另一面則對著餐廳和廚房。他們經常跑上二樓來,和我們一同享用陽臺。二樓還有其他幾間房間,這些房間正對著前方的庭院;在寺廟最前方的大門上有一個狹窄的陽臺,從那個陽臺不僅可以觀察寺廟旁那些又大又茂密的樹木,而且還能夠透過這些樹林,一瞥山下方的河谷和遠處前方的平原。」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戴珍自然也看到了茶,看到了類似今天的「民宿」旅遊。「寺廟兩邊,一邊種了玉米,另一邊種了茶葉。山頂處還有一座寺廟,叫做蒙頂寺(即今天的天蓋寺)。在蒙頂山的山腰處有兩座寺廟,一是智矩寺,一是靜居庵,這兩座寺廟現在做旅館生意也做得如火如荼。寺廟的背後是蒙頂山的山脊。在海拔4725英尺的蒙頂山山頂,可以俯瞰成都平原。如果天氣放晴,人們在永興寺中可以清楚地看見40英裡外的峨眉山。」

(來源:華西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四川發現|百年前,一個美國人在蒙頂山的觀鳥札記
    四川發現百年前,一個美國人在蒙頂山的觀鳥札記高 堯1916年3月,在成都華西壩的鐘樓下,一個名叫珍鮑爾德斯頓的美國姑娘在這裡開始了她和鳥兒長達30多年的不解之緣。1943年7月,在雅安工作的柯培德博士(美國人,曾在雅安開醫院、辦學校,至今在市區張家山上,還有柯培德舊居)邀請戴謙和夫婦到雅安避暑觀鳥。從7月10日到達蒙頂山,8月2日離開,他們在蒙頂山永興寺住了20多天。在此期間,他們還「遠足」碧峰峽觀鳥。
  • (環境)採訪札記:觀鳥莫相煎 且行且珍惜
    新華社福州12月1日電題:採訪札記:觀鳥莫相煎 且行且珍惜 新華社記者梅永存、彭張青 記者日前在國內多地採訪了解到,我國新興的觀鳥旅遊業發展呈現「井噴」之勢,觀鳥隊伍日漸壯大、觀鳥景點快速增加,但繁榮之中埋藏隱憂,觀鳥旅遊業無序競爭勢頭正在顯現。
  • 北緯30度又一奇觀,四川蒙頂山驚現斯巴達勇士駕神獸麒麟像
    在這條奇幻的緯度線上,還有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峰,馬裡亞納世界最深海溝,縱然科技發展到今天,這些地理秘境依然留下眾多未解之謎。或許你不知道,同樣位於北緯30度的四川雅安蒙頂山,也隱藏了一個曠古之謎。一次偶然的機會,原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工程師謝強在這裡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奇觀:高空俯瞰蒙頂山,一個形如斯巴達勇士騎著麒麟的巨型圖案栩栩如生。
  • 四川蒙頂山發現奇特圖案 外星人留下的腳印?(圖)
    「你知道蒙頂山上左麒麟右武士的神秘圖案嗎?」「國外也有過類似的現象,會不會是外星人留下的腳印哦?」近日,在一著名地理論壇上,驢友們對蒙頂山驚現神秘圖案一事展開了熱烈討論,其中還包括不少專家學者的發言,記者從中發現了四川地質工程勘察院地質專家劉民生的名字。
  • 中國四川蒙頂山赫見神秘圖形,普通人都看不見
    四川蒙頂山赫見神秘圖形地球北緯30度附近,匯聚著許多令人驚嘆的自然和文明之謎。同樣位在北緯30度附近,最近有中國學者透過衛星照片發現,四川雅安的蒙頂山呈現著一副奇特的巨大圖像,左邊是一隻麒麟,右邊是一個頭戴羽毛的武士。到底是什麼樣的神秘力量,形成山頂上這個特殊的圖案?讓當地增添不少神秘色彩。據央視報導,四川雅安蒙頂山,位於北緯30°06'。
  • 雅安市蒙頂山景區開啟公共服務設施打造!景觀綠化得到提升!
    蒙頂山風景區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境內,四川盆地西南部,橫亙於名山縣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山體長約10公裡,寬約4公裡。蒙頂五峰環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景區由蒙山和百丈湖兩個主景區組合而成。
  • 觀鳥季來了!滬上這些地點適合觀鳥
    深秋的申城迎來了一年中最佳的觀鳥季!市綠化市容局說,珠頸斑鳩、虎斑地鶇、白頭鶴等鳥類紛紛「到訪」申城,喜歡觀鳥的小夥伴們可以在南匯東灘灘涂及河塘、奉賢海灣森林公園、松江天馬山等地點觀賞。
  • 觀鳥交流活動:廣西弄崗觀鳥比賽花絮
    我所在的隊伍叫粵桂猛禽隊,另外兩名隊員是來自廣西北海觀鳥會的獨行遠方和廣東茂名觀鳥會的樂兒。報到後,組委會安排了隆重熱烈的開幕式,5日上午是朱雀會的年會,下午2點比賽就正式開始啦,一直到7日下午才結束,歷時兩天半。我第一次參加的觀鳥比賽竟然是「史上最虐」的龍州鳥賽,在我的觀鳥之路上留下難忘的回憶。
  • 冬季到洞庭來觀鳥!數十萬候鳥聚會洞庭湖國際觀鳥節
    三湘都市報記者 丁鵬志 實習生 廖靜旋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20餘萬隻候鳥在此越冬和棲息。12月7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位於嶽陽市君山區的洞庭湖博物館舉行,國內外鳥類專家學者、環保志願者等共赴觀鳥盛宴。
  • 探秘百花嶺觀鳥旅遊之路
    在觀鳥界,滇西是公認的國際觀鳥「金三角」,滇西高黎貢山中的百花嶺又是公認的「觀鳥聖地」,聲名遠揚。於我們,百花嶺的大名早有耳聞,惺惺念念,久久期盼,只為能一睹尊容,探個究竟。驀然回首,觀鳥聖地就在家門口百花嶺是觀鳥聖地,這是我在7年前從一位萍水相逢的鳥友口中聽說的。2012年元旦,我興致衝衝從昆明跑到西雙版納參加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第二屆觀鳥節。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30年前,鳥人在滇西從百花嶺、騰衝、盈江和芒市走一遍,大約需要20天左右,一次能記錄到400多種鳥類;20年前,走同樣的路線,大約15天就可以,也能收穫大約300多種鳥類;10年前,用10天的時間走同樣的線路,能記錄到260多種,今次,我用了九天,以拍鳥為主,拍攝到近200種,也算是個不錯的成績。
  • 全國百餘名「鳥友」金秋齊聚神農架觀鳥
    10月12日,2020第二屆「神農架國家公園杯」觀鳥大賽開幕,來自全國16個省份的34支參賽隊伍在候鳥南遷之際,齊聚神農架觀鳥。攝影 郭裕銘賽事組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原研究員、《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作者之一何芬奇,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鳥類協會副理事長楊曉君,西南林業大學教授、雲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韓聯憲,陝西動物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高學斌,中國觀鳥組織聯合行動平臺(朱雀會)秘書長雷進宇擔任大賽評委。
  • 世界環境日 | 住在熱帶雨林深處,躺在床上也能觀鳥
    胡裡安是我這幾天的觀鳥嚮導,同時也是阿根廷第一家觀鳥酒店的主人,還是一位生物學博士,儘管研究方向是利用蜘蛛來控制蟲害、提高馬黛茶的種植產量,但他把大量業餘時間用在觀鳥和保護鳥類生存環境上。多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環保部的工作實踐和從5歲開始與鳥打交道的豐富經驗,讓他成為觀鳥和保護鳥類生存環境領域的專家。
  • 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舉辦「鳥的繁殖」觀鳥活動---中國科學院
    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舉辦「鳥的繁殖」觀鳥活動 2017-03-22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3月18日,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在版納植物園科普人員的帶領下舉辦了以「鳥的繁殖」為主題的系列觀鳥活動。  版納植物園科普人員在室內講座階段向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的成員介紹了築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和育雛等鳥類繁殖的基本情況。在介紹鳥類求偶行為時,為了更直觀地表現求偶行為的趣味性,穿插播放了鳥類求偶行為紀錄片的片段。
  • 觀鳥地圖告訴你
    「最近我們在杭州做了個調查,發現包括餘杭、蕭山等地區在內的大杭州有276種野鳥,算得上種類繁多了,對於觀鳥愛好者來說,也無疑是個很好的資源。」日前,在結束了良渚文化村森林公園的野鳥觀測後,浙江省野生動物協會野鳥分會秘書長範忠勇對記者介紹說。  據了解,目前越來越多的杭州人開始愛上「觀鳥」這項活動,有人甚至不遠千裡駕車前往省外的群山大川觀鳥。
  • 「觀鳥小徑」正式開通! 冬天來丹霞山觀鳥打卡
    11月,丹霞山自然保護丹霞山自然保護區在利用丹霞景區自然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的特點下,以瑤塘新村沿江步道為基礎,投入50多萬打造「觀鳥、觀蝶、觀螢」三條丹霞山自然科普「教育徑」。其中觀鳥小徑在本月16日已正式開通,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遊玩。
  • 雅安市名山區森林防滅火指揮部聯合多部門前往蒙頂山風景區檢查...
    1月1日上午,區應急管理局局長、森林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肖志、區林業局局長鄭萬啟、公安分局森林警察大隊長鄭松及應急、林業、公安工作人員前往蒙頂山林區檢查指導森林防滅火工作,聽取負責人匯報了相關森林防滅火開展情況,詳細檢查了景區防滅火安全防範措施落實情況,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進一步細化完善預案,突出預案的可操作性;二是加強人員和火源管控,認真做好記錄;三是加強森林防滅火宣傳力度,營造好森林防火氛圍
  • 在島根縣出雲市,農曆十月是「神在月」,也是觀鳥月
    也因此,11月的出雲大社成了觀鳥的好去處。去出雲大社時,我手裡拿著兩份資料。一份是出雲大社地圖和案內信息,另一份是出雲大社鳥類手冊。「與鳥相伴的神社」——只有8頁的手冊封面上,寫著這行的標題。手冊中包含近百種鳥類的圖片、名字和特徵描述。
  • 貓兒山觀鳥被佛系的慘痛經歷│廣西觀鳥大年
    理論上八月開始至十月中旬貓兒山的天氣會好很多。紅腹角雉@觀鳥首席行走一個好的開始,老夥計,你說的沒錯,看在上帝的份上,你說呢?金色鴉雀@傅雲一開始覺得什麼觀鳥的技巧,經驗還有SOP在貓兒山都很難適用,我很難理解為什麼黃腹山鷦鶯要上到1800米的海拔,白鶺鴒為什麼要在接近2000米海拔的酒店旁邊出現,這些現象其實都是正常的,只能說我見識太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