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黃河,大家第一時間反應的,那就是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
的確,作為中國第二長河並且還是世界上第五大的長河,生活在黃河邊上的人們最能感受這句話,因為他們的衣食住行都全依靠著這條母親河——黃河。
對於許多人而言,黃河在中國內陸具有重大的意義,不僅是能將水源從上流帶到下流,給許多的人們帶來飲用水,更重要的是黃河還能給予周邊的人用於灌溉植物等等,而且黃河衝刷的泥土能成為一片很好的種植地。
表面上的黃河能給人們帶來許多福利,但是實際上黃河卻是很危險,許多人都在黃河上失去了自己寶貴的性命,就連當地人都不敢下去遊泳。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黃河的起源在於青海省青藏高原那邊,自西向東經過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等等,最後流入渤海。從地圖上面看,黃河呈現一個「幾」字型的形狀。
而黃河在青藏高原的時候,河水並不是黃色的,而是十分的清澈,那為什麼叫黃河呢?
是因為後來黃河會經過黃土高原的地區,而黃河在這邊土地上也把黃土衝刷下來,以至於將河水變成了黃色,其實是因為黃河在這個過程中夾雜著黃沙的緣故,顏色變成黃色,所以才叫「黃河」。同時黃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黃河將這些黃沙帶到了下遊,形成了平原地區,而剩餘的黃沙則會匯入大海。
黃河從青藏高原出發,然後最後來到了平原地區,其實整個黃河的走勢呈現西高東低,而正是因為這種地勢差,讓黃河的流速發生了變化。黃河的上遊,中遊和下遊都能享受著黃河帶來的豐富資源。
中遊的黃土高原的黃沙為下遊的平原積累更多的種植地,而上遊雖然常年是冬天的狀態,卻能有著流動的水源來解決飲用的問題。
黃河從上遊開始,自西向東,每個階段的景色各不相同。
上遊青藏高原地區,常年積雪,氣溫比較低,中遊地勢開始降低,而四季開始分明,下遊地勢更低,風景也變得迷人。雖然如此,但是黃河還是比較危險,不少人因為去黃河遊泳而斷送自己的生命。
特別是黃河的中下遊地區,夏天,天氣炎熱,大家都想去遊泳,而有些人就打起了黃河的主意。
其實黃河的脾氣不是所有人都能摸得著,在夏天,它很容易發生大洪水,而在黃河的下遊,因為決口洪水泛濫的次數還高達1500次以上。
黃河發起洪水的時候,水流湍急,很容易就被河水衝去遠處的地方。
而黃河最危險的地方,還是在於它夾雜著大量的黃沙。
平時我們去河流遊泳,特別會喜歡去清澈見底的河流遊泳,因為能看到河流的方向和能看清楚河流有沒有暗裡有漩渦。
但是黃河因為自帶泥沙,讓人無法看清河底的高度。
而且水流速度過快,也無法看清楚漩渦。
更恐怖的是,因為泥沙會堆積,但是黃泥的泥沙堆積的河床高度並不一致。
有時候人走到河邊可能會覺得河水的高度很淺,但是往往再邁出一腳,又會摔倒甚至於被黃河衝去不遠的地方,那是因為泥沙在黃河中分布不均勻所導致的。
因此,許多住在黃河周邊,尤其是黃河中下遊的當地人是不敢下去遊泳的。
特別是夏天,因為他們知道黃河捉不透,摸不著,你不知道泥沙堆積的位置在什麼方向就變成了陡峭式的懸崖,讓人撲倒。
也不知道河裡究竟有多少未知的漩渦,他們不敢輕易地嘗試,因為嘗試的結果,最後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消逝。
但黃河的危險,外來的人卻很少留意得到,每年都有學生或者年輕人誤進黃河。
但是卻有不少人失足後得不到很好的救助,不是見死不救,而是看見有人掉入黃河,很多人都是不敢前去救助,因為水流湍急,人可能剛冒出一個頭就突然一眨眼就不見了。
特別是夏天季節,黃河的流速比之前的都要猛烈。
不僅如此,黃河救援並沒有我們想像的簡單。
一個人失足下水,很多時候要幾個經驗豐富並且懂得黃河水性的人才敢下水救助,而且有些黃河流域的浪還特別大,一個大浪撲過來,人找不到是常事。
不懂水性的朋友千萬不要嘗試,而就算懂水性的朋友也不建議去黃河裡遊泳。
正是因為這樣,黃河的危險性非常的高,就連當地人也是不敢下去遊泳的。
每年,當地人都會以各種的方式告訴人們,不要輕易下水。
但是有些遊泳的愛好者還是不聽指揮,下去遊泳。
因為多年遊泳的關係,他們練就了一身的功夫,因此能在黃河裡暢遊,而且他們也會自己帶上救生圈。
但是對於這樣的愛好者,還是有不少人告誡他們,不要以身示範,畢竟不是每一次都是那麼幸運。
水下的地形不明朗的條件下,能不遊泳就不去遊泳,更何況現在已經有許多大型的遊泳館可以在裡面暢遊,何必要選擇在黃河這個危險的地方呢?
大自然賦予我們豐富的資源,有時候我們可以利用,例如黃河,它可以用作水力發電站,給我們帶來用電的享受。
但是不代表我們非要和它對著幹,為了一時的爽快,不顧後果,來到黃河的跟前去遊泳,或者有些人還想著要挑戰黃河。
畢竟黃河這麼多年來,它捲走得不單單是一條生命,而是無數條生命。
在科技還沒有進步的古代,許多從政者都希望治理黃河提出了各種的方案和做出了各種的防護措施,還要建造大壩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
大家都為了防範黃河給人們帶來的危險,而做出許多措施保護人們。
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不是抱著僥倖的心理或者沒有安全意識去做一些傷害自己的行為。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我們要好好地愛惜它之餘,更要好好地聽從警示語的勸告,不要擅自下水,學會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