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外賣送砂鍋,又送不鏽鋼勺,老闆這樣不會虧本嗎?

2020-11-29 上遊新聞

都市熱報微信公眾號消息,點外賣送一次性碗筷和桌布,倒是很常見,現在卻有外賣商家送起了砂鍋和不鏽鋼勺子。前段時間,家住沙坪垻區萬科金色悅城的小張在點外賣時無意間點了一家外賣,盛裝食物的就是砂鍋,還有不鏽鋼勺子,這些老闆都不回收。小張為此很疑惑:老闆這樣不會虧本嗎?

外賣送砂鍋,家裡囤了4個

小張今年22歲,是重慶師範大學文秘專業大三學生,一個多月前才搬進沙坪垻區萬科金色悅城居住,「父母都在老家,平時我就一個人住,上個月中旬表妹放暑假來找我玩兒,我不想做飯就花72.1元錢,點了一份鮑汁日本花菇飯和一份花膠鮑魚飯。」小張告訴記者,收到外賣時就被包裝驚到了,其他外賣的包裝往往都是一次性餐盒,而這個外賣的包裝是砂鍋,而且勺子也不是塑料的,而是可以重複使用的不鏽鋼勺。

「一開始我有疑問這個老闆怎麼回收回去呢?後來去看了店家的評論,結果顧客都說是送的,也就留了下來。」小張說,砂鍋和勺子質量都不錯,心想剛搬家不久,家裡碗筷不夠用,就留著在家用。

小張自己在家做的咖喱雞飯,用外賣送的砂鍋裝很顯得很有食慾 後來,小張和表妹兩人又點了兩次這家外賣,包裝依然是砂鍋還送不鏽鋼勺,一下子家裡的砂鍋和勺子就多了起來,「最後一次點外賣,輪到了我表妹洗碗,但她不想洗,我也不想洗,就把送的兩個砂鍋給扔掉了。」小張說,現在家裡還囤著4個點外賣送的砂鍋和4個不鏽鋼勺子。

小張通過點外賣,囤了4個砂鍋 

老闆稱,砂鍋提高了外賣檔次

「開始那幾個覺得挺實用的,但多了就顯得有些多餘了。」小張說,她一直有個疑問,老闆這樣真的不虧嗎?

8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小張點餐的這家位於九龍坡區華宇時代星都的外賣店,這家店沒有堂食,只做外賣和顧客現場打包帶走。41歲的老闆植先生是廣州人,從事餐飲行業已經22年,「我2003年來重慶一家酒店工作了6年,最擅長的就是做鮑魚海參魚翅,後來又與酒店合作做了7年餐飲。」植先生說,從酒店退出來之後,在南岸區彈子石開過漢堡店,在三峽廣場做過兩年廣東粥,2019年開始做鮑魚飯外賣。

植先生說,去年開始做外賣,他便是用的砂鍋包裝,「一是為了保持傳統做法,能更好地保持鮑魚湯汁的鮮度和熱度。二是為了給食客更好的體驗,普通的餐盒保溫性差容易造成鮮度和熱度的流失,而一般帶有保溫性質的餐盒又只能保持熱度,不能使鮑魚湯汁在裡面持續加熱。另外,用砂鍋裝外賣也一定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競爭力,食客覺得新奇又超值。」

記者看到,植先生在打包前都會把砂鍋提前在火上烤一遍,做好的湯汁裝進砂鍋裡就咕嚕嚕冒泡,湯汁濃稠,香味撲鼻。

「用砂鍋做包裝,也提高了外賣檔次。」植先生說,比如附近一些公司開會,開得久來不及吃飯就會點他家的外賣,砂鍋包裝看著就比較上檔次,另外公司招待客人時,又不方便出去吃,這個也拿得出手。

當記者問起會不會虧本時,植先生笑著說,砂鍋批發價四塊錢一個,不鏽鋼勺一塊錢左右,在平臺上打包卻只收了兩塊錢的打包費,「我選擇用砂鍋自己打包,只要倒貼差不多三塊錢,但是總的來說因此得到的效益是大於成本的,因此不會虧本。」 

外賣商家還有這些攬客花招

1、點餐備註手寫回復

記者在某外賣平臺上看到,位於九龍坡區盤龍奧園廣場附近的一家奶茶店不少買家評論「很走心」。原來,顧客在點餐時會備註自己的一些需求,而賣家在看到備註之後會在外賣單據上手寫回復。比如一位顧客點了一杯奶茶,備註寫著「可以2粉糖嗎?」,商家則用紅色的筆手寫回復「儘量給你加多點糖吧!」後面還緊跟著一個笑臉圖案。

2、送配菜送湯

記者在一些外賣平臺的商家中看到,一些商家在顧客點餐之後會送配菜送湯。在九龍坡區一家肥腸飯外賣店的評論中,記者看到有顧客點了一個紅燒肉,結果賣家送了一份燒白和醃蘿蔔絲。還有買家評論稱收到了贈送的一個花生米。

記者注意到,不但外賣商家會送菜,很多商家會推出滿減活動和領取優惠券減免的形式來吸引顧客消費,像0.1換購小菜,收藏送飲料,0.99送大雞腿等。

3、直播外賣後廚

點外賣,往往不知道商家的環境。而早在幾年前,一些地方的外賣平臺在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直播後廚」,消費者在點餐時,可以實時看到商家的後廚備餐和出餐情況。一些外賣商家也紛紛加入進來,以此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點評:核心競爭力以外的服務都是加分項

生涯規劃與職場發展顧問譚剛強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外賣幾乎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而外賣的商家越來越多,面臨的競爭也就越來越激烈。而外賣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於優質和優惠這兩個方面,優質就是產品質量好,優惠就是價格適宜,一般來講物美價廉的東西往往都可以帶動市場。而除開核心競爭力以外,商家在服務方式上動一些腦筋,刺激消費,讓消費者培養到該店的消費習慣,那麼都是加分項。

都市熱報-廂遇記者 張春蓮 實習生 張韻  受訪者供圖

原標題:點外賣送砂鍋,又送不鏽鋼勺,老闆這樣不會虧本嗎?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送桌布贈砂鍋,豪華餐盒手提袋,外賣包裝如此浮誇有必要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7日電(常濤)「外賣的過度包裝讓我每吃一口都有負罪感,這不是矯情,是真實感受。」最近幾天,研二學生子楊(化名)頻繁在社交媒體呼籲外賣減少過度包裝。「點一份炒飯,裡裡外外包了四層,吃完之後,餐盒加包裝幾乎堆滿了一個垃圾桶。我們真的需要這麼浮誇的外賣包裝嗎?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 80塊錢的火鍋外賣,還免費送鍋送勺子,商家的套路你們明白嗎
    80塊錢的火鍋外賣,還免費送鍋送勺子,商家的套路你們明白嗎如今人們對外賣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什麼東西都可以叫外賣,甚至買藥買菜都可以點外賣。作為一個懶宅,不得不說這樣的服務實在太貼心,只需要用手機下訂單,一切都可以讓送貨員送上門來。
  • 零下40℃,我在漠河送外賣
    與趙帥相比,馮秀梅每天開始送餐的時間要稍微晚點,因為她住在距離外賣站四、五公裡外的公租房裡。那個地方和站點隔著一條大河,一般要走上40分鐘到1個小時。到了外賣站後,馮秀梅會先檢查手機的電量是否充足。每天一開始送餐,馮秀梅就會一單一單數著送,只要完成十五單,她就不會刻意打開軟體去查,因為馮秀梅知道,那一天完成四五十單是沒問題的,所以心裡就會踏實下來。
  • 外國人送外賣,easy模式?
    一般而言,兼職人員主要由勤工儉學的大學生構成,因為送外賣所要求的語言和溝通能力相比其他類兼職更低,所以送外賣就成為了很多黑人和中東留學生的第一選擇。同時,成為外賣配送員的門檻並不高,一般而言,有一輛自行車便可達到配送外賣的需求,所以在工作量不會太大的情況下,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兼職送外賣。除了學生兼職,一些有工作的人也會在閒暇時間選擇配送外賣。
  • 賣炒飯為啥要送竹蜻蜓?網友點外賣送冰紅茶,插入吸管時懵了!
    點外賣的時候你們都收到過哪些贈品?作為一名經常點外賣的吃貨,感覺冰紅茶應該是商家送的最多的東西了,但是最近就有網友因為這件事懵了。賣炒飯為什麼送竹蜻蜓?網友點外賣送冰紅茶,插入吸管時懵了。本以為自己能很快喝到冰紅茶,結果發現商家送的吸管死活插不進去,這個時候該咋辦?
  • 傳統砂鍋吃出新奇體驗,有些稀罕口味還是頭一次聽說
    提到武陟砂鍋,吃貨們就忍不住流口水。在風起雲湧的美食江湖裡,武陟砂鍋一直都是名門大派,靠著一招激辣椒油就穩穩噹噹坐上了一把交椅。辣椒油在火上燒的滾燙,往砂鍋裡一潑,一陣兒滋滋啦啦聲過後,辣香味撲鼻而來。
  • 外賣拯救火鍋、燒烤、小龍蝦?餐飲店老闆:報復性消費就是鬼扯
    我笑著拒絕了他的提議,因為我覺得這樣的方法根本就不現實,也沒有哪個年輕人吃完飯去蹦迪還拎著盒生毛肚吧,就算拎著怕是蹦完毛肚也壞了。熟的下鍋裡?都是口水,確定要帶?再者,這火鍋不像日料,你點了份壽司,又加個鰻魚飯,客單價就翻倍了,火鍋多份菜品對整體客單價影響不大,而且讓服務員承擔銷售任務是需要培訓的時間成本的,多給提點也需要我向公司申請,這怎麼看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才不會做。
  • 小姐姐送外賣到漫展?這其實是cos,評論開起玩笑:外賣值了
    ,外賣真的是非常方便,點好東西之後很快美味可口的食物就送到手裡面來了。 在漫展上看到這樣的小姐姐,可能有人會想,在是來漫展上給誰送外賣的嗎,這小姐姐也太漂亮了吧!
  • 街邊小吃炸雞架骨,15塊一斤送半斤虧本營銷,到底用什麼肉製作?
    一個小小的美食車,簡單幾個幾不鏽鋼平盆上,卻堆滿著油炸好的各式炸雞系列,炸雞排、炸雞架骨、炸雞腿、炸雞翅等等都是主打小吃,其中以炸雞架骨的價格低廉和備受追捧,價格都打著「15塊一斤,買一斤送半斤」看似「虧本營銷」的方法,吸引著眾多顧客前來選購,尤其深受小孩喜歡
  • 用英語送外賣的勵志小哥被四川外國語大學錄取
    8月14日,因用英語送外賣走紅網絡的川外「外賣小哥」毛召木再次回到了老地方——川外,不過這次他的身份變了——他被川外成人自考本科英語專業錄取啦。  毛召木望著川外「博文樓」,他的雙手反覆撫摸錄取通知書感慨:「我短期內的夢想算是實現了,從此我再上這棟樓,就不是『送外賣的』,而是學生了!」
  • 餓了麼發起鬼才聯動,死亡擱淺套裝送外賣,小島秀夫家的訂單?
    不得不說,餓了麼聯動死亡擱淺,這是小島秀夫下的外賣訂單嗎?當外賣騎手帶上了《死亡擱淺》中布裡吉公司的快遞裝備,身穿機械外骨骼甲,看起來是有點酷,真有《死亡擱淺》快遞小哥那味兒了,不過快遞小哥變成外賣小哥。
  • 抖音海揚外賣小哥是哪裡人個人資料 海揚什麼都會嗎
    抖音海揚是一個穿著美團服裝的外賣小哥,在抖音裡奇思妙想的創意吸粉無數,因為他,沒有什麼不會的,明明是送外賣,卻為顧客提供了不少服務。那麼,抖音海揚外賣小哥是哪裡人?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看本文提供的介紹。
  • 趕時間送外賣 間隙裡寫詩歌
    一年多前,剛決定送外賣時,家裡人都反對。大女兒已經嫁人,在電話裡哭得驚天動地,「你要多少錢?我給你錢!」女兒家的日子也不寬裕,他安慰她,「我在家裡悶,騎車出去玩」,還在路上拍花花草草的視頻發過去。  剛開始,送外賣的確像旅遊。看見風景好的地方,王計兵就停下車,花十幾分鐘轉悠一圈,寫寫詩,一天下來只跑十多單,賺幾十塊錢。現在不一樣了。一旦開始,送單就是當前最緊要的事情。
  • 暖聞|山東小夥裝假肢送外賣:「想掙錢讓父母過得更好」
    最近,外賣騎手董洪喜的故事在網絡上熱傳。這個28歲的山東菏澤小夥裝著假肢在濟南打工,每天送外賣30單,一天步行2萬步。澎湃新聞:一天可以送多少單外賣,收入如何?董洪喜:我現在一天可以送30單左右,每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現在這個工資明顯要比我以前賺的多,我比較滿意目前的工作和收入。
  • 九號機器人的配送機器人能"變形":中午送外賣下午送快遞
    【編者按】現如今,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不僅是快遞行業在大力推廣使用機器人,就連外賣企業也正在研發,在部分環節用機器人來取代傳統人力。九號機器人...   現如今,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不僅是快遞行業在大力推廣使用機器人,就連外賣企業也正在研發,在部分環節用機器人來取代傳統人力。九號機器人旗下的Segway Robotics團隊就研發了一款Segway配送機器人S2,非常特別的是,它能中午送外賣下午送快遞。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去年,美團點評研究院發布《2018年外賣騎手群體研究報告》,與前陣子新聞裡刷屏的「大學生送外賣」不同,數據顯示,三分之一的騎手在送外賣之前,職業身份是產業工人。數據來源:美團點評研究院並且,一部分目前還在工廠裡的工人,已經選擇在業餘時間兼職送起了外賣。
  • 外賣平臺夜間送藥上門 止痛藥感冒藥避孕藥賣最多
    外賣平臺夜間送藥上門 止痛藥感冒藥避孕藥賣最多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黃語晴)在臥龍曉城附近、24小時營業的百泰醫藥店,每天凌晨都有十幾單生意,其中有3至4單是通過外送服務完成——夜間買藥的需求確實存在,各家外送平臺也試圖抓住這一機遇來完善服務
  • 外賣小哥急於送單,卻攤上抓蛇大事,網友:給點面子好不好
    導語:近兩年外賣小哥經常成為新聞的熱點,看了新聞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個職業裡面人才輩出,他們並不是沒有本領才幹這一行,而是因為這行工資高,時間自由。如果你在電梯裡看到一個外賣小哥跟外國人飈英語不用驚奇,人家之前就是學霸,也許你在工地開挖機不熟練,正好小哥給你送外賣看到了,就順便幫你了一把,因為他可能之前是幹這行的老手,所以很樂意幫你。近段時間又火了一位小哥,在送餐的路上抓蛇。
  • 新加坡空姐親自送外賣,網友:餐品不重要,關鍵我喜歡制服
    ;還有粉絲說的說:「外不外賣的不要緊,關鍵是可以和空姐親密接觸,一天三頓都恨不得定外賣!」。如果以後坐酷航都能吃到這樣的飛機餐,相信酷航的訂票量一定能翻幾番!很可惜這次活動只對十名粉絲開放,不知道酷航接下來還會不會繼續推出這樣的空姐送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