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專注力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放學以後回到家中,就沒有了學校的紀律性,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是喜歡寫一邊寫作業一邊玩點小玩具,哪怕只是擺弄手中的鉛筆和橡皮,總之很少能夠專心致志地去寫作業。
最近疫情期間孩子們大多都還沒有開學,沒有了課堂和老師的約束,也沒有了同學們一起上課的氛圍,這個情況就更加明顯了。
孩子貪玩是天性,不過邊玩邊寫作業往往是既寫得慢,又錯誤多。如果你讓他自己檢查一下自己的作業,他也能發現錯誤出在了什麼地方,這就是因為分心和馬虎,寫作業的時候不夠專注。
如果你試著跟他講讓他寫作業的時候認真一點,否則考試的時候也會一樣馬虎,他八成會和你頂嘴,他會說考試的時候他肯定會注意的。
番茄工作法
我的孩子就存在這樣的問題,寫作業總是不專心,於是我開始尋找讓他在家中學習也能保持專注力的方法,我發現《番茄工作法圖解》這本書中介紹的方法非常適合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使用,利用好這個方法,它就會像是一個模擬的課堂時間一樣,保持孩子一定時間的專注力。
所謂的番茄工作法,是一種時間管理的方法,核心就是在25分鐘內只專注於做一件事情,專注25分鐘以後要休息5分鐘,勞逸結合,保證精力充沛,然後再進入下一個專注的25分鐘,這樣循環。
當然循環的總量不能太多,否則精力上不允許,另外,這裡的25分鐘的專注時間和5分鐘的休息時間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你完全可以根據實際工作的情況自行調整比例,但是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25分鐘的專注時間還是比較容易實現的。
對於番茄工作法,我並不陌生,因為我也是番茄工作法的踐行者,這是我的兩個番茄鍾。
一個在家中使用,一個工作的時候使用,家中的番茄鍾我一直在使用,不過工作中使用的番茄鍾我最終還是放棄了,因為工作的時候被打斷的次數太多,雜事總是很多,難以堅持,看到經常有完不成的番茄任務,反而會使自己陷入焦慮,所以我果斷放棄了在工作中使用它,我覺得這個方法對於一個時間不能自主,隨時可能被雜事打斷的人並不太適用。
在某一方面不好用,並不代表我們就要完全否定它。比如雖然我覺得番茄鐘不適合我在工作中使用,但是我很樂意用它來掌握自己的業餘時間,每次下班回到家中以後,我都有利用番茄鍾來控制業餘時間專注力的習慣,而且我覺得這一招非常有效,伴隨著番茄鐘的滴答聲我能快速地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而且他會有效地防止你出現一系列的小問題,比如連續刷手機一兩個小時,長時間不陪孩子玩,做飯忘記關火等等。
對於學生來說,業餘時間是相對容易掌控的,因為每天上學和放學的時間是固定的,放學以後基本都屬於是業餘時間,而且這些時間幾乎每天都是在同一時間段,這些時間就非常適合利用番茄工作法來規劃,從小就培養孩子時間管理的觀念。
如果孩子要使用番茄工作法,我建議最好使用實體的番茄鍾,不要使用手機軟體,那樣不利於注意力的集中。像我自己使用的番茄鍾就是一個真正番茄的樣子,孩子看到也會感到新奇,自己就會想去主動試一試,省去了不少說教的時間。
在決定嘗試使用番茄工作法來集中孩子學習的專注力以後,我開始和孩子就這個問題進行溝通,跟他說你每次寫作業都用很長時間,這樣玩的時間就少了,不如我們利用這個番茄鍾定時,每次專心寫作業20分鐘,然後你就可以玩5分鐘,這5分鐘是自由活動,可以看電視,也可以玩玩具,這樣就不用一直不停地寫作業了。因為我強調的是不用一直長時間寫作業了,而且重點強調每過20分鐘都有5分鐘的玩耍時間,孩子就欣然答應了,這也是一種溝通的技巧。
低年級的孩子作業量一般不大,我的孩子在讀一年級,只有數學和語文兩種作業,所以在設置番茄鐘的時候,由孩子自己選擇先從數學開始還是先從語文開始,如果完成了一個科目的作業以後,中間休息時間就調成15分鐘,休息時間更長了,這樣孩子就會很開心,然後再利用番茄鍾繼續去寫下一個科目的作業,直到完成為止。
一舉三得
我的孩子在使用了番茄工作法以後,寫作業的時候小動作明顯變少了,可以看到是他的專注力在提升,不止如此,它還有一個好處,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啟用同頻率的番茄鍾,就是在孩子啟用番茄鍾學習的時候,我們也啟動自己的番茄鍾幹一些自己想幹的事情,因為是同頻的,所以大家會在同一時間休息,這樣你就不會覺得你在幹事情的時候孩子去打擾了你,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幾分鐘的休息時間進行一些簡單的親子遊戲,這樣的同頻操作既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又能完成家長自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個一舉三得的好辦法。
《番茄工作法圖解》中介紹的番茄工作法,非常適合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使用,因為畢竟番茄工作法的發明者最早就是用它來解決自己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更關鍵的是這是一個簡單易學的方法,沒有複雜的程序,只需要一個鬧鐘即可。
如果我們能夠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時間管理的能力,那這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一定會有深淵的影響,當然這也是我們每個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我是利用番茄工作法來提升孩子的專注力的,你會如何鍛鍊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