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 | 住在熱帶雨林深處,躺在床上也能觀鳥

2021-01-08 澎湃新聞
熱帶雨林氣候的變化就像蜂鳥的飛行速度一樣讓人難以捉摸,剛還在抱怨暴曬,一會功夫狂風大雨就來了。我被搞得猝不及防,手忙腳亂地一邊保護裝備別被淋,一邊找地方躲雨。好在雨持續不久,不大一會就雲散天晴,溫度也比剛才低了些。此時,周圍地上到處是剛被風吹落的樹葉,有些被鑽過樹林縫隙的陽光照到,上面的水滴反射出金光。

我正掏出相機,把望遠鏡重新掛在脖子上,突然聽到旁邊的胡裡安(Julian Baigorria)開始發出奇怪的動靜。他蹲在地下,頭45度抬起朝著一排大樹的方向,雙手在嘴前撐出一個喇叭狀,咕嚕咕嚕發出有節奏的聲音。他正在模仿穴鴞(burrowing owl)的鳴叫。

粗壯的藤類植物經年累月生長,在地面上形成一道道迷宮般的溝壑,它們沿著粗大的樹幹層層盤繞。此時叢林中一片聒噪,地上的昆蟲嗡嗡聲、池畔蛙鳴和高處的鳥叫混雜一起。

胡裡安是我這幾天的觀鳥嚮導,同時也是阿根廷第一家觀鳥酒店的主人,還是一位生物學博士,儘管研究方向是利用蜘蛛來控制蟲害、提高馬黛茶的種植產量,但他把大量業餘時間用在觀鳥和保護鳥類生存環境上。多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環保部的工作實踐和從5歲開始與鳥打交道的豐富經驗,讓他成為觀鳥和保護鳥類生存環境領域的專家。

扛著望遠鏡,專心觀鳥的胡裡安 本文圖均為 劉華 攝

「多數鳥對貓頭鷹又恨又怕。晚上它像幽靈一樣制霸一方,但白天攻擊力大減,特別是個頭不大的穴鴞,一旦其他鳥類聽到它們的叫聲,就會湊過來,放出警告的叫聲,驅逐甚至圍攻它。」胡裡安小聲告訴我他模仿的用意,並說這是百試不爽的招鳥方法。在雨後它們忙著出來喝水覓食時尤其湊效。

我剛要質疑這辦法是否靠譜,就聽到了遠遠的前方高處傳來一陣尖利鳴叫。事實證明方法有效,那就先把關於用「作弊」矇騙鳥類是否違背生物學家職業操守這個問題放在一邊,抓起望遠鏡找鳥吧。

最早出現的是兩隻金冠鶯(Golden-crowned warbler),他們快速飛到陡峭的河床邊,用剛下過雨的河水和岸上的泥土顏色偽裝,讓自己很難被發現。緊接著是三四隻個頭不小的絨冠藍鴉(Plush-crested jay)。在這一地區,它們算比較常見的鳥種,喜歡群居,嗓門巨大,幾乎不怕人。跟著到來的是紅冠蠟嘴雀(Red-crested cardinal),雖然和它們的近親,通體紅色的網紅北美紅雀(《憤怒的小鳥》中主角的原型)比起來模樣稍有遜色,但它整個腦袋火紅的顏色也足夠扎眼。

隨著各種鳥的陸續到來,胡裡安學得也越發起勁,聲音更大更連貫,似乎比剛才模仿得也更像。而眼下的情況開始「不可收拾」,鳥越聚越多,像是趕來開趴梯。各種叫聲有的悠長、有的短促,有的焦急、有些舒緩。我也忙不過來了,順著聲音或按胡裡安的指點方向找鳥、做筆記、拍攝……手忙腳亂中,趕緊示意胡裡安別學了——一下看到太多新鳥種,我急需停下一陣子來消化吸收。

被吸引來的絨冠藍鴉

我們正在的地方是位於米西奧內斯省(Misiones)的

烏拉圭國家公園(

Urugua-I provincial)。這裡地處阿根廷最東北,西面和東北分別與巴拉圭和巴西接壤。17世紀,西班牙耶穌會在米西奧內斯省建了天主教傳教點,沿用至今的「Misiones」名字也因此而得。

如今,這裡是阿根廷最負盛名的旅遊目的地,每年接待超過百萬遊客,在去年阿根廷金融危機導致的大幅貨幣貶值後,遊客量又猛增了超過百分之十。不過,多數遊客是來欣賞大瀑布的,作為世界三大瀑布之一,三公裡寬的伊瓜蘇瀑布橫跨阿根廷和巴西。多數人一天遊覽阿根廷一側、一天遊覽巴西一側,在欣賞了不同角度的瀑布風景後,就匆匆離開了。

其實除了聞名遐邇的伊瓜蘇瀑布,米西奧內斯省還是阿根廷,乃至整個美洲的觀鳥天堂。

11000平方公裡的自然保護區像一條綠色通道,從北部的伊瓜蘇國家公園,一直綿延到中部山地。如果運氣好,在設施完備的伊瓜蘇國家公園看瀑布的棧道上,偶爾也能看到大嘴鳥或蜂鳥,但多數時候它們不喜歡被遊客的喧譁和小火車的噪音打擾,更愛躲到眼下這片樹木高大茂密又少人光臨的地方。

我在前天的大雨中抵達伊瓜蘇港,原本要下榻的觀鳥酒店因為被泛濫的河水阻斷了去路,只好臨時改住靠近伊瓜蘇鎮的另一家酒店。這些年,隨著觀鳥愛好者來此增多,那種坐落在荒郊野外、主打環保概念的小型自然主題酒店越來越多。住在鎮上的好處是吃飯逛街(如果只有一條街也算的話)和看大瀑布更方便,壞處是離觀鳥的地點很遠,要在天亮前出發。

從機場通往鎮上的公路兩旁,全是深綠色的熱帶大樹,草和樹飽滿的翠綠襯託像鐵鏽一樣深紅色的土壤。據說因為富含鐵質,大地才會呈現這樣的顏色。

隨著臨近市區,眼前的景色越來越像東南亞,成片的低矮民宅和一間挨一間的度假酒店、高爾夫球場分列路兩邊。摩託車和款式老舊的皮卡飛速閃過,時常看到皮膚黝黑的當地人聚在簡陋的路邊攤上,女子穿得花花綠綠,男人赤膊或者穿著背心短褲,他們坐在板凳上吃烤肉、喝啤酒,很悠閒享受的樣子。當車拐下主路,就開上沒鋪柏油、搓板一樣顛簸的石板路,我瞬間感覺像是坐在了按摩椅上,被顛得有點思路混亂,實在鬧不明白,為什麼同樣的阿根廷,首都1908年就修通了地鐵,而這裡到現在還有這樣的路。

公路通向霧中的叢林

經過看到的路牌除了拐彎、讓行等司空見慣的標誌,還總能看到畫著各種動物的:浣熊(Coati)、美洲獅、美洲豹、狸貓……司機不僅被提醒留意路邊和減速,並且禁止鳴笛。「以前,很多人超速,偶爾會撞到橫穿馬路的動物。後來國家公園投資裝了不少警告路牌、交警也經常在這裡測速開罰單。現在我們在這裡開車都小心翼翼,很少發現有動物遭遇交通事故了。」司機說近年越來越多的大型動物出現,是因為人們對它們更友善親切。

「大型動物偶爾會鑽出叢林過馬路,但不會來我這裡,因為離市區太近了。浣熊(Coati)倒是總是跑來翻垃圾,趕都趕不走。不過看鳥就容易多了,這裡有五百多種鳥,比全歐洲鳥的種類加在一起還要多。」酒店主人艾米麗女士在帶我走過滿是果樹的庭院到我房間的路上,告訴我說。

夜裡的大雨把房間屋頂打得山響,但我依然睡得不錯,再次醒來天已大亮,雨也停了。我在院子裡樹下的木頭長桌上吃早餐,除了烤得焦香的手工麵包,其他食物都是從庭院中可以隨手而得的。個頭飽滿的牛油果、外表翠綠切開後雪白帶著粉色的番石榴,還有散發著異香、糖分極高熟透了的釋迦,它們都掛在滿院子的樹上。

食物的大豐收當然也是鳥類喜歡的。一位酒店幫工跑到我跟前說了一通西班牙語,像在陳述一件很緊急的事,見我聽不懂,改用單詞:「Toucan,toucan……」然後指著庭院的另一個方向。我一下明白了,她說的是大嘴鳥,一種模樣特別,只在南美熱帶地區才能看到的鳥。我趕緊抄起望遠鏡快步跟著她。順其手指方向看去,我在一處不高的牛油果樹枝上發現一隻紅胸大嘴鳥(Red-brested toucan),掃一下周圍的樹冠,又在一個隱蔽的粗枝上看到了另一隻雄鳥。等了一會後,雄鳥蹦了兩下,在一個沒遮擋的樹枝上一轉身,露出了正臉,眼睛和我的望遠鏡對視,胸部鮮豔的一條紅色也被一覽無餘。它似乎並不怕人,張開嘴發出低沉的叫聲,露出可愛的天然呆表情,神態讓我想起《孤獨美食家》裡五郎大叔每次餓了的樣子。

「不是經常可以看到的。」總是忙個不停的艾米麗不知什麼時候也湊了過來,要我趕緊用相機拍下大嘴鳥,然後分享給她。「我想放在酒店的網站和Instagram上,那樣或許能招來更多你們這樣喜歡拿著望遠鏡看鳥的怪人。」她說。

許多人都熟悉的紅胸大嘴鳥

和胡裡安觀鳥的第三天,他說河水退了些,他經過改裝的四驅皮卡勉強可以通過進入他的觀鳥酒店。今天終於可以住在那裡了。

從伊瓜蘇港到今天的目的地有兩個多小時車程,我們沒有選擇直達的捷徑,而是先沿12號公路向南,再經過19號公路向東,這樣一路有更多的時間停下觀鳥。走了半個多小時第一次停車,我就發現了新品種,遠遠看到一隻小鴷雀(Lesser woodcreeper),它用長嘴在樹幹上頗有耐心地敲打試探,邊尋找食物邊往上走。很長時間沒離開這棵樹,因為太遠看不清捕食細節,我們只能通過猜測判斷它的收穫不錯。這邊小鴷雀還沒有離開的意思,身後一片嘰嘰喳喳聲由遠而近。那是另一邊高壓線塔上幾隻大食蠅霸鶲(Great kiskadee)發出來的,這種鳥體型不大,但卻是葷素不忌、兇悍捕食的小猛禽。這種鳥在阿根廷很常見,幾乎從南到北一路看到,我們沒花什麼時間在它們身上,又走一陣,找到一處開闊地方再次停下,打算在這裡多停留一陣子。

剛支好單筒望遠鏡,一隻雄性紅寶石唐納雀(Ruby Tanager)就出現在目鏡裡,它站在一個高高的樹梢上,紅寶石色頭冠讓它顯得氣質高貴,這隻唐納雀舉止優雅地小幅跳躍、變換身體姿態,用音量高昂的叫聲宣布領地,進而開始用複雜的聲調鳴唱,那是求偶的信號。儘管他很賣力,但許久也不見有雌性飛來或者用叫聲相應。胡裡安認為,他可能需要漫長的堅持與等待。

停停走走中,我們先後經過一個叫萬達(Wanda)的小鎮,一片綿延數百米的馬黛茶園和一個紅磚的馬黛茶加工廠,連人類痕跡更多的這些地方,都不妨礙我們看到鳥。以礦業聞名的萬達鎮入口,三隻穴鴞站在路中央環島的草坪上,這種身高只有10釐米的傢伙是少數白天活動出沒的貓頭鷹,它們像個球一樣體態渾圓,和那些身形巨大體態威武的同類比,它們看起來渾圓可愛。

馬黛茶田中,三隻棕褐色的松鼠布穀鳥(Squirrel Cuckoo)正拖著長尾巴在矮樹的枝頭上竄來跳去,因為極少飛行,多數時間都在樹枝間跳躍的習性,它們有了這個形象的名字。「這種布穀鳥是自己築巢孵蛋,而不是把蛋生在別的鳥窩裡一走了之。」見我有所誤解,胡裡安馬上為這種本地布穀鳥「平反」。馬黛茶工廠的紅磚牆上,三隻通體雪白的啄木鳥(White Woodpecker)迅速落下,又很快飛走。我們都沒能看清楚它們的細節,更沒有拍到,耗了半天也不見它們回來,只能表示遺憾。

草坪上的穴鴞

在一個五金店林立的小鎮主街上吃完午餐,拐上101公路,沿著坑坑窪窪鐵鏽色的紅土路又走上一陣子,經過幾個窄到幾乎不能通過的拐彎和兩端被水淹的路段,最終到達了物語密林深處的觀鳥木屋酒店

Karadya Birding Lodge

如果不是一直往裡走直到看見房子,恐怕沒人會想到這裡可以住下。11年前,從五歲就開始拿起望遠鏡觀鳥的胡裡安買下了這片佔地一百多公頃,有山有河的茂密叢林。並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建造。

「我小時,經常看到有人捕捉一籠子一籠子的鳥,然後把它們在集市上賣給人當寵物。每見到這情形,我就感到很難過,然後拿有限的零花錢買上幾隻,再把它們放掉。」胡裡安說兒時的經歷是他日後從事環保工作的重要原因。動物走私偷獵在巴西與阿根廷與巴西交界的伊瓜蘇港地區一度猖獗。好在隨著國家公園的建立和法律的完善,這種違法活動越來越少、「珍惜鳥類和動物的數量每年都有回升。」他說起這個,一臉欣慰的樣子。

我們一邊聊,一邊緩慢前行。路中央,一隻一米多長的蜥蜴搖晃著身子出現,胡裡安停下車,耐心等著它走過時,指指右邊的湖告訴我說,那個引來的水源部分解決了動物的喝水問題,偶爾會有水鳥來捕食,美洲獅也經常在夜裡到那兒喝水。

等待蜥蜴路過

胡裡安在他觀鳥旅行的官網上驕傲地宣稱,Karadya Birding Lodge是阿根廷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環保概念觀鳥酒店,這同樣也是始於兒時的心願——可以與鳥生活在一起,並且完全不打擾他們的生活。用回收木材造房子、回收沼氣發電、淨化雨水飲用、垃圾循環處理,讓所有的廢物都能被循環再利用……一切能想到的環保舉措都在這裡得到應用。「雖然蓋了三棟房子,但我們的碳排放量,和之前這裡空無一物時候幾乎一樣。」胡裡安給我列舉了一大串枯燥的數字,科學家的嚴謹勁頭一上來,完全攔不住。

三棟建築中,位於中間位置的是胡裡安的家,他和同為生物學家的太太及兩個女兒住在那裡,另外兩棟,一個是附帶6間客房和客廳、小型圖書館、影音室等公共設施(這裡時常會有一些觀鳥主題的交流活動)的主體建築,另一棟是三層樓高、像碉堡一樣拔地而起的獨棟觀鳥木屋——我今晚就在那兒下榻。

叢林中的紅色木屋

在種滿瓜多竹和美人蕉花園中,我人生中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看到蜂鳥。金紅嘴蜂鳥(Gilded hummingbird)高速扇著有青銅光澤的翅膀懸停在不到兩米高的空中,鮮紅的長嘴探入一朵吊鐘海棠花中吸食花蜜。這次邂逅著實讓我激動,在此之前雖然看到過幾次,但蜂鳥像快進一樣的運動速度和遙遠的距離讓我從來沒看清過它的樣子。如今近在咫尺,我一動不動、甚至要誇張地屏住呼吸減少動靜,生怕眼前這只不到五釐米的袖珍小鳥受到驚嚇而逃跑。還好,它一直在,隨著不停運動和位移,羽毛的顏色也在不斷變換。「」耐心往裡走走,可能有機會看到黑胸蜂鳥(Black-breasted hummingbird),這種頂著紫色頭冠的蜂鳥才是不輕易露面的明星,「

我們沿著叢林又走了好一陣子,遺憾地沒有找到黑胸蜂鳥,但看到了幾隻有著亮麗羽毛的長尾侏儒鳥(Long-tailed manakin)。其中一隻雄性頂著玫瑰紅色頭冠,通體寶石藍色。醞釀了一會兒,像是在熱身,它開始活躍起來,旋轉著翩翩起舞,我們意識到,這是即將開始複雜而誇張的求偶儀式,只見它一邊起勁地跳,一邊賣力地單腳旋轉。不過那隻背部綠色的雌鳥心不在焉地目光遊移,絲毫不為眼前的求偶行為所動。看上去,這次求偶行動將以徒勞無功的失敗而收場。

傍晚前,我住進了那棟獨立的三層木屋,順著一樓起居室內側的狹窄樓梯上樓,躺在二樓的大床上翻身朝窗外看,視線正好與樹冠層齊平,一隻巨隼(Caracara)飛過,落在臨近窗戶的樹上,朝著窗口張望了一陣又飛走,更遠的地方,成群的美洲黑鷲(Black vulture)不停在空中盤旋。我打了一個盹,連夢中出現的都是今天新認識的各種鳥,直到被胡裡安的敲門聲叫醒。

路上遇見的巨隼

我跟著它一起上到臥室上層的開放平臺。這個不大的方形空間居高臨下,是整片叢林裡視野最好的地方,周圍的樹冠層、遠處的山一覽無餘。我們上來時,兩隻紅色頭冠黑色身子,腹部分布黑白條紋的斑紋啄木鳥(Lineated woodpecker)已經在不遠的樹枝上有一陣子了。

斑紋啄木鳥在忙碌

個頭小但羽毛顏色更鮮豔的雄鳥以每秒超過兩下的高頻率奮力啄樹。此時是我們全程觀鳥最悠閒的時候,胡裡安和我坐在露臺的椅子上,一邊喝啤酒,一邊看著啄木鳥夫婦在樹上忙叨。他們就像是胡裡安的家庭成員,已經在這裡生活了超過一年。「起初我還要模仿他們的叫聲才能叫他們出來,後來就不用了,我一上來,他們也就出來。真的像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一樣,很有默契。」 胡裡安喝了一口啤酒,得以地說。樹上,啄木鳥繼續敲擊樹幹,「咚咚咚,咚咚咚……」有節奏的聲音,在高處的空中迴響。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寧波圖書館「大山雀自然學堂」第44期:納板河奇遇記——「勐海觀鳥...
    在2020年12月26日,「大山雀自然學堂」第44期,終於和大家見面了。從2019年底開始,張海華多次去勐海進行鳥類調查,本期《納板河奇遇記——「勐海觀鳥之旅」之一》,張老師與大家分享了他在西雙版納勐海縣的觀鳥之旅及當地的有趣故事。
  • 亞馬遜熱帶雨林之傷——欲望叢林
    我想,如果人類的起源在非洲大陸的話,那地球上其他生命的起源一定在南美大陸。生命之床——亞馬遜熱帶雨林這是被上天特殊眷顧的一塊大陸——南美洲大陸這幾幅圖來自南美大陸生命之床——550萬平方公裡的亞馬遜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心臟」),它在亞馬遜平原蔓延展開,橫跨南美洲9個國家。
  • 《她躺在海底深處》翠西·艾敏英國特納當代美術館首展
    日前在英國特納當代美術館(Turner Contemporary)開展的《她躺在海底深處》(She該展將從2012年5月26日持續到2012年9月23日結束。本展也是倫敦2012藝術節(6月21日至9月9日)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藝術節是由英國文化協會資助並邀請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參與的文化奧林匹克盛事。展覽探討的主題涉及翠西·艾敏作品中的愛情、聲色和浪漫,既有繪畫、版畫又有雕塑和霓虹燈裝置作品。
  • 每晚睡覺前躺在床上開始打嗝噯氣,怎麼回事?
    近一個月來出現每晚睡覺前躺在床上開始打嗝噯氣,大約打幾分鐘,慢慢就睡著了。開始那些天打嗝時有點憋氣,最近一段時間沒覺得憋氣。晚上躺著時候,有時候反酸。我們懷疑是胃食道反流,在社區醫院開藥,服用後打嗝稍有減輕,但還是有。她白天睡覺不會睡前打嗝,只有晚上躺床上睡覺前會打嗝,睡前喝水,有時候吃零食。請問這種情況是反流嗎?怎麼治比較好?
  • 獨家整合|海南森林旅遊,登山、觀鳥、探險帶你一次玩個夠!
    湖光山色、峰巒疊嶂的吊羅山裡植物種群極為豐富,達3500多種,雨林深處地勢陡峭險峻,順著吊羅河兩岸跋涉而下,飛瀑溪潭,落差極大,奇花異草、巖洞怪石等原始熱帶雨林奇觀,也只有勇敢者經過不辭辛苦的跋山涉水才能一飽眼福。
  • 世界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動植物王國
    無數支流在這裡匯集成亞馬孫河千流,亞馬孫河的遼闊和豐饒超過了世界上的任何一條河,她慷慨地灌溉著800萬平方千米土地,孕育出全世界最大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如果想追尋雨林的源頭,就要登上高聳入雲的安第斯山脈向遠處眺望。這連綿的山脈如同一道屏障將大西洋吹來的溼潤的風困在雨林上空。那麼,雨林為什麼又會終年降雨不斷呢?
  • 穿越亞馬遜熱帶雨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觀鳥:亞馬孫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裡。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及蘇利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 世界上最古老的床上用品,竟然來自20萬年前
    ,發現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被褥。這項全新的發現,將人類使用床上用品的最早記錄,推後了至少10萬年。之前已知的最古老標本,是在南非西布杜發現的有7.7萬年歷史的草墊層。這個人類居住的洞穴,位於南非和埃斯瓦蒂尼邊界附近,大約在22.7萬至1000年前。
  • (環境)採訪札記:觀鳥莫相煎 且行且珍惜
    新華社福州12月1日電題:採訪札記:觀鳥莫相煎 且行且珍惜 新華社記者梅永存、彭張青 記者日前在國內多地採訪了解到,我國新興的觀鳥旅遊業發展呈現「井噴」之勢,觀鳥隊伍日漸壯大、觀鳥景點快速增加,但繁榮之中埋藏隱憂,觀鳥旅遊業無序競爭勢頭正在顯現。
  • 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12月18日開幕!「五星級觀鳥聖地」百花嶺將再次...
    本報訊12月5日上午,以「探秘高黎貢·邂逅明星鳥」為主題的2019年中國·保山第四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新聞發布會在雲南保山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中國·保山第四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將於12月18日開幕,為期五天。
  • 觀鳥交流活動:廣西弄崗觀鳥比賽花絮
    11月4日,我代表廣州陽光鳥會參加第四屆廣西龍州鳥賽,心中既緊張期待又忐忑不安。我所在的隊伍叫粵桂猛禽隊,另外兩名隊員是來自廣西北海觀鳥會的獨行遠方和廣東茂名觀鳥會的樂兒。報到後,組委會安排了隆重熱烈的開幕式,5日上午是朱雀會的年會,下午2點比賽就正式開始啦,一直到7日下午才結束,歷時兩天半。
  • 老婆懶洋洋的躺在床上……哈哈哈哈瞬間就笑噴了
    談到步行健康,老婆懶洋洋的躺在床上左滾滾,右翻翻。該吃飯了也不起床。我說,要不我借一個輪椅推你去吃飯吧!老婆讚許。但是,她有一個疑慮,問我,人家要是問起來,你老婆什麼病坐輪椅,你怎麼回答。我說,那就說你得的懶癌!
  • 中國五星級觀鳥勝地,你知道嗎?
    在森林與農地交界的邊緣上鷓鴣、環頸雉最多,進入森林隨處可以看到紅喉山鷓鴣,白頰山鷓鴣等形態各異的雉科動物。走入山頂,是血雉與白尾梢紅雉的世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數量眾多的鳥兒遷入停歇、覓食、繁殖。(文末附觀鳥活動的注意事項)
  • 70年前 蒙頂山上的觀鳥札記
    同時,戴珍也在雅安留下了觀鳥足跡。 灰胸竹雞一家1943年7月,在雅安工作的柯培德博士(美國人,曾在雅安開醫院、辦學校,至今在市區張家山上還有柯培德舊居)邀請戴謙和夫婦到雅安蒙頂山避暑觀鳥。從7月10日到達,8月2日離開,他們在蒙頂山永興寺住了20多天。在此期間,他們還「遠足」碧峰峽觀鳥。
  • 關曉彤躺在床上凹造型,卻被「混血」小姐姐搶鏡,膚色成最大亮點
    關曉彤躺在床上凹造型,卻被「混血」小姐姐搶鏡,膚色成最大亮點關曉彤自從童年進入娛樂圈拍戲之後,就被很多人關注著,如今已經十七八年過去了,關曉彤的顏值除了皮膚更加白皙之外,五官沒什麼變化,但是她的身材卻不可同日而語。
  • 探秘百花嶺觀鳥旅遊之路
    連往常觀鳥者在高黎貢山腳下怒江邊追崇的慄喉蜂虎、中華鷓鴣之類的繁殖季特色鳥種也沒見到。結束了芒寬的監測,再往南。幾近天黑的時候,我們開到了上百花嶺的路口。當時天色昏暗,我只記得我們在主路(S230)的左邊一個岔口開離了主路,接著折頭穿過主路下邊一個橋洞換成往主路的右邊開,往高黎貢山深處開,往百花嶺的方向開。
  • 親子觀鳥課│1月16/17日上午深圳灣親子觀鳥,和孩子們一起尋訪深圳...
    鳥是大自然的精靈,它們能翱翔天宇,能潛遊水中,亦能跳躍枝頭,是倏忽之間划過眼前的掠影。觀鳥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美、欣賞美的過程。  觀鳥觀世界,愛鳥愛自然!    觀鳥第2課,認識候鳥,深圳灣位於重要的水鳥遷徙線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飛行線路上,是鳥兒的「加油站」。現在是最好的觀鳥季節,我們一起去尋覓它們的蹤影,開啟自然觀鳥大門。
  • 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動物園有哪些?你想去嗎?
    儘管我們沒有機會去熱帶雨林近距離觀賞那裡的原始動物,也沒有機會去非洲大草原近距離觀賞非洲獅,但野生動物園可以滿足你上面所說的需求,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園,以森林為依託,以熱帶雨林為依託,為遊客創造最真實的野性環境,那麼,你知道哪些稀有動物?
  • 世界上最「簡陋」的酒店,只有一張床兩個檯燈,住一晚卻要1700元
    如今的旅遊業發展地非常迅猛,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在閒暇時,或約上三五好友,或帶著家人孩子,從繁忙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走出來,去感受世界各地的秀麗景色和風土人情。既然大家都要出去旅遊,那自然離不開旅途中的吃飯、住宿。
  • 長期躺在床上玩手機的人,可能會有哪些麻煩?早點了解,及時預防
    除了平時會一直低著頭看手機之外,很多人睡覺之前也是會躺在床上看手機,雖然都知道手機對身體健康不好,但是就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睡不著,所以想看手機;或者是白天工作忙,只有晚上有空玩手機等等,說白了,就是單純的想玩手機而已。很多人知道手機對健康的傷害比較大,但是具體有哪些傷害呢?三點傷害告訴到你,防止身體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