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外星球的海洋環流,可能是外星生命的關鍵!

2020-11-26 騰訊網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解決這個問題:在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如果有,我們如何找到它?面對太陽系以外數以千計的行星要探索,科學家們需要一種方法來預測哪些系外行星最有可能擁有生命。讓事情變得更複雜的是,預測必須基於可以從幾光年外乃至幾十幾百光年進行的觀測,包括如這顆系外行星的大小、質量和大氣的組成等。

芝加哥大學行星科學家史蒂芬妮·奧爾森(Stephanie Olson)在新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研究中提出了一個新模型,該模型預測了海洋的循環模式,如何影響外星球上生命的好壞。這些因素可以指導科學家在其他星球上尋找生命,其研究發現表明,尋找一顆與地球幾乎完全一樣的行星,可能不會把我們帶到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地方。研究的合著者、芝加哥大學副教授多裡安·阿伯特(Dorian Abbot)說:

以前關於系外行星海洋的少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它們對氣候的影響上,這項研究開始評估海洋環流對營養循環、生物生產力以及系外行星上潛在生命的可探測性影響。環流模式會對海洋生命生存能力產生戲劇性的影響,地球上海洋中的大部分生命存在於頂層,頂層接收陽光以支持光合作用的有機體,並與大氣交換氣體。隨著死亡的有機體被重力拉下,這種混合層不斷地將營養物質流失到海洋的更深、更靜的區域。

這些營養物質返回到維持生命的混合層,依賴於一個被稱為上升流的過程。上升流發生在特定的位置,那裡的風導致地表水發散,深水向上流動以取代它們,帶來了為生命提供燃料的營養物質。地球物理科學系T.C.Chamberlin博士後研究員奧爾森說:如果觀察地球海洋中的生命,會發現它們絕大多數集中在有上升流的地區。研究使用了一個模型來探索可觀測特徵的微小變化,如行星的大小或自轉速度:

如何顯著影響系外行星海洋中的上升流數量,從而有利於或不利於海洋表面的生命。研究發現,那些自轉速度比地球慢、表面壓力比地球高、海洋含鹽量比地球高的行星,可能都會經歷更大的上升流。這可能會產生更活躍的光合作用生命,最終可能會表現為更多可檢測到的光合作用生命。這些是我們在生命探測研究中應該優先考慮的行星類型,如果找不到生命,不探測可能更有意義。其研究結果與關於系外行星優先順序的普遍觀點形成鮮明對比:

人類發現外星生命的最好機會,將可能是找到一顆具有儘可能多類似地球特徵的系外行星。這項研究促使我們將搜索範圍擴大到類地行星以外的地方,並考慮是否有可能比地球本身更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系外行星一些不同於地球的特徵,可能會導致大氣中更多生物活動的氣體特徵(例如氧氣和甲烷)使這些行星上的生命更容易從遠處被探測到。除了為尋找其他行星上的生命提供信息外,研究模型還可能提供有關地球上海洋環流模式的信息:

並為我們星球上生命的過去和未來提供洞察。在地球的歷史進程中,太陽的自轉速度、表面壓力和亮度都發生了變化。研究模型表明,所有這些變化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了上升流,並可能推動了地球海洋中的生命蓬勃發展。此外,鹽度的增加可以極大地影響地球氣候,如果將海洋中的鹽分增加一倍,將導致所有海冰融化,並導致地球變暖6攝氏度。如果兩個鹽度差異的因素對行星氣候如此重要,那麼海洋鹽度也是真正需要考慮的問題。

就我們自己星球的氣候演變而言,研究模型通過微妙地修改類地行星的特徵,一次一個參數地預測了海洋環流和氣候的這一變化和其他令人驚訝的顯著變化。如果參數同時改變,以更準確地反映系外行星的特徵可能與地球有何不同,可能會產生更戲劇性的影響,從而打開幾乎無限的探索場景。海洋真的是充滿活力的棲息地,本研究在這裡只是觸及了皮毛,研究人員的願景是:人們會對此感到興奮,並繼續研究和探索更具差異化的可能性。

博科園|研究/來自:芝加哥大學

研究發表期刊《天體物理學》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N光年外星球上的海洋環流,可能是外星生命的關鍵
    這些因素可以指導科學家在其他星球上尋找生命,其研究發現表明,尋找一顆與地球幾乎完全一樣的行星,可能不會把我們帶到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地方。,這項研究開始評估海洋環流對營養循環、生物生產力以及系外行星上潛在生命的可探測性影響。
  • 海洋環流可能是發現宜居系外行星的關鍵!
    最好是海洋,因為那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這些海洋需要以特定的方式循環以維持生命。地球上的海洋環流對氣候和宜居性起著巨大的作用。地球所有的區域性洋流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地球的全球輸送帶(GCB),也被稱為溫鹽環流。這是一個複雜的話題,但總的來說,GCB是由風、鹽度、溫差、水深或海底地形驅動的。
  • 外星文明會存在嗎?科學家發現,地球生命可能真的來自外星球
    太陽系、地球誕生時間已經有數十億年時間了,我們地球生命起源也有數十億年時間,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想揭開太陽系起源、地球生命起源等問題,似乎不大可能了,因為我們沒法回到數十億年前看一看這個起源的過程。既然我們地球出現了生命起源,那外星球是否也會出現類似的生命起源,出現外星生命呢?如果外星球沒有生命起源,那假設有太空人回不來地球,而是飄到外星球,是否能夠為外星球帶去生命起源呢?
  • 哪些系外行星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們發現了新的探索方向
    哪些系外行星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們發現了新的探索方向。據《MSN》新聞網5月20日報導,近日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個行星科研團隊,公布了一項最新的成果,表明外星球的海洋環流或將是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
  • NASA:外星生命或潛伏在這顆星球,如果發現外星生命,我們怎麼做
    NASA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歐羅巴可能具備支持上面的必要條件,外星生命或潛伏在這顆星球上。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尋找外星生命時,都會參考地球孕育生命的條件,如需要有液態水等。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在這顆衛星歐羅巴的內部存在液態水,其含水量非常豐富,在它表面的冰層看起來就像一個外殼。如果在歐羅巴的液態海洋中有穩定的熱源,那可能會出現外星生命。
  • 比月球還小,液態水卻是地球的兩倍,最有可能發現地外生命的星球
    木衛二內部的液態水的存在是生命誕生必不可少的條件,同時木衛二大氣層中含有一定的氧氣,這些因素都證明,這個被伽利略發現的衛星可能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誕生生命的星球。
  • 太陽系內適合人類殖民及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六大星球貳
    這一猜想的根據來自卡西尼探測器對土衛六的調查,發現液態甲烷的環境有可能出現奇怪的生物,康奈爾大學研究小組發現,磷脂分子的形成是地球生命出現的重要一個步驟,而土衛六的環境有助於磷脂分子的出現。只不過土衛六的生命形態跟地球不同而已。
  • 研究人員認為,尋找外星生命需找這樣的星球:有海洋、大氣和陸地
    每當我們在太陽系外發現一顆新行星時,或許每個人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顆行星是否位於所謂的「可居住區」?也就是說,它離附近的恆星遠嗎?在那裡有液態水嗎?如果有液體水,那麼這個星球上有生命是可能的,這也是合乎邏輯的。
  • 在這4顆星球上可能存在外星生命,比如木衛二和土衛二,都有海洋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知道只有一顆行星上有生命,那就是我們的地球。但我們是宇宙中唯一的嗎?遺憾的是,現代科學對這個問題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根據宇宙學原理,宇宙是各向同性和均勻的。所以,理論上是存在外星生命的。宇宙是巨大的。因此,要在遙遠的地方尋找生物,這是極其困難的。但是,在離地球「不遠」的地方去搜尋外星生命,這是可能的。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生命世界」,或顛覆我們對外星生命的認知
    外星球,存在生命嗎?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太陽系內暫時只發現我們地球存在生命,在外星球暫時還沒發現外星生命,難道我們地球是唯一的生命星球嗎?雖然還沒找到外星生命的跡象,但很多研究表明,在宇宙中,還是存在不少可能適宜孕育生命的星球。
  • 這顆星球含水量或超地球,可能是太陽系中孕育外星生命的最佳場所
    雖然如此,木衛二卻存在一個巨大的海洋,其含水量可能超過我們地球,可能是我們太陽系中孕育外星生命的最佳場所。,歐羅巴有可能是太陽系內孕育外星生命的最佳場所。在我們地球上,巨大的海洋孕育了無數種生命,海洋在我們地球生命起源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歐羅巴星球上也存在巨大的液態海洋,確實是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
  • 太陽系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歐巴羅」
    1977年美國發射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旅行者1號」,它的使命就是找尋宇宙中的外星生命,2年後它就到達到了木星,拍下了木星極其衛星的詳盡圖像。,這意味著它是一顆年輕和活躍的星球,它可能只有2千萬-1.8億歲。
  • 地外星球上發現水蒸氣!外星生命和地球人類的遷移將成為可能?
    並且,隨著歐羅巴上水蒸氣的發現,地球人類對該星球上存在生命的期待更加有增無減。那麼,這些水蒸氣的存在,又是否和星球上的厚冰層下存在液態水有關?隨著科學家們對太陽系的探索越來越深入,歐羅巴已然成為了尋找地外生命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 如果太陽系有外星生命,80%是在這個星球上面!
    除了地球,還有其他星球存在生命嗎?小編認為是肯定的!宇宙的浩瀚遠超我們的想像,它有2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又有2000億顆恆星,每個恆星又有n個行星,每個行星也有可能有n個衛星。在這麼龐大數量的星球中,不可能只有地球有生命。但是目前人類還無法走出太陽系,那麼太陽系內有沒有可能發現外星生命呢?如果有的話,最有可能在哪個星球?
  • 外星海洋裡的生命會是什麼樣子?
    當人類冒險登上木衛二(歐羅巴)或土衛六(泰坦),深入觀察它們冰凍的表面之下時,我們可能會在那裡發現新的生命形式嗎?近年來的發現使天體生物學家認為,木星和土星的一些衛星是太陽系中最有希望存在外星生命的地方。目前幾個主要的太空任務正在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前往那裡,尋找可能的生命跡象。
  • 找到4個可能「庇護」外星生命的K型恆星,新生命有望被發現?
    在科學中,對於地外生命來說,人類還是沒有任何發現的,至少從如今在已有的地外星球探索來看,是暫時沒有生命存在的。所以到底什麼星球上面存在生命這還是一個未解之謎。不過最近又有關於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消息了,這是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項發現。根據科學報告顯示,科學家們確定了4個可能「庇護」外星生命的「K型恆星」。
  • 地球生命信息全部來源於外星球,我們可能不是地球人。
    文在來源:文教在線原創作者:子正先生你我的生命信息可能來自外星球,但你卻不敢相信!地球上有許多人的生命信息及能量可能來自外星球,但他們不敢相信,更不敢承認這些難以證實的真相。人只是在地球上被製造加工,很多看不見的生命信息,如天賦、秉性、心智等,大多數來自宇宙外星空間。這是探索宇宙奧秘的林語先生根據從宇宙反饋的信息,得出的推斷。林語表示:通過長期觀察,他發現天賦很好的人,大腦內的各種腦管比一般常人粗很多,大腦內部所有與宇宙對接信息的通道均為開啟,腦髓特別亮。因此,這種特徵的人,一般是由外星生命能量與地球物質合成。
  • 紅矮星系特拉比斯特1的「眼睛星球」為何是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
    地球誕生生命的三個關鍵要素:陽光(能量)、水(液態物質)、空氣(可呼吸的氣體)。因此,這類行星晝半球與夜半球之間的晨昏圈可能是最適合生命生存的區域。,形成液態海洋,極有可能也誕生出生命,並進行演化。「眼睛星球」的發現再一次證明人類在宇宙中並不孤獨,就算按照地球人類生命為模板尋找外星生命
  • 美公布10個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名單(圖)
    4000億中選出10個     由於新公布的美國宇航局2007年財政預算提案中,計劃中的地外生命探索項目遭到刪減,科學家決定在「美國先進科學協會」的一次會議上提前公布這份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星球名單,讓曾經為這個項目捐過款的私人愛好者事先得知那些神秘星球的生命秘密,以撫平他們的不滿和遺憾。
  • 海洋上升流或是尋找地外生命的重要參照,這樣的星球比地球更宜居
    儘管科學家提出地外生命可能未必是碳基生物,但這些生物對於水的需求卻很可能和我們一樣的。所以科學家提出,尋找地外生命就要尋找水,而在系外行星上尋找水,或許可以探測其表面的水循環過程。截至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超過4000顆系外行星。但是,沒有人知道這些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這是因為它們都太過於遙遠,觀測難度極大。但是,科學家總是擅長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在尋找地外生命方面也不例外。誠然,我們不可能發射探測器去實地觀察有沒有生命存在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