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澱溶解平衡
(1)溶質溶解的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
當溶質溶解的速率大於結晶的速率,固體溶質溶解;
當溶質溶解的速率等於結晶的速率,溶解達到平衡;
當溶質溶解的速率小於結晶的速率,析出晶體。
(2)溶解平衡的特點:逆、等、動、定、變。
2.溶度積
(1)溶度積常數(Ksp)
在一定溫度下,難溶強電解質的飽和溶液中,各組分離子濃度冪的乘積為一常數,用Ksp表示。
(2)溶度積規則
某難溶電解質的溶液中,任一情況下,離子濃度冪的乘積,叫做離子積,用Qc表示。
當Qc<Ksp時,溶液不飽和,無沉澱析出;
當Qc=Ksp時,溶液飽和,沉澱溶解處於平衡狀態;
當Qc>Ksp時,溶液過飽和,有沉澱析出,直至溶液飽和,達到新的平衡。
3.沉澱溶解平衡的應用
(1)沉澱的形成
在難溶電解質的溶液中,Qc>Ksp時,有沉澱析出。根據此原理,可通過加入沉澱劑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
如以硫化鈉為沉澱劑,使銅離子、汞離子等金屬離子生成極難溶的硫化物沉澱。
(2)沉澱的溶解
在難溶的電解質中,Qc<Ksp時,沉澱溶解。
根據此原理,可通過一些方法使沉澱溶解:
①加入酸或鹼使沉澱溶解
加入酸或者是鹼,與溶解平衡體系中的離子反應,降低離子的濃度,使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
如難溶於水的碳酸鋇可溶於鹽酸中。
②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沉澱溶解
此法適用於具有明顯氧化性或還原性的難溶物。
③生成絡合物使沉澱溶解
向沉澱溶解平衡體系中加入適當的絡合劑,使溶液中某種離子生成穩定的絡合物,以減少離子的濃度,從而使沉澱溶解。
如溶解氯化銀中,可加入氨水。
(3)沉澱的轉化
沉澱的轉化實質就是沉澱溶解平衡的移動。
通常一種沉澱可以轉化為更難溶的沉澱,兩種難溶物的溶解能力差別越大,轉化的趨勢越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