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利用海浪發電成功 歷時7年涉及52項專利
(原標題:舟山利用海浪發電成功) 科技日報
-
[舟山]風力發電潮汐發電 舟山利用海洋資源向大海要能源
[舟山]風力發電潮汐發電 舟山利用海洋資源向大海要能源 2009年10月06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我國實現海浪穩定發電成功
海洋波浪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清潔能源?科技日報記者11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日前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
海南島3年海浪發電試驗:中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海南島3年海浪發電試驗:中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海洋波浪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清潔能源?
-
波能發電裝置獲成功 海浪發電每度成本0.45元
新商報記者華銘 對於生活在海濱城市的人來說,我們對海浪再熟悉不過了。起伏的海浪中蘊含巨大的能量,如果能被有效地利用,將大大造福人類。日前,由遼寧海事局和大連海事大學共同研發的多節漂浮式波能發電裝置進行了首次海上試驗,並取得成功。
-
海浪也能發電?全球第一臺海浪發電機已成功試用,發電量將超三峽
令人欣慰的是,世界各地都開始紛紛保護森林、海洋等資源,不少新能源也不斷走進大眾視野,接下來小編要介紹的就是一種發電機,可以利用海浪發電,這是全球首臺海浪發電機。眾所周知,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地球母親擁有浩瀚無比的江海,裡面都蘊藏著神奇的自然力量,尤其是佔全球總面積的71%的海洋,海浪打起來衝擊力非常大,即便在安靜的時候,內部水流仍在不斷湧動,利用海浪確實是明智的選擇,不過,相比風能與太陽能技術,波浪能發電技術要落後十幾年。
-
[趣味物理]海浪發電
然而,正是在那裡,2003 年 10 月,一個世界上獨一無 二的海浪發電試驗場問世了。 奧克尼海浪發電試驗場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為海浪發電研究和測試而建立的基地。在那 兒,技術人員可以對各種海浪發電機進行測試,並可將海浪發電機產生的電能通過電纜輸到 岸上,併入電網,最終出售給消費者。
-
中國一名中學生通過發明實現海浪發電夢想
日前,北京一名中學生利用海浪發電的創意在企業的資金支持下變成現實。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高三學生秦臻發明的「浪泳發電平臺泳動機」今年8月獲得中國「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日前,這項發明獲得北京大秦旗艦科技有限公司的資金支持,已經變成渤海海面上的一座發電平臺。
-
千足踏浪 :一位民間學者發明的海浪發電技術
但至今各種海洋能大都沒被大量利用,原因一是經濟效益差、成本高,二是一些技術問題還沒有突破。儘管如此,不少國家一面組織研究解決這些問題,一面在制定宏偉的海洋能利用規劃。個人、大學和較小企業等,也是海洋能利用技術研發的有生力量。從發展趨勢來看,海洋能必將成為沿海國家的重要能源之一。部分海洋能發電技術簡介見附件一,國內外部分典型波浪電站或裝置簡介見附件二。
-
美國能源公司嘗試海浪發電試驗開發新能源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在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的海浪試驗貯水池成功進行了海浪發電試驗,以期開發這種蘊藏在海水中的新型綠色能源。 總部設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家名為「ATARGIS」的能源公司開發了一種利用類似風車葉片進行能量轉換的裝置,海浪推動兩個葉片圍繞著中心軸旋轉,並帶動與此相連接的發電機。
-
取之不盡 美國海浪發電項目在夏威夷首次併網
北京時間9月20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在夏威夷海岸,一個高大的浮標在海水中浮動搖曳,利用海浪的起伏生產電力。
-
5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正式交付廣州能源研究所
它的開發和利用對緩解能源危機和減少環境汙染是非常重要的。洶湧的海浪運動產生巨大的、永恆的和環保的能量,如果能將海浪的動能及其他水面的波浪能充分利用起來,則世界能源的前景會相當廣闊和光明。近日,我國首臺5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近日正式交付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
未來發電全靠浪?夏威夷海浪發電項目首次併網 | 愛範兒
遼闊的海洋中,洶湧起伏的海浪蘊藏著無盡的能量。然而,由於技術的限制,海浪能源的發展遠落後於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為了利用這一天然能源發動機,美國海軍正在夏威夷進行海浪發電測試。圖片來自:CBS News工程師們在夏威夷海岸邊,放置了 2 個巨大的浮標,它們利用海浪的起伏發電,並通過海底電纜將電力傳送至歐胡島的軍事基地。
-
走進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
日前,「南海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500kW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正式交付。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是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發的,用於捕獲海洋波浪能並將其轉換為電能的裝置。為什麼取名為鷹式呢?
-
舟山潮流能發電項目達國際領先水平
利用海洋潮流開發綠色電能,是世界各國苦苦探尋的目標,我國從30年前開始進行科研實驗,近日才取得併網發電的實質性突破。10月20日,舟山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成果通過專家鑑定,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組織的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該項目還亮相正在北京舉行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位於舟山岱山海域的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項目,由僑創聯盟執行理事長、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董事長林東領銜研發。
-
海洋能源 深水網箱還能靠波浪能發電?
    目前,由浙江海洋學院研發的自升式平臺「海院1號」是波浪發電裝置利用海浪發電,攻克了多項重大關鍵技術,被專家認為是目前最穩定、實用的波浪能發電裝置。
-
可滿足美國 1/4 需求,夏威夷海浪發電項目首次併網
北京時間9月20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在夏威夷海岸,一個高大的浮標在海水中浮動搖曳,利用海浪的起伏生產電力。在水面之下,海底電纜綿延一英裡,直達一處軍事基地,在此連接到歐胡島的電網——這是海浪發電首次在美國併網。
-
溫商造世界最大 「海底風車」 在舟山正式發電
這次共有總計1兆瓦的兩個機組率先下海發電,後續還將安裝2.4兆瓦的5個機組模塊。據新華社昨天下午,知名溫商、綠盛集團董事長林東在舟山岱山海域宣布,世界首臺3.4兆瓦海洋潮流能首套1兆瓦的發電機組在經過20天的試運行之後,正式加載發電。隨著設備的運轉,世界最大的潮流能發電站就此在舟山誕生。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副主任夏登文表示,這也昭示著我國正式進入海洋潮流能利用領域世界先進國家行列。
-
科學網—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交付
5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 王振鵬供圖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鄭望舒)6月30日,自然資源部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項目「南海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首臺5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在深圳正式交付。
-
澳洲新能源公司發明人造吹蝕穴技術,利用「潮噴」發電
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從海水蓄能發電球,到可列印光伏板,科學家們正在嘔心瀝血的尋找新的可再生清潔能源或者提高現有清潔能源的效率。近日,澳大利亞海潮能源公司Wave Swell Energy宣布,正式啟動一種使用全新技術的海潮發電項目,即「人造吹蝕穴」技術。吹蝕穴是一種奇特的地質景觀。當海浪湧入海蝕洞時,洞內壓力提升會使空氣和海水從洞口噴出,產生一股十分壯觀的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