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瓦級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在浙江舟山成功發電

2021-01-08 中國政府網


俯瞰正在運行發電的潮流能發電機組(8月15日攝)。8月15日,裝機容量3.4兆瓦的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兩個渦輪水輪機模塊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秀山島南部海域成功運行發電。本次順利投運發電的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系統群由我國自主研發生產,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以總成平臺系統為基礎,總成平臺長70米,寬30米,平均高20米,重達2500噸,可抵抗16級颱風和4米巨浪;平臺可以安放7個渦輪水輪機模塊,這次首先下水運行發電的2個渦輪水輪機模塊為1兆瓦發電機組,後續將要陸續下水的5個渦輪水輪機模塊為2.4兆瓦。全部渦輪水輪機模塊下水運行穩定後,預計年發電量可達600萬千瓦時。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俯瞰正在運行發電的潮流能發電機組(8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俯瞰正在運行發電的潮流能發電機組(8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俯瞰正在運行發電的潮流能發電機組(8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俯瞰正在運行發電的潮流能發電機組(8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俯瞰正在運行發電的潮流能發電機組(8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相關焦點

  • 3.4兆瓦潮流能發電機組舟山下海 海底潮水送電來
    1月12日上午,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在舟山海域下海安裝。  浙江在線01月13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史朵朵)新年伊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傳來喜訊,海洋新能源利用又邁出新步伐。1月12日上午,兆瓦級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下海儀式在秀山島南部海域舉行。
  • 舟山潮流能發電機組創世界紀錄
    8月25日,記者從2018海洋潮流能戰略發展研討會上獲悉,位於浙江舟山的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項目正式併網兩周年,全天候連續發電併網運行15個月,穩定發電併網運行時間打破世界紀錄,並仍在不斷刷新著「世界之最」。  2016年7月27日,潮流能LHD海洋發電項目首批1兆瓦機組在舟山下海發電,當年8月26日併入國家電網。
  • 舟山潮流能發電項目達國際領先水平
    利用海洋潮流開發綠色電能,是世界各國苦苦探尋的目標,我國從30年前開始進行科研實驗,近日才取得併網發電的實質性突破。10月20日,舟山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成果通過專家鑑定,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組織的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該項目還亮相正在北京舉行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位於舟山岱山海域的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由僑創聯盟執行理事長、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董事長林東領銜研發。
  • 世界最大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下海·杭州日報
    今天上午,世界首臺3.4兆瓦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正式在舟山岱山安裝下海。 據悉,這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生產裝機功率最大的潮流能發電機組。「該項目的研製成功,是我國海洋清潔能源利用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這也意味著中國在海洋潮流能利用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能管中心主任王海峰在昨天下午接受採訪時表示。
  • 世界最大潮流能發電機組成功下海
    2018-12-29 22:2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餘若望 通訊員 陳振東 楊帆 姚峰 張帆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姚峰 張帆 攝12月29日,完全由中國LHD海歸科研團隊自主研發、代表著LHD最新技術的第三代水平軸模塊化發電機組在舟山秀山島順利實施下海安裝,標誌著我國海洋科技創新和海洋經濟產業化進程又迎來一個裡程碑時刻
  • 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5兆瓦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研究...
    &nbsp&nbsp&nbsp&nbsp9月7日,浙江省科技廳在杭組織專家對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重大社會發展項目「5兆瓦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研究」進行項目驗收會,驗收專家組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質詢討論與驗收。浙江省科技廳副廳長曹新安出席驗收會。
  • 舟山利用海浪發電成功
    15日15時25分,世界首臺3.4兆瓦模塊化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首套1兆瓦機組正式啟動發電,發電機組運行正常。潮流能發電在浙江舟山成為現實。 歷時7年研發,15大系統核心技術群組,52項核心專利……以林東為總工程師的海外科研團隊主導研發出世界首臺3.4兆瓦的「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可在海裡安放7個發電機組模塊。首套1兆瓦發電機組,安裝在岱山縣秀山鄉南部的海裡。自今年1月入海安裝,經完整潮水周期的運行,各項數據採集符合併網要求。
  • 舟山利用海浪發電成功 歷時7年涉及52項專利
    (原標題:舟山利用海浪發電成功) 科技日報
  • 世界首個全天候併網運行潮流能發電展項亮相
    島礁間架設起白色機組,流水模擬大海潮流,帶動轉軸傳動發電,藍色燈帶象徵電網,源源不斷地輸往城市鄉村。12月21日,在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內,「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展項」亮相。該展項還同步接入了我國東海舟山海域海流發電實時運行實況。
  • 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在舟山運營 首個指導電價誕生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林上軍)潮流能發電不是新聞,但能夠向國家電網源源不斷輸電的潮流能發電站僅有位於舟山的浙江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近日,國網岱山縣供電公司以轉帳匯款方式向該項目開發單位——浙江舟山聯合動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支付了我國首單海洋潮流能電費256.89576萬元,雙方還籤訂了購售電合同。這標誌著世界上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誕生,預示著我國在推進海洋清潔能源產業化發展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圖說:位地舟山岱山縣秀山島東南海域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
  • 研發海洋潮流能技術 獲重大突破
    2016年8月26日13時15分,隨著國家電網岱山縣供電公司下達合閘指令,林東團隊研發的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首批兩套1兆瓦渦輪發電模塊機組正式併入國家電網。林東團隊研發的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成功實現發電併網,為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清潔能源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科學路徑,屬於新能源領域世界級重大突破。
  • [舟山]風力發電潮汐發電 舟山利用海洋資源向大海要能源
    [舟山]風力發電潮汐發電 舟山利用海洋資源向大海要能源 2009年10月06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丁曉牧局長赴浙江舟山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調研考察
    受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邀請,近日,局黨委書記、局長丁曉牧率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一行赴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調研考察。丁曉牧局長赴浙江舟山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調研考察丁曉牧局長一行來到浙江省舟山市秀山島東南角LHD聯合動能海洋能大型實驗室前的碼頭處,擺渡至對岸的稻桶山島,近距離參觀潮流能發電站。該電站總成平臺平均高20米、重2500噸,絕大部分裝置位於水下,裝機容量為3.4兆瓦,目前投運併網發電1.7兆瓦,已連續發電超過40個月。
  • 「中國潮流能發電第一人」 林東:向海洋要綠色能量
    不敢到場的總指揮  早在2015年3月5日,舟山秀山島邊的海域上,一艘浮吊船將重達2500噸的3.4兆瓦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總成平臺緩緩吊裝到海裡。隨著其成功下海,運行穩定後年發電量達600萬千瓦時。這標誌著我國在海洋清潔能源利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 ​讓世界潮流能發電技術看中國!歷時10年,他終於做到了!
    在浙江舟山南部海域,目前世界上唯一實現全天候發電併網運行的兆瓦級潮流能發電項目——LHD海洋發電項目機組已發電併網、連續運行超過
  • 屢破世界潮流能發電新紀錄
    在浙江舟山南部海域,目前世界上唯一實現全天候發電併網運行的兆瓦級潮流能發電項目——LHD海洋發電項目機組已發電併網、連續運行超過26個月,在潮流能發電規模化應用領域不斷刷新著世界紀錄。  潮起潮落的海水,穿過豎在海平面下的發電機翼,飛速運轉的水輪機,轉換為取之不竭的綠色電能,通過國家電網,輸送到海島居民的家中。
  • 從綠盛牛肉乾到海洋潮流發電,掌門人林東底氣從何而來?
    ,同時在洛杉磯設立了海洋潮流能實驗室。 科學夢並不是好做,從2009年至2016年,歷時7年時間,林東主導的世界首座3.4兆瓦LHD海洋潮流能源發電機組總成平臺在舟山秀山島南部海域成功下海。 也由此為機,林東從「牛肉乾屆」成功跨界到「海洋潮流能發電」。
  • 中國最大潮流能發電機組研製成功
    (觀察者網訊)據觀察者網從哈爾濱電氣集團網站獲悉,近日,哈電集團收到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通知,哈電集團承擔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600kW海底式潮流發電整機製造」通過專家組驗收,標誌著哈電集團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我國最大潮流能機組研製成功。
  • 我國最大潮流能發電機組研製成功
    科技日報哈爾濱1月13日電 (記者李麗雲 通訊員王學善)記者13日從哈電集團獲悉,新年伊始,從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傳出好消息,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資金項目「600kW海底式潮流發電機整機製造」通過專家組驗收,標誌著我國最大的、單機容量600kW的潮流能發電機組製造成功
  • 溫商頂梁柱:世界最大海洋潮流能機組併網發電兩周年
    2018-08-27 07:3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陳鋮從空中俯瞰,在舟山南部海域兩座小島之間的「喇叭口」地帶,坐落著一個形似小提琴的平臺。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平臺其實是我省完全自主研發的LHD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該項目總工程師林東表示,「世界上其他潮流能發電都還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階段,最長持續發電時間不過三個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