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探測器「奔火」為何需要中途修正?專家解讀來了

2020-08-02 中國新聞網
天問一號探測器「奔火」為何需要中途修正?專家解讀來了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車模擬圖。 李貴良 攝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車模擬圖。 李貴良 攝

中新網北京8月2日電 (郭超凱)8月2日7時0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研人員的控制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實施了地火轉移軌道首次中途修正。

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約230個小時,距離地球約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

為什麼要進行中途修正呢?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環繞器技術副總負責人朱慶華介紹道:「現在很多汽車都具有車道保持功能,如果車偏離了自己的車道,就會自動修正方向,讓車回到原本的車道上來。火星探測器的軌道修正與之類似,但不同的是火星探測器要修正的不僅僅是飛行方向,還有飛行速度等多個變量。而在茫茫太空中,探測器也沒有道路標線作為參照物,因此難度很大。」

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過程中,探測器會受到入軌偏差、控制精度偏差等因素影響。由於探測器長時間處於無動力飛行,微小的位置速度誤差會逐漸累積和放大,如果不進行修正,將使探測器錯過火星,導致「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的嚴重後果。因此執行飛行任務時,需要制定地火轉移軌跡中途修正控制策略,包括每次修正的時機、每次修正速度增量大小及速度增量方向。實際任務中,科研人員需要根據中途修正策略完成對應的探測器姿態和軌道控制,確保探測器始終飛行在預定的軌道上。

中途軌道修正的關鍵在於修正時機的選擇以及每次修正的實施精度。科研人員綜合考慮當前實際軌跡偏差、導航偏差及推力偏差確定修正時機,同時採用在軌標定技術確保每次中途修正的控制精度。

在火星探測任務中,近火制動非常關鍵,關係著探測器能否順利被火星捕獲,因此在長達6個多月的地火轉移階段,需要適時對天問一號實施軌道中途修正和深空機動控制,為此,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將幾次中途修正和深空機動控制聯合起來進行規劃設計,確保探測器精準到達制動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型號團隊主任設計師金文馬表示,為了確保天問一號完成第一次中途修正軌道控制,該中心編制了200多條正常飛控指令計劃,制定了20餘項故障預案,其中包含需現場決策處置的緊急重大故障預案,力爭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此前,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精準地將火星探測器送入了預定軌道,使得這次軌道控制的主要目標不再是入軌精度修正,而是要完成軌道控制3000N主發動機的第一次工作和在軌標定,此後還將根據探測器實際飛行狀態,利用中途修正對發動機的推力和方向等持續標定,迭代優化中途修正策略,最終保證探測器能夠準確地進入火星捕獲走廊。(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9月20日23時,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日7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約230小時,距地球約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本次3000N發動機點火,在完成軌道修正的同時,驗證了發動機在軌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中新網8月2日電 據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新聞宣傳中心官方微信消息,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8月2日7時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牛發動機開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約230個小時,距離地球約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本次3000N發動機點火,在完成軌道修正的同時,驗證了發動機在軌的實際性能。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郭超凱 楊璐)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9月20日23時,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為何要進行中途修正
    據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記者胡喆)8月2日一早,「天問一號」傳來最新消息: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研人員的攜手努力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實施了地火轉移軌道首次中途修正。為什麼要進行中途修正?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測總體部部長耿言介紹,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過程中,探測器會受到入軌偏差、控制精度偏差等因素影響。
  • 奔向火星為何需要中途修正?專家解讀來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迎來最新消息:8月2日7時0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實施了地火轉移軌道首次中途修正。在奔向火星的過程中,探測器為何需要中途修正?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環繞器技術副總負責人朱慶華。
  • 奔向火星為何需要中途修正?專家解讀來了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迎來最新消息:8月2日7時0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實施了地火轉移軌道首次中途修正。
  • 300萬公裡外,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點藍色字關注「千龍網」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約230個小時,距地球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崔霞、李廈、徐靜/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2日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 「天問一號」完成首次軌道中途修正
    8月2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航天科技人員在現場工作「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8月2日一早,「天問一號」傳來最新消息: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研人員的攜手努力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實施了地火轉移軌道首次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完成首次軌道中途修正
    」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8月2日一早,「天問一號」傳來最新消息: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研人員的攜手努力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實施了地火轉移軌道首次中途修正。
  • 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但期間要面臨幾次「小考」,包括3到4次中途的軌道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修正。那麼,在第二次「小考」中,「天問一號」的表現能打幾分?修正過程中有哪些難點?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60天,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 「中途修正」後,「天問一號」繼續飛向火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約230個小時,距地球約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本次3000N發動機點火,在完成軌道修正的同時,驗證了發動機在軌的實際性能。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約230個小時,距地球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本次3000N發動機點火,在完成軌道修正的同時,驗證了發動機在軌的實際性能。
  • 飛離地球300萬公裡,「天問一號」為何在今晨完成首次中途修正?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正常,系統穩定,準實時向北京發送時延、時延率和測角數據,實時性滿足任務要求。由於探測器長時間處於無動力飛行,微小的位置速度誤差會逐漸累積和放大,如果不進行修正,將使探測器錯過火星,導致「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的嚴重後果。「因此執行飛行任務時,需要制定地火轉移軌跡中途修正控制策略,包括每次修正的時機、每次修正速度增量大小及速度增量方向。」
  • 飛離地球300萬公裡,「天問一號」為何在今晨完成首次中途修正?
    天馬站參試人員國家航天局表示,本次3000牛發動機點火,在完成軌道修正的同時,驗證了發動機在軌的實際性能。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約230個小時,距離地球約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飛往火星的慢慢徵途中為什麼要進行中途修正呢?
  • 麻辣財經:「奔火」飛行230小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別來無恙?
    8月2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又傳回好消息:早晨7時整,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牛頓,力學單位)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廳的大屏幕上,代表探測器的紅點不停閃動,隨之變化的是探測器飛行的各種數據。軌道中途修正任務宣布成功的那一刻,大廳內響起陣陣掌聲,連續值守的科研人員都露出放鬆的笑容。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日7時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牛發動機開機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已飛行9天17個小時,距離地球超過300萬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此次3000牛發動機點火,在完成軌道修正的同時,驗證了發動機在軌的實際性能。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8月2日7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3000N(牛頓,力學單位)發動機工作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自7月23日成功發射,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230個小時,距地球300萬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奔火滿月啦
    8月23日是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奔火滿月之日。截至23日12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探測器飛行正常。擬於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為確保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預定時間準確與火星交會,在地火轉移段需要4-5次軌道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9月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確保探測器在預定軌道準確飛行。此前,在8月2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進行了首次軌道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