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木瓜花

2020-12-05 人民網

春日的故鄉榔坪,白菜開始抽薹,洋芋破土,綠油油的葉子捲曲著,在陽光下發亮。

這是一個開花的季節,花事的新曲漸漸奏響。最先開的是野櫻花,這裡一樹,那裡一樹,桃花、杏花也漸漸露出嬌美的模樣。然而此時開得最盛、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成片成片的木瓜花。

榔坪產皺皮木瓜。皺皮木瓜又叫鐵腳梨,果實藥用價值高。木瓜品質好,口碑聲名遠播。早年間故鄉不通公路,江河幾乎是唯一的運輸通道,榔坪人用篾背簍、木背架子背上一百多斤的木瓜,上曉峰埡,過田家坪,下涼水寺,到清江邊的資丘碼頭,在這裡上船把木瓜運往宜都、沙市、武漢,再批發到全國各地或者漂洋過海出口國外。

木瓜在過去多是零星種植,田邊地頭栽上幾根,不成氣候。小時候,生產隊安排人打木瓜時,我們都會跟隨其後,因為木瓜和木瓜樹葉顏色相近,難免會有打漏的,我們跟在後邊撿漏也會有不小的收穫,賣個兩三元錢,也不會被父母收走。我們拿去買練習本、買墨水,還有剩餘的也會買橡膠圈來做彈弓……

大量發展木瓜種植是近些年的事。榔坪已經發展到七萬畝,乾果產量達到三千五百多噸。每年暑假,我回到榔坪,到處都在打木瓜,曬木瓜,買木瓜,賣木瓜,賓館旅社住的都是外地客商,街上停的是外地的大貨車,一條街充盈著天南海北的方言。

白天把木瓜打回來,夜晚,把木瓜劈開。先要在如水的月色中磨刀。磨刀石旁的水盆裡,臥著一輪月亮。伸手把水澆在磨刀石上,盆中的月亮就被攪成銀片。待水面平穩,彎月再次沉入盆底,澆水的手又伸進來。磨了一會兒,月光投在刀刃,左手拿起鐮刀,右手的大拇指輕輕從刀刃上滑過。這刀鋒利了,拿起刀,開始劈木瓜。皺皮木瓜很結實,菜刀落在杉木板子上的聲音很是響亮,一戶戶人家劈木瓜的聲音此起彼伏,成為榔坪夜色的交響。

劈好的木瓜攤在曬席上或是專門的曬棚裡,迎日曬,承夜露。木瓜的顏色變成深紅,才是上品。快要曬乾的木瓜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不濃烈,不張揚,卻有很強的穿透力,在你的肺腑間穿梭遊走,只覺得神清氣爽。劈完木瓜,但見滿街依然燈火通明,噼噼啪啪劈木瓜的聲音還在次第響起,左鄰幫著右舍,及至子夜,方才歇息。此時暑氣漸漸消退,夜露驟起,有了一絲涼意。微風吹拂,一街的木瓜飄香。榔坪醉了,那醉顏,十分可愛。

這些木瓜讓很多家庭擺脫了貧困。不少人家一年光是賣木瓜的純收入就有十多萬元。我每次回榔坪,總會看到318國道兩旁的新房又增加不少,鄉村公路上又多了許多小汽車。

木瓜被榔坪人當作金瓜銀果,而木瓜花也被視為寶花。過去零星種植的時候,木瓜開花時這裡一株,那裡一棵,並未覺得特別好看。後來連片種植,幾百上千畝的木瓜花同時開放,那震撼人心的視覺衝擊,幾乎讓人為之傾倒。

最先傾倒的是本地的村民。某一個春日的早上,陽光燦爛,小鳥鳴囀,村民們出門站在稻場坎上一看,一眼望不到邊的木瓜花盛開了!木瓜開花時,葉還沒有完全長起來,一棵木瓜樹布滿一樹花,數以萬計的木瓜樹,從眼前一直排向很遠很遠的山邊,成了花的海洋。盛開的花朵白裡透紅,花的陣勢,讓村民們驚訝不已。過去天不亮下地,月亮起了收工,一門心思為生活發愁而無心賞花的村民,如今生活富裕,又有了空閒時間,突然覺著木瓜花是這般好看。看著那一眼望不到邊的花海,真是激動萬分,直想把許久沒唱的曲兒唱起來。

年輕人把木瓜花的圖片發到網上,賞花的人成群結隊趕來。村民們順勢辦起農家樂,還有山歌手在花海對唱山歌,一片花海頓時熱鬧起來。

我也曾在木瓜花盛開的時節回故鄉賞花。小車在公路邊排成了七八裡的長龍,田間小徑站滿賞花人。航拍的無人機如只只鳥兒,在花海上方飛舞,翅膀攪動空氣的嗡嗡聲時高時低,還是壓不住從花叢裡飛出的山歌。

悅耳的山歌響起,故鄉的木瓜花開,喜悅的表情洋溢在村民的臉上,明媚的春天已經到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20日 20 版)

相關焦點

  • 一牆木瓜花,書寫出別樣的春天故事
    嬌豔的花瓣,熟悉的清香,猛然間就讓我想起了童年時故鄉那一牆牆的木瓜花。   說一牆,是因為山區農民總喜歡把木瓜樹種在園邊地埂,用來做籬笆之用。其實在我的夢裡,總想著有那樣一個小院,房屋不用太大,有個小院,圍牆是用柵欄做成的,上面爬滿了牽牛花或是雞爪花。
  • 花之聲 | 木瓜花
    春天是百花爭豔的季節,桃花紅、李花白、櫻花粉……這其中,還有一抹易被忽略的紅色,那就是木瓜花。木瓜花的紅很特別,明代詩人薛瑄眼中,「好花難比木瓜紅」。宋代詩人王令也有同感,他形容木瓜「天教爾豔呈奇絕」。這個紅是怎樣的一種顏色?有人覺得她紅得通透,還有人說她是「乍濃還淡」。
  • 木瓜花盛開,周末約起來!
    每年二月中旬含羞待放的花苞便層層疊疊的掛滿枝頭,二十多天後就到了木瓜花的盛開季。盛開的木瓜花花瓣沒有一點雜色,一個個綻放的花蕾形成一簇簇的花團,吐著嫩黃的花蕊,在綠葉的陪襯下顯得婀娜多姿。而在木瓜園中勞作的村民和來遊玩的遊客則把原本就美麗的花朵打扮得更加花枝招展。
  • 深山木瓜花 盛裝迎春早
    酸木瓜花的美是那麼的不一樣,像極了孩子害羞時微微泛紅的臉頰。它們以傲嬌的花姿,向前來賞花的遊客訴說著春的浪漫、展示著花的芬芳,成為春天裡一道火熱灼豔的鄉村風景線。    遊客 楊發燕    我覺得木瓜花很有欣賞價值,首先它的顏色很豔麗,看過(上)去就讓人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眼前一亮,而我又很喜歡拍風景,特別是花,我比較喜近距離來拍,它能夠很好的展現花的美。
  • 清新的木瓜花 悠遠而綿長:把我揉進無限美好的夢境裡
    最近,總是從鄉下朋友圈中看到有關木瓜花的圖片,萌生想去欣賞的想法。 說一牆木瓜花,是因為家鄉總把木瓜樹種在園邊地埂,用來做圍牆之用。說句真話,農村長大的我,習慣了山花爛漫,對於花開已經不會很激動,但最近木瓜花總是會浮現在我的眼前。
  • 吃過木瓜的你,知道木瓜花長什麼樣子嗎?
    有的含苞待放... ...中國榔坪木瓜花海景區,是中國第一個以藥用木瓜花為背景的旅遊休閒景區。景區有連片藥用木瓜樹3000多畝,木瓜樹枝條怪虯,每年3月中旬到4月,榔坪鎮600多萬株木瓜樹花開成海,將山坡田野染成彩色,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邊花邊果的木瓜花
    本組木瓜花圖片手機拍自廈門江頭公園,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專業圖說植物花草,你對木瓜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討論區留言,更多精彩請關注「與時俱新」,每天上新哦!
  • 陽春三月天、昆明花盛開,在西郊遇見的酸木瓜花,都已長出了綠葉
    遠遠看去,以為是石榴花,走近細看,原來是酸木瓜樹啊,是長了綠葉的木瓜花,花開已有些過季了,要知道,盛花期時,樹上可是沒有一片葉子,火紅的花兒綴滿枝頭、一樹驚豔的畫面啊。在雲南的很多地方,飲食習慣都以酸辣為主,酸的來源多種多樣,其中用得最多的原料之一當數酸木瓜了。將它叫做酸木瓜,是與它的口味相關的。
  • 「遊木瓜花海 對樂園山歌」陽春三月,和長陽木瓜花赴一場約會吧!附賞花攻略
    陽春三月,和長陽木瓜花赴一場約會吧!「遊木瓜花海 對樂園山歌」鄉村賞花遊活動儀式即將在長陽榔坪鎮關口埡村啟動。漫山遍野的木瓜花,豐富精彩的文藝表演,帶你感受花的香氣,春的氣息喲!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媒體朋友,尊敬的各位父老鄉親:在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的早春二月,我們相聚在川鄂古道上的名鎮榔坪,來欣賞鮮豔美麗的木瓜花,來領略榔坪古鎮的風土人情
  • 懷念,那故鄉的山,故鄉的水
    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是我兒時故鄉的美好圖畫,是那人生世世代代甘願被沐浴,享受一份舒適。此刻,我常常會想起故鄉的山山水水,還有那悠悠的濃濃的思念!我的家鄉在一個小地方,有一條小溪,涓涓而流。秋風吹過,故鄉在心裡,留下了一道淺淺的痕跡、一朵浪花的思念、一杯流年的酒,醉了一個夢裡的你,牽了誰。靜依軒窗,靜靜回首凝望,靜夜的黑色裡寫滿著青春的別離。如果說回憶是一朵花,那麼我會跋涉很多山與水,只為在路途中與它相逢。此後的無數個夜晚,一個人仰望天空,任由回憶吞噬我的身體,任憑寂寞的心緒在每個細胞中蔓延。
  • 故鄉的冬天
    【故鄉的冬】筆名:峰油精寒風吹過耳邊,猶如在對我說「冬天來了~」,她踏著冰雪走來了,一襲白衣,萬丈冰雪,雪花飄落在我的臉上,風刀霜劍,冰冷刺骨,如零攝氏度的冰水混合物砸向我,霎時間冰天雪地,她跟隨著風的伴奏,在皚皚白雪中翩翩起舞,婀娜多姿。這是屬於「北國」的冬天。
  • 故鄉造句和解釋_故鄉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故鄉(gù xiāng)。近義詞有:故裡,家鄉,家園,鄉裡,梓裡,梓鄉,桑梓,老家,故土。反義詞有:異鄉,異域,他方,他鄉。家鄉。出生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冰心《我的故鄉》:「我生於一九零零年十月五日(農曆庚子年閏八月十二日),七個月後,我就離開了故鄉——福建福州。」]故鄉在教材中的例句:1、我的故鄉在江南,我愛故鄉的楊梅。
  • 懷念故鄉
    趙昕妍美麗的故鄉,在我眼裡總是好的,四季各有特點,卻都美得驚人,夏日熱烈,秋日沉穩,冬日嚴肅,而溫柔的春日則最讓我怦然心動,難以忘懷。溫柔,這個詞是最適合來形容春天的。而現在,我成了遊子,我仍不知道春風是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卻盼望著它能把我的思念帶回我的故鄉。到了春天,出來活動的行人便多了起來,街道上看起來也比往常要熱鬧一些,似是由於冬日裡見得少了些,大家難得聚在一起,似乎有著說不完的話。孩子們從街這頭跑到街那頭,大人們就在一旁,一邊看著孩子們,提防著他們摔倒,一邊喝喝茶、聊聊天,好不愜意。
  • 故鄉的模樣
    故鄉的原風景,展示30年前的記憶載體,在快速變遷中,探尋那些曾經的過往。每個人的心裡,故鄉都有著獨特的模樣。在我的眼中,故鄉依稀還是當年的樣子。讀著陶淵明的詩句,其中所描繪的田園生活「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我雖無法實現,但在這裡,仍大可欣賞到這樣的風景。郝松 文/圖
  • 永遠的故鄉 - 中國電力網
    永遠的故鄉 發布時間: 2021-01-13 10:23:10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魏亞東   故鄉的夕陽是一幅百看不厭的山水墨畫。每當夕陽慢慢在西山墜落,它所到處,染紅了天邊的雲霞。
  • ​憶故鄉•牛角龍
    查看精彩內容 點擊上方馮佰基工作室快速關注憶故鄉•牛角龍
  • 故鄉的水月亮
    任國勝其實,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枚月亮,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彎彎的,我靈魂深處的月亮,當屬故鄉的水月亮在我的記憶裡,小時候的故鄉就像今天的江南水鄉,村裡村外到處是水。不足千人的村莊,有三個首尾相連的坑塘,村子的北邊和東邊被一條蜿蜒曲折的石河環抱著,村子的西邊和南邊有兩個堰塘,與板橋水庫乾渠相連,灌溉著一望無際的稻田。這裡雖然沒有宋埠元橋,也沒有城市的燈紅酒綠,但有的是清清河水,有的是富含氧粒子的新鮮空氣,有的是沁人心脾的野花香,有的是潔白而又灑滿清輝的月光。
  • 月是故鄉明
    當然不止是口腹之愉,她還是可印萬川的圓月,是醉酒後清涼的夜,是羈旅之客心心念念的故鄉。 休說陰晴圓缺,且喜人間好時節。 今日分享幾篇名家文章,我們一起去看看名家如何過中秋。 伍 季羨林對故鄉的中秋情有獨鍾 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中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國學家季羨林老先生以細膩的筆觸把家鄉留在腦海中的記憶細心地寫了出來,沒有迷人的山,沒有多情的水,沒有流芳百世的古蹟,也沒有勾人心弦的神話傳說,有的只是一個赤子對家鄉的愛戀: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
  • 月亮升起的地方是故鄉
    原標題:月亮升起的地方是故鄉 你知道月亮是怎樣一點一點圓起來的嗎?我是知道的。 前一段時間,我每天晚上都要站在陽臺上看月亮。那是我因生病閒居的一段日子,覺得每天可以相伴的除了日月星辰,再也沒有什麼可以依賴的了。身體生病的時候,人是脆弱的,幸好母親的電話每晚必到,給我以慰藉。我等母親電話的時候,便靠在陽臺上,抬頭望月。
  • 故鄉裡的蟬聲
    故鄉裡的蟬聲唐朝詩人白居易在《早蟬》中這樣寫道「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裡。」故鄉是個小山村,村前一條小河。村裡園子多,園子裡楸樹、香椿、梧桐樹多。村子周圍有東園、南園、西園,園中杏樹、梨樹遮天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