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美圖,帶你一睹木星世界的芳容

2020-11-26 騰訊網

金星,月球和木星

金星,月球和木星

獵戶座與木星環

2016年8月27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號(Juno)捕捉到第一張從內向外拍攝的木星環照片。

木星雲中的「海豚」

朱諾號拍攝的一系列圖片展示了木星南半球上方變化的雲形,一朵海豚形狀的雲似乎正沿著南緯溫度帶遊出雲層。

朱諾號捕捉到的變幻不定的「棕色駁船」

這張由美國宇航局朱諾號宇宙飛船拍攝的彩色增強圖像顯示,在木星的南赤道帶有一個長長的棕色橢圓形,被稱為「棕色駁船」。

高空木星雲

這張由NASA朱諾號拍攝的照片,捕捉到了木星北溫帶大氣中被旋渦狀圖案包圍的高空雲層。

行星巡遊

在猶他州骷髏谷的孤獨巖石上看到的太陽系的一部分,以及銀河系的其他恆星。

木星出站圖

這張木星南半球的照片是由NASA朱諾號近距離飛掠這顆氣態巨行星時拍攝的。

木星混沌雲

這張照片捕捉到了木星北半球內旋轉的雲帶和混亂的漩渦。

木星急流

在這張由NASA朱諾號飛船拍攝的新照片中,可以看到一股急流在木星大氣層中加速。這張增強色圖像拍攝於2018年5月23日。

木星大紅斑

這張木星標誌性的大紅斑和周圍湍流區的照片是由NASA的朱諾號拍攝的。

木衛三(Ganymede)的明暗地形

這張木衛三的照片顯示了平滑的明亮地形和溝壑縱橫的黑暗地形之間的鮮明對比。

木衛四(Callisto)的「鑲嵌畫」

旅行者號拍攝的照片顯示,木衛四表面多坑,因此可以推測它是一個地質運動不活躍的行星。

木衛四(Callisto)的彩色全景

這張木衛四的照片來自NASA的伽利略號,深色表面上淺色疤痕見證了它被撞擊的長期歷史。

木衛一上皮蘭(Pillan)區域改變後的貝利(Pele)半球

這張木衛一Io的全景視圖是在NASA的伽利略號圍繞木星運行的第十個軌道上獲得的。木衛一比月球稍大,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活躍的天體。

木衛一(Io)的高解析度全景圖

木衛一是太陽系中火山最多的天體,這張照片是它迄今為止最高解析度的照片,由NASA的伽利略號拍攝。

木衛一全景圖像(真彩色)

1999年7月3日,NASA的伽利略號在其自1995年底進入軌道以來最近一次經過木衛一的過程中,獲得了它的最高解析度圖像。

接近木星

這張木星南極的增強色圖像是由公民科學家加布裡埃爾·菲塞特(Gabriel Fiset)利用NASA朱諾號上的攝像儀(JunoCam)的數據創作的。

木星和木衛一(Io)

這是2007年初新視野號(New Horizons)飛越木星時拍攝的木星及其多火山的衛星Io的合成照片。

來自北方高緯度的木星風暴

木星北極區南緣的一場變幻莫測的風暴造就了這幅木星雲圖,圖片由NASA朱諾號提供。

月球、金星、木星與地球的排列

三顆行星和月球一同為太空人斯科特·凱麗(Scott Kelly)在國際空間站外上演了一場星際表演。

玫瑰色的木星

這張圖片近距離捕捉到了木星北半球一場有著明亮雲頂的風暴。

旅行者號的「藍色短片」

這是早期旅行者號的「藍色短片」(不要想多了,之所以命名為「Blue Movie」是因為它是根據藍色濾鏡圖像構建的)。它記錄了1979年旅行者1號的接近木星的過程,過程超過60個木星日,其間定期拍攝木星圖像。

木星南部的紅外成像

這張計算機生成的圖像展示了在木星南極上空觀測到的氣旋圖案結構。

木星北極的新視野

這張計算機生成的圖像展示了在木星北極上空觀測到的氣旋圖案結構:一個中心氣旋,由8個直徑2500-2900英裡(4000-4600km)不等的環極氣旋包圍。

氣旋環繞的木星北極

這張合成的紅外圖像是由NASA朱諾號上的木星紅外極光測圖儀(JIRAM)在2017年2月2日越過木星時收集的數據獲得的,圖片顯示了木星北極的中心氣旋和環繞它的八個氣旋。

先驅者11號(Pioneer 11)拍攝的木星

1974年,先驅者11號從木星北極上空拍攝的木星俯視圖。

先驅者10號(Pioneer 10)拍攝的木星

1973年12月4日,NASA先驅者10號發送回的圖片中的木星越來越大。

先驅者號上銘牌

安裝在先驅者10號上的特殊銘牌。

逃離木星

NASA的朱諾號在12月6日拍攝的木星南半球的圖片。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胖頭魚,Starria-NASA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消失百年的枯魯杜鵑,被重新發現一株,看來一睹芳容
    花草樂小編帶您來一睹芳容吧。
  • 世界上嘴最大的鳥入住南寧動物園,今天起就可以去一睹芳容啦
    最近,南寧動物園來了10位新住客,它們是世界上嘴最大的鳥,猜出來了嗎?它們就是鞭笞巨嘴鳥。
  • 新彗星將與人類見面一周內可睹芳容(圖)
    新彗星將與人類見面 一周內可睹芳容如果觀測地點選得好,且天氣晴朗,6日晚上開始的最近一周裡,當天黑以後,只要抬頭仰望天空,全國各地的人們均可用肉眼觀看到它的芳容。 據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介紹,「麥克霍爾茨」彗星是去年8月27日被美國天文愛好者發現的,編號為C/2004Q2。這是一顆非周期彗星。也就是說,這次如果不觀看,也許再也不會有此機會了。
  • 金星、木星、土星、水星排隊等你觀測!
    夜晚當你抬頭時,會發現天上除了月亮以外,還有一個亮亮的東西。它就是金星,由於與地球的距離非常近,這顆行星通常是我們天空中第三亮的天體。最佳的觀測時間和地點:7月10日清晨,金星在經過金牛座時,金星能達到最亮,是最佳的觀測期,使用望遠鏡可以觀測到金星。觀測者可以通過尋找金牛座,定位到金星的位置。
  • 越南桂葉黃梅在林科園盛放 快約上親朋好友一睹芳容吧!
    這是10年前從越南引種過來的桂葉黃梅群落,屬於我國瀕危保護植物,花期在4月中旬至4月底,約20天,快約上你的親朋好友,一起去位於大嶺山森林公園的東莞市林科園,目睹它們的芳容吧。該園接待10人以上的團隊參觀,聯繫電話:22255797。
  • 藏在行星環影子裡的世界
    由於這個恆星系統形成並不久,在行星繪架座β-b的周圍也環繞著一圈厚厚的塵埃帶——而這正是證明其為年輕星體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相關的跡象早在1983年就被當時的紅外衛星IRAS發現了,當時發現繪架座β輻射的紅外線遠高於其他的同類恆星,這正是由其周圍的大量塵埃造成。除此之外,這顆系外行星擁有所有環系統的前提條件,如同太陽系的土星一樣。
  • 美圖V7夜景模式 帶上夜視儀暗拍也吃雞
    暗黑環境下的自拍    不僅如此,美圖V7的AI夜景美顏也能夠為用戶提供超強的自拍體驗,讓你在暗黑環境下,也能夠拍出明亮、清楚的自拍照。不得不承認,美圖V7的自拍確實給力,能夠在極其黑暗的環境下,呈現的美是另一種感覺。你絲毫不覺得光線太暗是個劣勢。
  • 還有什麼比和你一起看星星更浪漫了,速看2020年七月五大奇特天象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不過我覺得最浪漫的事是跟你一起看星星。宇宙是浩渺的,因為那裡充滿了太多的未知,閃閃發光的星星像鑽石一樣美麗,試問哪個女人不愛鑽石,所以又有哪個女人不愛星星呢?2020年7月天空中的星星將上演5大奇特天象,趕緊收藏好帶著你的她一起看星星吧。1、7月6日將上演「雙星伴月」,如果你昨天晚上出門看到月亮,一定會驚奇昨天的月亮特別亮特別圓,其實昨天不是最圓最亮的,今天才是。
  • 星際戰甲資料片「犧牲」即將上線 帶你一睹更新內容
    星際戰甲資料片犧牲即將上線 帶你一睹更新內容 近日,開發商Digital Extremes宣布,星際戰甲最新資料片犧牲(The Sacrifice)將於本月在PC端推出。DE同時放出了資料片的預告,令不少玩家有了更多的期待,一起來看看吧。
  • 太原市清徐縣:新建機庫喜迎賓客,花海棧道初露芳容
    讓我們一起靜候新建機庫的驚豔亮相~金秋時節,碩果纍纍位於堯城機場的花海景觀初露芳容我們即將穿越花海棧道 共睹壯觀機場
  • 明星御用攝影師章元一評測美圖V6:顏色敏銳感知還原摩洛哥之美
    一個拉杆箱、一個雙肩包、一本護照、十幾件衣服、一部相機、幾支鏡頭、閃光燈、攝影包。細數著準備要帶的東西哪一個都不捨得丟掉。但這一切在你遇見美圖V6後,攝影包內沉重的器材通通都可以放下了。一部美圖V6,足以記錄你環遊世界時的每一個感動瞬間。
  • 美圖公司旗下美圖秀秀技術升級 讓你穿越時空當主角
    「摳圖」技術由來已久,從最早的美圖秀秀的「點線」摳圖到區域摳圖再到「一鍵摳圖」。如今,美圖秀秀基於美圖影像實驗室MTlab獨家研發的人臉點檢測和實例分割等尖端技術,已可以實現自動且極為精準的人像摳圖。其能夠智能識別背景與人像,即使再複雜的背景也可以進行完整的人像分割,對發梢、飾品、眼鏡框等圖形也可以有效識別。
  • 帶你了解太陽系最大的死亡行星——木星
    木星相信我們都知道它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其中之一,但是你知道嗎?太陽系中僅僅木星的質量就相當於其他七大星球的質量加起來兩倍有餘,其體積大約為太陽的千分之一左右,並且活動速度非常快大約每10個小時就能夠自轉一圈。
  • 不去798 美圖秀秀也可以讓年輕人
    葉錦添說:"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很有趣,他們在研究把自己變成未來世界的一種形象,所以我想要不要一起玩一玩。"美圖在798藝術中心舉辦的"美生萬象—美圖未來美學戰略啟動會"上,發布了與 視覺藝術家、"新東方美學"引領者、第73屆奧斯卡" 藝術指導"獎獲得者葉錦添先生特別定製的AR作品。其作品將中國的神話故事與美圖的前沿科技結合,給人無限幻想的空間。
  • 土星將「衝日」 民眾可一睹「指環王」風採
    【解說】繼7月14日太陽系的「大個子」木星「衝日」後,有著「指環王」美譽的土星也將在7月21日上演「衝日」好戲,民眾憑藉肉眼或小型天文望遠鏡可一睹土星的靚麗風採。  【解說】土星是夜空中最美麗的星球之一,它是肉眼易見的大行星中離地球最遠的。用肉眼看來,它呈現為一個明亮的淡黃色天體;在望遠鏡中,其外形像一頂草帽。
  • 2020年7月21日土星衝日 公眾可一睹「指環王」風採
    新華社天津7月19日電 繼7月14日太陽系的「大個子」木星「衝日」後,有著「指環王」美譽的土星也將在7月21日上演「衝日」好戲,公眾憑藉肉眼或小型天文望遠鏡可一睹土星的靚麗風採。  土星是夜空中最美麗的星球之一,它是肉眼易見的大行星中離地球最遠的。用肉眼看來,它呈現為一個明亮的淡黃色的天體;在望遠鏡中,其外形像一頂草帽。
  •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水(水星)晶(金星)球(地球),火(火星)木(木星)土(土星),天(天王星)海(海王星)冥(冥王星-已降級為矮行星)"這是老師編的順口溜,然後還讓我們記住兩個小行星帶,一個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為的是防止火星之火燃燒木星之木,另一個小行星帶(後來改為'柯伊伯帶')在冥王星外圍。
  • 太陽系的小秘密:為什麼火星與木星之間會有一圈小行星帶呢?
    太陽系中在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有一處小行星非常密集的區域,就像圍繞著太陽的星環一樣。當然另一種說法完全與這一說法正好相反,認為是一個質量與地球相仿的行星爆炸之後在多方作用力下形成的小行星帶。小行星的具體形成原因還是需要科學家們不斷努力考證之後估計我們才會有答案,其實像這樣沒有明確定論的事件還有很多,這也是神秘宇宙的魅力所在。
  • 太陽系的秘密:為什麼火星與木星之間會有一圈小行星帶呢?
    太陽系中在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有一處小行星非常密集的區域,就像圍繞著太陽的星環一樣。小行星帶與太陽之間的內側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四顆巖石星球,而在外側則分布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顆氣態行星。這樣就使小行星帶的存在就有了一定的神秘色彩,就像一條神奇的分界線。
  • 教你利用美圖秀秀快速打造非主流變色瞳孔
    首頁 > 教程 > 關鍵詞 > 非主流最新資訊 > 正文 教你利用美圖秀秀快速打造非主流變色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