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尤其是我們所在的世界,我們根本就只了解了一個皮毛。很多人認為我們人類已經把地球了解了個七七八八了,現在我們的目標是仰望星空,仰望未來,在外太空去尋找一些未知的事物。但其實不然,我們腳踩的土地之下,地球海洋佔據了地球表面積的71%,人類可能對陸地的探索已經基本上探索完了,但是對海洋的探索才只是滄海一粟罷了。淺海區域人類的探索可能比較多,但是在深海區域,人類的蹤跡還是極為罕見的。
因為人類想要到深海區域的話,就要面臨首要的難題,那就是壓強問題。要知道越深的海它的壓強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說要想進入深海進行探測,這個技術難度是很高的。不過,就在前一段時間,我國在人類探測深海這個領域上又邁出了一大步,我們中國的奮鬥者號向全世界證明了我國在深海探索領域的實力和科技進步。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最深的地方就是馬裡亞納海溝,那麼在11月10號的時候,中國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艇,在馬裡納亞海溝成功完成了它的下潛任務。這次奮鬥者號下潛的深度達到了10909米,這是歷史上少有的幾次成功抵達這麼深的海域。前面幾次分別是60年前的一次以及2012年的一次,這個時候可能有的人會說了,這人家60年前就做到的技術,我們現在才完成,這有什麼好值得驕傲的。但其實不然,這其中暗藏玄機,雖然說我們的奮鬥者號是第三個到達馬裡亞納海溝的潛水器,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的科研實力就很弱。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的一點就是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洋,現如今,對於人類來說,上天已經不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反而是下海成了大家最大的難題。所以說,只要是科技大國,那麼他們都會想盡辦法的下潛至馬裡亞納海溝來證明自己在深海領域的科研實力。那麼為什麼我們要說這一次,奮鬥者號完成的任務是有別於前兩次的呢?是因為前兩次的潛水器到達馬裡亞納海溝之後,是根本沒有辦法進行任何活動的,前兩次的到達就僅僅只是到達而已,他們只是到了那個深度,但是他們的潛水器什麼都沒做就又回來了。
不過這一次,我國投放了這個奮鬥者號,抵達海溝之後,還在這個一萬多米的海底領域待了六個小時左右。並且在這六個小時裡面做了很多的科研活動,帶回了很多海底珍貴的樣本。並且我們還做到了在深海中一萬多米和船上進行一個對話,信號問題我們也是完全已經解決了。這就證明了一點,我國已經具備了在深海中進行科研考察的能力,這一點是幾乎全球領先的。
那麼這個時候就又回到了我們最開始的那個問題了,想要進入深海為什麼會那麼難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東西,那就是壓強,我們往上走,空氣會越來越稀薄,那麼壓強就會越來越低。就好像是我們去到了高原上面空氣太稀薄,我們吸氧的話,我們就需要壓強稍微大一點的氧氣瓶才能吸到足夠的氧氣。並且在高原上煮飯,我們也需要使用高壓鍋才能將食物煮熟,就連水的沸點都不太一樣。但是我們要下海那麼就不一樣了,下海是一個壓強增大的過程,你每下降10米就增加一個大氣壓。
那麼這也就意味著你下降一萬多米,那麼你每一寸肌膚上面都要承受一噸重的重量,這對材料的要求就非常非常之高了。首先肯定是需要極其堅固並且還有足夠的彈性的材料,所以說在深海探測器上面,科學家們通常會選擇鈦合金的材料。
並且這一次我們還克服了一個很大的難題,那就是深海中的通訊問題,要知道海底也是有很多很多的聲音的。因為海水是有質量並且有密度的,你的深度越深,海水就會屏蔽遮蔽掉一部分信號,導致你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後,根本沒有辦法和地面上取得聯繫。並且就算可以把聲音傳到地面上,延遲非常大,而且噪音非常多,不過我國這一次能夠進行一個正常的通訊就已經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而且這一次我們的潛水器做的這一次科研活動,它不僅僅代表我國的科研實力上升,這一次的這些研究成果還可以運用到以後我們的潛艇軍事上面去。因為潛艇只要下潛的深度足夠深,是不容易被發現的,所以說當我們掌握了這種深海技術之後,在我們的軍事領域也可以廣泛地去應用。