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課我們講的是t檢驗,t檢驗是用於2個類別的均值對比,如果是3分類以及以上的分類的均值對比,則採用方差分析。t檢驗是用的t分布來檢驗時候接受假設,方差分析則用的F分布,如下圖。
方差分析的適用條件:1、個樣本的獨立性(指每個單元格內的數據相互獨立):這樣才能保證數據變異的可加性。
2、正態性:單元格內的所有總體都是從一個正太總體來面抽出來,這個時候一般由於單元格數量比較少,所以沒法直接分析和觀察,這時候一般採用殘差分析來看。
3、方差齊性:
總結:由於在實際應用的時候,由於單元格中的數據量非常少,檢驗的效能非常的小, 因此沒有實際的價值,所以更多時候我們是通過殘差分析來看起適用條件是否成立。
4.關於協變量:對應變量可能有影響,需要再分析時對其作用加以控制的連續性變量
實際上,可以簡單地把因素和協變量分別理解為分類自變量和連續性自變量。
5.交互作用:如果一個因素的效應大小在另一個因素不同水平下明顯不同。則成為兩個因素存在交互作用。有交互相應的分析,就不再去看主效應。
二、單因素方差分析
理論部分:
1、在某個群體進行抽樣,用均值代表集中趨勢,用方差代表離散趨勢。x=u+i(u是均值,i是隨機波動,i的均值為零,標準差就是總體的標準差)
2、推廣到三個群體:
x1=u1+v1
x2=u2+v2
x3=u3+v3
最終將公式進行合併:、
xi=ui+vi
由於我們需要選擇一個參照水平,因此這時候我們將公式進行變化為:
xij=u+ai+vij(u是總體的均值,ai是每組超出總體均值的部分,vij是對應剩餘的隨機波動)
因此,如果三個職業的相同,那麼ai=0,相反則推斷,其中有一個ai不等於0!
在選項裡面具有方差齊性的檢驗,做檢驗的時候可以加上。
還有參數估計值和對比係數矩陣,以及後面的殘差圖
事後比較方面,S-N-K法是目前主要的使用方法。不同方法的對比,自己要掌握。
各位:如果你是學生,你後面畢業肯定會用到統計分析,你可以關注我和加我,學習一下統計和數據分析。
spss數據分析代做(furongshanzh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