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玩的是一種心境。收藏文玩,也不失為人生的一種樂趣。但這十種鮮為人知的罕見文玩,你都認識嗎?
1、紫竹根
紫竹根,為紫竹的根。《竹譜詳錄》:紫竹,出江浙、兩淮,今處處有之,或大或小,但色有淺深,通名紫竹。,有初綠而漸紫者,有筍出即紫者,世共謂之紫竹。根亦紫色,節節勻停。《新安志》曰:紫竹所之益繁,諺云:一年青,二年紫,三年不斫四年死。
2、抹香鯨牙
抹香鯨是鯨類的一種,再國外抹香鯨牙齒經常被作為國禮送給個國家領導人,在國外抹香鯨牙齒的地位很高,著名的香料龍涎香就是抹香鯨的腸道分泌物,故而又為抹香鯨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抹香鯨牙齒的每一個部位牙齒的形狀大小都不相同,最大的有500克最小的30克,一般抹香牙齒被俄羅斯製作成漂亮的工藝品,
抹香鯨牙齒文玩在圈裡十分受追捧,究其原因抹香素有牙中第一潤的美稱。他的密度比象牙大拋光以後光亮度更好。成為了人們追捧的文玩新貴。
3、藥鈴
說起藥鈴,年過六旬的人多多少少也曾見過。那時,不管是城鎮、鄉村,時常能聽到搖藥鈴的人在行醫賣藥。老人說,這是郎中,也就是現在人稱的遊醫,或懂醫藥知識的藥販子。城裡的大街小巷、農村的田間阡陌,時常能見到他們的身影,聽到他們的鈴聲。
藥鈴亦稱虎撐子,相傳是孫思邈的發明。孫思邈是唐代初期的醫藥學家,活了一百多歲,被後人稱為藥王。據傳一次他在山中採藥,被一老虎攔住了去路,但老虎並沒有傷害他的意思,而是張開大嘴蹲在地上,流露出痛苦狀,似在乞求什麼。孫思邈從張開的虎嘴裡面看到喉嚨裡卡了塊大骨頭,遂明白了老虎乞求的意思。他想伸手去取出這骨頭,但又擔心老虎因疼痛突然閉嘴而咬斷自己的胳膊。於是他想到自己扁擔頭上的銅環,便取下放入虎口作為安全的支撐,從而順利地從虎口中取出了骨頭。從此後,銅環就改成了手搖鈴,成為採藥人的標誌。
4、嘎巴拉
嘎巴拉,西藏人骨製品。其用材,一般由已獲圓滿報身有修為的喇嘛在圓寂之後,將其頭蓋骨,腿骨,指骨捐出以製作成特殊的法器!是密宗法器之一。
嘎巴拉是西藏人用得道高僧的骸骨製成的密宗法器,具有神秘顏色。有伏魔驅邪的力氣,特別是做度亡法會的時分,嘎巴拉靈骨念珠有不可思議的力氣,使亡者超度,使生者得安。
5、錢幣石
錢幣石是最近幾年在內蒙古發現的石種,但並非新石種,它的全名叫九眼頁巖石,俗成眼石、眼睛石、金錢石、錢幣石。
因為是老天珠早期的原料石,存量又有限,加上有關部門限制開採,因此一出現就大受追捧,一些有識之士早早就下手囤積了,致使原石價格2年來幾乎上漲了5倍多。由2千一箱直逼1萬,並且在目前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一點兒沒有漲停的意向。
6、花生核桃
在文玩圈中,有很多朋友比較喜歡異形文玩。花生核桃並不是新生的核桃品種,屬於異形核桃。
花生核桃多少需要在核桃樹掛果後期進行加工,使用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核桃青皮的腰部繫上繩子。主要起到類似腰帶的作用,多數情況下使用的就是電腦機箱中捆數據線的尼龍線,大家可以補腦下,在生活中俗稱為「勒死猴」。此種尼龍線不宜斷裂,固定形狀效果較好。
7、螺鈿
所謂「螺鈿」,是指用螺殼與海貝磨製成薄片,根據畫面需要而鑲嵌在器物表面的裝飾工藝的總稱。例如用金、銀鑲嵌,稱為「金鈿」,用金翠珠寶等製成花朵形的首飾,稱為「花鈿」。
由於螺鈿是一種天然之物,外觀天生麗質,具有十分強烈的視覺效果,因此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傳統裝飾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漆器、家具、樂器、屏風、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關的工藝品上。
8、星龜殼
星龜殼,就是星龜的殼,以前用來佔卜,現在文玩愛好者喜歡做配飾,或者手把件
9、三界牌
三界牌——實際上就是動物的骨頭,為動物頂骨製作,大多取自梅花鹿或者是藏羚羊頭頂的骨頭,這個部位也叫作天靈蓋。
10、富貴菩提
富貴菩提,又稱「皂角籽」。乃是皂角的種子,我國南方廣東福建一帶有,印度東南亞國家也有,因為皂角的皂仁油性很大,盤一段時間就油光鋥亮,適合做念珠。
這些稀奇的文玩你知道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