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腦裡,取出30多條寄生蟲)
![]() |
目前患者正在接受複雜的殺蟲治療。 |
![]() |
從吳先生大腦裡取出的活蟲。 |
「人腦裡面居然全是活著的蟲子」,這看似恐怖的「電影橋段」就在我們身邊上演,近日,貴州一醫院神經外科的醫生做了一臺特殊手術——腦內大捉活蟲。原來,今年46歲的吳先生因吃生肉而患上了腦囊蟲病,時常暈厥,險些要了性命。
中年男總是「昏迷不醒」 竟是大腦裡進了活蟲
貴州46歲的吳先生半年前發現自己時常頭暈、發燒,但時好時壞的發作並沒有引起他的重視,直到最近經常出現頻繁嘔吐、「昏迷不醒」的症狀後,家人才著急送往醫院。
「該患者因腦積水入院,嚴重的高顱壓症狀讓患者頭痛難忍,還伴有頻繁嘔吐,進食困難。」醫生楊明告訴記者,經過對吳先生的磁共振檢查發現,其腦幹周圍全是一個個的囊性病灶,堵塞了腦積液通道,這也正是腦積水的原因。
那麼,這一個個囊性病灶是什麼呢?3月1日,吳先生接受了開顱手術,終於解開了這個困擾他半年多的「怪病」。「手術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晶瑩透亮的小球球。」楊明醫生口中的小球球正是造成梗阻的罪魁禍首——臨床上罕見的腦囊蟲病。
「取出的囊尾蚴甚至還在不停地蠕動。」楊醫生說,患者大腦裡的囊尾蚴像葡萄串一樣寄生在腦子裡,手術醫生必須小心謹慎的儘量將蟲子完整取出,避免使其破裂。而囊尾蚴正是我們熟知的豬絛蟲的幼蟲。
手術中,醫生至少取出了30多條「腦囊蟲」,最大的直徑可達1釐米。因腦內感染囊蟲數量較多,分布位置廣,手術治療往往難以將蟲全部取出,因此術後仍需要「殺蟲治療」,且死亡的蟲體將引起嚴重的組織反應,進一步的造成損害,其病非常兇險,治療較為複雜。
3月6日,記者從該院了解到,患者吳先生暈厥嘔吐等症狀得到了緩解,目前正在進行「殺蟲治療」。
別吃生肉和沒煮熟的肉 寄生蟲能從腸胃「爬」到大腦
據楊明醫生介紹,腦囊蟲病全名為腦囊尾蚴病,和蛔蟲蟯蟲等我們熟知的常見病相似,都屬於人體寄生蟲病,但所不同的是該病為鏈狀絛蟲(豬絛蟲)感染後,其幼蟲囊尾蚴寄生於人腦所致。
「因為人是絛蟲的終宿主,也是中間宿主,當食入受囊蟲感染的豬肉或被蟲卵汙染的食物後,蟲卵經過腸道內消化液的作用孵化出幼蟲,再鑽入腸壁,隨血液循環及淋巴液到達全身各處。」楊明說,因為人類的大腦血液循環最大,所以最常累及的就是腦部,從而產生嚴重的腦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那麼,怎樣才能不被這些可怕的寄生蟲「危害」呢? 對此,楊明也給出了建議,那就是預防為主,而預防寄生蟲病的關鍵是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切記以下幾點:
一、食物砧板生熟分離;二、烹調時豬肉一定要熟透,改掉食用生肉的習慣;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餐前便後洗手;四、注意「米豬肉」,不要食用來源不明的豬肉;五、牲畜圈養,避免人畜互相感染。
相關連結:多種腦寄生蟲病,都是病從口入
除了腦囊蟲病,多種腦寄生蟲病都是吃出來的。比如,腦型血吸蟲病,就是因為糞便汙染了水源,人又吃了這片水源中的釘螺所致。腦型血吸蟲病多發於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在我國,患者多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地區。該病可引起腦病理變化,成蟲或蟲卵的代謝產物還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中毒或過敏反應。
腦棘球蚴病(又稱腦包蟲病)也是一種常見的腦寄生蟲病。人飲用或食用被犬糞汙染的水和蔬菜後,就容易患上腦棘球蚴病。該病多發於畜牧地區,患者以農村兒童居多。常見的症狀有頭痛、嘔吐等高顱壓症狀,很像腦腫瘤,病情進展緩慢。
腦型肺吸蟲病則是由於人們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貝類如淡水蟹或蝲蛄所致。超過一成的患者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類似急性或慢性腦膜炎、腦梗死、癲癇等疾病的一種或多種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