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0日教師節。小時候,除了父母,老師便是我們最信賴的人了。他們共同呵護我們免受傷害,健康成長。長大後,離開父母和老師,我們仍要學會保護自己,在飛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勇敢發聲,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近期,多位明星在微博上發文稱「飛行裡程被盜」。重大輿情之下,航空公司一句「已關注此事」後便再無下文,讓人很是不解。明星發聲維權尚且如此,那如果是普通人又會怎樣呢?難道,個人信息泛濫時代,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就只能成為口頭之談了嗎?
據了解,航空會員裡程被盜並非新鮮事,而是已延續多年。2011年,利用職務之便和系統漏洞,成都一家航空公司代售點員工在兩個月間盜取了21名乘客的個人信息,通過轉賣100餘萬公裡裡程獲利5萬餘元。這是我國首起「裡程盜竊案」,時隔多年,這樣的盜刷裡程事件還在不斷發生,且變本加厲,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想要從根本上找到原因,我們首先要知道,在什麼情況下,飛行裡程才會被盜刷。
事實上,盜刷裡程一般發生在盜刷者獲取了航空公司會員信息之後,如帳號、密碼等信息,這樣才能登錄會員帳戶。在登錄帳戶後,用戶使用裡程兌換機票時需要綁定受益人,受益人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性別、關係的信息。綁定受益人有人數的限制,也可以刪減。但是,也有航空公司並不需要會員進行多餘的身份認證即可完成綁定。
那盜刷者怎樣才能獲得會員的帳號和密碼等信息呢?
一般來說,提供機票的各家航空公司、提供航空意外險和延誤險的保險公司、票務代理機構和平臺和民航管理部門都能掌握乘客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和機票號、航班號、航班時間等在內的信息,所有以上能夠接觸到個人信息的單位都可能成為信息洩露的漏洞。
另外,不法分子還可能使用外掛等違規軟體或採取黑客手段入侵系統來獲取旅客信息。只要有用戶個人信息,破解密碼,綁定其他的手機號碼,就能使用。如此這般,損害他人利益,便成了輕而易舉的事情。
盜用他人航空裡程積分用以兌換機票,對於他人財產性權益有非法佔有行為,可以認定為屬於盜竊罪,最終認定為犯盜竊罪的,可能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可能並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可以認定為具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可能面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儘管《刑法》早已有規定,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但利益的驅使仍讓不少人走向了違法的道路。
目前來看,明星航空裡程所盜積分以自用為主,一人主導盜用,再添加多名受益人,明目張胆地「薅羊毛」。其實,暗地裡,裡程交易早已成為一條黑色產業鏈。
據報導,一般消費者主要有兩條購買機票的渠道,一條是找航空公司直營渠道購買,如航空公司官方APP、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另一條便是通過正規OTA渠道,如攜程、去哪兒網、飛豬等。但在部分二手交易平臺,已經暗暗滋生出了一條新的購買特價機票渠道。在這裡,多個帳號被同時出售,每個帳戶裡程用完後,就會使用新的會員帳戶繼續售賣積分。購買裡程積分兌換機票,幾乎涵蓋大部分航空公司,「重災區」為南航、深航、東航、國航等,價格為每1萬裡裡程400元-500元不等。
針對此次信息洩露事件,葫蘆娃集團提醒您:日常要保護好個人信息,及時登錄會員帳戶完善信息,定期重置會員密碼,聯繫方式發生變更時及時通知航司。帳戶裡程也不要留太多,儘量儘早使用,不給盜刷者可乘之機。如果權益受到損害,可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利益。對於航空公司來說,如果漏洞真實存在,從技術層面和管理層面保護個人信息、處置用戶審核不嚴等問題,則是當務之急。
【版權提示】葫蘆娃集團尊重並保護版權。部分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