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傳深海魚含汞 魚價慘跌(圖)

2020-11-28 中國臺灣網

  

臺灣魚市場中,旗魚等深海魚價格直往下掉。(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1月6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日前臺灣傳出深海魚含汞訊息,稱食用過多深海魚恐致汞中毒,漁民生計已大受影響。宜蘭縣議員昨天批評說,深海魚含汞數據值得討論、質疑,也未說明捕撈海域,卻讓旗魚等深海魚價格腰斬,連非深海魚種也受牽連,深海魚含汞報告已「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縣議員林棋山說,南方澳大利亞捕撈的深海魚佔生產量70%,食安問題連環爆後,讓深海魚含汞事件被放大檢視,但魚是否含汞與捕撈海域關係甚大,「總不能境外發生汞問題,卻拿來與宜蘭比較!」

  林棋山說,旗魚1公斤原可賣200元(新臺幣,下同),現在卻變成100元,縣府應請學術單位檢驗、提出看法,不能因為一份報告讓漁民受害,且連帶影響到冷凍廠、加工廠的生計,會讓漁業崩盤。縣議員陳金麟指出,有媒體報導將深海魚簡化為「海魚」,讓人誤會是所有魚都含汞,造成整體魚價滑落。

  發表「食用魚類造成的汞中毒」研究的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吳明玲表示,她的研究引用的是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年報中公布的市售魚種汞含量抽檢數據,病例更都是北榮直接收治的病患,重申鯨、鯊、旗、鮪4種屬於「高汞」的大型深海魚,一般人一個月應最多吃兩次、每次份量約半個巴掌大。

  吳明玲強調,研究中點出鯨、鯊、旗、鮪4種大型深海魚為「高汞」、鱈魚則屬「中汞」魚種,攝食量都應特別小心,引用的都是臺灣TFDA發表在年報上的市售魚種汞含量數據,而非境外數據,「事實上境外相關調查,與臺灣調查結果也很相近。」

  宜蘭縣長林聰賢則表示,食安問題產生連鎖效應,但宜蘭鄉親長期有吃魚習慣,也常吃鯊魚、旗魚,將請衛生局了解全縣孩童血液含汞量是否超標,「安全食品不能被影響,不然大家不知道要吃什麼!」縣府將會做好檢驗把關、訊息揭露,恢復消費者的信心。(中國臺灣網 高旭)

相關焦點

  • 港查出老虎斑等3種海魚含致癌物
    晶報訊 淡水魚「磕藥」事件餘波未盡,海魚也潔身難保。香港食環署日前在黃立鯧、杉斑及老虎斑3種海魚中驗出致癌禁藥硝基呋喃。  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食環署食品安全中心日前抽查了市面上13種海魚樣本,包括細鱗、星斑、青斑、老虎斑、芝麻斑、星鱸、黃衣、金鼓、黃腳、深水泥、杉斑、東星斑和黃立鯧。
  • 科學認識螢光燈中的含汞量
    生活中的含汞產品日常生活中,人們容易接觸到的含汞產品主要有:一隻水銀溫度計約含1克汞,一個臺式水銀血壓計約含50克,傳統補牙直接使用汞合金補牙……等等。一隻節能燈含汞量約1-5毫克,僅僅是一隻溫度計含汞量的千分之一和一個水銀血壓計含汞量的萬分之一。
  • 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10月16日,國家藥監局在其網站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魚價行情 | 2019年最後幾天了,魚價求漲起來!12月27日全國19種魚類...
    2019-12-28 09:0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大農牧        瀏覽量: 10415 次 我要評論 文&nbsp|&nbsp圖&鯿魚無錫宜興:近期魚價一直比較穩定,銷量相對去年也更大,今年的屯量也比去年相對少。臨近年底,部分養殖戶需要回籠資金,選擇出魚,影響魚價。
  • 出魚量增加黃顙魚跌價 養戶仍有利可圖 七月魚價難回升
    出魚量增加黃顙魚跌價 養戶仍有利可圖 七月魚價難回升2017-06-20 18:53:00  水產養殖網  由於現在存塘的黃顙魚規格小,這批魚現在出售的話餌料係數不高,成本平均大概六七塊一斤,按照現在九塊多十塊多點的魚價來算,利潤還有三塊左右的純利潤,一畝平均兩千多斤的產量,每畝賺六七千一畝的現錢,萬一發病了弄不好就要虧本的,裡外裡的差距是比較大的。因為近期湖州魚價降下來了,到浙江湖州等地拉魚的外地水車多了,按照目前的存塘量估計到了七月份仍然賣不完。
  • 港媒稱當地漁業資源敲警鐘 過度捕撈(圖)
    港媒稱當地漁業資源敲警鐘 過度捕撈(圖)     為保護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該報記者走訪了西營盤街市,發現除紅衫魚外,還有多近20種廉價海魚,同步入逐漸消失之中,漁業資源枯竭敲響警鐘。  特首梁振英少年時買魚的西營盤街市仍然存在,但如今魚價大漲。「大條一點的海魚每斤幾十元(港幣 下同),唯有挑細條的買,但即使小魚,種類也少了。」街坊黃先生邊在魚檔挑魚邊說。過往五元一盤、三元一碟的獅頭魚、瓜核鯧近年都難得一見,就算有得賣,動輒15至20元。
  • 海魚內臟可能含毒素應慎食
    海魚內臟可能含毒素應慎食  喜歡吃魚內臟的朋友,要小心中毒。有些石斑魚、梭魚等海魚的肌肉、內臟中可能存有一種雪卡毒素,並以內臟中的含量最高。雪卡毒素的毒性比河豚毒素強20倍,輕度中毒會有消化道病症狀,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 國家公布《中國逐步降低螢光燈含汞量路線圖》
    國家公布《中國逐步降低螢光燈含汞量路線圖》 ,減少行業用汞量及生產過程中汞排放,提高螢光燈行業汙染防治水平,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制訂發布了《中國逐步降低螢光燈含汞量路線圖》(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2013年第11號公告)。
  • 全國魚價拐點來了?湖北草魚即將清倉,7月魚價上漲一觸即發?
    全國魚價拐點來了?湖北草魚即將清倉,7月魚價上漲一觸即發?建議養戶密切關注魚價行情走勢,及時出魚落袋為安。江門:1.8-2.5斤草魚報價4.9-5.0元/斤,魚價一周內穩中有升。塘頭溫度高,魚車走魚量減少。肇慶:1.8-2.5斤草魚報價5-5.1元/斤左右,目前塘頭魚車收魚積極性一般,魚價基本持穩。
  • 海魚、河魚,哪種汙染低,寄生蟲少?買魚時別挑錯了
    而現如今吃海魚其實已經不算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了,而海魚和一些本地的河魚比起來,價格往往要高出不少,很多人都說貴自然有它貴的理由,因為海魚營養比河魚要高,同時含有的寄生蟲也比較少,吃起來口感更好也更健康,這才是它貴的原因。難道海魚就真比河魚要好嗎?今天我們來好好分析一下海魚和河魚。
  • 土壤中汞的來源及土壤汞汙染修復技術概述
    汞進入土壤之後,在硫酸鹽還原 菌(SRB)、鐵還原菌等δ-變形菌綱作用下, Hg2+能被轉化成毒性更強的甲基汞,並通過遷移等方式,最終通過食物鏈放大進入人體 。土壤中汞的來源 十分廣泛,包括土壤母質、大氣汞的乾濕沉降、含汞廢水排放、含汞固體廢棄物堆積等。
  • 典型含汞廢物處理處置汙染防治可選技術研究
    我國是汞的生產、使用和排放大國,汞生產量和使用量分別佔全球生產量和使用量的 60% 左右,汞的生產和使用造成含汞廢物的排放。我國已將含汞廢物列為 HW29 類危險廢物,涉及天然原油和天然氣開採、貴金屬礦採選、印刷、基礎化學原料製造、合成材料製造、電池製造、照明器具製造、通用儀器儀表制 造和多種來源共 9 個行業、16 類含汞廢物,包括工藝過程廢氣、廢水處理產生的粉塵、殘渣、廢液和汙泥等,部分使用後的廢棄產品。
  • 含汞體溫計「下崗」「接棒」電子產品比想像中靠譜
    家庭常用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將要和我們說再見了。根據國家藥監局10月16日發布的公告,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將在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徹底退出市場。雖然近些年電子體溫計、血壓計業已進入很多家庭,但是在不少人的觀念裡,電子產品不如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靠譜」,因此「禁產令」一出,引發了很多人的擔心。
  • 含汞體溫計「下崗」,「接棒」電子產品比想像中靠譜
    家庭常用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將要和我們說再見了。根據國家藥監局10月16日發布的公告,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將在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徹底退出市場。雖然近些年電子體溫計、血壓計業已進入很多家庭,但是在不少人的觀念裡,電子產品不如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靠譜」,因此「禁產令」一出,引發了很多人的擔心。
  • 含汞體溫計「下崗」 「接棒」電子產品比想像中靠譜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家庭常用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將要和我們說再見了。根據國家藥監局10月16日發布的公告,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將在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徹底退出市場。雖然近些年電子體溫計、血壓計業已進入很多家庭,但是在不少人的觀念裡,電子產品不如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靠譜」,因此「禁產令」一出,引發了很多人的擔心。
  • 大連華訊:含汞體溫計要下崗,繼任者靠譜嗎?
    常用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要和我們說拜拜了。大連華訊投資上海富禧投資諮詢分公司注意到,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稱,2026年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 近年來,雖然電子體溫計、血壓計已進入很多家庭,但是在不少人的觀念裡,電子產品始終不如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靠譜,禁產令一出,引發了很多人擔心。
  • 含汞體溫計迎來至暗時刻,電子體溫計迎來春天
    近日,國家藥監局官網下發通知明確提出: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國內每年大約生產1.2億支含汞體溫計。突然下發的通知讓生產水銀體溫計的企業看不清前進的路,失去市場之後,應該如何生存?不得不禁的水銀體溫計眾所周知,水銀,是一種具有揮發性的重金屬,對人體危害極大。一支水銀體溫計含汞約1.4-2.0g。
  • 丹東:晾曬海魚(圖)
    丹東:晾曬海魚(圖) 作者:海東 2017-12-06 09:12   來源:丹東新聞網     12月3日,丹東東港市長山鎮一家海產品深加工企業大面積晾曬海魚
  • 環保部:2021年我國將淘汰螢光燈和含汞電池
    ,從2021年起,中國將淘汰《關於汞的水俁公約》要求的含汞電池、螢光燈產品的生產和使用,到2032年,要關停所有原生汞礦的開採。  汞俗稱水銀,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大量應用於各種產品和工藝中。汞及其化合物的產生、使用和排放會造成環境汙染,嚴重時引起人類和哺乳類動物神經、免疫、生殖系統的機能紊亂,尤其對胎兒和孕婦有較大影響。
  • 國家藥監局:2026年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
    《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據了解,汞俗稱水銀,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大量應用於各種產品和工藝中。汞及其化合物的產生、使用和排放會造成環境汙染,嚴重時引起人類和哺乳類動物神經、免疫、生殖系統的機能紊亂,尤其對胎兒和孕婦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