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13)關於新冠肺炎系列報導的《戰「疫」進行時 禁食野生動物》中,採用了廣東三九腦科醫院「或因20餘年前生吞蛇膽,江西男子顱內揪出11釐米長裂頭蚴活蟲」的案例。
該男子自2018年3月以來,多次出現突然暈倒、口吐白沫、肢體抽搐等症狀。回家休養後,情況仍不見好轉,接連兩次被診斷為腦梗死。隨後,他輾轉來到廣州治療。經過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副院長、神經外五科主任魯明的診斷,考慮是顱內寄生蟲感染的可能性較大。
最後,神經外五科團隊在喚醒麻醉下為他實施了手術。手術時,魯明一掀開肉芽腫組織後,就看見一條白色的長條狀活蟲在腦內蠕動。最終,一條長達11釐米的裂頭蚴被醫生「擒住」,「蟲窩」也一併被端走。
相關新聞報導揭示,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或者來源於野生動物,而目前還在肆虐中華大地的新型冠狀病毒則可能存在多個野生動物中間宿主。科學家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來自武漢海鮮市場,進一步證實,病毒來自野味。
這已經不是第1次吃野味吃出問題。最近幾年,因為吃野味而致裂頭蚴感染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在我院,此類病例更是屢見不鮮:
----------------
很多人認為,野生動物對人體具有獨特的滋補作用。在坊間就有很多人迷信蛇膽有奇效,甚至為追求功效而「生吞」。來自汕頭一個小鎮29歲的小偉(化名),自小聽家鄉的老人說蛇膽具有清熱解毒、祛風祛溼、明目清心等功效,因此一旦感覺體內「上火」時,便會自行尋找生蛇膽以求降火。去年3月份,正在單位參加會議的小偉突然四肢抽搐,隨後陷入昏迷狀態。就醫時,醫生告知小偉,他的左側顳葉有佔位性病變。輾轉多家醫院才查明病變原因是寄生蟲感染。最終在「術中喚醒」下從他的腦袋裡揪出一條長約30釐米的裂頭蚴。
----------------
不止是吞食蛇膽,甚至有人迷信活青蛙有奇效而直接「生吞」。譚大叔(化姓)是湖南人,因聽信偏方說吃小青蛙活血化淤治內傷,生吞了9隻拇指大小的活青蛙。後來因為肢體莫名抽搐到我院就醫,也是被診斷為裂頭蚴感染。經過手術,一條7釐米長的活蟲被揪出。
一碟田螺配啤酒是許多廣東人深夜裡一道慰藉心靈的美味,相信很多人都吃過,而山東一男子腦內「養蟲」受癲癇發作折磨十餘年,竟可能與這道美味相關!
從2007年開始,王磊(化名)就頻繁出現四肢抽搐的症狀。輾轉多家醫院,最終到2018年才被查出是腦裂頭蚴病在作祟。後找到我院,醫生通過手術在他腦裡活擒一條12釐米長的蟲子,讓他終於可以擺脫癲癇發作的困擾。
據王磊回憶,2003年,他曾在江浙一帶打工,當時的老闆非常喜歡吃炒田螺,他也跟著吃不少。
----------------
魯明介紹,從患者腦內活抓的裂頭蚴,一般都是寄生在貓、狗的腸道中,偶爾也會寄生在人的腸道裡。蟲卵隨糞便排出後,會在水中孵出幼蟲,幼蟲被劍水蚤吃後,便繼續發育成原尾蚴,原尾蚴寄生在田螺、青蛙、蛇等野生動物體內。
醫生解釋,裂頭蚴感染通常都是「病從口入」,這些患者的裂頭蚴很可能就是吃了未煮熟的野生蛇、青蛙、田螺等而感染的,因為這些野生動物裡通常含有大量的寄生蟲,一旦誤食,極容易導致寄生蟲「上腦」。腦裂頭蚴病患者通常會出現頭痛、癲癇發作、昏迷、視力下降等症狀,嚴重可能導致偏癱。
野生動物體內存有大量病菌,是公認的事實。疫情防控期間,更要管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