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業股份獲地面隔音結構等6項發明專利

2021-01-19 樂居財經

樂居財經訊 魏然 1月8日,據樂居財經獲悉,深圳市維業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業股份")發布公告稱,於近日取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共六項發明專利證書,具體情況如下:

維業股份在公告中表示,上述發明專利的專利權人為公司,專利的取得有利於公司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充分發揮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勢,保護公司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施工工藝,形成持續創新機制,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據樂居財經查閱,維業股份成立於1994年10月18日,註冊資本2.0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郭瑾,主要經營範圍為建築裝飾工程設計與施工。該公司的最大股東為珠海華發實體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9.99%。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

相關焦點

  • 道明光學:子公司獲6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和1項發明專利證書 有利於...
    原標題:道明光學:子公司獲6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和1項發明專利證書 有利於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 網際網路行業首獲外觀設計金獎 廣東獲6項中國專利獎金獎
    金羊網訊 記者李鋼、實習生王怡然、通訊員穗知宣報導:記者從廣東省知識產權局了解到,在第十九屆中國專利獎獲獎名單中,廣東省獲得6項中國專利金獎(含外觀設計專利),獲獎數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國前列。
  • 隆基股份澄而不清 所謂「 568項專利」明細有待披露
    中國網財經9月9日訊(記者 裡豫 楊濱宇 趙戎) 9月6日,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股份」,601012.SH)發布「澄清」公告,認為中國網財經當日發出的報導《隆基股份專利迷局:自稱累計獲得568項 事實自持專利僅百餘項》(下簡稱《隆基專利迷局》)所列舉的該公司自稱的專利數量與事實差異巨大
  • 紅相股份:擬向海南電網公司轉讓1項發明專利
    紅相股份:擬向海南電網公司轉讓1項發明專利紅相股份公告,公司近期與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籤署專利權轉讓協議,根據該協議約定,公司向海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轉讓1項發明專利,涉以雲平臺共享特高壓直流避雷器狀態在線檢測數據的方法。
  • 武漢先進院2項發明專利再獲授權!今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11個
    近日,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獲得2項碳材料技術相關的中國發明專利授權!截至目前,今年武漢先進院新增授權發明專利已達11個。發明專利「一種功能化碳材料的製備方法」利用碘單質對碳材料進行活化,同時碘單質輸運磷單質與碳發生反應,以製備出磷酸功能化碳材料。與現有製備方法相比,該方法新穎獨特、簡單高效,在不破壞碳材料本體結構的基礎上,穩定形成功能化基團。
  • 長沙一單身漢發明迷發明'性愛床'獲國家專利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不,47歲的方耀倫就發明了一種「性愛床」。這種床獲得了國家專利,專利證書上的名字是「懸臂式活動床架」,睡用這種床架做成的床,可以自由調整睡姿,還可以更輕鬆、更和諧地完成性生活。  性愛床獲國家專利  今年6月底,長沙市某家電研究所所長方耀倫發明的「懸臂式活動床架」獲得了國家專利,以這種床架做基礎做成的床具可以適應人體睡眠時的不同姿勢調整結構,具有部分保健功能,還可以適應人們性活動時的不同體位,使性活動更輕鬆、更和諧。11月8日,湖南省招標有限責任公司公開向社會發布了這種床架的特許權公開招標標書。
  • 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明專利再獲成都市專利獎
    2014年6月,由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陳強、賴真陽、葉飛、鍾立武、冉丹、王銳鋒聯合研究的「人富血小板的製備及在人間充質幹細胞分離培養中的應用技術」,在獲得2013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發明專利證書」[專利號
  • 愛因斯坦曾發明無毒冰箱,獲45項專利,但沒有廠家肯投資他
    愛因斯坦曾發明無毒冰箱,獲45項專利,但沒有廠家肯投資他文/歷史大見證看了這個標題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今天要講的是誰了吧。他可是一個大發明家,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這個身份並不能說明他的每一個發明都會成功,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他發明的一些東西吧,雖然這些東西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並沒有廣泛的使用,這是為什麼呢?冰箱這個東西咱們現在每家每戶都有吧,尤其是在夏天這冰箱就是咱們不可缺少的一件電器吧。冰箱為什麼能有用,很多人會說有製冷劑唄。可是就這個製冷劑是有害的,但愛因斯坦曾發明過無毒的,但並沒有很多人用。這是為什麼呢?
  • 四川新生命再獲3項國家發明專利 自主智慧財產權提升核心競爭力
    記者從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新生命)了解到,該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種人源間充質幹細胞因子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一種人單個核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方法」和「齊墩果酸提高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中生殖細胞標誌基因的表達水平的用途」等3項發明專利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 南開大學一項發明專利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公布了《關於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建友領銜研發的專利「含有保護水流的電去離子方法與裝置」獲本屆中國專利優秀獎。據介紹,本次獲獎的發明提供了一種含有保護水流的電去離子(EDI)方法和裝置,通過「濃縮室-保護室-淡化室」的三隔室基本工作單元設計,在保護室中分層填充樹脂並引入保護水流,使得EDI即使在高硬度原水條件下也能夠安全、穩定運行,克服了其用於純水製備時要求進水硬度必須低於1mg/L的固有缺陷,使得即使在10mg/L的進水硬度條件下,也能連續穩定地生產電阻率15MW×cm以上的超純水。
  • 貴州航宇科技發明專利 獲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本報訊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了第二十屆中國專利獎的評審結果,貴陽企業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718Plus合金的鍛件成形方法」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航宇科技本次獲獎的發明專利「718Plus合金的鍛件成形方法」,解決了目前環鍛件在製造過程中易開裂等技術難題,目前已應用於航空航天、燃氣輪機、核電、船舶、離心機等領域內異形環件製造。
  • 四川新生命幹細胞再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7日訊 今日,記者從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又有2項發明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分別為「一種鑑定人類個體、人源細胞株性別的引物、試劑盒和方法」(以下簡稱鑑定專利)和「一種化妝品或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以下簡稱化妝品或藥物組合物專利)。
  • 海韻公司自主研發迴轉減速機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
    這家小企業在科技創新上卻有大作為,今年,該公司自行研製開發的XJE5.0型迴轉減速機,其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屬國內領先,並先後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公司總經理胡永超說,這幾年來,公司就是靠不斷的自主創新求生存、促發展。  海韻公司專業生產XJ系列行星減速機,產品廣泛運用於液壓挖掘機、振動壓路機、起重機等工程機械設備上。
  • 福建省閩發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獲評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8年(第25批)新認定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我市閩發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入選,是本次名單中入選的鋁加工企業。公司科研創新成果顯著,2006-2017年共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6次,二等獎5次,三等獎6次。目前公司擁有有效專利104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
  • 這位學霸真牛:他發表30篇SCI論文,發明專利28項,獲國內大獎!
    這是自1996年設置該獎項以來,電子科技大學學子首次獲此殊榮,不僅填補了我校在該獎項的空白,也體現了歷經20餘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光學工程學科在基礎前沿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與進步,社會聲譽和行業影響力日益提升。學霸不是說說而已羅鴻禹在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李劍峰教授的悉心指導下,自2011年起一直從事「中紅外光纖雷射」方向的研究工作。
  • 拿手術刀的「發明家」三年獲得6項專利
    他就是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創傷骨科的楊淑野醫師,從2017年至今,他自製PVC管外固定牽引裝置、可移動兒童下肢骨折牽引床、股骨頸克氏針定位調整系統、多功能全方位可透視骨科手術床等,獲得國家專利6項。近日他被授予「濱州工匠」榮譽稱號,這是對他精湛醫術的肯定,也是對他創新創造服務臨床的一份褒獎。
  • 全球僅10餘項!近日,山東教授團隊科研成果獲重要榮譽!
    青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敬權教授團隊發表在Nano Research的研究成果榮獲2020年"Top Papers Award"(每年該獎只有10項左右)。2013年合作創辦了青島華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和銷售石墨烯和石墨烯應用產品,公司於2016年正式在新三板掛牌。劉教授先後獲青島市特聘專家突出貢獻獎、青島市第一批創新領軍人才,臨沂市沂蒙友誼獎、山東省齊魯友誼獎等。
  • 研究生1年9項發明專利!網友:長了個愛迪生的腦袋
    據武漢晚報消息,近日,湖北大學研究生廖可富 1 年 9 項發明專利的牛逼事跡在網上引發熱議。可以升降的高跟鞋、帶座位的行李箱、防堵塞蹲式馬桶… 1 年內,廖可富就申請了 16 項發明專利,目前已拿到 9 項專利證書。說起發明這個事,廖可富稱純屬偶然。他的發明全部來自生活中的靈感,比如帶座位的行李箱就是他坐滿乘客的候車室中因無座位有感而發。
  • 納雍電廠首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納雍電廠首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07-23
  • 武漢這位教授:連續6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坐擁10餘項美國專利
    劉侃教授自2014年以來已連續6年入選該榜單。2002年獲武漢大學應用物理專業學士學位,2007年獲武漢大學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2007年至201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物分子與藥物影像中心/加州納米系統研究中心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2010年入職武漢紡織大學,主要從事各類微流晶片開發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