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道具之宇宙飛船

2020-11-24 中國網

太空飛船

新浪娛樂訊對於《普羅米修斯》的美術設計阿瑟·麥斯(Arthur Max)而言,電影世界的可視化不只是打造組員造訪的外星球風光,還有普羅米修斯號本身──威蘭企業艦隊中最引以為傲、前進未來70年的尖端科技太空艦,也是本片人類組員當成家的地方。

麥可·法斯賓德(Michael Fassbender)對於打造船艦場景所花費的工夫,大感不可思議,「我不認為我還能看到任何事物,能比擬這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他興奮地說,「我記得在拍片前幾天走在船上時,感覺就像我真的在船上,一切就像不需演員演出來,我按了所有這些按鈕,它們全都有作用。艦橋幾乎就是船上的心跳,顯示所有維繫生命的符號。每樣事物都經過深思熟慮。」

飾演傑奈克艦長、職責就是要讓宇宙飛船飛起來的伊德瑞斯·艾爾巴(Idris Elba)也同意:「儘管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讓一艘宇宙飛船飛行,但因為其中的細節設計,當我坐在操縱臺前,它真的能運作。你按下這個按鈕,某樣作用會發生,按那個按鈕,其他作用會發生…至於雷德利,他了解船上相關的一切,他在腦海中設計出它,他也將它設計成能運作,這也就是他為何如此與眾不同的原因。」

「片中將運用大量的視覺特效,但我們永遠都會儘可能地以實景拍攝,」 執行製片麥可·艾倫博格(Michael Ellenberg),「如此一來,特效小組能夠獲得信息並就現有事物更加精進,而不是憑空創造。這就是讓未來經驗感覺可信、真實與否的分別。說實話,使用特效製作可能更簡單一些,但實際上不見得較為便宜。如果你能搭建出實物,讓其他人感覺真實,尤其是當你試著把他們嚇得魂飛魄散時,這麼做真的好得多。」

男星羅根·馬歇爾-格林(Logan Marshall-Green)表示,船的設計與平面圖,正好呼應區分普羅米修斯號上組員的角色動機。「每個人都在那裡觀看其他人,」他表示,「但是片中有這幾個動人的雙人組,勞米的角色與我的角色彼此互相扶持,因為他們周遭的人不相信他們、想要毀滅他們。然後還有拉菲·斯波(Rafe Spall)與肖恩·哈裡斯(Sean Harris)的角色;查理茲·塞隆(Charlize Theron)與伊德瑞斯·艾爾巴(Idris Elba)的角色。所有被配成對的角色都在觀察其他人。然而這不是一群大編制的組員,這是一艘大宇宙飛船,但是讓這艘船運作的人沒那麼多人。」

飾演大衛的麥可·法斯賓德總結:「有些人在那裡是為了報酬、其他人則是為了得到解答、希望探知某種秘密、也有人心懷不軌。你會看到這些集體關係、個人與動機,在電影高潮來前就有大量耐人尋味的事物進行著。」

美術設計阿瑟·麥斯描述呈現普羅米修斯號高科技外貌的手法:「第一部《異形》電影發生在採礦拖引宇宙飛船Nostromo號上,那是非常粗糙與防鏽的機器。然而我們正在做的是威蘭企業艦隊中第一流的宇宙飛船、走在科技尖端,船上具備擁有者所提供太空探險的所有科技,所以它是最棒的宇宙飛船,而不是最差的,即使它是一個世代之前的產物。」

服裝設計珍堤·耶茨(Janty Yates)負責打造普羅米修斯號具指標意義的宇宙飛行服,讓組員在進入外星球表面時穿著。「我的所有工作始於和阿瑟的對話,他讓我看了所有他做的豐富相關精彩研究,」她回想道,「他說宇宙飛行服上會涵蓋一些概念設計,將會是像《異形》片中的制服,然後雷德利就出現了!」

斯科特把耶茨構思出的16種概念設計全部捨棄不用,要她專注在更簡潔的設計,耶茨說:「雷德利會說:『喔,不,那看起來太突兀;飛行衣與迷彩褲。』我想出幾個他很喜歡的概念,劇本中一直強調的就是雛形方法。」

耶茨把工作重心放在打造出兼具視覺與科技實用性的宇宙飛行服上,「裡面有襯衣、也應該要有導線管,繞著你的身體,監看血液系統與氧氣濃度,」另外,頭盔不僅要有照明設備,還要有大面積LED屏幕顯示遙測與大氣數據數據,由電影的繪表部門製作。

宇宙飛行服的許多附加物,也是為拍片設想的實用考慮,「頭蓋帽上配置收音電路板,所以他們不只能說話,還能聽到指示,」耶茨解釋,「最重要的是,頭盔完全配備氧氣,因為雷德利說,拍《異形》時,演員戴上頭盔超過30秒、面罩上開始有凝結物時,就會有恐慌感。」

本片中的人性要素重要素不能被低估,編劇達蒙林德洛夫(Damon Lindelof)認為:「雷德利以導演身份做到一件很驚人的事情,就是能讓宏觀的想法構築在有基礎的現實上。」他表示,「本片最酷的一點是,故事發生地不在地球,從任何具象徵意義的方式來看都不是,所以我們體驗未來的方式,其實是在外層空間,故事更著重在人類的現況。他們經歷了什麼?他們現在的想法為何?我們認為人類從現在到百年後基本上不會有什麼不同,但是我們可能會被互異的想法所驅策,也是電影的驅動力。」

另一方面,也許會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就是為電影特別研發的人性科技──片中的車輛是專為奔馳而打造,從敏捷迅速的四輪摩託車到巨大的武裝人員運送器具,普羅米修斯號的運載工具無人能出其右,「我們要把它們帶到冰島,」麥斯在電影的Pinewood片場笑言道,由於劇組選擇的取景地相當遙遠,「那會是一個運籌帷幄的挑戰!」

但他總結出這份工作的真正挑戰:「我認為觀眾與電影科技都越臻成熟,而且自從雷德利拍了《銀翼殺手》後,就有一大堆科幻片,這裡的每個人都承受巨大壓力要提高電影水平標竿,而這絕對是我們正努力嘗試的。」

相關焦點

  • 《普羅米修斯》這部電影離經典還有一步之遙!
    異形的前傳《普羅米修斯》一上映,便獲得了不俗的口碑。那這樣的一部太空驚悚片究竟好在哪裡呢?懷著忐忑的心情觀看了這樣的一部電影,我卻感到了如此驚喜。首先照例,過一下劇情。作為一部異形的前傳,又是雷德利斯科特親子執導,我原先認為走的是《異形1》裡的重口味和幽閉恐懼,但是《普羅米修斯》卻神似一部科幻哲理片。首先,這是一部非常大膽的電影。這部電影推翻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重新探討了人類起源的問題,無疑是一個非常宏大的主題,而電影也為這個主題設置了一個氣勢恢宏的開頭------造物主的飛船來到地球,普羅米修斯分解自己的DNA,使地球獲得了最早的細胞。
  • 《普羅米修斯》觀後:噩夢中,每個細節都真切
    >   看完雷德利·斯科特導演的《普羅米修斯》,讓人有一種把《異形》系列找出來重溫一遍的衝動。雷德利的影片一向兩極分化嚴重,對於那些喜歡看象徵性和風格化作品的影迷來說,解讀他放入片中的神話、符碼和暗喻簡直就像玩智力遊戲「數獨」那樣過癮,而對於那些沒看過異形或者銀翼殺手的觀眾來說,《普羅米修斯》或許只是一部單純的視覺堆砌之作。
  • 《普羅米修斯》:人類的起源當真如此嗎?
    在某次英國蘇格蘭斯凱島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一件外星文明的遺蹟,原來地球上的人類其實是被一種更高級的外星種族製造出來的,而這個外星種族就是當年在第一部《異形》電影裡出現的異形飛船上的"太空人"(space jockeys)那個種族。他們還改造了地球環境以使之適合人類生存。這個外星種族被人類當作神和上帝來崇拜,並被世界各地的人們編織成了神話世代流傳。
  • 想看《普羅米修斯》的注意了(組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結束後的字幕階段,還隱藏著一個彩蛋,如果不是因為網上劇透,觀眾很難發現這個隱藏如此之深的線索。打算觀看這部電影的讀者要留意一下。見習記者 湯劍 培訓生 馮秋萍這不是希臘神話一些觀眾走進影院之前,一直以為《普羅米修斯》是講述希臘神話裡盜火英雄普羅米修斯的故事。
  • 《普羅米修斯》講述了一組科學家進行驚心動魄的探險
    英國蘇格蘭斯凱考古發掘中發現的一個外星文明遺骸,原來地球上的人類實際上是由一個更先進的外星種族製造的,這就是出現在第一部外星電影中的外星飛船上的「太空人」種族。它們還改變了地球的環境以適應人類的生存。這個異族被人類奉為神靈和神靈,它被編成神話,被世界各地的人們世代相傳。
  • 電影《普羅米修斯》驚悚科幻電影,人類的起源
    在某次英國蘇格蘭斯凱島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一件外星文明的遺蹟,原來地球上的人類其實是被一種更高級的外星種族製造出來的,而這個外星種族就是當年在第一部《異形》電影裡出現的異形飛船上的"太空人"(space jockeys)那個種族。他們還改造了地球環境以使之適合人類生存。這個外星種族被人類當作神和上帝來崇拜,並被世界各地的人們編成了神話世代流傳。
  • 《普羅米修斯》細思極恐的電影
    而在《普羅米修斯》的世界裡,人類是「工程師」(又名「造物主」、「太空騎師」)的後代,這一切要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說起於是,充滿好奇心的科學家們為了親自去一探究竟,乘著「普羅米修斯」號科學考察飛船,飛向這個被稱為「天堂」(Paradise)的未知星球。
  • 《普羅米修斯》驚爆劇情 人類欲盜天火卻釋惡魔
    時光網訊 關於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前傳電影《普羅米修斯》,目前我們對劇情還是一無所知,雖然福斯公司之前放出了所謂的官方劇情介紹。最近,《普羅米修斯》官方的facebook上又放出了一段劇情簡介,讓我們從中窺探影片的端倪吧。
  • 蜘蛛俠VS普羅米修斯 談電影中全息技術
    使之獲得一種「立體幻影」與實物模型結合及相互作用的逼真的視覺效果。當然,還可以配上三維聲音、燈光、氣味、 煙霧等,使其更加惟妙惟肖。  各類透明儀錶盤  普羅米修斯號飛船的駕駛控制臺全部是透明顯示屏,而且是觸控設計,這個很炫
  • 探索人類起源方面的科幻巨製-《普羅米修斯》系列
    「普羅米修斯」是什麼含義?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形象在希臘神話中,人類是普羅米修斯創造的。普羅米修斯不僅創造了人類,給人類帶來了火,還教會了他們許多知識和技能,是最具智慧的神明之一,也是最早的泰坦巨神後代,對於人類而言,就是造物主。
  • 《普羅米修斯》砸了異形招牌?呵呵!它的每一幀都是故事
    老雷的健康狀況,似乎成了異形迷們唯一的擔憂,在此真心希望雷老爺子長命百歲,打造出完整的異形宇宙。其實早從《普羅米修斯》開始,老雷的興趣點就已經從「異形」轉移到「創世」與「人工智慧」了。後來,福克斯公司又拉來了另一個編劇——挖坑聖手達蒙·林德洛夫(《迷失》),他提議以「普羅米修斯」作為影片名,老雷並不喜歡,覺得太裝逼,林德洛夫坦誠:「不錯,我就是愛裝逼的人。」從此,闊別我們將近40年的雷氏《異形》重歸宇宙。
  • 一分鐘了解完《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
    企業家韋蘭投資製造了「普羅米修斯」號飛船,並飛向「人類起源地」,飛船上有一名生化人大衛,也是韋蘭的傑作。普羅米修斯號老年韋蘭經過四年的長途飛行,普羅米修斯號到達目的地LV223星球:到達目的地後,船員們開始搜索一處神秘的「洞穴」,在裡面找到了很多外星巨人的遺骸和神秘的黑色液體。
  • 我想再說十遍,《普羅米修斯》真的是一部科幻傑作
    對科幻片的影迷來說,自1979年《異形》問世後,三部續集加上鐵血戰士的故事相繼搬上銀幕,一個恢弘的異形宇宙在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讓-皮埃爾·熱內等人的一棒棒接力下被構築而起,但後面的創作者似乎都忘了解決《異形》第一集中雷德利·斯科特留下的那個巨大問號——誰是那個坐在失事飛船中的長鼻巨人?滿載著異形蛋的飛船是來自何方,又要去向哪裡?沒人記得他了。
  • 《普羅米修斯》以希臘神話的名義,藐視進化論!
    人類起源之初的壞境可以稱為舒適?雖然那個時候的壞境並不是那麼理想,人類的誕生可以用本能解釋。而在《普羅米修斯》的理論中,人類的來源成了外星老壇中的合成物,雖然並不是直接培育出來的種族,但是在進化上,電影中確實是以老壇中的產品二次刺激發育而出的產物,用華夏的古話叫破而後立,這個我也接受了,但是本能!
  • 《普羅米修斯》劇情再曝光 外星生物才是上帝?
    《普羅米修斯》追本溯源近日,有網站便劇透了《普羅米修斯》的全部劇情,這次曝光的劇情不僅聽起來十分靠譜,並且和之前曝光的部分線索結合的非常好,可靠度很高。    被曝光的劇情是,2058年,考古學家在非洲挖掘出的古蹟發現,人類是由一個進化程度更高的外星生物種族創造的。於是人們派出飛船「普羅米修斯號」前去外星「上帝」的星球,「天堂」,追尋找自己的造物主。
  • 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神秘的外星飛船上藏著驚天大秘密
    今日推薦|《普羅米修斯》
  • 科幻影片《普羅米修斯》,一個關於人類起源和造物主的大膽猜想
    普羅米修斯號科考飛船異形生物第二部曲《異形:契約》故事發生在《普羅米修斯》事件之後10年,人類派出「契約號」飛船前往起源者6號星球,在航行途中偶遇中微子風暴襲擊,飛船遭到損壞,在維修飛船過程中接收到了位於87號區域的一顆古老行星的信號,於是契約號決定前往深度探索。
  • 普羅米修斯沉睡多年突然復活,力量異常強悍!《普羅米修斯 異形前傳》
    普羅米修斯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類型:動作主演:勞米·拉佩斯,麥可·法斯賓德,蓋·皮爾斯,查理茲·塞隆片長:123分鐘     地球,2089年。某次在英國蘇格蘭斯凱島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一件外星文明的遺蹟,原來地球上的人類其實是被一種更高級的外星種族製造出來的,而這個外星種族就是當年在第一部《異形》電影裡出現的異形飛船上的「太空人」(space jockeys)那個種族。     他們還改造了地球環境以使之適合人類生存。這個外星種族被人類當作神和上帝來崇拜,並被世界各地的人們編成了神話世代流傳。
  • 電影《普羅米修斯》揭示的地球文明起源
    我是誰?我來自哪裡?電影《普羅米修斯》中講到。2089年,人類文明高度發達,可以跨越恆星際空間,地球文明在一次尋找外星考古遺蹟中發現了自己竟然是被別的種族創造出來的,並得到了那個種族星球的坐標,地球人決定去尋找這個被稱之為「天堂」的星球。經過兩年漫長飛行,普羅米修斯號宇宙飛船正著陸被稱為「天堂」的星球。在地下洞穴找到了創造者的遺骸,比對基因,發現和地球人一致。
  • 「龍女孩」加盟《普羅米修斯》 與「異形」死磕
    「龍紋身女孩」加盟《普羅米修斯》要演異形之母?    《異形》系列中西格妮·韋佛飾演的科學家蕾普莉已被奉為科幻電影中的經典角色,在被稱作「異形前傳」的電影《普羅米修斯》中,因飾演《龍紋身的女孩》而被觀眾們讚譽的瑞典女星勞米·拉佩斯將成為新世紀的太空女強人,與異形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