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在這裡有兩點需要大家注意:
(1)不管是電解質還是非電解質,都必須是化合物。像單質和混合物它們既不屬於電解質,也不屬於非電解質。
(2)電解質一定是自身電離產生離子的化合物。
比如說氯化鈉溶液,它能夠導電就是因為氯化鈉溶於水電離產生了能夠自由自動的鈉離子和氯離子。
所以說,氯化鈉是一種電解質。
但是有些物質比如說二氧化碳、氨氣等,它們的水溶液能導電,是因為它們溶於水後和水發生反應生成的碳酸和氨水等電離產生了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由於這些移動的離子不是它們本身電離產生的,所以說二氧化碳和氨水是非電解質。
2.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強電解質:溶於水後能夠完全電離的電解質。(強酸、強鹼以及絕大多數的鹽,包括難溶性的鹽都屬於強電解質。)
比如說氯化鈉,它溶於水後只有電離出的鈉離子和氯離子。
弱電解質:溶於水後只是部分電離的電解質。(弱酸、弱鹼等都屬於弱電解質)
比如說醋酸,它溶於水後除了有電離出的氫離子和醋酸根離子,還有本身的醋酸分子。
在這裡大家要明確三點:
(1)電解質的強弱與物質內部結構有關,而與外界因素無關。
比如說溫度的高低,並不影響電解質的強弱。
(2)電解質的強弱與溶解性無關。
比如說碳酸鈣、硫酸鋇等,雖然難溶於水,但是它們都是強電解質。
(3)電解質的強弱與溶液的導電性沒有必然關係。
溶液的導電性與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的密度,以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有關。所以說,濃度低的強電解質溶液並沒有濃度高的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強。
3.電離
在電解質溶於水或是熔融狀態下離解成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叫做電離。
對於電離的這個過程,用電離方程式表示。
我們以氯化鈉的電離過程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