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怎麼計算樣本總體方差

2021-01-08 景水頁否

['下面用wps中的excel通過分步計算和VARPA函數一步計算分別計算樣本的總體方差,方便大家理解方差的算法。']

['工具/原料']

wps-excel,office-excel類同

['方法/步驟']

1樣本總體方差的計算公式為:S^2= ∑(X-X平 ) ^2 / n(注意樣本方差公式中為n-1),S^2為樣本總體方差,X為變量,X平為樣本均值,n為樣本例數。為了加強理解,首先利用excel分布計算樣本方差。先建立待計算方差的樣本數據,如圖以身高數據X為例。

2首先計算X的平均值,用average函數即可。如圖所示。

3在箭頭所示單元格中用公式計算樣本數據的差方:(X-X平)^2。雙擊填充使得公式整列,計算整列每個樣本數據差方。

4按照差方公式計算方差:S^2= ∑(X-X平 ) ^2 / n,這裡的n為樣本個數,用COUNT函數可得。計算得到的方差為3.888888889。

5上述分布計算方差,可以簡化為一個函數一步計算,即VARPA函數,如圖所示,計算結果與上述分步計算一致。

經驗完全來源於個人的實際經歷總結,僅作為經驗操作說明,為您提供便利,為了方便您今後隨時快速找到操作,建議您可以收藏;碼字不易,如果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擊文末大拇指支持,會陸續有更多乾貨經驗分享,想了解更多有用經驗,可點擊【+關注】,關注我哦O(∩_∩)O;如果有想法,或有疑問也可點擊底端發表評論,我會儘快回復,儘量解決的;當然如果您生活或工作中還遇到其它難題不會解決的,也可以在評論裡提出,我儘量在新帖中去給您解決的,能幫到您是我最大的收穫。

相關焦點

  • 「經驗分享」怎麼計算樣本總體標準偏差
    ['下面用wps中的excel通過分步計算和STDEVPA函數一步計算分別計算樣本總體標準偏差,方便大家理解算法。']2首先計算X的平均值,用average函數即可。如圖所示。3在箭頭所示單元格中用公式計算樣本數據的差方:(X-X平)^2。雙擊填充使得公式整列生效,計算整列每個樣本數據的差方。
  • 樣本方差的分母為什麼是n-1?
    方差為離均差平方和除以總例數,其大小用來衡量數據的變異程度,總體方差計算公式為:其中μ為總體均數。如果總體均數已知,樣本方差的計算公式為:統計學的參數估計、假設檢驗等等的核心思想都是用樣本來估計總體,這裡的「估計」嚴格來說應該稱為「無偏估計」,數理統計學家已經證明,樣本均數未知時,第三個式子算出來的樣本方差為總體方差的無偏估計。通俗點解釋就是,用第三個式子算出來的樣本方差是圍繞總體方差上下波動的,不會恆大於總體方差,也不會恆小於總體方差。
  • R 語言之數據分析「Resampling」
    在總結回歸分析和方差分析的時候 ④R語言之數據分析「初章」,我總是會在模型的建立之前提到「統計假設」,在模型建立之後進行「假設檢驗」,原因想必大家都能理解,就是因為這些「統計假設」是我們模型建立思想的基礎,是支撐我們模型正確性的「必要條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必要條件」最終會成為我們「數據分析」的局限,讓我們對「不滿足條件的數據集」束手無策。
  • 「經驗分享」怎麼計算平均絕對偏差
    ['下面用wps中的excel通過分步計算和AVEDEV函數一步計算分別計算樣本平均絕對偏差,方便大家理解算法。']['工具/原料']wps-excel,office-excel類同['方法/步驟']1打開wps,建立excel文檔,先建立待計算平均絕對偏差的樣本數據,如圖以身高數據X為例。 2首先計算X的平均值,用average函數即可。如圖所示。
  • 協方差(covariance)與相關係數(2)
    「(左圖)強相關」:如果基於gene x的表達量能夠無偏差地預測gene y的表達量,說明二者之間有很強的聯繫;「(右圖)弱相關」:如果基於gene x的表達量不能較準確地預測gene y的表達量,說明二者之間僅有較弱的聯繫。
  • 樣本量n>30時,還能繼續使用T檢驗嗎?
    與統計學家建立的以「總體中沒差別」作基礎的隨機變量 t 分布進行比較,看看在多少 % 的機會 (亦即顯著性 sig 值) 下會得到目前的結果。若顯著性 sig 值很少,比如 <0.05 (少於5% 機率),亦即是說,「如果」總體「真的」沒有差別,那麼就只有在機會很少(5%)、很罕有的情況下, 才會出現目前這樣本的情況。
  • 方差的計算公式 方差和標準差公式等
    方差的計算公式,方差和標準差公式,方差,平方差,標準差的公式如下若x1,x2,x3......xn的平均數為M,則方差公式可表示為:
  • 樣本值的評估?均值和方差
    數學中的樣本一般都是用數值代表個體的某個特徵。每次抽樣獲得的樣本值都具有偶然性,對同一個體多次抽樣的數值也會有差異,那麼如何對所獲得的樣本值進行評估呢?對一次抽樣獲得的所有樣本值,我們可以用均值來評估個體某個特徵的大小,用方差來評估此次抽樣樣本值的波動性。
  • 「機器學習」機器學習算法優缺點對比(匯總篇)
    作者 | 杜博亞來源 | 阿澤的學習筆記「本文的目的,是務實、簡潔地盤點一番當前機器學習算法」。文中內容結合了個人在查閱資料過程中收集到的前人總結,同時添加了部分自身總結,在這裡,依據實際使用中的經驗,將對此模型優缺點及選擇詳加討論。
  • 方差的計算公式 平方差及方差和標準差公式
    方差的計算公式   方差和標準差公式 方差,平方差,標準差的公式如下若x1,x2,x3......xn的平均數為M,則方差公式可表示為:
  • 高考數學解題技巧:分享5個有關「方差與平均數」的計算公式
    本章內容目錄:1、什麼是方差?2、什麼是平均數?3、方差和平均數的有關結論有哪些?一、什麼是方差?什麼是平均數?「方差是在概率論和統計方差衡量隨機變量或一組數據時離散程度的度量。統計中的方差(樣本方差)是每個樣本值與全體樣本值的平均數之差的平方值的平均數。」一般我們講的平均數即算術平均數,計算起來很簡單,就是將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求和後再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就能得到。簡單來說,平均數就是把n個數的總和除以n,所得的商叫做這n個數的算術平均數。
  • ML基礎:協方差矩陣!
    因此, 這樣計算得到的協方差矩陣是依賴於樣本數據的, 通常提供的樣本數目越多 , 樣本在總體中的覆蓋面就越廣。注意, 我們並不能得到協方差矩陣 $C(X)$ 的真實值, 只能根據所提供的 X 的樣本數據對其進行近似估計。因此, 這樣計算得到的協方差矩陣是依賴於樣本數據的, 通常提供的樣本數目越多 , 樣本在總體中的覆蓋面就越廣。若不同分量的相關性越小,則 非對角線元素的值就越小。
  • 「spss數據分析系列」方差分析
    上一課我們講的是t檢驗,t檢驗是用於2個類別的均值對比,如果是3分類以及以上的分類的均值對比,則採用方差分析。t檢驗是用的t分布來檢驗時候接受假設,方差分析則用的F分布,如下圖。方差分析的適用條件:1、個樣本的獨立性(指每個單元格內的數據相互獨立):這樣才能保證數據變異的可加性。2、正態性:單元格內的所有總體都是從一個正太總體來面抽出來,這個時候一般由於單元格數量比較少,所以沒法直接分析和觀察,這時候一般採用殘差分析來看。
  • 期望、方差與協方差
    方差期望幫助我們得到了每一局能夠期望得到的平均收益,但是如果每一次都賠錢的話,那麼賭博的樂趣在哪兒?誰還願意去賭博?期望只是表示每一局都會賠錢但是並不是表示一丁點贏錢的機會都沒有。和均值一樣,期望也有它的局限性,並沒有全面體現每一局有可能存在的收益,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用到方差。
  • 「Deep Learning」讀書系列分享第四章:數值計算 | 分享總結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Deep Learning」這本書是機器學習領域的重磅書籍,三位作者分別是機器學習界名人、GAN的提出者、谷歌大腦研究科學家 Ian Goodfellow,神經網絡領域創始三位創始人之一的蒙特婁大學教授 Yoshua Bengio(也是 Ian Goodfellow的老師)、同在蒙特婁大學的神經網絡與數據挖掘教授 Aaron Courville
  • python 檢驗方差齊性 - CSDN
    ②雙樣本t檢驗:一個二分分類變量與一個連續變量間的關係。本次介紹:方差分析:一個多分類分類變量與一個連續變量間的關係。其中分類個數大於兩個,分類變量也可以有多個。當分類變量為多個時,對分類個數不做要求,即可以為二分分類變量。/ 01 / 數理統計技術數理統計分為頻率和貝葉斯兩大學派。
  • 使用R計算方差與標準差
    概述描述樣本值的離散程度,最常用的指標是方差和標準差,它們與前面所說的全距(極差)只使用了兩個極值情況不同,它們利用了樣本的全部信息去描述數據取值的分散性。計算方差的公式方差是各樣本相對均值的偏差平方和的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