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五大奇異物理現象

2020-11-29 黑瞳娛樂新視野

奇異物理學:總是存在科學家也搞不明白的奇異現象。

一,宇宙超級空洞-宇宙第一大結構。

宇宙中存在一個超級空洞,這是一團橫跨18億光年的球狀物質,其中的星系密度遠遠低於正常區域。

宇宙的荒原,星跡罕見。

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家伊斯特凡·扎普迪稱,這團物質 "可能是人類發現的最大的結構"。

宇宙超級空洞並不完全是真空的,它比我們所在的宇宙中的物質少20%。"它只是密度超低而已」

二,宇宙長牆-斯隆長城

史隆長城是星系組成的巨牆,是目前所知宇宙中被觀察到的第二大的結構。

這項發現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理查和同事們在2003年10月宣布的。

依據史隆數位巡天所獲得的資料,這座巨牆的長城距地球10億光年之外,長達13.7億光年。

三,銀河系位於宇宙超級空洞之中,人類生活在宇宙的荒原。

銀河系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內的位置。

有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位於宇宙超級空洞KBC內。銀河系所在的KBC空洞要比普通的宇宙空洞大7倍,半徑高達10億光年。

四,宇宙中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

這顆恆星是至今人類已知體積最大的恆星,直徑達2,375,828,000公裡。

這顆恆星能容納約45億個太陽,即約2億億個地球。

作為一顆紅超巨星,盾牌座UY的壽命只有短短1000萬至5000萬年。經過這幾千萬年後,這顆恆星就會因核塌縮極超新星變成大體積黑洞。

五,宇宙中最小的粒子的直徑是1個普朗克長度。

-一個普朗克長度是1.6×10-35米(16前面加上34個零和小數點)

基本粒子(光子,電子,中微子,夸克,W和Z玻色子,膠子,希格斯玻色子)都是點粒子,沒有大小。

相關焦點

  • 宇宙五大奇異現象多重宇宙假說和平行宇宙
    在大多數對於宇宙的時間描述中,我們稱宇宙的大概念為宇宙時空的氣泡,宇宙就像是漂浮在時間長河中的泡泡。而身為渺小的我們,卻在一如既往的所尋著作為智慧生物唯心的宇宙的邊緣,時間的盡頭 ,以及多重宇宙的世界。
  • 科學家研究揭示「夸克湯」中的奇異現象
    ,質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尚未形成,夸克和膠子及它們的組成部分在高溫的宇宙「原始湯」中自由移動。夸克分為不同種類:上夸克和下夸克組成了普通的物質,而高能物理實驗則能產生大量的奇夸克。在足以形成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核子對撞中,產生大量奇夸克是人們意料之中的現象,也是一直以來的觀測結果。
  • 科學網—研究揭示「夸克湯」中奇異現象
    在大爆炸後不久,質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尚未形成,夸克和膠子及它們的組成部分在高溫的宇宙「原始湯」中自由移動。這種混合物被稱為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可以通過利用粒子對撞機對撞重核再現出來。夸克分為不同種類:上夸克和下夸克組成了普通的物質,而高能物理實驗則能產生大量的奇夸克。在足以形成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核子對撞中,產生大量奇夸克是人們意料之中的現象,也是一直以來的觀測結果。
  • 奇異博士的五大神器,果然是漫威宇宙最強魔法師
    但是小編之前在寫了一篇關於漫威最強法師的文章,那篇文章下面有很多小夥伴好奇奇異博士的5件神器,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奇異博士的五大神器。第一件:懸浮鬥篷在電影《奇異博士》中,懸浮鬥篷這件神器是古一法師贈予奇異博士的,懸浮鬥篷有著非常強大的魔法力量,哪怕不會魔法的人穿上也能使用簡單的魔法技能,而且電影中的懸浮鬥篷有點像個二貨。
  • 首次直接觀察到奇異的物理現象
    經過幾十年的嘗試,科學家們首次直接觀察到一種奇異的物理現象,涉及光波、合成磁場和時間反轉,這一新發現可能促使拓撲階段的實現,並最終走向容錯量子計算機。阿哈羅諾夫-博姆效應(Aharonov-Bohm effect)是以1959年作出預測的理論家名字命名,證實了規範場不僅僅是一種純粹的數學輔助,也具有物理成果。但是這些觀察只在阿貝爾系統中起作用,或者在那些規範場是可交換的系統中工作,也就是說在時間上的向前和向後都是以相同方式發生。1975年楊振寧等人將這一效應推廣到非阿貝爾,作為一種思想實驗。
  • 大型對撞機觀測到「夸克湯」奇異現象---中國科學院
    目前所知的夸克分6種不同類型,分別稱為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粲夸克、頂夸克和底夸克,其中上夸克和下夸克組成普通的物質,而高能物理實驗產生的往往是大量的奇夸克。在足以形成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核子對撞中,產生大量奇夸克是物理學家意料之中的現象,也是一直以來的觀測結果。
  • 大型對撞機觀測到「夸克湯」奇異現象
    大型對撞機觀測到「夸克湯」奇異現象2017-04-25 09:33 來源: 科技日報 大爆炸學說已經是現代宇宙學的主流學說,但宇宙形成之初到底發生了什麼,很久以來都是迷霧一團。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觀點認為,在大爆炸後不久,質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尚未形成,而夸克和膠子的組成部分在高溫的宇宙「原始湯」中自由移動。這種混合物被稱為夸克—膠子等離子體,也就是「夸克湯」,近些年,它已可以通過利用粒子對撞機進行重核對撞再現出來。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黑洞」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Penrose撰寫了探討基礎物理與人類(或動物)意識之間聯繫的一些書籍。在《皇帝新腦》(1989)一書中,他聲稱已知的物理定律不足以解釋意識現象。他提議新物理學所具有的特性應該能填補經典物理學和量子力學(他本人稱之為正確的量子引力理論)之間的理論溝壑。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黑洞」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Penrose指出,廣義相對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
    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Penrose撰寫了探討基礎物理與人類(或動物)意識之間聯繫的一些書籍。在《皇帝新腦》(1989)一書中,他聲稱已知的物理定律不足以解釋意識現象。他提議新物理學所具有的特性應該能填補經典物理學和量子力學(他本人稱之為正確的量子引力理論)之間的理論溝壑。
  • 日常食物中的五大奇異自然現象
    然而,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隱藏著非凡的秘密,背後隱藏著迷人的科學解釋。從堅果到水果,再到蔬菜,每天都有10種奇異的自然現象出現在日常食品中。肉類和蔬菜中的細胞壁分別含有蛋白質和果膠,而蘑菇則含有一種稱為幾丁質的聚合物。幾丁質具有極高的熱穩定性,這意味著煮熟後的熱量對蘑菇的分子結構影響很小。這與肉類和其他蔬菜不同,因為熱量會使肉中的蛋白質緊張(導致過度煮熟的肉有嚼勁),並導致蔬菜細胞中的果膠分解。
  • 奇異現象及其他 婁炳成
    蒲松齡記錄的這兩個奇異的生育現象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事物不被我們所認識,我們所掌握的大都是事物的一般規律,普遍規律,而事物還有特殊規律,許多偶然現象裡,包含著必然性。我們基於自己膚淺的認識,個人經驗,往往會輕易否定一些事物的存在,因為一些現象「反常規」、「不可能」、不可思議,就視而不見,不予承認。
  • 宇宙中最危險的物質—「奇異星星」
    中子星是除了黑洞以外最緻密的物體,在它們的核心中,我們可能會發現最危險的物質的存在——「奇異物質」,一個極端得能讓宇宙改變規則的「奇異物質」,它是夸克物質的一種。要了解什麼是奇異物質,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些基礎知識。什麼是中子星?奇異物質又是如何打破宇宙的規則?
  • 宇宙五大奇異現象超級巨型空洞與神秘謎底的關聯
    時至今日,在我們對宇宙的理解概念中,仍然是宇宙大爆炸理論佔盡上風,該理論不僅是被最多信服,而且主要是由於我們今天的天文物理學是的諸多最新發現與之後的研究方向都是取定與該理論為基礎。在我們的理論中,宇宙是一場138億年前的一次一個奇點的大爆炸,然後產生了我們現在所能理解得到的三維宇宙時空。儘管在這個較為完善的宇宙起源學說比較充分的展示了宇宙的起源與之後的諸多理論方向明確解釋著宇宙的發展與歷程,但是仍然還是有許許多多的對於宇宙的莫提我們不甚了解。而諸多方面則多是取決於宇宙的極大尺度與我們的航天動能方面的落後,也因為如此我們對於宇宙有太多的僅僅只是猜測而已。
  • 實驗首次觀測到奇異物理現象,助量子計算機容錯性實現突破
    麻省理工學院(MIT)近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稱,首次觀測到一種奇異的物理現象,有助於量子計算機在容錯性上實現突破。量子計算機的高錯誤率是目前其發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礙。這份研究稱,經過幾十年的嘗試,首次觀測到了非阿爾貝(non-Abelian)的阿哈羅諾夫-玻姆效應(Aharonov-Bohm Effect,簡稱A-B效應)——一種包括光波、合成磁場和時間反轉這些因素的罕見物理現象。阿爾貝(Abelian)和非阿爾貝是規範場(gauge field)理論中的兩種類別。
  • 宇宙中奇異的雙黑洞系統,將幫助人類實現星際旅行
    雙黑洞系統在宇宙中存在這樣的一種天體系統——雙星系統,它是指由兩顆恆星組成,相對於其他恆星來說,位置看起來非常靠近的天體系統,聯星是指兩顆恆星各自在軌道上環繞著共同質量中心的恆星系統。雙星可以當成聯星的同義詞,但一般而言,雙星可以是聯星,也可以是沒有物理關聯性,只是從地球觀察是在一起的光學雙星。
  • 盤點宇宙十大奇異驚人現象:黑洞如何殺死人類
    宇宙中有很多現象令人匪夷所思,比如,太陽日冕高溫問題,人類如果掉進黑洞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 宇宙「裸露」奇異點:大質量恆星生命盡頭命運
    從已知的物理定律,我們清楚知道奇異點會形成,但不怎麼確定事件視界的存在。大部份物理學家實行的假設是視界必須存在,只因為以視界做為科學的屏障是非常誘人的概念。物理學家尚未完全釐清奇異點上究竟怎麼了:物質是被壓垮了,但變成了什麼呢?事件視界將奇異點藏匿起來,也阻隔了我們對它的探索;奇異點上可能發生各種未知的事情,但對外界不產生任何效應。
  • 宇宙中最危險的物質——奇異物質,像病毒一樣感染所有接觸的星體
    據目前人類所了解到的,中子星是除了黑洞之外密度最大的天體,而在中子星的內部,我們可能會找到宇宙中最危險的物質——奇異物質。這種物質突破了人類掌握的所有物理法則,被學者們認為是探索宇宙起源的關鍵,也被猜測和暗物質有關。它能夠吞噬和感染所有接觸的行星和恆星,就像是喪屍病毒,一旦被感染,就會淪為全是奇異物質的星球。
  • Nature物理: 奇異點的電磁誘導透明
    透明和不透明是最為常見的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現象。不透明現象源於物質媒介對光的吸收、散射等等。小到擁有幾個能級的原子,大到運轉於浩瀚宇宙的星體,都對特定性質(如頻率、偏振)的光有較強的吸收效應。  電磁誘導透明,即EIT(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能夠利用外加相干光場來誘導原子系統的相消幹涉來抵消媒介對某種光的吸收,使得本來不透明的材料從不透明變為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