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生命再獲3項國家發明專利 自主智慧財產權提升核心競爭力

2021-01-08 封面新聞

記者從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新生命)了解到,該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種人源間充質幹細胞因子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一種人單個核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方法」和「齊墩果酸提高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中生殖細胞標誌基因的表達水平的用途」等3項發明專利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據四川新生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楊本豔姿博士介紹,「一種人源間充質幹細胞因子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屬於皮膚修復技術,主要解決細胞因子質量和產量的問題。

據了解,含有細胞因子的產品已在多個國家上市,市場前景良好,但目前市面上的細胞因子產品普遍採用幹細胞培養上清液直接摻入或經凍幹後摻入基質的方式,導致細胞因子含量較低,且含有大量糖分等其他雜質,不僅達不到修復效果,還會造成皮膚乾燥等不適感。

「我們在結合前沿生物抗衰理論的基礎上,加以優化創新研發的這項獨有的專利技術可以有效去除糖類等各種雜質,提高細胞因子的質量和產量,」楊本豔姿表示。

「一種人單個核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方法」是繼四川新生命掌握經典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重編程技術後,在此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四川新生命研發團隊另闢蹊徑,使用製備的羊膜間充質幹細胞基質膠有效誘導人單個核細胞重編程為人誘導多能幹細胞,不但有效維持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全能性,同時具有保質期長,製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廉的優點。

在此過程中,研發團隊還使用Episomal質粒介導和人羊膜間充質幹細胞基質膠包被方法,將人臍帶血和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重編程為人誘導多能幹細胞,有效避開了病毒、外源基因對細胞基因組的汙染,同時也免除了非人源化的異種因子汙染和動物病原體的傳播風險。該發明專利有望成為無限獲取人自體細胞的工具,用於基礎生物學研究、疾病模型、藥物篩選、基因矯正、細胞治療等領域。

「齊墩果酸提高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中生殖細胞標誌基因的表達水平的用途」則有望為不孕不育疾病的治療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間充質幹細胞作為幹細胞家族中的重要成員,其作為生殖細胞種子資源的潛力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來源於新生兒臍帶的間充質幹細胞比來源於骨髓的間充質幹細胞具有來源豐富、取材方便、具有更強的增殖、分化能力以及更低的免疫原性等優勢。

四川新生命研發團隊發現,齊墩果酸能用於體外提高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中生殖細胞標誌基因的表達水平,同時促使其標誌基因表達模式向生殖細胞方向轉變,最終可能促使其向生殖細胞方向定向分化。通過本發明方法製備獲得的細胞具有分化為生殖細胞的潛力,可能成為體外受精技術的候選原材料。

楊本豔姿表示,截止目前,四川新生命已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專利30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16項,發明專利14項,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專利技術壁壘,上述發明專利的取得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發揮自主智慧財產權優勢,形成持續創新機制,提升核心競爭力,對四川新生命未來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相關焦點

  • 四川新生命幹細胞再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7日訊 今日,記者從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又有2項發明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分別為「一種鑑定人類個體、人源細胞株性別的引物、試劑盒和方法」(以下簡稱鑑定專利)和「一種化妝品或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以下簡稱化妝品或藥物組合物專利)。
  • 道明光學:子公司獲6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和1項發明專利證書 有利於...
    原標題:道明光學:子公司獲6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和1項發明專利證書 有利於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 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明專利再獲成都市專利獎
    2014年6月,由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陳強、賴真陽、葉飛、鍾立武、冉丹、王銳鋒聯合研究的「人富血小板的製備及在人間充質幹細胞分離培養中的應用技術」,在獲得2013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發明專利證書」[專利號
  • 四川新生命臍帶血擴增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 將惠及更多患者
    近期,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新生命)開發的「一種重組腺病毒Ad-PTN-Fc」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證書。該發明專利製備重組腺病毒Ad-PTN-Fc,用其轉染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從而形成一種可表達PTN蛋白的滋養層細胞,用於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擴增。
  • 維業股份獲地面隔音結構等6項發明專利
    樂居財經訊 魏然 1月8日,據樂居財經獲悉,深圳市維業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業股份")發布公告稱,於近日取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共六項發明專利證書,具體情況如下:維業股份在公告中表示,上述發明專利的專利權人為公司,專利的取得有利於公司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充分發揮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勢
  • 恭喜漢臣氏再獲益生菌國家專利
    作為擁有十五年益生菌自主研發生產經驗的實力企業,漢臣氏長期致力於益生菌培養技術及工藝方面的研究。近日,漢臣氏自主研發技術再度實現新突破,榮獲一種發酵乳桿菌優化培養基及其培養方法國家發明專利!研發團隊克服研發過程中的重重困難,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獲得了多項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授權。
  • 網際網路行業首獲外觀設計金獎 廣東獲6項中國專利獎金獎
    針對新藥研髮長周期、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在西達本胺研發初期,實施了西達本胺核心化合物專利的全球保護戰略,就西達本胺通式、核心化合物、製備方法、用途等通過PCT途徑遞交了24件國際專利申請,由於在專利保護方面提前布局,微芯生物在研發的早期即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收益,提高了企業的後續研發競爭力。
  • 卓爾宇航又一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近日,卓爾宇航集團自主研發的「一種通用飛機小滑窗」發明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這是集團在智慧財產權建設方面取得的又一成果。該發明專利是提供一種通用飛機小滑窗、窗口連接框、滑窗玻璃和支撐滑窗的承壓機構。用於解決現有通用飛機在高空環境下受力變形,導致機身小滑窗壓力過載的問題。對通用飛機在高空飛行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 海利生物(603718.SH):「一種RHDV的亞單位疫苗」獲發明專利證書
    海利生物(603718.SH):「一種RHDV的亞單位疫苗」獲發明專利證書
  • 格力電器2017年發明專利授權量超1200件
    原標題:格力電器2017年發明專利授權量超1200件 摘要 【格力電器2017年發明專利授權量超1200件】1月1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
  • 中電興發獲得多項專利證書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中電興發(002298)12月2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中電興發於近日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1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5項,所獲智慧財產權凝聚了公司近期在專用雲存儲、大數據、人工智慧算法方面的關鍵性自主研發成果。
  • 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出爐,從矽寶科技獲獎專利看技術創新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中國專利獎與國家科技獎齊名,由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頒獎,是中國唯一對獲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是我國智慧財產權領域最高獎項。
  • 隆基股份澄而不清 所謂「 568項專利」明細有待披露
    針對這部分報導,隆基股份在澄清公告中僅是重複了此前半年報已披露過的內容:截止2019年6月30日,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累計已獲授權且尚在有效期內的專利數量568項,其中發明專利 55項,實用新型專利 494 項,外觀設計專利 19 項。並表示以上專利均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備案可查,不存在虛報專利數量的情形。
  • 海利生物:「一種RHDV的亞單位疫苗」獲發明專利證書
    海利生物(603718)(603718.SH)發布公告,公司於近日收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該專利為一種RHDV的亞單位疫苗,專利權期限:20年(自申請日2016年03月08日起算)。
  • 海韻公司自主研發迴轉減速機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
    浙江在線08月03日訊 落戶於舟山嵊泗縣菜園鎮馬關社區的舟山海韻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20多名員工的小企業。這家小企業在科技創新上卻有大作為,今年,該公司自行研製開發的XJE5.0型迴轉減速機,其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屬國內領先,並先後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公司總經理胡永超說,這幾年來,公司就是靠不斷的自主創新求生存、促發展。
  • 國立科技「一種再生塑料顆粒及其製備方法」獲發明專利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國力科技5月16日公告,公司「一種再生塑料顆粒及其製備方法」於近期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公告顯示,該發明專利對回收塑料改性過程中的相容劑、增韌劑和擴鏈劑,使其性能改善至可用於製造再生塑料,並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可增加再生塑料顆粒界面相容性,提升了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降低了對製造設備的腐蝕性;採用含鈥的符合阻燃劑體系,在於膨脹型阻燃劑復配之後阻燃再生塑料,阻燃效率高,可彌補再生塑料的不足;最終所得產品力學性能優異等。
  • 擁四大核心技術、百項專利!用「3+5」評價體系來看凱賽生物「科研...
    3項常規指標分別是「研發投入金額或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發明專利」、「營業收入或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 具體來看,3項常規指標分別為:一是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二是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三是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達到20%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
  • 「喜訊」敏視榮獲首項發明專利證書
    2020年11月3日,敏視榮獲一項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一種用於高清DVR的自動化測試方法及系統》。這是敏視首個獲得的發明專利,實現了公司在發明專利上「零」的突破,這是敏視科技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標誌著敏視在技術創新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中邁出了重要一步,是公司強化科技創新,加強智慧財產權建設,重視研發團隊建設、加大科研投入取得的創新成果。
  • 陝西上榜全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十位
    數據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製圖:蔡華偉   核心閱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專利是體現國家創新實力的一個重要標誌。近年來,我國專利數量不斷增加,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利大國。
  • 建龍微納(688357.SH):「一種高效制氫吸附劑及其製備方法」獲發明...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建龍微納(688357.SH)發布公告,公司於近日收到了1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該項專利為一種高效制氫吸附劑及其製備方法,專利期限20年(自申請日2017年8月18日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