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4光年外「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人類要小心了

2021-01-13 騰訊網

一直以來,人類都不是一種喜歡孤獨的生物。從遙遠的史前時代開始,原始人類們就幻想無盡星空中有另一個世界,那裡雄壯瑰麗讓人敬畏。

到了古代,這種幻想被進一步的填充和完善,珍禽異獸、亭臺樓閣開始成為人們新的幻想之物,一篇篇動人的傳說也由此而生。不過,種種美好的幻想和描寫,並沒有改變人類對星空的嚮往和敬畏。

到了現代,發達的科技水平讓人類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知道了自身在宇宙中是多麼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同時也對未來發展產生了迷茫。

在這種複雜感情和實際需求的推動之下,人類迫切地想要在宇宙中找到「同伴」,以獲得許多問題的真正答案。

但讓人有些難以接受的是,尚未踏入宇宙前預先的那種「熱鬧」情景並不存在,宇宙波瀾壯闊的景象下難掩「死寂」的氛圍。

這種情況肯定是不正常的,因為宇宙138億年的歲月中孕育出了無數恆星系,只要每個恆星系孕育生命的概率不小於零,那麼在誇張的基數下生命的數量也會多到嚇人,宇宙中根本不可能如此「安靜」。

事實上,這也正是「費米悖論」的核心內容。為了解釋費米悖論,科學家們提出了不同的假說理論。誇張點的認為,人類當前處於外星文明設置的自然保護區內。貼近現實的則認為,人類當前所使用的通訊方式可能過於落後,就像在21世紀使用狼煙一樣。

又或者宇宙中誇張的距離尺度就像一道無法逾越的天塹,阻攔了文明與文明之間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科技並不能徵服誇張的距離。

事實上,目前主流科學界確實認為距離是一切的阻礙。例如比鄰星是宇宙中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它距離我們大約4.2光年。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比鄰星和半人馬座α雙星共同組成了一個三星系統,這個三星系統就是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星的原型。

自從知道比鄰星的存在後,科學家們一直想知道它是否有行星。經過幾十年的觀察研究,歐洲南方天文臺終於在2016年8月在其附近發現了一顆行星。

這顆被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Centauri b )」的行星質量和地球差不多,是一顆類地行星,公轉周期約11個地球日,距離母星約750萬千米。

可能許多人看到它距離母星750萬千米就認為它不可能擁有生命,但現實其實並非如此。雖然它距離母星非常近,要遠遠近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但比鄰星和太陽可不一樣,它只是一顆質量為太陽十分之一的M型紅矮星,表面溫度才2700多攝氏度。

因此,即便比鄰星b距離比鄰星很近,但它卻不會像水星那樣被母星烤乾,反而處於當前恆星系的宜居帶內,表面很可能有液態水留存。

從宏觀上看,「三體星系」不利於孕育生命的關鍵因素不在於過近的恆星距離,而主要在於比鄰星本身的活動上,比如經常性的耀斑爆發等等。

這頻繁的活動使得比鄰星b的輻射強度是地球的400多倍,就算它擁有大氣層,這些大氣層也會在幾十萬年內被破壞殆盡,從而對生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但最近一項新的研究卻就此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認為,即便是在如此高強度的輻射環境下,生命也完全有存活下來的可能,因為地球早期的輻射強度要比比鄰星b高得多,而生命依舊頑強的存活了下來,甚至演化出了人類這樣的智慧生物。

來自康奈爾大學卡爾·薩根研究所的兩位科學家麗莎·卡爾特內格(Lisa Kaltenegger)和傑克·奧馬利·詹姆斯(Jack O'Malley-James)研究了4顆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分別是39光年外的TRAPPIST 1e和LHS 1140b、11光年外的Ross-128b以及4.2光年外的比鄰星b。

這4顆系外行星的特點都是圍繞著紅矮星運行,這使得它們遭受的輻射強度很高。雖然科學家們並不了解它們表面具體的環境狀況,但是仍可以用計算機進行可能的大氣模擬,並將模擬結果和地球進行對比。

結果顯示,這幾顆系外行星雖然每時每刻都遭受著恆星風的侵襲,但紫外線的強度還是沒有39億年前的地球高。所以研究人員指出,行星表面的輻射強度並不能成為紅矮星附近生命可能性的限制條件。

基於此結論,包括比鄰星b在內的幾顆系外行星上,其實不排除有生命甚至有類似人類這樣的智慧文明的存在。

但正如上文所說的那樣,距離可能是宇宙文明之間交流的最大阻礙。雖然從天文學尺度來看幾光年的距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就是這可以忽略不計的距離,可能一個文明窮其一生也無法跨越,最後只能默默地消亡於母星。

當然了,倘若距離不是文明之間交流的最大阻礙,那麼人類就要小心了,因為比鄰星b就在地球的「後院」,如果那裡真的有智慧文明的存在,對於人類來說可能並不完全是一個好消息。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4光年外「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人類要小心了
    例如,比鄰星是宇宙中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離我們大約4.2光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比鄰星和半人馬座雙星形成了一個三星系統,而這個三星系統就是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星的原型。自從我們知道比鄰星,的存在,科學家們就一直在懷疑它是否有行星。經過幾十年的觀察和研究,歐洲南方天文臺終於在2016年8月在其附近發現了一顆行星。
  • 天文學家:4光年外的「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劉慈欣笑而不語
    如果你看過劉慈欣的《三體》,那麼你一定會知道書中有一個超級強大的智慧外星文明——三體人,他們居住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上,他們的恆星系統,由三顆恆星組成,雖然對於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距離,但是它仍然是最接近太陽的恆星系。那麼,拋開小說裡的內容不談,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上,真的有生命存在嗎?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討論一下!
  • 「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距地4光年,各項指標比太陽系還要好
    事實上,主流科學界確實認為距離是一切的障礙,例如,宇宙中離太陽系最近的行星,離我們大約4光年遠。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比鄰星和半人馬座α雙星共同組成了一個三星系統,這就是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星的原型。科學家們自從知道這顆恆星存在以來,就一直在想它附近是否有行星。經過幾十年的觀察和研究,歐洲南方天文臺終於在2016年8月在其附近發現了一顆行星。
  • 31光年外發現可能有生命的星球,去那裡要多久?
    因為這些行星能像地球那樣,從母星接收到適中的熱量,從而可以讓液態水存在,這樣的行星上就有可能進化出生命。地球是人類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所以在尋找外星生命時,類似地球的行星備受關注是理所當然的。目前已知可能存在生命的系外行星有五十幾顆,其中包括TESS不久前發現的GJ 357 d。這顆行星離地球較近,相距僅31光年。
  • 三體星球上會存在生命嗎?距地4光年,各項指標都比太陽好
    如果你看過劉慈欣的《三體》,那麼你一定會知道書中有一個超級強大的智慧外星文明——三體人,他們居住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上,他們的恆星系統,由三顆恆星組成,雖然對於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距離,但是它仍然是最接近太陽的恆星系。
  • 距離僅22光年,「超級地球」格利澤677cc會是「三體」的星球嗎?
    在過去的一年裡,由於人類科技的大爆發,致使大量更加先進的科技產品進入人們的生活。而同樣的大量的先進科技也使得人類在觀察宇宙的時候擁有更多的便利,因此我們才能在最近看到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我們才能在最近的幾年的時間裡發現越來就越多的距離太陽系更遠的星球。
  • 這些星球上可能存在生命,是人類移居的選擇?
    我們知道生命產生所需要的條件如下:一、有能量源,太陽二、有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溫度,空氣。水(液態)和距太陽的距離有關近些年來經過科學家們的不斷探索,發現了以下幾個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人類移居外星的選擇:克卜勒-22b克卜勒-22b是美國宇航局克卜勒計劃於2011年12月確認的首顆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
  • 研究發現:外星球的海洋環流,可能是外星生命的關鍵!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解決這個問題:在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如果有,我們如何找到它?面對太陽系以外數以千計的行星要探索,科學家們需要一種方法來預測哪些系外行星最有可能擁有生命。讓事情變得更複雜的是,預測必須基於可以從幾光年外乃至幾十幾百光年進行的觀測,包括如這顆系外行星的大小、質量和大氣的組成等。
  • 已發現現實版的三體星系!就在340光年外!
    《科學》雜誌上發表過一篇論文,地球人已經發現了一顆圍繞三顆恆星運轉的行星。這顆行星名編號為HD131399Ab,我們暫且稱它為三體星。大家也許看過劉慈欣的《三體》,書中講述的就是關於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的鬥爭故事。
  • 《三體》可能是本預言書!4.2光年外傳來神秘信號,疑似飛船發射
    說到知名科幻文學,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劉慈欣的《三體》,其中主角之一是——三體文明,距離地球約4.2光年。為了尋找新的家園,他們在發現地球後大規模地向地球進軍。那麼,在真實宇宙中,是否存在距離地球4.2光年的恆星系統?答案是肯定的,《流浪地球》中提到的比鄰星就在那裡,也是整個宇宙中距離最近的恆星系統。
  • 42光年外發現宜居星球,科學家:是顆超級地球,可能存在生命
    文/科學年輪地球周圍的宜居星球不在少數,並且還有三星系統和多星系統,這些星系雖然存在多顆恆星,但是也存在宜居星球,例如我們熟悉的比鄰星就是著名的三星系統。著名電影阿凡達就將劇情設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組的一顆氣態行星的衛星上,這就是著名的潘多拉星球。
  • 科學家在4.2光年外,發現類似「三體結構」的星系,該警惕了!
    雖然截止到目前為止,在宇宙當中並未發現其他的生命,但是科學家們都認為宇宙中地球並非是唯一的存在,截止到目前為止在距離地球4.2光年之外的比鄰星和半人馬座阿爾法雙星組成了一個三體星系,這也就意味著在這個星系當中的環境是非常惡劣的,在《三體》小說當中,為了可以生存下去,三體人進化出了脫水的能力來躲避環境惡劣的亂紀元,而在比鄰星系當中,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比鄰星的爆發是時常發生的,太陽風將會吹到附近的星球上,導致附近的行星環境發生變化,在距離比鄰星750萬千米處就有一個行星比鄰星b。
  • 23光年外,天文學家發現另一個三體世界!
    在小說中,4.3光年外的半人馬座α星中的三顆恆星做著混亂的三體運動,使位於其中的三體行星經歷亂紀元與恆紀元無序交替,孕育出經歷一次次毀滅與重生的三體文明。三體人飽受煎熬,以至於在得知地球的存在後,不惜長途跋涉4.3光年來與人類搶地盤。現實中的半人馬座α星並不像小說中那般混亂。
  • 三體人真的存在嗎?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
    三體人真的存在嗎?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看過劉慈欣《三體》這本小說的都知道,三體人是一個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種群。這本科幻小說,人們了解到距離地球4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知道三體世界是怎樣的。其實,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現實的宇宙中一樣存在三體世界,這個三體星距離地球23光年,質量更是地球的8倍,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世界呢?
  • 他們可能看著我們!宇宙中七大可能存在在外星人的星球
    截止到2012年12月,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世界,而其中一些行星的軌道正好處於恆星周圍的可居住帶上,以下便是迄今發現的七大系外世界,通過對系外行星的探索有助於科學家們了解太陽系之外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環境。
  • 三體世界真的存在?距離地球23光年處,疑似巨型三體世界出現!
    三體世界真的存在?距離地球23光年處,疑似巨型三體世界出現!隨著《流浪地球》的上映,劉慈欣為世人所熟知,他的宇宙世界觀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尤其是小說《三體》,使人們了解了離地球4光年遠的三體文明,知道了三體世界是怎樣的。事實上,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外,真實的宇宙中還有三體世界。三體恆星距地球23光年,質量是地球的8倍。
  • 科學家在2020年的4大發現,與外星人有關,地外生命真的存在嗎?
    在我們看來,金星的環境非常惡劣,是不可能孕育出生命的,但是磷化氫除了天然形成外,還有一種途徑,那就是生物合成。科學家卻認為金星的大氣層還是比較適宜的,而磷化氫正好出現在大氣層中,這也提高了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五角大樓公布的UFO視頻除了在宇宙上的探索外,還有一則新聞也比較勁爆,那就是美國五角大樓所公布的UFO視頻。
  • 又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僅距地球4光年,人類能否到達?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找尋著「第二個地球」,這不僅是希望能找到地外生命,也希望能找到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畢竟人類不可能永遠生存在地球上,終有一天人類會走向宇宙,若那一天到來了,那麼人類的下一站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 距地球4.2光年之外,可能存在一顆超級地球,那是一個冰的世界
    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存在嗎?雖然人類搜尋地外生命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還沒有任何的發現,但是基本上所以的科學家都認為地外生命是存在的,宇宙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
  • 距地球4.2光年之外,可能存在一顆超級地球,那是一個冰凍的世界
    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存在嗎?雖然人類搜尋地外生命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還沒有任何的發現,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地外生命是存在的,宇宙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