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onOnSiteM系列PEM兆瓦級電解槽突破50萬電池運行小時,零故障...

2020-12-06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Marketwired2016年1月11日美國康乃狄克州瓦林福德消息——


  ·ProtonOnSite在20年時間裡始終提供安全、可靠的電解槽產品組合


  ·Proton在質子交換膜(PEM)技術上擁有領先地位,突破10億電池運行小時


  ·市場領先的電池堆壽命讓Proton領先競爭對手數年


  質子交換膜(PEM)水電解槽技術的全球領導者ProtonOnSite公司今天宣布,其兆瓦(MW)級M系列PEM氫發生系統突破50萬電池運行小時,且沒有發生任何故障,效率也沒有降低。這得益於ProtonOnSite在20年時間裡開展的高影響力創新,以及超過10億電池運行小時的PEM技術。2015年1月推出的M400和其他商用PEM系統相比,制氫能力提高了12倍。由於產能提高,M系列的每千瓦制氫成本降低了50%以上。


  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需要大規模儲能解決方案。M系列滿足了這種需求,它能把過剩電能可擴展地、高成本效益地轉化為氫氣,提供了一種獲得和儲存大量能量的無碳解決方案。


  ProtonOnSite總裁兼執行長RobertFriedland表示:「M系列突破50萬電池運行小時,且零故障,無效率損失;超過2500多套設備安裝在超過75個國家;我們在整整20年時間裡創造了充滿活力的解決方案,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這些優勢足以讓Proton明顯有別於競爭對手。正如我以前一直強調的,人們必須懂得,一個好用的PEM電解槽不應過分複雜。真正的挑戰在於讓這些系統在實際的行業應用中耐用、安全和可靠。Proton是唯一一家在市場上擁有安裝基礎、從業經驗和從業時間的PEM電解槽公司。充分利用我們在新M系列中積累的經驗對提供無與倫比的電池性能、讓Proton領先競爭對手數年至關重要。」


  PEM技術能夠獨特地快速響應可再生能源輸入,這使其成為首選的電解方法。此外,每年的維護成本也明顯低於傳統的鹼電解技術。M系列在許多大型工業市場為Power-to-Gas應用提供了高成本效益的方法和經濟的選擇。


  ProtonOnSite負責銷售、服務及營銷的高級副總裁DavidBow表示:「基於我們開始為現有產品線賦予的非凡質量、性能和長壽命,M系列設備實現了突破50萬電池運行小時的裡程碑,而且將繼續在整個市場推動創新,加快高影響力技術的發展。這項偉大的成就進一步驗證了Proton在電解領域的優勢。我們相信,M系列的快速響應時間、耐久性和高成本效益不僅將增強其滿足更大比例儲能、Power-to-Gas項目和車輛加氣(VehicleFueling)項目的能力,還將展現出更好的經濟回報。」


  關於ProtonOnSite


  ProtonEnergySystems,Inc.對外以ProtonOnSite名稱經營,是氫氣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自1996年以來,公司始終致力於以創新和實用方法開發、應用氫技術,最好地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ProtonOnSite在發電機冷卻、分析實驗室、半導體製造和材料加工等廣泛的市場銷售工業氫、氮和空氣淨化設備。ProtonOnSite還是軍事、航天、燃料和可再生能源行業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先進的質子交換膜(PEM)電解系統加上公司對卓越和質量毫不妥協的專注,使其有能力在各大洲供應、安裝氣體發生設備並提供技術支持。ProtonOnSite還將服務擴大到包括由儲罐、壓縮機及其他輔助設備組成的打包解決方案。這些產品和服務允許ProtonOnsite服務於廣泛的工業市場,提供全套設備和服務及工程解決方案。了解詳情,請訪問:http://protononsite.com/products/m/。


  圖片:http://media.marketwire.com/attachments/201601/20225_aislefinal.JPG


  聯繫方式:


  ProtonOnSite


  KathleenMullins


  ProtonOnSitePressContact


  電話:+1203.678.2132


  電子郵件:KMullins@ProtonOnSite.com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東方電氣自主研發國內首臺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實現滿負荷穩定...
    打開APP 東方電氣自主研發國內首臺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實現滿負荷穩定運行 新華社 發表於 2020-11-27 18:17:32
  • 微軟成功測試氫燃料電池,為數據中心連續供電 48 小時
    IT之家7月28日消息 微軟今天宣布,已經成功測試氫燃料電池(250千瓦),為一排數據中心的伺服器連續供電48小時。微軟正在考慮將氫燃料電池作為柴油發電機的替代品。微軟現在使用的柴油燃料佔其總排放量的比例不到1%。柴油動力發電機是在停電和其他服務中斷的情況下支持連續運行。
  • 突破 100兆瓦,中國壓縮空氣儲能邁出關鍵一步
    當時,全世界僅有兩座商業運行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分別位於德國和美國,規模達到百兆瓦級,但採用燃燒天然氣的傳統技術路線。而陳海生團隊研發的先進系統不使用儲氣洞穴、不燃燒天然氣,具有技術上的優勢。一套1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造價可降至8000萬~9000萬元,比電池便宜很多,風電廠可以承受,並且壽命達到30年以上,儲電的成本在0.3~0.5元/度。同10兆瓦系統相比,100兆瓦系統將提高效率10%,單位成本下降30%,適用於大電網、大風電場。
  • 高比能電池金屬鋰負極材料獲重大突破
    以無水氯化鋰為原料,通過開發高產多陽極電解、新型可精確調溫調溼電解槽等裝備、以及高品質金屬鋰提純和淨化等技術,製備電池級金屬鋰產品。以電池級金屬鋰為原料,通過開發高比能電池專用金屬鋰負極製備等技術與裝備,製備出超薄鋰帶、鋰鋁合金及超薄銅鋰複合帶產品。
  • 清華研發世界首臺600兆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順利通過168小時...
    清華研發世界首臺600兆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順利通過168小時考核運行  清華新聞網4月15日電 (通訊員 呂俊復)清華大學研究開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世界首臺600兆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於4月14日上午8點順利通過168小時考核運行
  • 用在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機組上
    近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所屬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6兆瓦超臨界二氧化碳透平壓縮發電機組完成機械運轉試驗,機組運行情況良好,達到設計要求,順利出廠交付用戶,標誌著江增重工核心技術成功應用於又一全新領域。
  • 東方風電10兆瓦海上風機通過高/低壓穿越測試
    11月16日,由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風電」)研製的國內首臺、亞洲地區單機容量最大的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興化灣二期海上風場一次通過高/低電壓故障穿越測試,標誌著該型機組具備高/低電壓故障穿越能力,即當電網出現故障時,在標準規定的故障穿越曲線範圍內,機組不但不脫網,還能為電網提供支撐,幫助電網恢復。
  • PEM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
    2 萬個村莊沒有納入電網覆蓋範圍。右圖:PEM 燃料電池。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簡稱 PEM 燃料電池或 PEMFC,見圖 1)是一種兼顧了成本和汙染問題的理想解決方案。如今許多應用中都能看到 PEM 燃料電池的身影,它正逐步替代傳統的電力技術。
  • 兆瓦和萬千瓦的換算關係:1兆瓦等於多少千瓦
    關於兆瓦和萬千瓦的換算方法,在計算兆瓦與萬千瓦時,有沒有現成的計算公式,1兆瓦等於多少千瓦,兆瓦和萬千瓦的換算關係是怎麼樣的,一起來了解下。
  • 聯創光電研製成功首臺兆瓦級高溫超導直流感應加熱設備
    超導性是一種特殊的零電阻現象,被稱作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發現之一,是指某些材料在溫度降低到某一臨界溫度時,電阻突然消失的現象,因為這一特性,超導材料應用十分廣泛。兆瓦級高溫超導直流感應加熱設備是利用超導體(YBCO)在低溫下(液氮溫區)可實現穩定的零電阻超導態產生強磁場的特性,製備用於大型鋁型材、鈦合金等非磁性有色金屬型材加熱的高端裝備。
  • 沃爾瑪狀告特斯拉 其太陽能電池板存在故障漏洞致7家門市遭殃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沃爾瑪狀告特斯拉 其太陽能電池板存在故障漏洞致7家門市遭殃 8月18日凌晨,在位於浙江杭州的一家特斯拉維修廠內,一輛Model S發生燃燒僅今年以來,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已發生多次自燃、起火事故。如今,特斯拉火的已不止是車!
  • 中國人造太陽獲重大突破,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白宮:大事不妙
    反而是一些海外國家已經呈現出爆炸狀態了,其中疫情最為嚴重的就是美國,美國從確診人數為零增長到10萬,用了一個多月,然而從10萬到20萬僅僅用了5天。過去24小時之內,美國境內的新增確診人數高達2.4萬人以上,死亡已經達到了6000人以上,而且截止到目前美國高層還是一片慌張,沒有任何系統性治理此次疫情的方案。
  • 國內首臺船舶兆瓦級永磁發電機成功下線
    點藍色字關注「新聞株洲」日前,國內首臺混合動力船舶直流組網兆瓦級永磁發電機在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成功下線受船舶安裝空間小、與柴油發動機剛性連接振動大、以及海洋運行環境複雜等諸多因素影響,發電機必須滿足多工況運行要求,而且還要具備高效、高可靠性、防鹽霧、防腐蝕等技術特點。直流組網兆瓦級永磁發電機是首次應用於船舶,加上從客戶下訂單到交貨,只有短短3個月,中車株洲電機公司要克服一系列技術難題,並取得中國船級社認證,突破研製周期短、全國無先例等障礙。
  • 兆瓦級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在浙江舟山成功發電
    俯瞰正在運行發電的潮流能發電機組(8月15日攝)。8月15日,裝機容量3.4兆瓦的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兩個渦輪水輪機模塊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秀山島南部海域成功運行發電。本次順利投運發電的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系統群由我國自主研發生產,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以總成平臺系統為基礎,總成平臺長70米,寬30米,平均高20米,重達2500噸,可抵抗16級颱風和4米巨浪;平臺可以安放7個渦輪水輪機模塊,這次首先下水運行發電的2個渦輪水輪機模塊為1兆瓦發電機組,後續將要陸續下水的5個渦輪水輪機模塊為2.4兆瓦。
  • [公告]聯創光電:關於兆瓦級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及該裝置用的大...
    一、產品研製概述 近日,由江西聯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組織研製的兆瓦(以下簡稱「MW」)級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和該裝置用的大口徑高溫超導磁體研發成功。2019年7月1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成果評價辦公室組織以趙忠賢院士、陳仙輝院士、桂衛華院士及國內從事超導、低溫、電機等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對兆瓦級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及該裝置大口徑傳導式高溫超導磁體系統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評價結論如下: 1、「MW 級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 (
  • 工程熱物理所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壓縮機測試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新工質發電團隊從2016年開始開展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關鍵技術實驗研究,在中科院先導專項、衡水高新區院地合作項目支持下,於2018年9月建成我國首座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壓縮機測試平臺,並投入運行。
  • 可再生能源新突破,康明斯利用氫技術開發全美最大PEM電解槽
    可再生能源新突破,康明斯利用氫技術開發全美最大PEM電解槽   全球動力解決方案供應商康明斯公司日前宣布,將啟動一個5兆瓦質子交換膜(
  • 漢能10兆瓦砷化鎵太陽能電池 製造基地落戶武漢
    日前,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與湖北武漢市黃陂區政府籤訂投資合作協議,漢能薄膜發電將在黃陂臨空產業園投資建設10兆瓦砷化鎵(GaAs)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製造基地,該項目將成為全世界產量最大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其中一期建設規模3兆瓦,並為實施項目設立項目公司。
  • 新技術讓太陽能電池在85℃下運行500小時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團隊、教授陳永華團隊與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報告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Ruddlesden-Popper(RP)層狀鈣鈦礦薄膜,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