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再次被發現,兩個黑洞相撞後,釋放出8倍太陽質量的引力波

2020-12-08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2015年是令全世界震驚的一年,因為科研人員利用LIGO首次發現了引力波,正式證明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愛因斯坦對引力波的預言。去年5月21日,義大利處女座引力波天文臺和一個研究團隊合作共同發現了宇宙中另一次引力波事件,據了解這次他們所發現的引力波要比2015年的那一次更加明顯,它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根據報導,《物理評論快報》和《天體物理學期刊通訊》各自發布了關於去年五月份發現引力波的研究,這兩篇論文都指出那一次引力波是由兩個黑洞合併造成的。經過研究,其中一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85倍,另一個是65倍,它們合併之後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損失的8倍質量大多數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去。

宇宙為什麼會出現引力波?

最早提出存在引力波的人是愛因斯坦,他根據廣義相對論推導出了這一結論。時間和空間統稱為時空,它們會在質量前彎曲,從而產生振動,這種振動就是引力波。通俗點講,引力波就像是往平靜的湖面扔一塊石頭,然後湖面形成一圈圈的漣漪,引力波在宇宙中的存在就類似於湖面泛起的漣漪,科學家們可以通過探測和研究它來獲得重要的天文信息。

宇宙之所以會出現引力波,是因為黑洞的存在。那麼黑洞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它的前身是恆星。恆星演變的結局最終有三種,這是每一顆恆星形成後就已經決定了,因為三種結局都與它們的質量有關係。質量最低的恆星最終會演變成白矮星,它像是宇宙中逐漸熄滅的火種,我們的太陽未來將會迎來這個結局。

質量更高的恆星會通過超新星爆發演化成中子星或者黑洞。如果一顆黑洞的前身是恆星,那麼它被稱為「恆星級黑洞」,它們的質量一般比太陽質量大3~100倍,是宇宙中最小的一類。此外還有另外一類黑洞,即超大質量黑洞,它們主要分布在星系的中心位置,質量比太陽質量大數百萬倍,例如銀河系中心就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α。

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目前人類的天體物理學中僅存在超大質量黑洞和恆星級黑洞,從未發現過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也未發現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然而這次研究發現,去年被探測到的引力波竟然是由一個85倍和6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而成的142倍太陽質量黑洞,這讓天體物理學家感到疑惑。

一般情況下,恆星內核的光子和氣體會產生對外的壓力,用於抵抗外層物質的重力,從而達到穩定狀態。當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進行到形成了大量的鐵元素,如果鐵元素再繼續發生核聚變,那麼恆星就無法產生足夠的對外壓力來平衡外層物質的重力,最終導致恆星發生引力坍縮,引起超新星爆發,促成黑洞的形成。

然而天體物理學體系中存在不穩定性理論,該理論指出恆星受到電子和反電子的影響,最終無法形成65~12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因此這一區間的黑洞被稱為「黑洞質量斷檔」,這就是科學家們對85倍太陽質量黑洞的存在感到疑惑的地方。

最終科學家選擇了這種解釋

85倍太陽質量黑洞的出現挑戰了現有的天體物理體系,這其中的可能性有兩種,一是觀測和研究出現了偏差,二是現有理論體系存在漏洞。對此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們選擇了「奧卡姆剃刀原則」,該原則的內容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簡而言之就是「最好簡單有效」。

因此對於這類斷檔質量黑洞的出現,科學家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原本最簡單的黑洞合併理論進行解釋。

相關焦點

  • 引力波再次被發現,兩個黑洞相撞後,釋放出8倍太陽質量的引力波
    ,這兩篇論文都指出那一次引力波是由兩個黑洞合併造成的。經過研究,其中一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85倍,另一個是65倍,它們合併之後形成了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損失的8倍質量大多數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去。 宇宙為什麼會出現引力波?
  • 宇宙最強音,8個太陽質量瞬間釋放,LIGO發現最強引力波
    在1/10秒不到的時間內釋放出相當於8個太陽質量的引力波,輻射到宇宙空間中去,這比人類探測到的第一個引力波信號GW150914所輻射的3個太陽質量能量高出一倍多。根據數據模型擬合的結果,此次最強引力波是由一個6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和一個8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產生,最終在以引力波形式輻射出8個太陽質量的能量後,合併形成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 瞬間釋放8個太陽質量的最強引力波,除了強,還有什麼特別地方?
    important}前兩天我介紹了一下LIGO在月初公布的人類迄今探測到的最強引力波GW190521,由於篇幅所限沒有細說,今天要補上了。如果對該引力波事件完全不清楚的可以一會兒翻看我兩天前的文章:《宇宙最強音,8個太陽質量瞬間釋放,LIGO發現最強引力波》。
  • 瞬間釋放8個太陽質量的最強引力波,除了強,還有什麼特別地方?
    前兩天我介紹了一下LIGO在月初公布的人類迄今探測到的最強引力波GW190521,由於篇幅所限沒有細說,今天要補上了。如果對該引力波事件完全不清楚的可以一會而翻看我兩天前的文章:《宇宙最強音,8個太陽質量瞬間釋放,LIGO發現最強引力波》。
  • 創世以來宇宙最強音,8個太陽質量瞬間釋放,LIGO發現最強引力波
    在1/10秒不到的時間內釋放出相當於8個太陽質量的引力波,輻射到宇宙空間中去,這比人類探測到的第一個引力波信號GW150914所輻射的3個太陽質量能量高出一倍多。從編號GW190521可以看出這個引力波信號是2019年5月21日捕獲的。
  • LIGO再次檢測到引力波:發現迄今質量最小黑洞
    這其中就包括一對黑洞,每個質量大概為太陽質量的5倍到數十倍,這兩個黑洞相互碰撞後,最終形成一個質量更大的黑洞。截止2017年11月17日,5次引力波信號探測結果中涉及的黑洞質量大小上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科學家宣布,他們今年早些時候再次檢測到黑洞合併過程中發出的引力波信號,這已經是2015年以來LIGO第五次發現此類信號,而且還是來自於迄今LIGO探測到的質量最小的黑洞。
  • 引力波幫助首次發現「中等質量」黑洞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引力波再次被發現:14億光年外,兩個黑洞繞轉併合
    LIGO科學合作組織發言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物理與天文學教授Gabriela González宣布,LIGO再次發現黑洞併合產生的引力波。時隔四個月,人類第二次觀測到引力波——來自遠古時空的漣漪。這次引力波事件由兩個分別為14.2 和7.5 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相互繞轉併合所引起,發生於14億光年外的宇宙深處,其中至少有一個黑洞有自旋。它們在相互環繞的過程中由於引力輻射慢慢靠近,在最後的一秒鐘裡,它們發生了併合,最後併合生成的黑洞有20.8 倍太陽質量,具有自旋。
  • 兩個超大黑洞在未來的可能對撞將產生宇宙最強引力波
    天文學家發現一對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發生對撞;這兩個黑洞座落於一個距地球25億光年的星系,每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8億倍。此項研究由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學者安迪·戈爾丁領導。在7月10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戈爾丁、曼加萊利以及普林斯頓大學和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闡述了這一發現。
  • 發現不該存在的天體,瞬間釋放8倍太陽質量能量,將改寫已知理論
    光在走了時候,這兩顆黑洞一直在後退。兩顆合併的黑洞生前是兩顆大質量恆星構成的雙星系統,經歷超新星爆發死亡以後誕生出來了兩個質量分別為85倍和66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它們在空間中經過了漫長雙人舞,由於引力輻射的作用,軌道衰減,最終相撞合併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質量為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 引力波的發現
    發生的事情是兩個黑洞相撞了。它們非常巨大,一個有36個太陽的質量,另一個有29個太陽的質量。它們在宇宙中快速地繞著共同的中心旋轉著,並逐漸靠近,就像是被吸進了下水道的漩渦。黑洞的巨大引力,還會使周圍的空間發生變形和扭曲,隨著它們的旋轉,時空也被猛烈地拖拽,從而釋放出一陣陣引力波。
  • 借引力波首次探到「中等質量」黑洞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142倍太陽質量!科學家發現迄今質量最大的黑洞
    科學家推測,這個黑洞由兩個較小的黑洞合併而成,而兩個參與合併的黑洞中質量較大的一個,其質量並不在此前理論允許的質量範圍內。這些發現將挑戰我們關於大質量恆星生命周期最後階段的理解,並加深我們對黑洞形成和演化的認識。
  • 太燒腦,引力波首次發現質量「禁區」的黑洞
    天文學家利用引力波探測到了迄今為止最強大、最遙遠、最令人費解的黑洞碰撞。這兩個龐然大物在宇宙年齡只有現在一半時發生了融合,至少有一個黑洞重達太陽的85倍——天文學家曾認為這麼大的質量不會發生此類事件。這種方法徹底改變了黑洞研究,為幾十個黑洞提供了直接證據,這些黑洞的質量從太陽質量的幾倍到約50倍不等。這些質量與「傳統」方式形成的黑洞相符,所謂傳統方式是指非常大的恆星在燃料燃盡時,在自身重量作用下發生坍縮。但傳統理論認為,恆星坍縮不會產生質量在65倍到12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由約1500名科學家組成的兩個聯合團隊在兩項研究中指出,GW190521由另外兩個黑洞合併而成,它的質量是太陽的142倍,是迄今發現的第一個「中等質量」黑洞。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歐洲引力波天文臺的天體物理學家斯塔夫羅斯·卡察內瓦斯在一場網上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一事件是走進黑洞形成這個宇宙過程的一扇大門。」
  • 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有史以來最強引力波!研究發現,竟然和70億年前的一場事故有關
    人類一直到進入2015年,才第一次捕捉到引力波,近年來,伴隨著大型探測儀器的問世,也多次發現了引力波的存在,前段時間,科學家們再次破譯了一個來自於70億年之前的引力波密碼,發現它竟然和2個黑洞相撞有關。讓我們將時間返回到去年5月份。
  •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引力波毫無懸念拿下
    引力波無處不在,但是非常微弱,只有像超新星爆發、中子星與黑洞相撞、黑洞合併,才會產生足夠強烈的引力波。早在1957年,人類就開始了引力波探測,但一直沒有得到直接證據。個太陽的兩個黑洞合併時發出。二者形成了一個21倍太陽重量的旋轉黑洞,大約與太陽相當的物質轉化成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來。2015年12月26日,高新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Advanced LIGO)的兩個探測器再次記錄到了新的引力波信號,併合的兩個黑洞質量分別相當於8個和14個太陽,形成了21倍於太陽質量的旋轉黑洞。
  • 第一個被清晰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迄今最強引力波信號
    經過一年多的研究,這個被稱為 GW190521 的奇怪信號使科學家相信,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事件,其形成的 142 倍太陽質量黑洞也是第一個被清晰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即質量為太陽質量 100 倍至 1000 倍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