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勝
其實,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枚月亮,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彎彎的,我靈魂深處的月亮,當屬故鄉的水月亮。
在我的記憶裡,小時候的故鄉就像今天的江南水鄉,村裡村外到處是水。不足千人的村莊,有三個首尾相連的坑塘,村子的北邊和東邊被一條蜿蜒曲折的石河環抱著,村子的西邊和南邊有兩個堰塘,與板橋水庫乾渠相連,灌溉著一望無際的稻田。這裡雖然沒有宋埠元橋,也沒有城市的燈紅酒綠,但有的是清清河水,有的是富含氧粒子的新鮮空氣,有的是沁人心脾的野花香,有的是潔白而又灑滿清輝的月光。
小村莊的夜晚,由於月亮陰晴圓缺的交替變換,人們早已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生活規律。農曆每月的十五之前,月面朝西,月牙形狀如碧玉彎鉤,為上弦月。天剛黑,月亮就高高地掛在了南邊或西邊的天空,到了午夜,月亮就慢慢地沉落西天。對於長期依靠煤油燈照明的農村人來說,可謂是天賜良緣。於是,也是農村晚飯後最熱鬧、最活躍的時候。
十五是月亮的滿月,圓圓的月亮掛在天空,天黑而升,天亮而落,月光皎潔輝煌。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過了十五,就是農曆的下半月,月亮開始慢慢晚起晚睡了,有時已到了午夜了,月亮好像剛剛睡醒一樣,很不情願地才露出頭角。而且還是面朝東,月牙的形狀如倒掛金鐘,人們稱之為下弦月。此時的農村夜晚,漆黑一團,尤其是下雨或下雪天,勞動了一天的人們只好圍著煤油燈或火堆「侃大山。」
我喜歡跳舞的水月亮。老家村莊邊上的那條石河,一年四季流水不斷,清澈見底。夏季有時也會發洪水,但每次洪水都是對河床的一次大洗滌,洪水過後,石頭更加潔淨,河水更加流暢,河底更加清澈。晶瑩的月光,懷揣著嫦娥奔月的故事,一下子投到河水中,大概是在尋找她古老的故鄉吧。
春天來了,月出河水金輝煌,春來河岸花勝開。下午放學後,我急忙放下書包,挎著籃子來到了河邊挖豬草,直到一勾彎彎的月亮升起,我才挖滿籃子,放鬆一下自己。於是,踏足河邊,撿起一顆小石子彎腰甩入河中,平靜的河面上,小石子忽進忽出,連續幾次後沉入水中,這叫「撇水豆」。這可是技術活,掌握不好,一顆石子撇出去,一頭扎進水裡,連一個「水豆」也沒有。技術好的話,一次一連串能撇出好幾個「水豆」。隨著「水豆」出現,水面濺起朵朵浪花,月光照在清澈的河水上,靜謐斑駁的漣漪一圈圈地蕩漾開來,泛起片片粼光。
我喜歡音樂伴奏的水月亮。村中的坑塘穿村而過,坑塘之間有條像玉帶樣的小溪相連,坑塘岸邊綠草茵茵,垂柳如煙含黛。一輪明月投入平靜的水面,「又疑瑤臺鏡,」撒落人世間。晚飯後,尤其是夏天,這裡成了老少爺們不約而同地集聚中心。人們圍著坑沿,邊散步邊閒聊,孩子們爬上柳樹,折一枝柳條,用力一擰,把芯去掉,一支簡單的笛子就能吹出一曲美妙的音符。聽,坑塘的那邊,不知是誰拉起了二胡,那是瞎子阿丙的傳世佳作「二泉映月,」這是「月光下的鳳尾竹。」此時的月光就像水面上跳動的音符,輕雲流水,激情飛越,如歌如泣。「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聽得大人們止住了閒聊,聽得小孩子停止了打鬧,聽得水中魚兒歡快地跳,聽得水中月亮盡情在歡笑。
我喜歡會遊泳的水月亮。每年的七八月間,正是熱伏天,村邊的石河更是熱鬧非凡。夜幕剛剛降臨,淺淺的河水湍流處,鵝卵石上還溫存著白天太陽的餘溫,一群洗衣服的大嫂們就趁著暗淡的月光,盡情地享受著露天裸浴的幸福。在小河的彎曲處,往往會形成一個深水潭,這是男人們裸泳的理想之地。看,幾個孩子們已脫光了屁股,正試圖從岸上玩起跳水的遊戲,只聽「嘭」的一聲巨響,水柱濺起一人多高,伴隨著水波汶的向外擴散,出現了層層水中月,然後,小夥子又猛地從水下竄出來,把那正在晃動的水月亮頂得稀巴爛。
我喜歡鮮花爛漫的水月亮。俗話說,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月不在圓有花則亮。秋季到了,村莊的西邊和南邊,金黃的稻穀笑彎了腰。月光如水,淡淡的微風吹來,送來了滿園的稻花香。一股清泉從田邊淙淙流過,月光灑在上面就像天宮灑向人間的碎銀,這是豐收的希望。田埂上開滿了野花,好像吸足了月光的精華,恣意釋放著鄉野的清香。月光帶著溫馨灑滿田野、灑滿路口、灑滿村莊、灑在每個人的心口上。趁著月色,我散步到田邊,順手掬一捧細碎的水月亮,灑向遠處的田埂,不想卻無意中驚擾了正在草叢中談情說愛的一對青蛙。「呱呱呱」的叫聲戛然而止,接著就是「撲通、撲通」的跳水聲,將一池璀璨的月光砸的支離破碎。
我喜歡飄雪的水月亮。冬天到了,一場大雪給整個村莊披上了一層潔白的外套,銀裝素裹。夜晚的月亮高高掛在樹梢上,放出孤獨的光輝,又清又冷,寒風把光禿禿的樹枝吹得吱吱作響,又一陣北風呼嘯刮來,吹起地面上的積雪,漫天飛舞的雪花被月光照得格外妖嬈,就像仙女撒在天幕中的顆顆夜明珠,閃爍著燦爛的銀輝。此刻,我似乎終於明白,劉長卿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句詩,為什麼能撼動千古了。
寂靜的夜晚,披上棉襖,踏著月光,領著柴狗獨自徜徉雪地間。天上是迷人的月亮,遠處是朦朧的群山,腳下是深深的雪印。村中的坑塘,水面早已冰封,我小心翼翼地踏上去,慢慢追尋著水中的月亮,不,那是冰中之月,是玉中含月,是寶石鑲月。
時光荏苒,轉眼我已離開故鄉四十餘年,但無論身在何處,對故鄉的那份親情、那份鄉愁、以及對那潭汪汪的水月亮的思念,始終沒變。
今年的雨水特別多,我想一定會再現多年不見的溝滿河平。故鄉的水月亮呀,你是否已經吃飽喝足、你是否還在惦記著遊子的思鄉之情、你是否仍在盼望著那水月交融的歡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