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聲 | 木瓜花

2020-12-05 經濟之聲

聽,枝葉生長的呼吸聽,花蕾綻放的聲音聽,詩歌與花草相遇的聲音花之聲聆聽自然感動心靈的聲音

收聽請點擊↓↓↓

《看木瓜花》

(明) 薛瑄

杏豔桃夭二月終,

好花難比木瓜紅。

回頭總愧青青柏,

生怕林間一夜風。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春天是百花爭豔的季節,桃花紅、李花白、櫻花粉……這其中,還有一抹易被忽略的紅色,那就是木瓜花。

木瓜花的紅很特別,明代詩人薛瑄眼中,「好花難比木瓜紅」。宋代詩人王令也有同感,他形容木瓜「天教爾豔呈奇絕」。這個紅是怎樣的一種顏色?有人覺得她紅得通透,還有人說她是「乍濃還淡」。

木瓜花,其實開得很早,卻無意爭春,總給人一種「偶遇」的感覺, 甚至想忍不住說一句「啊,原來你在這裡」。宋代詩人趙蕃寫到:「寒多草亦未抽芽,漫說春今一半加。試向小園閒點檢,忽逢一樹木瓜花。」清代文人陳維崧為木瓜花填詞,「綠水人家,有一樹、垂垂紅雪」,雖然驚豔,卻樸實、親切。

很多花,美則美矣,卻紅顏易逝,春天還沒走,已香消玉殞。相較而言,木瓜花活得更「皮實」,她先花後葉,春季觀花夏秋賞果,投我木一株,報之果一樹,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美。而且對環境要求不高,無論是乾冷的北方還是溫潤的南方,無論是陽光燦爛還是薄雲蔽日,無論是園林湖畔還是田野路邊,甚至因為枝密多刺被當做籬笆,她仿佛怎樣都可以,姿態有曲有直,亭亭玉立,表現出隨遇而安的恬適之美。

《題趙昌木瓜花》

(宋)範成大

秋風魏瓠實,

春雨燕脂花。

彩筆不可寫,

滴露勻朝霞。

木瓜花,也叫貼梗海棠、木瓜、宣木瓜、皺皮木瓜,以地栽為主。為薔薇科木瓜屬,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10米。花期3到4月,果期9到10月。

木瓜花是皺皮木瓜的花朵,我們日常食用的木瓜學名其實叫做「番木瓜」,兩者雖然同名,但形態完全不一樣,而前者的花更具有觀賞性。

木瓜花,一般先葉而開或與葉同放。花枝稈叢生,枝上有刺,其花梗極短,花朵緊貼在枝幹上,花朵美麗,有重瓣、半重瓣品種,果實球形或梨狀,秋季成熟時黃色,氣味芬芳。

皺皮木瓜作為獨特孤植觀賞樹可三五成叢地點綴於園林綠地中,也可製作多種造型的盆景,被稱為盆景中的十八學士之一。

木瓜花在我國各地都有分布。《中華藥典》記載的長陽「資丘皺皮木瓜」是一種野生藥性木瓜,具有獨特的藥用和保健價值,有「百益之果」的美譽。

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花之聲》園藝知識由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事務協調局提供。1999年昆明世園會之後,時隔二十年,世界最高級別的世園會再次來到中國!2019北京世園會期待您的關注與參與。

編輯:嚴紅霞 播音:劉 靜

誦:蘇 揚 配樂:劉勤力

圖文:張慧娟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圖片來源:IC photo

相關焦點

  • 故鄉木瓜花
    這是一個開花的季節,花事的新曲漸漸奏響。最先開的是野櫻花,這裡一樹,那裡一樹,桃花、杏花也漸漸露出嬌美的模樣。然而此時開得最盛、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成片成片的木瓜花。榔坪產皺皮木瓜。皺皮木瓜又叫鐵腳梨,果實藥用價值高。木瓜品質好,口碑聲名遠播。
  • 木瓜花盛開,周末約起來!
    進入春季,天氣逐漸回暖,洱源的木瓜花悄然綻放,這個周末叫上小夥伴,相約賞花去。
  • 清新的木瓜花 悠遠而綿長:把我揉進無限美好的夢境裡
    最近,總是從鄉下朋友圈中看到有關木瓜花的圖片,萌生想去欣賞的想法。 說一牆木瓜花,是因為家鄉總把木瓜樹種在園邊地埂,用來做圍牆之用。說句真話,農村長大的我,習慣了山花爛漫,對於花開已經不會很激動,但最近木瓜花總是會浮現在我的眼前。
  • 一牆木瓜花,書寫出別樣的春天故事
    在紅河岸邊的一個小村莊,一隻斑花色的母雞,正帶著一群剛出窩的小雞,在地邊的糞堆裡覓食,它的頭頂是一樹燦然開放的木瓜花。嬌豔的花瓣,熟悉的清香,猛然間就讓我想起了童年時故鄉那一牆牆的木瓜花。   說一牆,是因為山區農民總喜歡把木瓜樹種在園邊地埂,用來做籬笆之用。其實在我的夢裡,總想著有那樣一個小院,房屋不用太大,有個小院,圍牆是用柵欄做成的,上面爬滿了牽牛花或是雞爪花。
  • 深山木瓜花 盛裝迎春早
    【解說】雖然才是二月末,仁和鎮交邑村大東山酸木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裡的酸木瓜花已悄然綻放,在春風微微的吹拂下,紅豔豔的花兒掛滿枝頭,一簇簇、一片片,營造出一份熱熱鬧鬧的喜慶,煞是好看,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前來賞花踏春。
  • 陽春三月天、昆明花盛開,在西郊遇見的酸木瓜花,都已長出了綠葉
    恰逢周末,又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們去了朋友位於昆明西郊團結鄉的莊園,在久違的山林裡呼吸新鮮的空氣,在花開的季節裡賞花、拍花,在這個特殊時期裡有這樣的機會,真是一項不錯的待遇哦。朋友的園子裡種植了很多果樹,還有不少觀賞花卉。
  • 邊花邊果的木瓜花
    木瓜入藥,有解酒、去痰、順氣、止痢之效,木材堅硬可作床柱用。喜歡此花的你個性誠實,做人規規矩矩,少有行差踏錯的事情發生。你也有正義感,但不敢言,喜獨善其身,不懂犧牲奉獻。你習慣被愛,鮮有主動愛護別人,你相信平凡即是美,所以你的人生會比較枯燥乏味。
  • 吃過木瓜的你,知道木瓜花長什麼樣子嗎?
    嗯嗯,我說的是花哦!滿山遍野的木瓜花,有的迎春怒放... ...中國榔坪木瓜花海景區,是中國第一個以藥用木瓜花為背景的旅遊休閒景區。景區有連片藥用木瓜樹3000多畝,木瓜樹枝條怪虯,每年3月中旬到4月,榔坪鎮600多萬株木瓜樹花開成海,將山坡田野染成彩色,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花之聲 | 千日紅
    聽,枝葉生長的呼吸聽,花蕾綻放的聲音聽,詩歌與花草相遇的聲音花之聲聆聽自然感動心靈的聲音收聽請點擊↓↓↓《千日紅》清·錢興國漫說花無百日紅,誰知花不與人同。>假如我們在太陽中升起 與往事一同漫步假如我們在愛情的水夢裡搖蕩在繁星滿天的秋夜趕路假如我們獨請你一人殘留在千日紅最後的遺香假如你揮響山野的風鈴阻止過一九九零年落山的太陽就請船隻完好地把槳帶回岸上就請時間為第一片夜色抹上黃金假如錯過日初就準時守在日落假如窮盡所愛仍不過一吻無數蒼白的季節隨風飄盡雨雪打空的雙眼映入春色之心
  • 「遊木瓜花海 對樂園山歌」陽春三月,和長陽木瓜花赴一場約會吧!附賞花攻略
    陽春三月,和長陽木瓜花赴一場約會吧!「遊木瓜花海 對樂園山歌」鄉村賞花遊活動儀式即將在長陽榔坪鎮關口埡村啟動。漫山遍野的木瓜花,豐富精彩的文藝表演,帶你感受花的香氣,春的氣息喲!「花中仙子」春風拂面,走進花海,悠悠聆聽清風彈撥花的心曲,這一刻,你可以挽起花中女孩,踏一路花香,聽花開的聲音,在春光裡徜徉,把一切美好安放在一朵花開的時間裡,讓它悄然綻放。
  • 花之聲 | 仙人掌
    聽,枝葉生長的呼吸聽,花蕾綻放的聲音聽,詩歌與花草相遇的聲音花之聲聆聽自然感動心靈的聲音墨西哥素有「仙人掌王國」之稱,野生仙人掌可以長到一兩丈高。我們常說「適者生存」,也可以說,是酷熱嚴寒、飛沙走石的惡劣環境造就了仙人掌堅韌的生存能力。仙人掌堅硬的外表下,卻有一顆柔軟的心。
  • 花之聲丨紅蓼
    紅蓼又名東方蓼、遊龍、狗尾巴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花雖然小但是細密,有白色也有淺紅色,秀氣可人。紅蓼很早就出現在詩文中。《詩經·鄭風·山有扶蘇》裡如此寫道:「山有橋松,隰有遊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其中的隰是指溼地,遊龍指的就是紅蓼。為什麼叫「遊龍」呢?因為蓼花的莖,細而柔軟,從主枝又分裂出無數的枝椏,就像龍的體型,伸展開來的枝枝蔓蔓,如同龍的爪子,張牙舞爪。
  • 大理的花都開好了,網友開啟雲賞花模式,看看究竟哪裡的花最美?
    ——櫻花大理古城坐落於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春風沉醉。漫步其中,街道兩旁一樹樹櫻花迎風怒放,一串串花朵猶如鈴鐺懸滿枝頭,瀰漫著粉嫩的浪漫氣息,很是愜意。迎著陽光,伴著花香,在古城品茶、賞花、散步……讓生活慢一點,再慢一點......
  • 花之聲 | 蜀葵
    蜀葵花枝筆直修長,葉翠花豔、大而嬌媚,在百姓心目中,甚至能與花王牡丹比美。花朵色彩斑斕,有深紅、桃紅、穠紫、淺黑、渾白、深黃、淺藍等十多種顏色,其中紅色最為常見,民間又叫「一丈紅」。蜀葵花期很長,從5月一直開到10月。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寫過一首《蜀葵花歌》:「昨日一花開,今日一花開。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描寫的就是蜀葵花期漫長,新花未開舊花老。蜀葵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
  • 花食記 | 你戴木瓜花嗎?
    老家管南瓜叫木瓜,自然就管南瓜花叫木瓜花了。
  • 生命之聲:銀喉長尾山雀
    〔生命之聲總第0209期〕 3、若生活中,你能看見這樣的「小糯米糰子」,記得不要去打擾它,悄悄用手機記錄下它的美好,畢竟鳥類只有在野外才能成為最美的花。
  • 地球之聲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科學家就發現存在「地球之聲」,但一直無法弄清產生地球之聲的真正原因。後來到了90年代,根據歐洲航天局4顆執行「星簇計劃」的衛星捕捉到的記錄,「地球之聲」以波束傳播。然而,科學家們在研究人造衛星記錄的1萬多次「地球之聲」後,了解到「地球之聲」實際是太陽噴射出的離子流「太陽風」與地球磁場在大氣層相撞時產生的電波。「地球之聲」 位於極光上方。而在地球兩極人類肉眼所見的天空中,這種撞擊通常導致極光產生。因此,科學家把「地球之聲」的產生過程稱為「極光公裡輻射」。
  • 棲木之聲
    現在有單身多年經驗的應該不在少數吧,通過這款棲木之聲手遊大家能夠重新體驗,各種不同的戀愛。在遊戲中玩家將要化身成為一位極具人氣的電臺主播,不過因為生活所迫的緣故,需要和他人合租房子。這裡面擁有不同的角色和劇情,能夠給大家帶來不同的體驗。
  • 生命之聲:棕頸犀鳥
    〔生命之聲總第0217期〕 主播:瑩瑩(「溫暖系」女聲) 唱響生命之聲, 尊重生命,愛護動物,我們都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