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頂級IP」,大熊貓到底有多火?
一項調查顯示,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國外民眾對中國文化符號的認知,排位第一的就是「大熊貓」。
作為世界第一隻大熊貓的科學發現地、命名地和模式標本產地,我市一直致力這張國寶級名片的保護與推廣。
熊貓新城建設是落實四川「天府三九大」文化和旅遊新版宣傳口號的重要載體,是我市搶抓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機遇、打響大熊貓超級IP、助推雅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園地共建先行區的重要破題之作,是落實市委「四個新城」建設的重要內容、重要工程和重大項目。
目前,熊貓新城建設進展如何?
位於熊貓新城規劃區內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科普教育中心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郝立藝 攝
雅安「熊貓+」國際熊貓城
我市是「天府之肺 熊貓故鄉」。「國寶級好牌」要打好,更要打響。
「雨城區北郊、碧峰峽片區是熊貓新城的重要區域。」雅安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堅持「全域規劃、重點突出、分步實施」的原則,按照「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分塊開發、文旅統籌」的思路,熊貓新城圍繞建設國際大熊貓文化會客廳為抓手,以「熊貓+」為路徑,重點彰顯大熊貓文化創意、親子遊學、生態康養等文化元素和項目內容。
大熊貓會客廳如何構建?熊貓新城產業核心區是重要支撐。
核心區首期項目包括大熊貓科研高地、大熊貓文化博物館、大熊貓國家公園標誌牌、大熊貓演藝中心等。項目規劃面積6.7平方公裡,預計總投資55億元左右,建設周期5年。
目前,各個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不好意思,我接個電話。」6月22日,在青鼻山公園(一期)隴西河橋梁工程項目(以下簡稱:隴西河一橋)建設現場,項目負責人穆潤明的電話頻頻響起,採訪一再被打斷。
「這個項目今年4月20日進場,8月20日這座橋就要通車。」僅4個月的工期,隴西河上,一座寬15米、長75米的橋梁將連通碧峰峽路和青鼻山。
時間緊迫。施工現場,四五十名工人和各類工程車竭力跑出「加速度」。目前,橋梁下部結構已經完成,本月底開始架梁。
穆潤明介紹,隴西河一橋靠青鼻山一側,與科研路相交,連接正在進行場平施工的大熊貓科研高地項目。橋梁正式通車後,將成為大熊貓科研高地項目施工進場的必由之路。
而諸如隴西河一橋這樣通往熊貓新城的「路」,在雅安這塊熱土上交織。
科研路本月底開始修建,大熊貓科研高地項目場平工程已完成75%,大熊貓國家公園標誌牌項目進場道路施工已啟動……以項目為抓手,建設熊貓新城,一幅雅安「熊貓+」的畫卷正在鋪開。
相關連結:
大熊貓科研高地項目
項目規劃用地約220畝,擬建面積32000平方米,預算投資約2.5億元,建設周期約16個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大熊貓科研實驗中心、學術交流中心、接待中心、專家公寓等。
項目作為熊貓新城重要組成部分,將結合南側旅遊集散次入口,將項目打造成為對接熊貓新城遊客集散南入口的重要節點,成為熊貓文化的展示窗口,成為市民都市休閒和近郊旅遊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大熊貓文化博物館項目
項目規劃用地約37.6畝,預算總投資約1.5億元(含內部陳設),其中新建場館投資約0.8億元,內部陳設投資約0.7億元,建設周期18個月。新建大熊貓探索館、大熊貓名家收藏館、大熊貓世界收藏館、大熊貓影音館、大熊貓友誼館、大熊貓生活館等,同已建成的科普中心連成一片,突破傳統博物館「收藏教育科研」三大功能,創新拓展形成集參觀、研學、交流為一體的「情景化」「體驗化」「社交化」綜合性第四代博物館。
大熊貓國家公園標誌牌項目
項目位於雨城區河北街道紅星村附近,成雅高速出入口處,項目為大熊貓國家公園標誌牌,項目規劃用地約5畝,預計總投資約0.3億元,建設周期約5個月。
大熊貓演藝中心
打造以大熊貓IP為主題的演藝中心,建設大熊貓劇場、大熊貓影院等實景娛樂旅遊項目,配套商業街區、巡遊表演秀,通過植入燈光秀、輕演藝等活動,做亮項目夜間消費,成為雅安休閒娛樂消費的新亮點。擬建面積約20000平方米,預算總投資約3億元,建設周期24個月。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